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测定并比较新疆芍药和窄叶芍药根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PLATISILC18色谱柱(5μm,250×4.6m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17:83),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30nm。结果:窄叶芍药芍药苷的含量为2.56%,新疆芍药芍药苷的含量为2.45%。绪论:窄叶芍药根中芍药苷含量较高,为充分利用芍药植物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白芍为芍药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止汗的作用,其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白芍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以芍药苷(paeoniflorin)为代表的单萜及其苷类化合物。关于芍药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已有很多报道。本实验以HPLC法对芍药根不同部位及枯萎前后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含量变化,为芍药的采收加工的合理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述不同来源芍药中有效成分含量差异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总结近10年的相关文献,比较浙江、安徽、河北、山东等地芍药,酒制、炒制、硫磺熏蒸等炮制方法,不同季节和生长年限采收的芍药,以及芍药根的不同部位,从不同产地、炮制方法、采收时间等方面阐明芍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结果]不同产地的芍药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含量差异明显。磐安、亳州等地的芍药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较高。河北产的野生芍药,其芍药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并不高。其他成分的含量在不同产地芍药中的分布各有不同。不同炮制方法会导致芍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种类发生变化,短时间的煎煮可有效提高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酒制和炒制会降低芍药苷的含量,硫磺熏蒸则会促使芍药苷转变成芍药苷的磺酸盐,其他成分的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与夏季相比,芍药更适合在春秋季采收,且合适的采收时间是在第二次生长之后。根皮可对化学成分的转化和流失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磐安、亳州等地的芍药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含量较高,炮制会使芍药中其他有效成分产生不同程度的减少或转化,合适的采收时间应当在第二次生长之后。对儿茶素、没食子酸等含量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对这些成分的含量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测定当归芍药散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ODS Diamon-silTM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30∶70),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芍药苷在20~100μ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9±1.6)%,RSD为1.14%。结论:本法测定当归芍药散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硫黄熏制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硫黄熏制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HPLC进行白芍成分定性分析与芍药苷含量测定,分析硫黄熏制对白芍质量的影响。结果?白芍不同样品经硫黄熏制后,芍药苷含量明显下降,且产生新物质芍药苷亚硫酸酯。 结论?白芍加工过程中,不宜使用硫黄熏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测定当归芍药散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ODS Diamonsil C18(150min×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30:70),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芍药苷在20-100μ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9±1.6)%,RSD为1.14%。结论:本法测定当归芍药散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HPLC同时测定芍药甘草附子汤中芍药苷和甘草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35℃。结果 芍药苷和甘草苷芍线性范围分别为0.204~0.714 mg·mL-1、0.098~0.343 mg·mL-1;两成分的加样回收率的均值分别为99.87%、100.40%。在此条件下,芍药甘草附子汤中芍药苷和甘草苷的含量分别为26.720 mg·g-1、7.712 mg·g-1。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芍药甘草附子汤中芍药苷和甘草苷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芍药甘草汤中芍药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提取物中芍药苷含量和干浸膏得率为指标进行实验。选取k(3^4)正交表,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芍药甘草汤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水,每次2h,提取2次。结论:此工艺对芍药苷的提取率高,稳定性好,可作为芍药甘草汤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心宁片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制剂所含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心宁片中的芍药苷与其它成分分离良好。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芍药苷,可达基线分离,芍药苷对照品进样量在0.07152~0.3576μg内呈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07(n=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芍药苷在不同温度及pH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不同温度及pH条件下,测定芍药苷在不同时间的含量变化。[结果]芍药苷在pH=9.0条件下,高于60℃在3h完全降解,在酸性条件下不降解。[结论]芍药苷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随温度的升高,降解加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