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微卫星DNA不稳定性及其在星形细胞肿瘤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形细胞肿瘤中微卫星DNA不稳定性的出现及其频率取决于肿瘤的恶性程度.恶性程度高的星形细胞肿瘤常可检出MSI,且伴有错配修复基因的突变率也较高.某些MSI位点可作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预后的一个指征.由于某些错配修复基因的缺陷导致微卫星DNA不稳定性,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影响在星形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心体维持细胞形态和染色体的准确分离,与损伤修复系统协同应对DNA损伤,维护基因组的稳定性。中心体结构或功能异常与非整倍体及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抑制中心体蛋白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将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普通的DNA聚合酶可以对正常的DNA完成复制,但是当DNA发生损伤,损伤位置就会成为DNA复制的阻滞点,普通的DNA聚合酶就无法完成基因组的复制。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生物体内还拥有另一类DNA聚合酶:聚合酶Y家族,又被称为跨损伤复制(TLS)聚合酶,它们的主要功能就是跨越损伤位点,完成基因组复制,解救濒死细胞。本文主要对Y家族聚合酶的结构特点、功能效应、作用机制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跨损伤DNA合成(TLS)属于一种复制后修复过程,主要涉及DNA聚合酶κ、η和ζ等。跨损伤修复是细胞内一种DNA损伤耐受机制,DNA聚合酶ζ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DNA聚合酶ζ主要由亚基Rev7和Rev3构成,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主要是参与跨损伤修复。Rev7(也称为MAD2L2)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能够与多种蛋白结合,参与DNA损伤修复、细胞的周期调节、基因表达和致癌作用。同时也参与调控多种不良肿瘤的预后过程。  相似文献   

5.
p53基因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抑制基因在肿瘤发生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其中P~(53)基因最引现人注目。P~(53)基因的突变与人类一半以上的肿瘤发生相关。P~(53)基因参与细胞生长的负调控。研究发生P~(53)基因编码的P~(53)蛋白可通过调控Cipl基因表达而调控细胞生长。即P~(53)蛋白可刺激Cipl基因产生分子量为21kD的蛋白,这种蛋白能够有效抑制某些促使细胞通过细胞周期进入有丝分裂的酶活性,从而抑制细胞生长。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正常的P~(53)基因的缺失可导致细胞的无限生长。此外,P~(53)基因与DNA损伤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有关,与非DNA损伤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无关。  相似文献   

6.
MGMT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NA修复酶 O6 -甲基鸟嘌呤 - DNA甲基转移酶 (MGMT)是机体修复烷基加合物的关键酶 ,它可以对抗烷化剂造成的 DNA损伤 ,其在肿瘤发生和化疗中所起的作用对于研究肿瘤的发生及治疗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MGMT在不同个体及组织间的表达具有极大的多样性 ,其表达调控机制是目前人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基因的稳定性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具有重要作用。DNA随时面临损伤因子的威胁,一旦DNA发生不可逆损伤将会导致基因的不稳定,甚至诱发肿瘤形成。但机体具有DNA损伤修复、细胞凋亡调控系统可以及时修复损伤的DNA以维持基因的稳定性。有研究表明Rad9、Rad1、Hus1基因参与DNA的损伤修复和细胞凋亡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明确关系。本文将对目前Rad9、Rad1、Hus1基因的研究以及与肿瘤发生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母血浆细胞游离胎儿DNA(cell-free fetal DNA,cffDNA)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文献报道可用于诊断性连锁遗传病、Rh血型不合、基因组印迹和某些染色体疾病等。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对常见非整倍体疾病的诊断,已有多种通过cffDNA的检测对非整倍体疾病进行无创性产前诊断的方法见于报道。  相似文献   

9.
表观遗传指不改变DNA序列的基因表达改变,是多细胞真核生物的重要生物学现象.在个体发生过程中,干细胞一旦分化为某种分化细胞,该分化细胞的特征就会维持.肿瘤发生中基因组相同的细胞一旦成为肿瘤细胞,就会维持肿瘤的特征,一旦成为非肿瘤细胞多数也会维持非肿瘤特性.表观遗传关系到细胞分化、分化状态维持、肿瘤发生、衰老等过程.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小RNA与表观遗传的分子机制有关.DNA的CpG甲基化影响基因表达,甲基化状态可以传递给子链DNA,小RNA通过改变DNA甲基化参与表观遗传;组蛋白乙酰化改变染色质构象影响基因表达.基因组的广泛低甲基化和抑癌基因高甲基化在肿瘤细胞中普遍存在,改变表观遗传的药物已试用于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10.
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主要是DNA错配修复功能异常,其原因是微卫星在复制过程错误的持续积累,造成微卫星序列长度发生改变。前列腺癌中也发现与MSI具有关联。MSH2作为DNA错配修复机制中的关键分子,其表达缺失与侵袭性前列腺癌病理特征之间存在联系。有文献表明MSH2过表达与前列腺癌进展和不良预后相关。对于前列腺癌的治疗,仍有部分患者应用雄激素剥夺疗法和化疗无法治愈。具有错配修复基因丢失和超突变的晚期前列腺肿瘤患者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 PD-1)或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 CTLA-4)的免疫疗法产生良好的治疗反应,这更说明PD-1抑制剂在治疗具有MSI的转移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免疫疗法为前列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前景和发展。该文就近年来MSI与前列腺癌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