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人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130例COPD稳定期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接受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肺功能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提高,且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OPD稳定期病人肺康复训练期间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病人肺功能,提升病人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家庭护理干预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出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出院时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分别对病人进行自我护理能力评估。[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进行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典型护理问题版块集中处理法在高血压脑出血幸存者康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高血压脑出血幸存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典型护理问题版块集中处理法干预。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评量表、功能独立能力评价量表,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护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评分,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护能力评分、独立生活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典型护理问题版块集中处理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实施康复期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总结提高喉癌病人家属应对能力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入院护理干预、术前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后护理干预及出院指导等,以提高病人家属的生活质量,从而也提高喉癌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日连  姜琴  周妮妮 《全科护理》2022,20(6):800-803
目的:探讨三主体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3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组病人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病人出院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三主体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医学应对问卷(MCMQ)、生活质量综合评定表(GQOLI-74)评价两组病人负性情绪、自我护理能力、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回避及屈服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实施三主体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病人负性情绪,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柳茜  张红梅  邓婕 《全科护理》2011,9(19):1705-1706
总结提高喉癌病人家属应对能力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入院护理干预、术前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后护理干预及出院指导等,以提高病人家属的生活质量,从而也提高喉癌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有娥 《全科护理》2012,10(17):1539-1540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进行急诊对症手术治疗,并给予脱水、抗感染、支持治疗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病人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及躯体运动能力Fugl-Meyer运动功能变化。[结果]干预组进行康复护理后ADL、Fugl-Meye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躯体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协同护理模式对心肌梗死康复期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机体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2例心肌梗死康复期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病人常规康复期指导,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病人进行干预,干预前、干预1个月、3个月后采用自我护理量表(SASE)、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机体状态。[结果]干预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病人SASE评分与SA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干预效果明显,能显著提高心肌梗死康复期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病人机体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改善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2例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基于知信行理论进行干预。两组病人均干预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提高,且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信行模式干预可以提升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血压控制效果,效果优于常规社区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程性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其对于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的疗效。[方法]8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住院期间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并于出院前进行出院指导;实验组病人采用全程式护理干预,每例病人均委派专人实施护理,从病人入院、出院直至康复,均由该名护士进行相关护理、指导、随访等工作。[结果]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自护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病人自护能力明显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护理干预后(P〈0.05)。实验组病人病死率、再次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心功能分级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使病人充分建立起抗心衰的意识和行为,从而提高康复效果,改善心功能,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刘亚波  周晓红 《全科护理》2020,18(15):1857-1860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模式(CCM)对腹膜透析(PD)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终末期肾脏病行PD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病人ESCA、SF-36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协同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PD病人中可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Orem自护理论对脑出血病人术后自护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外科61例脑出血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整体护理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Orem自护理论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干预4周,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定两组病人干预护理前后的自护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自护能力各个维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Orem自护理论进行护理干预显著提高了脑出血术后病人的自护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分阶段护理干预提高回肠膀胱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阶段护理干预提高回肠膀胱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方法对30例病人进行分阶段护理干预,术后3月对病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回肠膀胱造口病人自我意愿得分38.48±2.99分,为高水平;自护知识得分12.58±2.77分,为高水平低值,自护技能得分7.18±2.70分,为高水平低值。结论对回肠膀胱造口病人进行分阶段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造口自我护理能力达到高水平,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影响。[方法]将77例结肠造口病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以ADOPT问题解决模式结合整体护理模式为理论框架对造口病人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术后2周采用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价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以及自我护理意愿、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3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结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评量技术在直肠癌造口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8例直肠癌造口病人遵循平等自愿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干预组采用心理评量技术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3个月后的自主护理能力、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自主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评量技术应用于直肠癌造口病人的护理中,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脊髓损伤病人进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护理干预,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方法]根据病人RNADL评定量表得分及存在障碍,制定康复护理干预计划并给予实施,出院前1d进行RNADL评定及效果评价。[结果]经3个月康复护理干预后,47例病人自理能力全面提高,28例病人完全自理,16例病人基本自理,3例病人部分自理。[结论]对脊髓损伤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凌霞敏  余迪斐 《护理研究》2013,(26):2887-2888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USN)病人的临床影响,以提高USN病人的临床护理水平。[方法]选择USN病人62例,其中28例病人因自身各种原因采取常规康复护理(对照组),34例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病人Berg平衡功能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病人的忽略程度。[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Berg平衡功能评分和Fugl-Meyer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USN病人常规治疗与护理中积极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病人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魏曾曾  吴丹  吴德全  王维利 《护理研究》2013,27(20):2113-2114
[目的]评价自我管理在永久性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2月—2012年8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47例永久性肠造口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采用造瘘术后护理常规,干预组(24例)在术后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干预措施。于病人手术前1d及出院前1d采用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病人自我护理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有助于提高病人自我护理知识及技能,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Orem自护理论在肺癌病人放射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便利抽样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5月接受放射治疗的95例肺癌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则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运用相对应的护理系统。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干预组病人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病人放射性肺炎护理中应用Orem自护理论能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预后,同时也能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对成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人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门诊10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干预组病人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干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指导。比较自我管理前后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自我管理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4个月后,干预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模式干预有利于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