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的25916名在基层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在我国,失眠已成为继头痛之后神经内科门诊的第二大疾病。据一项调查显示,失眠症患者以从事脑力劳动的30~50岁的中年人居多,其次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人。人们对失眠的认识有很多误区。临床发现,许多失眠患者都是自行服药后效果不理想,才想到求医。我国参加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睡眠日活动,就是为了提高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外的小舟上,夜半闻钟声,孤枕而难眠。失眠不但困扰着昔日古人,也影响着现代社会的人们。睡眠占据着人类生命的三分之一,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15个基地两万余名在基层医疗单位就诊的病人调查发现,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  相似文献   

3.
睡眠障碍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由于其极高的发病率和很低的就诊率,已成为目前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安全隐患。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医疗机构就诊病人的调查,发现有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随着对睡眠及其相关性疾病研究的深入,发现睡眠障碍与大量神经心理疾病、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密切相关。为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并将每年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相似文献   

4.
睡眠障碍是人类常见的疾病,尤其是老年人群。在所有年龄组中,老年人是睡眠障碍的高发群体,其发生率国外报告65岁以上老年人半数以上有睡眠障碍;60—90岁的外因性失眠或慢性失眠患病率高达90%。我国据张茜等对1289名成年人的调查,经常失眠和有时失眠的人分别为5.4%和52.9%,失眠的发生率中,老年组大于青年组,居住农村的人发生率明显低于城市。老年人睡眠障碍发生的原因除中枢调节系统的改变外,还有原发性睡眠障碍,继发性睡眠障碍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人在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可以使人的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可以说,睡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然而,现在许多人对什么是健康的睡眠知之甚少,甚至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这不但对其身体健康不利,还会影响他们对某些睡眠疾病(如失眠等)的治疗效果。那么,人们对健康睡眠都存在哪些错误的认识呢?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肝患者失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晶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0):1199-1199
失眠是从睡眠开始的入睡障碍和睡眠的维持障碍。失眠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困扰,使人生理节律紊乱、活动能力下降、精神疲乏,严重影响机体的康复。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慢性乙肝患者常常有失眠现象,笔者调查96例慢性乙肝住院患者睡眠情况,分析其失眠原因,探索减少失眠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梁倩 《中国乡村医生》2004,20(10):42-43
国际精神卫生组织将2004年的世界睡眠日(3月21日)的主题确立为“关注睡眠健康”,据WH0调查,全世界有27%的人有睡眠障碍,在我国45%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科学研究表明,如果5天不睡眠,人就会死去。睡眠作为一种基本的生理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睡眠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据报道,我国约有1/2的人曾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老年人占较大比例[1]。本文所研究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以失眠为主,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可引起病人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患者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2]。共收集军队干休所62例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对其发病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睡眠障碍问题,了解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改善老年患者的睡眠。方法 使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和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设计问卷表,对105位老年患者的睡眠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AIS量表调查显示有24例可能有睡眠障碍,有44例存在失眠,ESS量表调查显示有59例表示存在过度思睡。结论 105例老年患者中有6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加强此方面的护理,能改善老年患者的睡眠,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睡眠障碍问题,了解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改善老年患者的睡眠。方法使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和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设计同卷表,对105位老年患者的睡眠问题进行调查。结果AIS量表调查显示有24例可能有睡眠障碍,有44例存在失眠;ESS量表调查显示有59例表示存在过度思睡。结论105例老年患者中有6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加强此方面的护理,能改善老年患者的睡眠,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11.
失眠通常是指患者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或睡眠质量不高。睡眠是人体生命的基本需要。笔者通过对2004~2005年在我科行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护理的回顾性总结,发现绝大多数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有失眠的症状,而失眠会严重影响患者精神状况和体力的恢复、病情的转归和康复。为探讨失眠的原因及对策,笔者对2005年4~10月我科行介入治疗的500例患者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医学生睡眠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睡眠状况对学生的学习效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国外大多数流行病学调查,每年大约有33%的人出现睡眠障碍,有17%为严重失眠。医学生睡眠状况如何?学生是否有良好的睡眠?影响学生睡眠因素有哪些?我们对学生睡眠状况作了一些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我国6城市的人群调查显示,成年人在过去1年中有过失眠的比例高达57%,却仅有13%的人曾经向医生谈及过自己的失眠问题。充分的临床证据表明,临床各类疾病均可伴有失眠;失眠等睡眠障碍的长期累积。反过来又会引起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失眠还是某些精神疾病的先兆。提高临床医师对失眠危害的认识和关注,主动过问并处理患者的睡眠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学术导读     
应给予睡眠更多的关注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遭遇睡眠障碍的困扰。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来自1:4个国家15个地区基层医疗单位的25916例患者中27%有睡眠问题。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5.
论肾为老年失眠病机的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病症,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约有27%的人存在睡眠障碍;我国的失眠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近年来老年人失眠率日益增高,已成为危害其健康的严重问题之一。中医药治疗失眠,副作用少,疗效确切,易为患者接受,较之其他治法有明显的优势。考之古今文献,中医对于该病症的治疗,有责之于心者,如《景岳全书》云:“寐本乎心,其神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有责之于脾胃者,如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即是;有从肝论治者,如上海王翘楚教授等所主张;莫衷一是而各有所…  相似文献   

16.
秦丽敏 《吉林医学》2007,28(2):193-195
目的:调查乳腺癌择期手术治疗期间患者的睡眠状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对156位乳腺癌择期手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主要包括患者的睡眠日志、住院前、后主观睡眠情况评估、失眠的类型和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等内容。结果:病人在手术前、后5天中的平均睡眠时间为4.3~6.1h,主观上认为睡眠状况睡眠变差者达62%~92%。失眠类型在术前主要是与住宿环境改变和心理因素导致的入睡困难、手术后则是由治疗/护理和疼痛等原因引起的睡眠不稳。结论:护士对手术前后患者失眠状况要有正确的认识,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17.
在帕金森患者中,睡眠障碍是相当常见的主诉,其发生率在60%-98%之间。睡眠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对近年来关于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一、临床表现 帕金森患者的睡眠障碍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①失眠;②异常睡眠;③白天的睡眠障碍。 1.失眠:失眠是最主要的早期症状,可以分为睡眠间断和入睡困难两类。睡眠间断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据报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阴虚火旺型老年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脑电图特点,认识该型失眠患者的睡眠结构特点主要表现。方法:对阴虚火旺型老年失眠21例睡眠脑电图检测,阅图后计算各项睡眠参数。结果:入睡时间最长112分钟,平均77分钟;WASO最长88分钟,平均51分钟,2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结构混乱。总睡眠时间342.4分钟。REM与NREM睡眠的比较,可见7例REM睡眠增多,但REM均数占总睡眠的百分比无增多。结论:阴虚火旺型老年失眠患者睡眠潜伏期(SL)延长、1期睡眠明显增多、深睡眠(3、4阶段睡眠)减少或消失。睡眠中觉醒时间增多。  相似文献   

19.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秀芹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8):2162-2163
目的:对118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失眠的原因进行调查,探讨减少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失眠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早醒是失眠最常见的症状。引起失眠的原因依次为环境、心理、疾病因素等。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病失眠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应以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和心理护理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笔者对42例脑卒中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失眠的原因进行调查,探讨减少脑卒中患者失眠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患者睡眠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筛查。结果入睡困难和早醒是失眠最常见的症状。引起失眠的原因依次为抑郁、肢体痛、睡眠环境、病理生理因素和药物因素等。结论对脑卒中伴失眠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方法,可减少镇静催眠药的使用,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