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入放射学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于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介入治疗就是借助医学影像设备,运用微创技术,进行血管和非血管腔内治疗,解决一些单靠内科或外科都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一些中晚期恶性肿瘤者,通过介入治疗法,进行动脉药物灌注、栓塞及内支架置入,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其前景相当广阔。现我们着重学习肿瘤病人介入治疗的护理。  相似文献   

2.
徐熙娟 《家庭护士》2009,7(12):1088-1088
介入放射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涉及人体消化、呼吸、血管、神经、泌尿、骨髓等几乎所有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介入放射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在影像学方法的引导下采取经皮穿刺插管,对患者进行血管造影、等“非外科手术”方法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其特点是简便、安全、有效、微创和并发症少等。  相似文献   

4.
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是由美国著名放射学家Margulis 1967年首先提出的,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介入放射技术由于创伤小、并发症少和特有的诊断、治疗价值而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因而发展迅速。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介入放射学知识的普及和发展,介入放射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并且已经分化形成了一些分支,如心脏介入放射学、神经介入放射学、肿瘤介入放射学等。在我国介入治疗工作开始的早期阶段,《中华护理杂志》、《实用护理杂志》、《护士进修杂志》、《护理学杂志》等先后刊…  相似文献   

5.
浅谈介入放射检查治疗的X线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入放射学是现代医学中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在X线导视下进行插管或穿刺操作,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介入放射诊治过程中由于X线曝光量较大,介入放射操作者在诊视床边工作时间长,使得工作人员及患者身体各部位受到较大的辐射剂量。因此,对操作医生及受检者实施正当的防护措施,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辐射就尤为重要。首先简单介绍X线辐射的危害(表1)。  相似文献   

6.
介入放射学是融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科技含量很高的一门新兴科学.在国外始于60年代,在我国也已有20年的历史.它应用于肿瘤病变的介入诊疗,血管神经系统的介入诊疗,血管栓塞术,局部药物灌注术等等.  相似文献   

7.
消息     
《介入神经放射学》已出版由Robert W.Hurst等主编、李佑祥、吕明翻译的《介入神经放射学》已于2011年1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介入神经放射学涵盖了神经外科学、神经放射学和神经病学等多个专业,它通过整合先进的神经影像和血管内技术,指导头颈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借助于先进影像模式和微型器械输送的结合,神经介入技术目前已成为对多种最常见的神经科疾病的创新性治疗手段。这些进展为以往只能应用开放性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了非侵袭性治疗途径,同时也  相似文献   

8.
《血管介入放射学》原著由欧洲介入放射学和血管外科学的权威专家编写,中文版由著名介入放射学专家杨仁杰教授主译、张小明教授主审。本版共21个章节,对血管介入放射学作了全面的介绍。作者将自身临床经验与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相结合,对常见血管疾病的治疗适应证、方法、疗效、并发症和预后等进行了准确、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一词是Margulis在1967年提出来的,到了1976年,Wallace首先系统的解释并使用,这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介入放射学是在Seldinger技术上发展起来的,Seldinger 1953年所创立的经皮血管穿刺技术是现代介入诊疗技术的基石,我国介入放射学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初,刘子江教授以培训班的形式训练了100多位介入放射医生,这批学员已经成为我国各大医院最早期的一批开展介入工作的骨干,吴恩惠教授风趣的形容介入放射学“无孔不入,无孔入也”。近20a来,其发展迅猛,普及速度之快和广泛令人惊异,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于1987年成立了介入治疗中心,并建立了自己的介入病房。  相似文献   

10.
100例脊髓血管畸形介入检查或治疗的辐射剂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量在脊髓血管畸形的介入放射学检查及治疗过程中患者及介入医生所受到的X线辐射剂量;分析影响X线辐射剂量的因素及其减低剂量的途径和方法。方法 应用热释光测量法对我中心近期100例脊髓血管畸形进行介入放射学检查和(或)介入治疗辐射剂量测量。结果 全脊髓血管造影患者皮肤剂量范围0.009~2.032Gy,介入医生所受剂量范围0.225~1.601mGy;进行栓塞治疗时患者皮肤剂量范围2.131~9.874Gy,介入医生所受剂量范围0.307~2.462mGy。结论 全脊髓血管造影是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金标准,并为手术或介入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介入栓塞治疗是治疗脊髓血管畸形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患者及介入医生所受的X线辐射剂量很大,个别患者可出现急性放射性皮肤红斑、脱发等症状。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减低X线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包括X线、CT、MRI、超声及介入放射学等内容的课程,在临床上对患者疾病诊断、治疗及随访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亚专业细化及交叉,掌握并应用好影像学不仅是影像科医生而且是临床各科医生所必须的,培养出具备"大影像"综合知识的医学生是前提和基础[1].  相似文献   

12.
《血管介入放射学》原著由欧洲介入放射学和血管外科学的权威专家编写,中文版由著名介入放射学专家杨仁杰教授主译、张小明教授主审。本版共21个章节,对血管介入放射学作了全面的介绍。作者将自身临床经验与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相结合,对常见血管疾病的治疗适应证、方法、疗效、并发症和预后等进行了准确、合理的评价。本版内容更加丰富,专业技术更加实用。  相似文献   

13.
血管栓塞介入治疗学是一门融合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于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其发展迅速,特别在妇产科妊娠相关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避免了子宫切除和维护妇女的生殖功能.现对我院28例妊娠相关出血性疾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介入治疗是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在肿瘤介入治疗方面,特别是在肝癌、肺癌等治疗上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肿瘤介入治疗的护理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和一般肿瘤专科护理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5.
介入放射学课程教学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同时它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上有它的特殊性,尤其是它是以影像学科为基础,介于内外科之间的一门学科,我们是开这门课较早的单位之一,对它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总结其中的规律,采用符合其规律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内在联系为搞好这门学科提供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16.
介入放射学是新兴的边缘学科.介入治疗工作正在逐步发展,系统、规范化的治疗体系在许多地方尚未形成,护理工作才刚刚起步。本院于1996年成立了介入诊疗科,形成了一套专业的规范的介入治疗体系.为肿瘤患者开展了不同种类的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护理工作也随之逐渐发展起来。笔者从介入病房和介入手术室两个方面.介绍了介入护理工作的特点.同时总结了一些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介入病房和介入手术室的护理是介入护理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介入护理工作会得到全面、健康、顺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颅内出血的原因之一。随着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发展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已成为现实。本文就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适应证、操作技术要点、并发症及其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原发性肝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肝癌起病隐匿,出现症状时多已到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最佳机会,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应用介入放射学技术进行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和血管栓塞已成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2])。介入治疗是指将化疗药物送至肿瘤局部,从而使药物直接对肿瘤细胞产生作用,以增强治疗效果的一种治疗措施~([3])。2010年1月—2015年11月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是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1项新的介入放射学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治疗,腔静脉狭窄的支架治疗是较好的适应证之一。我院于1994年8月至1995年12月共进行了5例上腔静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病是临床神经病学中的最重要的部分,也是神经科医生的核心事业之一。近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神经影像学和基础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脑血管病学的进展更是日新月异,与其他学科如放射介入、影像以及血管外科等的交融也越来越多。今后脑血管病学关注的热点或发展方向主要包括:①脑卒中的预防。②流行病学研究。③溶栓治疗。④新疗法清除血栓。⑤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⑥神经保护与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