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控制性氧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应随机数字为偶数者为观察组,奇数者为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以及对症治疗,同时给予适当的呼吸兴奋剂治疗,观察组在接受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控制性氧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改变。观察组45例在出院时建议应用家庭型控制性氧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随访1年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因COPD急性加重的平均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1年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两组治疗前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院内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分压和pH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更为显著(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因COPD急性发作平均住院次数及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控制性氧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能很好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促进病情的恢复,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联合信必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4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COPD呼吸衰竭的常规治疗以及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信必可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动脉血气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11.1±3.5)d,小于对照组的(15.6±3.9)d(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无创通气联合信必可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以及平均住院天数,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面罩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稳定期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住院后随访COPD稳定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37例,其中11 例夜间长期(1年)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其余26例为常规治疗(未使用呼吸机)组.比较NIPPV前、后的血气分析、急性加重发作次数、肺功能和体重指数(BMI)等变化.结果 NIPPV治疗后PaCO2 、急性加重次数均有极显著下降( P<0.01 );BMI、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COPD稳定期呼吸衰竭应用NIPPV治疗能有效改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7):100-103
目的观察六字诀呼吸操联合穴位按摩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六字诀呼吸操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性发作率、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肺功能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量在用力肺活量中所占百分比(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吸困难分级(m MRC)量表评分及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实验组急性发作率、住院次数和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急性发作率:17.78%vs 37.78%;住院次数:(1.21±0.23)次vs (1.57±0.32)次;平均住院天数:(8.41±1.04)d vs (10.25±1.36)d](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中医证候积分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EV1/FVC、FEV1%水平上升,m MRC评分及CAT评分均下降,且实验组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FEV1/FVC:(58.92±6.79)%vs (55.01±6.43)%;FEV1%:(59.61±6.07) vs (54.71±5.94);m MRC:(0.52±0.11)分vs (0.95±0.19)分;CAT:(17.96±2.14)分vs (20.01±3.10)分](P0.05)。结论六字诀呼吸操联合穴位按摩能够有效提高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4):3108-3110
目的:探讨肺康宁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内皮素-1(ET-1)、D-二聚体(D-D)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COPD合并PAH患者的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1例;两组入院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肺康宁合剂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1月后ET-1、D-D水平变化;对比两组治疗前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平均肺动脉压(mPAP)、全肺阻力(TPR)、主动脉血氧饱和度(SteO2)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EV1、FVC、FEV1%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PAP、SteO2明显高于对照组,TP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ET-1、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康宁合剂可有效发送COPD合并PAH患者通气功能,调节患者内皮素平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全程优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水平,包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和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EV),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FEV1%pre、FEV1/FEV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程优质护理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喜炎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动脉氧分压(Pa O_2)、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C反应蛋白(CRP)及住院时间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气、肺功能检查较治疗前明显改善,CRP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在治疗后Pa O_2、FEV1%、FEV1/FVC%改善及CRP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选用喜炎平辅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与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治疗对改善慢性阻碍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与作用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与体外膈肌起搏器,连用7天,观察登梯、活动耐力、呼吸困难等呼吸功能改善情况,测定第一秒呼出气量(FEV1)、第一秒呼出气量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FEV1、FEV1/FVC、VC、MVV等肺功能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与体外膈肌起搏器,能有效改善气道阻力,增加膈肌及其它呼吸肌的收缩力和耐力,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缺氧,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插管率、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9.
杨婕  蔡元萍  胡建武  卢桥发 《重庆医学》2016,(17):2377-2379
目的:评估长期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2例经住院治疗后处于重度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稳定期患者分为长期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HNIPPV )+常规治疗组(观察组22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随访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肺功能、6 min 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评分、焦虑评分、1年内病情恶化住院次数等6项指标。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6MWD 、呼吸困难评分、焦虑评分、1年内病情恶化住院次数均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有所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年期间无死亡病例或其他原因退出病例。结论 HNIPPV 治疗可以改善重度 COPD 患者呼吸衰竭,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改善血气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对于重度稳定期 COPD 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痰合剂口服,治疗周期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肺通气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76.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p H、动脉血氧分压(P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PO2水平显著升高(P0.05),PCO2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血p H、PO2、FEV1和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化痰合剂联合西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由医院至家庭的序贯性无创机械通气策略的可行性 ,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无创机械通气并携带家庭型呼吸机返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 10例(序贯治疗组 ) ,以同期同病情住院期间接受无创机械通气 ,出院后氧气治疗患者 10例作为对照组。通气方式均采用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 +呼气末正压通气 (PSV +PEEP)。动态观察两组病例血气分析 ,记录无创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次数、出院后 1个月 1秒钟用力呼气容量 (FEV1)。结果 序贯治疗组与对照组住院期间进行机械通气后血气指标均显著改善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住院期间总无创机械通气时间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出院后 1个月PaCO2 分别为(5 1 6± 11 6 )和 (78 3± 10 8)mmHg(P <0 0 5 ) ,FEV1分别为 (73 4± 6 8) %和 (5 1 6± 12 0 ) % (P <0 0 5 ) ,住院次数分别为 0次和 15次 (P <0 0 0 5 )。结论 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尽早实施无创机械通气 ,出院后继续间歇使用无创机械通气 ,能显著减少住院次数 ,改善肺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陈之力  周觉  陈玉熹  龚昌要  陈清 《浙江医学》2020,42(14):1511-1514,1519
目的探讨平均容量保证型压力支持(AVAPS)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CO2潴留患者急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温州市中心医院于急诊抢救的COPD伴CO2潴留患者166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3例。其中,观察组接受AVAPS无创通气治疗,对照组接受同步/时间(S/T)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机参数调节次数与不良反应、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焦虑抑郁心理评分、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无创通气治疗期间呼吸机参数调节次数、发生人机对抗、腹胀、胸闷憋气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24h后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3d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VAPS无创通气用于急诊抢救COPD伴CO2潴留患者的效果显著,相较于S/T无创通气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人工呼吸机参数调节次数,降低PaCO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实施家庭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疗效。方法将30例经住院治疗处于稳定期的重度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观察组给予家庭NPPV治疗,对照组给予长期家庭氧疗(LTOT)。分别观察治疗前和2 a后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6 min行走距离(6MWD)、西雅图阻塞性肺病调查表(SOLQ)评分、病死率及每年住院次数等指标。结果2 a后观察组死亡2例(12.5%),对照组死亡6例(42.9%),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a后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每年住院次数明显减少,动脉血氧分压(PaO2)、6MWD、SOLQ评分均增加;而对照组PaCO2、每年住院次数增加,PaO2、6MWD、SOLQ评分均有减少,2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均有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缓慢,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长期实施家庭NPPV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益肺活血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平行、对照、随机研究.将128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肺活血颗粒.分别于治疗前1d、第12周末,行肺功能检查,通过6 min步行试验(6MWT)、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FEV1、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GRQ呼吸症状评分、总分均明显下降(P<0.01),活动能力评分下降(P<0.05);治疗组SGRQ呼吸症状评分、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MWT高于治疗前(P<0.05),但2组间6MWT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益肺活血颗粒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可以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生活质量,表明该药对COPD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尿锁链素(DES)水平及其与病期及肺功能相关性。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30例(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患者30例(稳定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做对照组。采用间接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IC-ELISA)法检测各组尿锁链素,并测定三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FEV_1/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结果: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组及对照组受试者尿锁链素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COPD患者尿锁链素水平与FEV1/FVC及FEV1%Pred均呈负相关(r=-0.735、-0.643,P0.05)。结论:COPD患者尿锁链素水平可能与COPD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有望作为病情评估、疗效评价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刘子胥  彭莉 《现代医学》2014,(6):615-618
目的:观察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呼吸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6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3、6、12个月FEV1、FEV1%及FEV1/FVC%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6min步行距离也显著远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亦称重叠综合征,OS)与单纯COPD患者肺功能和睡眠结构的差异。方法:对32例COPD、28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分别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及肺功能测定,并对各组数据作统计学检验。结果:重叠综合征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均显著低于COPD组(P<0.01,P<0.05);同时重叠综合征组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和浅睡眠所占百分率(S1+2)显著高于COPD组,而最低脉氧饱和度(LSaO2)、平均脉氧饱和度(MSaO2)、深睡眠所占百分率(S3+4)显著低于COPD组(P<0.01,P<0.05)。结论:重叠综合征患者睡眠结构显著改变,夜间缺氧及肺功能受损更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42例极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单纯家庭氧疗,治疗组(21例)采用BIPAP治疗,两组均治疗2年。在治疗期间所有入选患者均被要求戒烟,行缩唇呼吸或腹式呼吸等肺康复锻炼,必要时给予化痰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年后的动脉血气、肺通气功能、6 min步行距离、年住院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每年住院次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6 min步行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86、-0.666、2.630、-0.024、0.095、0.635,均P>0.05);治疗2年后治疗组死亡4例(4/21),对照组死亡6例(6/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2年后治疗组PaCO2、PaO2、每年住院次数、FEV1、FVC及6 min步行距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857、5.752、-16.053、2.684、3.338、7.644,均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可降低稳定期极重度COPD患者的PaCO2及年住院率,疗效优于单纯氧疗,从而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较好的长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重症哮喘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无创机械通气基础上给予BAL治疗。比较两组ICU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CU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AL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促进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培元固本散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Ⅱ~Ⅲ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0例COPD稳定期Ⅱ~Ⅲ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元固本散口服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0.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咳嗽、咯痰、喘息、哮鸣、气短症状均明显减轻(P0.05),对照组患者仅咳嗽、喘息症状明显减轻(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咯痰、气短症状较对照组亦明显减轻(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的FEV1%亦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FEV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元固本散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Ⅱ~Ⅲ级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