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检测HBME-1、CK19和CD11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性腺瘤和桥本甲状腺炎组织学标本的表达,探讨3种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该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85例甲状腺腺叶切除标本,进行HBME-1、CK19和CD11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不同病变的染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BME-1、CK19和CD11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3%、98.2%和7.3%,三者阳性表达率在良性组与恶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值分别为0.582、0.551和0.874。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CD117检测优于HBME-1和CK19,实际工作中适于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间皮瘤抗原-1(HBME-1)、分化抗原簇56(CD56)、细胞角蛋白19(CK19)、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蛋白在TI-RADS 4a类甲状腺结节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TI-RADS 4a类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将穿刺活检证实为甲状腺良性乳头状增生的59例患者归为良性组,将穿刺活检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41例患者归为恶性组,比较HBME-1、CD56、CK19、galectin-3蛋白在两组中的表达。结果 恶性组HBME-1、CK19、galectin-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组,CD56阳性表达率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ME-1、CD56、CK19、galectin-3蛋白可以客观鉴别TI-RADS 4a类甲状腺结节中的良恶性病变,为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筛查提供客观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K19、galectin-3、HBME-1和Ret的表达及其在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及LSAB法检测CK19、galectin-3、HBME-1和Ret在7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40例癌旁正常滤泡中的表达.结果 CK19、galectin-3、HBME-1和Ret在乳头状癌组织的阳性率为100%(70/70)、97.2%(68/70)、94.3%(66/70)和88.6%(62/70),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K19、galectin-3、HBME-1和Re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增加,在病理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贾万钧  郭艳 《浙江临床医学》2007,9(11):1443-144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K19、galectin-3、HBME-1和Ret的表达及其在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及LSAB法检测CK19、galectin-3、HBME-1和Ret在7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40例癌旁正常滤泡中的表达。结果CK19、galectin-3、HBME-1和Ret在乳头状癌组织的阳性率为100%(70/70)、97.2%(68/70)、94.3%(66/70)和88.6%(62/70),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K19、galectin-3、HBME-1和Re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增加,在病理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在临床中的诊断率,本文主要研究CD56、血浆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及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27例)、甲状腺滤泡癌标本(1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14例)、滤泡性腺瘤标本(16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标本(30例)。把所有标本做成组织芯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56、CK19以及galectin-3在甲状腺中的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CD56多数表达缺失,且CD56在甲状腺良性病变、甲状腺滤泡癌中的表达阳性率较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galectin-3以及CK19多数表达阳性,且在良性病变中表达率较低;在同一种组织中表达缺失的是CD56。结论 CD5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较为缺失,且CD56在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较高,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作用;CD56在组织中的表达缺失结合CK19以及galectin-3在组织中的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恶性乳头状病变中galectin3、cytokeratin19(CK19)的表达及对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6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癌正常甲状腺组织,14例甲状腺腺瘤,2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中galectin3、CK19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galectin3、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2.3%(60/65)、100%(65/65),在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表达均为阴性,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很低且呈弱阳性。结论:galectin3、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很高的表达,对判断甲状腺良恶性乳头状病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识别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特异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K19、HBME-1、galectin-3和CD1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85例甲状腺病变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其中典型乳头状癌(CPC)32例,滤泡性变型乳头状癌(FVPC)11例,乳头状微癌(PM)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NGWPH)20例和滤泡性腺瘤伴乳头状增生(FAWPH)15例。结果:CK19在CPC、FVPC、PM、NGWPH和FAWPH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6.9%、100%、100%、30.0%和26.7%,HBME-1为96.9%、90.9%、85.7%、10.0%和13.3%,galectin-3为93.8%、81.8%、85.7%、10.0%和13.3%,CK19、HBME-1和galectin-3在甲状腺良、恶性乳头状病变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CD10在良、恶性病变和正常组织中均阴性表达。结论:联合标记CK19、HBME-1和galectin-3抗体对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不具有绝对价值。  相似文献   

8.
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galectin-3(Gal-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差异,明确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214例甲状腺手术标本中Gal-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Gal-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92.6%,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28.1%)、腺瘤(41.8%)及甲状腺炎(12.9%)。结论:Gal-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特异指标。  相似文献   

9.
细胞角蛋白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 探讨CK19、CK2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1例甲状腺病变中CK19、CK20蛋白的表达。结果 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3%(26/27,经典型)和83.3%(5/6,滤泡变异型),且多为强阳性表达;结节性甲状腺肿(0/23)和甲状腺腺瘤(1/15)基本不表达或仅弱阳性表达。与CK19相比,CK2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阳性率低且其阳性病例CK19也均阳性。结论 CK19阳性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别是滤泡变异型具有辅助诊断作用,并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有鉴别诊断作用。而CK20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价值则有限。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0%左右,在病理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甲状腺乳头状增生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需要鉴别的病例,有时会令病理医生感到很棘手。我科联合检测CK19、HBME-1、Galetain-3及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的鉴别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发生过程中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突变与细胞角蛋白19(CK19)、人骨骼内皮细胞标志物(HBME-1)分子表达水平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分别检测62例甲状腺癌患者组织和62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对照)的CK19、HBME-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62例甲状腺癌患者和62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BRAF基因突变状况。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CK19在甲状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0%,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的19.35%(χ~2=16.534,P=0.001)。HBME-1在甲状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96.77%,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的6.45%(χ~2=17.854,P=0.002)。BARF T1997A在甲状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59.68%,而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中没有出现BARF T1977A突变。甲状腺癌组患者组织中的BRAF基因突变阳性率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与CK19以及HBME-1阳性表达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蛋白标志物CK19以及HBME-1对甲状腺癌的病理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BRAF基因突变与甲状腺癌发生密切相关,有利于临床确诊甲状腺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增生活跃与微小乳头状癌(PM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PMC 1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活跃53例.对比两者病理形态特征、流行病学及外科治疗方式,并检测CK19、HBME-1、galectin-3、CD56和p63的表达.结果 100%(53/53)的乳头状增生活跃出现具有纤维血管轴心的真性乳头,73.6%(39/53)伴2级及以上分支.无1例出现典型毛玻璃核、核明显异型重叠、包涵体等微小乳头状癌的细胞核特征,亦无间质硬化及浸润特征.甲状腺PMC中98.6%(73/74)CK19、HBME-1和galectin-3出现弥漫强阳性,而乳头状增生活跃组中无1例出现.结论 乳头状增生活跃可出现2级分支的真性乳头,但不出现典型毛玻璃核、核异型、核内包涵体等微小乳头状癌的典型细胞学特征,把不具有细胞学特征的真性乳头诊为乳头状癌一定要慎重.CK19、HBME-1、galectin-3三者弥漫强阳性是鉴别乳头状增生活跃及微小乳头状癌的非常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galectin-3、CK19和CD56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4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32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中galectin-3、CK19和CD56的表达。结果 galectin-3和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均呈中等或强阳性表达,仅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galectin-3呈弱阳性表达。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滤泡状腺瘤中galectin-3和CK19均呈阴性表达,仅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局部CK19弱阳性。CD5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阴性表达,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滤泡状腺瘤中均呈阳性表达。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galectin-3和CK19表达有增高,而CD56表达缺失。3种蛋白联合标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HBME-1、RET在良、恶性甲状腺病变中表达的特点,寻找有助于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病变的标记物。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4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7例未分化癌、5例髓样癌、4例滤泡性癌、1例低分化岛状癌及1例鳞状细胞癌中单克隆抗体HBME-1、RET的表达。结果HBME-1、RET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69%和27.69%,在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34%和0。结论HBME-1、RET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增加对明确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细胞角蛋白19(CK19)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在甲状腺腺瘤(TA)、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NGWPH)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状况,探讨三种抗体联合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及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EliVisionTM plus两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alectin-3、CK19和TPO在55例PTC、40例NGWPH和40例TA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在55例PTC中,Galectin-3、CK19和TPO阳性率分别为92.73%、96.36%、18.18%.Galectin-3、CK19在PT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GWPH和TA组(P<0.01);而TPO在PT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NGWPH和T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PTC组中Galectin-3、CK19及TPO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NGWPH和TA组,三种抗体同时表达在PTC与甲状腺良性疾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alectin-3、CK19和TPO联合检测更有助于PTC的准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细胞角蛋白19(CK19)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甲状腺滤泡上皮乳头状微小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2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microcarcinoma of thyroid,PM-CT)(微小癌组)与28例甲状腺良性病变伴微灶滤泡上皮乳头状增生(良性病变组)CK19和Galectin-3的表达情况,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96个月。结果 CK19和Galectin-3在微小癌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75%及96.88%,而在良性病变组表达率分别为6.25%及1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除2例PMCT失访外,余30例PMCT及28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均健在,无复发或转移病例。结论 CK19和Galectin-3对鉴别诊断PMCT与甲状腺良性病变伴微灶滤泡上皮乳头状增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早期PMCT的辅助病理诊断依据。PMCT预后较好,对于偶然发现或低危的PMCT可术后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技术联合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1(H BME-1)、细胞角蛋白19(CK19)、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CD56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于该院进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病理检查的1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制片方法不同分为细胞涂片组98例,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组98例.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组中26例进行了CK19、CD56、Ga-lectin-3、HBME-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细针穿刺标本的不同制片方法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制作的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中可清楚观察到细胞排列方式及组织结构,染色鲜艳、定位准确、背景清晰.甲状腺乳头状癌HBME-1阳性率为93.75%,CK19阳性率为87.50%,Galectin-3阳性率为81.25%;滤泡性腺瘤CD56阳性率为100.00%.细胞涂片组的检测准确率为71.43%,低于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组的95.92%,且良性符合率和恶性符合率也均低于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技术联合CK19、CD56、Galectin-3、HBME-1检测能提高甲状腺结节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王倩  郭毅  李慧 《临床检验杂志》2010,28(3):190-191
目的评价单独和联合应用抗癌胚抗原(CEA)、抗细胞角蛋白19片段(CK19)和抗HBME-1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鉴别腹水癌细胞和间皮细胞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67例癌性腹水及40例良性腹水细胞CEA、CK19及HBME-1的表达。结果CEA和CK19在癌性腹水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疾病腹水中的间皮细胞,而HBME-1表达显著降低(P<0.01)。单独应用时,HBME-1的敏感性最高(95.5%),CEA的特异性最高(97.0%),而CK19的准确性最高(92.5%);联合应用时,CK19和HBME-1的诊断价值最高,达100%的敏感性和95.5%的准确性。结论CEA、CK19和HBME-1对于鉴别腹水中的癌细胞与反应性间皮细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胞角质蛋白19(CK19)、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半乳糖血凝素-3(Gal-3)在甲状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梅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63例与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26例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获取病灶组织,且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组织CK19、TPO与Gal-3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CK19与Gal-3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组,恶性组TPO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恶性组CK19(+)Gal-3(+)TPO(-)组合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组,且良性组CK19(-)Gal-3(+)TPO(+)与CK19(-)Gal-3(-)TPO(+)表达率明显高于恶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TPO表达情况与年龄、性别、T分期无关(P>0.05),与N分期、临床分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PO(-)与CK19(+)是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P<0.05),得到模型Y=4.293(CK19)-3.055(TPO)-1.38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诊断模型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AUC=0.949)高于CK19(0.838)、Gal-3(0.696)与TPO(0.874)。结论CK19、TPO与Gal-3在甲状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均有显著差异,CK19(+)Gal-3(+)TPO(-)在甲状腺癌中有较高的表达率,其中CK19联合TPO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肿瘤是最常见的内分泌器官肿瘤,其中以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s,PTC)最为常见,早期手术预后较好,因此及早做出诊断有重要意义。病理检查是PTC确诊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近年提出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及滤泡型乳头状癌等特殊类型的存在,使PTC诊断变得困难,尤其是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滤泡上皮乳头状增生和乔本甲状腺炎等甲状腺滤泡上皮良性增生病变难以鉴别。目前免疫组化仍是诊断PTC的主要方法。本文旨在探讨免疫组化联合检测CK19、HBME-1、Galectin-3、TPO、CD56在PTC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