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腔及易窦脑膜瘤罕见。我科近期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13岁。因右眼球突出,右界背隆起2年如重3月,于1996年6月13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右眼球向外突出6mm,眼球向各万向转动不受限。右眼视力0.3,左眼0.5,矫正视力,双眼均为1.2,眼底正常。石鼻背隆起,右鼻腔充满灰白色肿物,质韧,触之易出血。中隔无偏曲。左鼻腔正常。CT检查示有鼻腔及上颌窦、筛窦占位性病变侵及眶内,颅内无异常。鼻内新生物活检报告:纤维血管瘤。入院后10d在全麻下行右鼻侧切开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右侧鼻腔、上颌窦、筛窦内充满质硬、灰白色…  相似文献   

2.
上颌窦海绵状血管瘤误诊为坏死性息肉致术中大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报告:病人,男,23岁.因右侧鼻塞、涕血2年,加重伴眼球外凸6个月入院.查体:右鼻腔长满新生物,质脆,易出血,向右压迫推挤鼻中隔,致鼻中隔左偏,左鼻道狭窄,通气受阻,鼻咽部窥及有新生物,硬腭完整.CT示右上颌窦占位病变,破坏内侧壁、眶底,突入鼻腔、筛窦、鼻咽.术前取鼻内新生物病理切片(病理号106401)提示:出血坏死组织.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 ,5 6岁 ,因吸涕带血 3个月 ,右侧鼻阻1 0d收住院。无复视等症状 ,既往史无特殊。检查 :右中鼻道中段有血迹。鼻窦CT示右后鼻孔占位性病变 (蝶窦占位性病变待排 )。全麻下行鼻窦内窥镜右筛窦功能性根治术 ,见筛窦内充满息肉样肿物 ,取病变组织送冰冻切片 ,报告为良性新生物。术毕将所有标本送病检经免疫组化染色报告为 (右筛窦 )神经内分泌癌。 1周后全麻下行鼻外筛窦根治术 ,术中前组筛窦未见新生物 ,后组筛窦取出 2块 1cm左右质脆组织 ,蝶窦完好。筛窦内壁骨质软 ,与中鼻甲粘连而切除之。术后免疫组化染色报告 :送检组织见肿…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 ,5 7岁。左眼异物感 ,“眼红”反复发作 2年 ,曾经诊断为“结膜炎” ,在当地医院反复治疗 ,用药后好转。入院前半年时有头痛、鼻堵、脓涕 ,但无涕血、眩晕耳鸣等症状。于 2 0 0 0年 12月 18日收入院。检查 :一般情况好。外鼻无畸形 ,双鼻腔通气尚可 ,中鼻道有黏脓性分泌物 ,中隔不偏曲 ,鼻腔鼻咽无新生物。双眼视力 5 0 ,无复视。右内、外眼未见异常。左眼球微突出 ,球结膜微充血水肿。其余屈光介质及眼底未见异常。血、尿常规 ,胸部摄片 ,肝、肾功能均正常。鼻窦眼眶CT示“左侧筛窦、眶内占位性病变 ,眶骨纸板破坏。双上颌窦黏膜…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9岁,头晕、头闷1年,伴右眼胀痛1个月,无流涕、嗅觉减退以及视力下降、复视或视物变形,2011年11月1日在当地医院行鼻窦CT检查,诊断为右侧筛窦占位性病变,由当地医院转入我院。入院检查:右眼球轻度前突,视力正常,无复视。右侧鼻甲无肿大及分泌物,鼻窦冠状位CT复查示:右侧慢性筛窦及蝶窦炎,筛窦骨瘤,右眼内、上直肌及眶尖受压,骨瘤CT值为2 136.97HU,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5岁,因左鼻塞、头痛10d,于2000年3月1日就诊我科。检查:左中鼻道狭窄,未见新生物。辅助检查:WBC12.25×109/L,鼻窦CT(冠扫)示左前筛低密度阴影,考虑左前筛占位。入院后拟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前癫痫发作,转神经内科治疗。10d内,患者出现渐进性左眼球前突,眼球运动受限,视力由1.2下降至无光感,左眼胀痛,头痛剧烈。脑CT示多发性脑硬化;视神经管位CT示左眶内、左筛窦占位病变,纸样板破坏。癫痫控制后转耳鼻咽喉科、眼科会诊:筛窦肿物侵入眼眶,压迫视神经。与眼科合作在全身麻醉下行鼻侧切开眶内及筛窦肿物切除,术中见肿物与眶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纯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1月至2002年6月48例单纯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行鼻窦CT检查明确诊断为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经鼻内窥镜手术,术后随访6月至3年,全部治愈.结论对反复出血或有头昏、头痛等症状而鼻腔及其它无异常者应行鼻窦CT,如果发现上颌窦内密度增高,应及时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可取得根治和微创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 ,47岁。因直肠腺癌术后 4个月 (术后已予放、化疗 )、复视 2个月、左眼失明 1个月伴头痛 ,于 1 999年 1 1月 2 9日收治入院。体检 :左眼球较右眼球突出 ,外展受限 ,内收及下视部分受限 ,瞳孔中度扩大 ,对光反射消失 ;左眼无光感 ;左三叉神经眼支感觉减退 ;鼻腔未见异常。头部 MRI示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左蝶、筛窦炎。左乳突炎。冠状位鼻窦 CT示左蝶、筛窦炎。 3d后在局麻下经鼻内窥镜行左蝶、筛窦探查术 ,术中见后组筛窦及蝶窦充满暗红色鱼肉状新生物 ,质脆 ,触之易出血 ;前组筛窦未累及 ,蝶窦上壁及前壁骨质破坏。病理检查并复查…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61岁,因左侧鼻腔阻塞渐加重伴脓涕4个月入院。双眼视力及眼球运动未发现异常,术前常规鼻窦CT扫描示左侧全组鼻窦炎,左侧上颌窦内占位性病变可能,未见眶内占位性病变(图1)。术前给予抗生素治疗1周,术前体检未发现明显手术禁忌证,在表面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术中左侧中鼻道见大量白色黏稠脓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15岁。进行性左侧耳塞3年余,左侧面部隆起,同侧钝性头痛5个月,近2月出现复视。于1982年11月27日入院。全身检查无异常。本科检查:外鼻左侧时B当于左内肌处)较右侧高出Icm,左鼻翼处饱满,左侧鼻唇沟处圆形隆起。右鼻腔狭窄,中隔右偏;左鼻腔充满苍白色、质硬的新生物,麻黄素不能使之收缩。左眼前凸3mm,眼底正常,眼球内转受限15度。鼻窦X线片示左筛窦、左上颌窦、左眼眶内肌部有密度增高之阴影。鼻腔新生物病检报告为纤维肉芽组织,有大量纤维软骨及部分巨细胞。12月10日全麻下行左鼻侧切开术,术中见左筛窦内、左鼻腔为…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83岁。因右眼渐突伴右鼻塞1个月余,加重4 d,于2006年6月8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内眦肿胀,逐渐加重,右鼻阻塞,涕中带血和鼻出血,复视,无明显视力减退,无眼痛、头痛、恶心、呕吐。4 d前因突眼明显加重就诊于眼科。专科检查视力:右3.9,左4.6;B超示右眼球后占位病变;眼眶CT示右筛窦内占位性病变,向眼眶及上颌窦生长,伴周围骨质破坏,考虑恶性肿瘤(图1),遂请我科会诊,诊断为右鼻腔、鼻窦肿瘤,转入我科。入院查体:全身情况尚好,右眼内眦上方明显隆起,无局部皮肤充血,触之质中;右眼球前突,且向外下方移位,内转活动受限,复视;外鼻…  相似文献   

12.
例1男,42岁。因右侧鼻腔间歇性涕血,右眼肿胀10天于1994年6月24日入院。查体:右眼球突出,运动尚可,右中鼻道及嗅裂有淡红色新生物,触之易出血。CT报告:右侧筛窦占位性病变,病变中央有小片状坏死区,病灶呈膨胀性生长,筛板骨质“吸收”。取材活检:恶性肿瘤。遂行右鼻侧切开筛窦切除术、右上颌骨部分切除术、右颈外动脉结扎术,术中见筛窦内肿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 ,47岁。因进行性双侧鼻阻塞伴流黏稠涕 5年于 2 0 0 2年 1 1月 2日入院。入院诊断“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Ⅱ型Ⅲ期”。鼻内镜检查 :双侧鼻腔黏膜呈慢性充血状 ,鼻中隔居中 ,双侧下鼻甲形态正常 ,中鼻道内可见荔枝肉样新生物生长 ,总鼻道内可见脓性分泌物。鼻窦CT冠状位示 :双侧前中组筛窦、上颌窦黏膜增厚 ,窦腔缩小 ,双侧鼻腔可见软组织密度增高影。入院后行各项常规辅助检查未见异常。于局麻下行鼻内镜下双侧筛窦、上颌窦开放 ,息肉摘除术。手术采取Messerklinger术式 ,切除双侧钩突 ,开放双侧前中组筛窦 ,见双前中组筛窦内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彻底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降低术后复发率的手术方法.方法治疗临床及病理确诊为内翻性乳头状瘤31例,其中10例有1~2次前期经鼻或经上颌窦前壁(Caldwell-LUC 术式)的手术史.经前鼻孔镜,鼻内窥镜检查和CT检查,见肿瘤侵及鼻腔、中鼻甲、中鼻道、上颌窦、筛窦26例;侵及鼻腔、筛窦、上颌窦、蝶窦5例.31例在鼻窦镜下行鼻腔、中鼻甲、筛窦、蝶窦肿瘤切除术,用柯-陆氏术式清理上颌窦肿瘤及残余鼻腔外侧壁肿瘤组织.随访1年至1年6个月.结果31例中2例复发,复发率6.43%,复发2例,经再次手术,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对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侵及鼻腔鼻窦,尤其是上颌窦同时受侵者,应用鼻内窥镜加柯-陆氏术式辅以电刀或微波处理创面,鸦蛋子油纱条填塞术腔,可减少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报告患者,男,39岁,因左侧鼻腔通气不畅1年于2011年12月26日入院。行鼻窦CT检查发现左侧鼻腔鼻窦占位病变,于2011年12月28日全身麻醉行鼻内镜下鼻腔肿物切除加筛窦、上颌窦、额窦开放手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内翻性鳞状上皮乳头状瘤。患者术后顺利出院,定期门诊复诊,自诉偶有左侧内眦处疼痛不适,未在意。2012年10月23日患者于我科门诊复查鼻内镜发现左侧中鼻道新生物(图1),于2012年12月28日第2次入院,  相似文献   

16.
男,55岁。因持续性左侧鼻塞伴左面部胀满感2年收入院。入院时检查:左侧外鼻稍隆起,鼻腔充满暗红色新生物,表面粗糙,质稍硬,触之易出血。经CT检查报告左鼻腔占位性病变(良性可能性大)。眼部无突眼及畸形,双眼视力1.0,入院诊断鼻腔占位性病变,考虑乳头状瘤可能。入院后在全麻下经鼻侧切开行鼻腔肿块摘除术,并行筛窦开放及鼻腔外侧壁大部分切除术,鼻腔填塞后结束手术。术后病理报告为鼻腔乳头状瘤。术后10 h,病人出现左眼疼痛,视物模糊。眼科检查:左眼视力0.2,左眼外眼及前节正常,眼底可见视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6岁.因右鼻塞1年余,加重2月余,以鼻腔肿物收住院.患者1年前右鼻无明显诱因的出现鼻塞,持续性加重,流黄脓涕,无涕中带血;头痛,无头晕,右眼胀,双鼻嗅觉差,曾在当地抗炎治疗,效果欠佳,症状加重,并出现闭塞性鼻音,双眼无复视及视物模糊,无面部麻木及张口困难,无耳鸣及听力下降,2月前症状进一步加重,鼻塞,头痛,右眼胀痛加重,门诊以鼻腔肿物收入病房手术治疗.患者5年前曾行鼻息肉切除术(右).检查示右鼻腔总鼻道内充满多个淡红色、表面粗糙的肿物,触之易出血,质软;左中鼻道内有淡红色、半透明肿物,触之出血,质软,表面光滑,鼻道内有少量分泌物,淡黄色,鼻中隔居中.鼻窦区无压痛.鼻咽部检查无异常发现.鼻窦CT示符合右侧鼻腔上颌窦肿物CT表现(考虑为肿瘤或息肉).病理诊断为右侧鼻腔鳞状上皮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前静脉滴注青霉素400万U,裕宁100ml,均2次/d,于2004年11月28日在全麻鼻内窥镜下行肿瘤切除+鼻窦开放术.全麻成功后,消毒,铺无菌巾单,双鼻腔内置入含1%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棉片充分收敛后,右鼻腔内可见表面较粗糙,似息肉样肿物,左侧中鼻道有似息肉样肿物,电动切割器自前向后切除大部分肿物,充分开放筛窦、上颌窦、蝶窦,切除窦腔内肿物,并将窦腔黏膜剥离干净.同法切除左中鼻道肿物,并开放筛窦至引流通畅,冲洗术腔后填油纱条,压迫止血.手术顺利,出血不多.术后左中鼻道息肉组织送病理.术后抗炎治疗,术后第3天抽取部分油纱条,第5天全部抽完.术后病理诊断为左侧中鼻道内翻性乳头状瘤,故嘱患者术后小剂量放疗.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 ,4 1岁。五年前鼻根、内眦碰伤后 ,四年前发现内眦处无痛性包块 ,进行性长大 ,6个月前出现眼球向前、外凸 ,3个月前出现流泪、头痛。查体见 :右眼球前外凸、移位 ,向上、向内运动受限 ,内眦上方向可扪及与眶内、上壁相连 ,约 1.5 cm×1.0 cm,质硬 ,不可推动 ,无痛性包块 ,右眼视力 5 .1,有复视 ,泪道不畅 ,溢泪。双鼻 (- )。X线片示筛窦、额窦、眶内壁见 3.0 cm× 3.5 cm高密度影 ,分叶状 ,边界不规则。CT示右眶内壁、筛窦一骨性密度影 ,类圆形 ,直径 3.0 cm,眼球前外凸。术前诊断 :右眼眶、筛窦骨瘤。全麻下手术 ,经眶上缘向内眦…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7岁,因持续性右侧鼻塞3年余,伴鼻出血半月余于2010年10月14日以鼻腔、鼻窦新生物收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持续性鼻塞,有时伴有同侧头痛,曾行间断抗炎治疗无效.入院前半个月再次出现右侧鼻出血.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血液病等病史.入院前门诊CT检查(图1、2)示右侧上颌窦、筛窦、蝶窦、右鼻道内软组织密度影,右眼眶内侧壁、鞍底、右上颌窦内壁、右侧鼻甲骨质破坏.入院后查体见右侧鼻腔总鼻道息肉样新生物,表面有血迹.  相似文献   

20.
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1 女,58岁,因左鼻鼻塞,反复出血1个月入院.专科检查:左侧中鼻道见淡红色新生物.鼻窦CT示左侧鼻腔内软组织密度影,侵入左侧筛窦,蝶窦,颅底骨质破坏;左侧中下鼻甲、鼻中隔骨质破坏;左侧上颌窦开口扩大,窦腔内高密度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