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青芳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704-1704
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50%的代偿性肝硬化患者10年内发生腹水。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低钠血症临床亦较常见,其发生率约为52.6%。而低钠血症引起的脑病易与肝性脑病混淆,并可导致肝肾综合征。现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合并有胆囊结石的肝硬化患者其发病机制以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肝硬化并胆囊结石患者13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进行体检的肺肝硬化患者140例为对照组。将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成Ⅰ级、Ⅱ级、Ⅲ级,并且分析单纯胆囊结石以及合并有胆囊结石的肝硬化患者的发病率有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不同类型的肝硬化其发病率,比较各个级别患者期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比较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肝硬化患者其胆囊结石发病率差异。结果合并有胆囊结石的肝硬化组患者的发病率是44.44%,而对照组患者的发病率是7.86%,肝硬化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硬化患者的类型不同其发病率不同,不同类型的合并胆囊结石的肝硬化患者其发病率都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有胆囊结石的肝硬化患者其发病率和肝功能损害程度相关,这其中肝功能损害为Ⅰ级的其发病率是50.79%、肝功能损害为Ⅱ级的其发病率是39.22%、肝功能损害为Ⅲ级的其发病率是38.10%,3个级别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并发有胆囊结石的肝硬化患者由于其临床症状不明显,所以很容易漏诊,经常被医师所忽略,所以在临床诊断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已被人们熟知,然而随着急诊胃镜的开展,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2002-2005年我科对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现出血病灶性质不尽相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蔡义琼  肖涛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2):1007-1008
我院自1999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60例 ,观察限钠与不限钠疗法对肝硬化腹水消退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系肝硬化失代偿 ,B超示有中至大量腹水。60例按就诊顺序按2 :1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 ,男31例 ,女9例 ,年龄27~75岁 ,病程2~26年 ,Cild -PughA29例 ,B10例 ,C1例。对照组20例 ,男16例 ,女4例 ,年龄29~72岁 ,病程3~24年 ,Cild -PughA17例 ,B3例 ,C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和Cild -Pugh…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以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6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54例,其中出现腹水33例,继发感染12例;死亡6例,其中继发性肝性脑病3例,因出血凶猛急救无效3例,住院时间1~50 d。结论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是提高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13例肝硬化患者性别、年龄、并发症情况、生活环境、是否存在其他慢性病等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并发症种类、并发症数量的患者其病死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病死率与年龄、并发症种类、并发症数量等因素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7.
李鑫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124-12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式、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四孔法,对照组采用三孔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观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电图改变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记录患者就诊后即刻至第7天心电图,观察ST段形态、并发症及心律失常的类型。结果所有病例均有ST段抬高及与心脏事件发生的相关的并发症(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窦性停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束支阻滞、室速、室颤)存在。结论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死亡患者的判断虽然是非特异性和非诊断性的,但有许多特征对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危险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严忠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9):1083-1084
目的 回顾分析肝炎后肝硬化死亡病例,以提高对该病防治的认识。方法 对肝炎后肝硬化死亡病例作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共收集肝炎后肝硬化死亡病例29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最多见(17/29,58.6%),肝性脑病(16/29,55.2%),肝肾综合征(9/29,31.0%),感染(6/29,20.7%),肝癌(6/29,20.7%),合并2个或2个以上并发症21例(72.4%)。结论 肝炎后肝硬化死亡原因以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因素所致为主,其中以上消化道出血为诱因诱发其他并发症者最多见。因此,抢救、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周怀德 《淮海医药》2003,21(1):70-71
目的 了解丹参注射液对肝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确诊的肝硬化患者 12 2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 0例用丹参液射液 0 .5 g/ kg加入 10 % GS 2 5 0 ml静滴 ,对照组 6 2例用一般保肝治疗 ,疗程 1个月 ,共用 3个疗程。观察肝功能及肝纤维化 5项标准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肝功能显著改善 ,肝纤维化 5项指标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者具有抗肝损害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病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死亡率高。随着内镜普及应用及急诊胃镜检查的开展,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部位有了快速明确的定性和定位诊断,这方面诊断对临床治疗起了积极推动作用。我们对近2年来以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就诊的患者60例进行内镜检查并治疗,其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失代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运用益气柔肝、化瘀祛湿之法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同时予以常规西医保肝护肝、抗感染、利尿、补充电解质及白蛋白等对症治疗,观察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在症状体征、肝功能及影像检查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愈52例,占86.67%,好转4例,占6.67%,无效2例,占3.33%,死亡2例,占3.33%,治疗总有效率为93.34%。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硬化失代偿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肝炎后肝硬化死亡病例,以提高对该病的防治认识。方法对33例肝炎后肝硬化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肝炎后肝硬化死亡病例33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57.6%(19/33),肝性脑病51.5%(17/33),肝肾综合症33.3%(11/31),感染21.2%(7/33),肝癌0.19%(3/33)合并两种以上并发症75.7%(25/33)。结论肝炎肝硬化死亡原因以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由于消化道出血为诱因,诱发其他并发症者最多见)。因此,抢救、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病毒性肝炎中,肝硬化(HC)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主要与乙型肝炎(HBV)及丙型肝炎(HCV)病毒感染及其他原因有关。本文总结了肝硬化病人1630例,其中死亡231例,病死率14.17%。现对死亡病例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评价和治疗肝硬化提供依据。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31例HC死亡病例中,男性195例,占死亡总数的84.4%(195/231),女性36例,占15.6%(36/231)。年龄14~59岁177例,60岁以上54例。病程15d~23a。诊断符合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2 实验室检查HBsAg、抗-HBs、HBeAg、抗-HBe…  相似文献   

16.
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本院近年来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和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肝硬化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52例上消化道出血停止,4例出血减少,2例经过治疗症状未减轻自动出院,2例死亡。结论:对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明确出血原因,给予胃部检查,判断出血原因,做出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7.
摘目的:研究肝硬化病人死亡与并发症的关系,改善预后。方法:分析230例肝硬化病人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和常见死亡原因。结果:肝硬化病人常见的死亡原因有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癌变、肝肾综合征和感染。结论:预防和治疗肝硬化病人的并发症是提高肝硬化病人存活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失代偿期肝硬化60例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立 《哈尔滨医药》2002,22(4):47-47
一般认为,肝性脑病的第Ⅱ~Ⅳ期出现脑电图(EEG)异常。我们对60例无脑病表现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EEG检查,发现26例异常,而且对观察病情转归及予后,识别亚临床肝性脑病(SHE)均的明显意义,现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 男38例,女22例,年龄29~65岁。合并腹水30例,上消  相似文献   

19.
马绍波  谢琳 《现代医药卫生》2013,(15):2289-2290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病特点,以利于肝硬化防治策略的选择。方法选择云南省永胜县人民医院肝硬化患者103例,结合病史、病因、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肝炎后肝硬化(41例)仍为主要病因;酒精性肝硬化(34例)较全国其他地区明显增高;混合型肝硬化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3.3%(8/15)]高,预后差;血吸虫性肝硬化发生率[12.6%(13/103)]也较高。结论应积极预防和治疗病毒性肝炎,坚持疫区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对酒精性肝病研究和治疗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对我科1992年至1997年收治的43例肝硬化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复习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显.一册资料:43例病人其中男性37例(86.05%),女性6例(13.95%)。年龄35-65岁,平均52岁,其中<40岁9例(20.9%),41-50岁10例(23.25%),sl一60岁15例(34.88%),>61岁9例(20.9%)。37例男性病人中藏族占24例(64.86%),汉族13例(35.14%);6例女性病人藏汉各占3例。43例病人中单纯酒精性肝硬化8例占我科同期收治各种肝硬化病人总数的18.6%,其中藏族6例占75%;酒精会并病毒性肝硬化7例占1628%,其中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