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腮腺浅叶腺体部分切除和传统的全切除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某院收治的114例腮腺浅叶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给予传统的腮腺浅叶全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57例),将采用腮腺浅叶腺体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设为实验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随访1年统计口干、涎瘘、暂时性面瘫、Frey综合征、面部凹陷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口干、涎瘘、暂时性面瘫、Frey综合征、面部凹陷畸形等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全切除术而言,应用腮腺浅叶腺体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区域性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肿瘤直径均≤3.0 cm)均采用区域性腮腺切除术治疗。采用类"N"形美容切口,在距肿瘤边界1.0 cm处的正常腺体内切除肿瘤。观察34例患者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及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复发等情况。结果 34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3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在2周~3个月内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后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术后无一例出现唾液潴留及涎瘘。34例患者获随访6个月~2年,肿瘤无复发。腮腺乳头丰满,分泌功能良好。结论对于体积较小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采用区域性腮腺切除术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及肿瘤复发率低等优点,可作为体积较小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腮腺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体积较小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诊断的直径小于2.0 cm的45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行保留腮腺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于肿瘤外5~10 mm处切除肿瘤与周边正常腺体组织,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术后并发暂时性面瘫4例,2周~3个月恢复,未出现永久性面瘫;并发味觉出汗综合征3例,2例症状较轻,无需特殊治疗,另1例进食前予0.5%阿托品乳剂局部涂抹,效果明显。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皮下积液和涎瘘,腮腺区外形良好,腮腺仍具有分泌功能,挤压患侧腮腺区,腮腺导管口有清亮涎液流出。随访4~5年无肿瘤复发。结论保留腮腺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是治疗体积较小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有效术式,利于保存剩余腺体功能和保持面部美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的术式与肿瘤复发和术后并发症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剜出17例中肿瘤复发7例,并发持续性面瘫1例;腮腺浅叶切除28例中肿瘤复发1例,并发暂时性面瘫6例,腮腺瘘3例,Frey综合征1例;全腮腺切除8例中肿瘤复发1例,并发暂时性面瘫1例,持续性面瘫1例,腮腺瘘2例,Frey综合征1例。结论腮腺浅叶切除术或全腮腺切除术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恰当术式,可减少肿瘤复发和持续性面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除皱术切口、面部表浅肌肉筋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SMAS)及胸锁乳突肌瓣在减少腮腺良性肿瘤术后畸形和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中的应用.方法:经耳屏缘稍靠后,绕耳垂向上至颅耳沟下1/3,向后转至枕部发际缘向下.切开后分皮肤皮下及SMAS两层向前翻瓣.解剖面神经总干及分支,常规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分离蒂在上的部分胸锁乳突肌瓣充填缺损,SMAS向后牵拉折叠缝合.本组共26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男11例,女15例.结果:术后随访12~56个月,26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腮腺手术区域无凹陷畸形,瘢痕细小隐蔽,外形满意,无涎漏.2例术后暂时性面瘫,均在3个月内恢复,1例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结论:除皱术切口在腮腺良性肿瘤中较传统腮腺术切口隐蔽美观.良性肿瘤切除后即刻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充填,SMAS牵拉折叠缝合,可以有效地避免术后面部畸形,并对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肿瘤直径小于3.0cm的腮腺多形性腺瘤(PAG)的可行性。[方法]36例PAG随机分为三组,其中16例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A组),12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B组),8例行腮腺全切除术(C组),随访时间3-5年。【结果】A组术后瘢痕和面部凹陷畸形、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暂时性面瘫发生及腮腺功能等方面均优于B、C组,肿瘤的复发无明显差异。【结论】腮腺部分切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一定的功能,是PAG临床治疗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留腮腺功能的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可靠性。方法对采取该术式治疗的32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术后6个月-2 a,观察有无复发、并发症和腮腺功能等情况。结果均无永久性面瘫,未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无术后复发。其中23例术后患者面部基本对称,2例出现暂时性面瘫,1例出现腮腺瘘(2周后愈合)。结论保留腮腺功能的浅叶部分切除术术式是可靠的,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区域性切除术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首发病例156例,肿瘤直径均<2.0cm,采用区域性切除术治疗,在距肿瘤边界1.0cm处的正常腺体内切除肿瘤,随访1~6年,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面部畸形较轻,腮腺功能良好,暂时性面部不对称占41%(64/156),涎漏占3.8%(6/156),Frey综合征占1.9%(3/156),肿瘤复发率为3.2%(5/156)。结论:对于体积较小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采用区域性切除术治疗,可以保存腮腺一定的功能,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肿瘤复发率低,可作为体积较小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拱顶石腮腺筋膜瓣在耳屏切口耳前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耳前腮腺良性肿瘤患者19例,均采用耳屏切口行肿瘤包膜外切除术或聚焦肿瘤外切除术,肿瘤切除后于创面下方区域沿腮腺筋膜表面分离翻起面部皮瓣,制备包含腮腺筋膜及腮腺组织的拱顶石腮腺筋膜瓣进行组织缺损修复。观察术后出血、感染、涎瘘、面神经损伤、耳大神经损伤、组织瓣坏死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肿瘤复发及Frey’s综合征发生情况,观察腮腺导管口唾液分泌情况评估腮腺分泌功能,记录末次随访时切口瘢痕评分和外观凹陷畸形评分。结果 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肿瘤切除术和拱顶石腮腺筋膜瓣组织缺损修复术,行肿瘤包膜外切除术17例,聚焦肿瘤外切除术2例,5例因组织缺损过大联合传统腮腺筋膜瓣修复;术后均未发生出血、感染、组织瓣坏死、面神经损伤、耳大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例发生涎瘘者给予阿托品抑制唾液腺分泌及腮腺区绷带加压包扎,2周后恢复正常,余患者一期愈合后出院。随访至2022年11月,19例肿瘤均未复发,均未发生Frey’s综合征,患侧腮腺唾液分泌功能均恢复。末次随访时切口瘢痕评分(0~2)分,外观凹陷畸形...  相似文献   

10.
腮腺肿瘤是最常见的涎腺肿瘤,腮腺手术也是头颈外科中常见的手术之一.腮腺手术的术式通常为腮腺浅叶切除或腮腺部分切除术,而术后残留腺体仍有分泌涎液的功能.因此术后处理不当可造成涎瘘,涎瘘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引起红肿、搔痒、湿疹等,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  相似文献   

11.
腮腺良性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传统的经典术式是腮腺浅叶切除,术中需结扎腮腺导管和解剖面神经,从而导致残留腺体的萎缩和面神经损伤。在保留腮腺主导管的基础上,作肿瘤和腺体的区域性切除,能较好地保留剩余腮腺的功能,减少面神经的损伤。本科1997年1月至2004年6月,对48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区域性腮腺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腮腺肿瘤的种类、例数与部位,探讨面神经的解剖方法。方法总结我院8年来69例腮腺肿瘤,从肿瘤类型及部位,手术中面神经的解剖方法分类。结果在69例腮腺肿瘤中,多形性腺瘤44例,占63.8%;腺淋巴瘤17例,占24.6%;其他良性肿瘤4例,占5.8%;恶性肿瘤4例,占5.8%。其中,肿瘤位于耳前部位的10例,均采用从主干到末梢的方法解剖面神经,其他部位肿瘤采用从末梢追踪到主干的逆行解剖方法解剖面神经。行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除1例腮腺癌术后复发死亡,余病例随访1—8年,均无复发和转移,无永久面瘫患者。结论唾液腺肿瘤中以腮腺区多见,约占80%;而腮腺肿瘤中以良性肿瘤多见,约占80%。手术治疗是腮腺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方法有腮腺全叶或浅叶及浅叶部分切除术,解剖分离面神经是手术的关键步骤。倡导外科医师掌握两种方法,根据肿瘤部位及面神经保留是否选择不同的解剖方法,尽量减少术后暂时和永久性面瘫。  相似文献   

13.
董芳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6):3816-3816
对腮腺浅叶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随机抽取收治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50例,在患者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而观察组采取腮腺浅叶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解剖面神经分支数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较少,解剖面神经分支数较少,差异明显(P<0.05)。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采取腮腺浅叶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腮腺多形性腺瘤73例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广毅  杨志敏 《华西医学》2005,20(1):122-122
目的 :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 73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资料 ,手术方式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73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 5例复发。 4例发生味觉性出汗综合征 ,2例形成涎瘘。结论 :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手术方式有多种 ,但以保留面神经的肿瘤及腮腺部分切除术为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1例行改良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术后刀口均为Ⅰ期愈合,无面瘫、涎瘘及Frey’s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改良腮腺肿瘤切除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腮腺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由于各种原因术后常发生面瘫、涎瘘、积液、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及面部畸形不对称等并发症.回顾性分析2004年-2008年资料完整的腮腺肿瘤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120 例病人资料,现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腮腺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由于各种原因术后常发生面瘫、涎瘘、积液、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及面部畸形不对称等并发症。回顾性分析2004年-2008年资料完整的腮腺肿瘤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120例病人资料,现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保留腮腺主导管及部分腮腺而切除肿瘤及瘤周0.5-1.0 cm腺体组织方法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186例。结果:186例经2-12 a随访,复发2例,面神经暂时性麻痹17例,味觉出汗综合征22例。结论: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较好的手术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瑞芝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6):1081-1082
目的探讨改良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1例行改良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术后刀口均为Ⅰ期愈合,无面瘫、涎瘘及Frey's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改良腮腺肿瘤切除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腮腺混合瘤的可行性手术方式。方法:对98例腮腺混合瘤患者的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无永久性面瘫、无术后复发。其中52例(53.06%)腮腺区域性切除患者术后面部基本对称,其余中6例(6.12%)出现暂时性面瘫,3例(3.06%)出现腮腺瘘(2周后愈合),2例(2.04%)出现Frey综合征。结论:对于肿瘤最大径≤4 cm的腮腺混合瘤,行腮腺部分浅叶切除+部分深叶切除术是较为理想的术式选择;对于直径〉4 cm则行腮腺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