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是IL-10家族的细胞因子,具有促进组织修复和维持组织完整性、调节先天免疫、促进抗微生物防御等生物学作用。已有许多研究证实,IL-22在感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中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在这些研究模型中IL-22发挥的效应可能是病理性的,也可能是保护性的。IL-22与许多肺部疾病相关,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肺癌等。随着IL-22在肺部疾病中的研究不断增加及深入,IL-22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也得到极大关注,本文就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尤以发展中国家为首,是受危害最为严重的慢性传染病之一。目前,预防结核病最常见且有效的疫苗是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但由于其对成人肺部结核保护作用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外界因素的改变也使卡介苗难以满足人类预防结核病的迫切需求,因此,新型抗结核疫苗的研发显得格外紧迫和重要。本文将介绍减毒活疫苗VPM1002疫苗,蛋白质/佐剂疫苗H4/H56:IC31疫苗,病毒载体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其他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以及一些尚在研究的抗结核免疫机制的研究现状,为以后的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人体抗结核免疫保护机制极其复杂,CD4 T细胞在抗结核菌保护性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也参与了结核病的病理反应。随着对CD4 T细胞各亚群的研究逐渐深入,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抗结核免疫是Th1/Th2/Th17/Treg四个不同细胞亚群形成网络相互调节的结果。这其中,新近发现的Th1细胞的新亚群即多功能Th1细胞就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研  相似文献   

4.
防御素是广泛分布于生物界的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内源性阳离子抗菌肽,在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防御素对细菌、真菌或病毒等均具有杀灭作用,其在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也展现出突出优势。防御素独特的抗菌机理可以破坏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等生物学结构,从而抑制结核分枝杆菌。本文对防御素的分子结构、生物学作用、抗结核作用及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6.
据估计世界上有1/3人口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在大多数情况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是无症状和没有传染性的,即潜伏性结核感染。为何机体免疫反应可使绝大多数人免患活动性结核病,而又不能完全清除这种感染呢?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在控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结核分枝杆菌本身也已产生了逃避巨噬细胞杀灭的机制。本文就以上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肠上皮细胞是肠黏膜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肠黏膜屏障的维持和修复依赖于肠黏膜隐窝基底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近年来诸多IL-22相关研究显示,IL-22兼具抗炎和促炎作用,对肠上皮细胞的影响较为复杂,可促进或抑制肠黏膜屏障的修复。该文主要就近年来IL-22和肠道干细胞在肠黏膜屏障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是兼性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可引起布鲁氏菌病,这是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性疾病。固有免疫是保护宿主抵抗细胞内布鲁氏菌感染的首要防御措施,机体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如来自病原体布鲁氏菌的非自我DNA)来发挥固有免疫。研究发现在布鲁氏菌感染中发挥作用的DNA受体包括TRL9、AIM2、STING,DNA受体感知布鲁氏菌DNA后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细胞因子引起固有免疫反应。本文就布鲁氏菌感染固有免疫通路中STING受体的识别、激活、信号级联以及其在宿主体内调节所发挥作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骨关节炎(OA)是一种以疼痛、活动受限及关节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关节疾病。目前O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传统观点认为,OA是生物力学改变和机体衰老而导致的一种退行性病变,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免疫因素与O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固有免疫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因子、自然杀伤细胞和补体,以及适应性免疫中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其效应细胞等在OA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在发展中国家,寄生虫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新理论、新方法的应用,人们对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免疫防御反应及其病理作用有了更多的认识。在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中,  相似文献   

12.
冠状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冠状病毒感染在全球多次暴发流行,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机体的免疫应答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与病毒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对于控制和清除冠状病毒感染至关重要。本文在简述冠状病毒及其感染的相关疾病基础上,综述机体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在冠状病毒发生、发展和致病中的作用和机制,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人们在血吸虫感染的获得性免疫应答机制,以及寻找血吸虫保护性抗原分子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其中大多数研究集中于体液免疫机制。研究结果证明,体液免疫机制在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某些血吸虫抗原分子虽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但并不能诱导产生很好的保护性。例如,抗可溶性虫卵抗原抗体滴度在血吸虫感染宿主血清抗体成分中虽然很高,但对宿主再感染并不都具有保护性作用,其中的封闭抗体已被证明对再次入侵的童虫反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B细胞主要通过呈递抗原和产生抗体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部分B细胞具有调节功能,这部分B细胞被命名为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Bregs可通过产生白细胞介素10(IL-10)和(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抑制性细胞因子介导免疫耐受,抑制过度炎症反应,加快炎症的恢复。相关研究表明Bregs在寄生虫、细菌、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Bregs的生物学特征、功能、微信号调节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所发挥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IL-18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L-18是1995年才认识的一种新的前炎性细胞因子,它在免疫调节、抗感染及抗肿瘤中已显示出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IL—18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现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2和IL-17 mRNA表达及其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以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33例、重度患者21例、重型肝炎患者1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6例和健康对照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2和IL-17 mRNA的表达.结果:CHB中度、CHB重度和肝硬化患者IL-22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重型肝炎患者IL-22表达水平低于该3组患者,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各组IL-17表达水平相似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重型肝炎患者IL-17表达水平均低于其他3组患者,与CHB中度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与CHB重度和肝硬化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2,0.968).结论:IL-22的下调不利于肝细胞损伤后的修复,IL-22分泌的增加对减轻肝组织的损伤特别是重型肝炎的恢复可能是有意义的.慢性HBV感染患者IL-17均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慢性HBV感染肝组织炎症的发生,且对慢性肝病纤维化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TB是一种由Mtb引起的严重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人类对Mtb普遍易感,据WHO统计,全球有1/3的人感染过Mtb,每年约有200万患者死于TB。但感染Mtb的人群只有10%左右的人发病,绝大多数的人体内的细菌以一种潜伏感染的状态存在,人体的免疫机制使细菌处于生长抑制或停止状态,保护机体免于发病。宿主抗Mtb感染的免疫机制复杂,众多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参与了机体抗结核的免疫反应,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控制Mtb感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将近年来TNF-α在结核免疫中的作用机制、TNF-α水平与TB病情相关性以及TNF-α拮抗剂应用与TB发生的风险等的研究进展做一下总结。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通过分析白细胞介素(IL)-22在支气管哮喘中的表达,探讨IL-22是否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对照组(10例)、哮喘组(17例)和哮喘缓解组(16例)中IL-2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哮喘组患者中IL-2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和对照组.它的表达与哮喘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比值(FEV1/FVC%)呈负相关,而与哮喘严重程度评分(ASS)呈正相关.结论 IL-22可能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一定作用,且与支气管哮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IL-18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IL - 18是 1995年才认识的一个新的前炎性细胞因子 ,最初是作为IFN -γ诱导因子得到认识的 ,并认为主要来自于免疫细胞 ,主要发挥调节Th1细胞的作用 ,随着认识的深入 ,发现了IL - 18无论在来源、机理和生物学功能均具有多重性。下面就IL- 18在病毒性肝炎方面的一些认识作一介绍。1 IL - 18的认识与变更IL - 18是由日本学者Okamora[1] 等在 1995年从热灭活的丙酸杆菌致敏后再注射脂多糖 (LPS)的裸鼠肝细胞中首先分离出来 ,最初的认识认为其为γ-干扰素 (IFN -γ)诱导剂 ,所以命名为IFN -γ诱导因子 (IGIF) ,然而随着研究的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