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将认知训练应用于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及认知障碍患者,观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及吞咽障碍改善情况。方法:将72例脑梗死吞咽障碍、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行为治疗及低频电刺激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观察SAP发生率,采用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评定吞咽功能,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定认知功能。结果:康复组治疗4周后SAP发生率明显减少,VFSS评分、LOT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强化认知期的功能训练,可明显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吞咽反射水平及咽部肌肉的收缩功能,增强吞咽再学习的训练疗效,降低S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移动技巧训练在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病人中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均合并有骨质疏松)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待病人完全负重后给予移动技巧训练,比较两组的平衡能力、骨密度及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1年后的闭眼单脚站立时间长于对照组,站立-行走时间短于对照组,步长、步速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后的骨密度大于对照组,跌倒的发生率、再骨折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动技巧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病人的平衡能力,降低减少再次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不同年龄段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诊断提供定量CT骨密度范围值。方法 用日本ST5 0 0 0TCT扫描机检测 184例 6 0~ 79岁老年腰椎 2 - 4椎体定量CT。结果 随年龄增长腰椎骨密度定量CT值下降 ,女性较男性更明显。男性 82例 ,女性 10 2例。结论 骨质疏松与年龄呈正相关 ,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应有其不同骨密度参考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分析康复训练与药物联合对脑卒中偏瘫后患者继发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住院治疗的12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应用康复运动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联合应用鲑降钙素、碳酸钙D3片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检测和比较2组患者入组时,治疗后1个月、3个月偏瘫侧股骨近端Ward三角、桡骨远端、第1腰椎骨的骨密度情况。结果2组患者3个检测部位的入组时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患者3个检测部位的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药物与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后患者继发性骨质疏松可起到显著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模式综合治疗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青年脑卒中患者109例纳入研究,最终失访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卒中单元组40例,联合组33例。对照组入住神经内科普通病房,给予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普通康复治疗项目;卒中单元组入住卒中单元,病情稳定后全程介入卒中单元综合管理治疗;联合组在卒中单元组的基础上给予TOT,并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价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文版评定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牛津残障评分量表(OHS)评价患者的社会功能。结果:治疗前3组的各项评定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3组的NIHSS评分、HAMD和OHS评分均较前下降(P0.05),且卒中单元组和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低于卒中单元组(P0.05);FMA、MBI和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卒中单元组和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高于卒中单元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综合治疗结合TOT能更好地改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患者运动功能、认知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在预防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将32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72例采取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148例不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骨折情况,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价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发生骨折14例(8.14%),对照组发生骨折30例(20.27%);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可减少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8.
姜丽娜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5047-5047
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主要参与机体能量代谢,调节脂肪沉积的内分泌激素。研究表明瘦素可从多方面来调节绝经期骨质疏松。一方面作用于骨髓间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另一方面下丘脑可抑制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激素对糖尿病及无糖尿病老年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腰椎及股骨骨密度(T值)低值与糖尿病组及无糖尿病组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及多种激素进行偏相关分析,并用糖尿病(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组(DO组)与糖尿病骨质正常(S-DM组)或无糖尿病(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组(S-OP组)的激素进行比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M)、四分位数区间(P25~P75)描述,两两比较用Mann-Whitney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偏相关分析。结果偏相关分析:糖尿病组与体质量相关(r=0.310,P=0.002),无糖尿病组与性别、身高、体质量均相关(r值分别为-0.282、0.279、0.415,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DO组与S-OP组均与体质量相关(r=0.394、0.321,P=0.003、<0.001)。在激素方面,糖尿病组T值与C肽相关(r=0.259,P=0.012),而无糖尿病组与雌二醇(E2)、生长激素、C肽相关(r值分别为0.184、-0.191、0.166,P值分别为0.019、0.015、0.035),DO组与促甲状腺激素(s TSH)相关(r=0.269,P=0.047),S-OP组与E2相关(r=0.198,P=0.032)。DO组与S-DM组或S-OP组比较:DO组与S-DM组比较,体质量、C肽有统计学意义(Z=-2.375、-3.308,P=0.020、0.001),而DO组与S-OP组比较,性别、体质量、生长激素、C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184、-2.166、-3.149、-2.109,P值分别为0.029、0.030、0.002、0.035)。结论糖尿病和无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均与体质量相关,但无糖尿病患者与性别相关。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C肽相关,无糖尿病患者与E2、生长激素、C肽相关。C肽可能对糖尿病骨密度有影响,与单纯骨质疏松比较,生长激素、C肽可能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疏松患者骨密度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预防老年骨质疏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运动预防老年骨质疏松1概述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致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根据我国13省市人群骨密度调查结果,估计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约占总人口的5.6%,绝经后妇女约有30%患有骨质疏松症。随着老年人群的不断增长,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发病率会大大增加,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已跃居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成为中老年人骨痛骨折及因骨折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本文阐述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从心理护理、日常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实施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住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运动指导干预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1)研究组干预无效2例,有效12例,显效36例;对照组干预无效9例,有效15例,显效26例。研究组干预总有效率96.00%(48/50)高于对照组82.00%(41/50),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2)两组干预后腰椎、股骨颈密度较干预前明显上升,且研究组腰椎、股骨颈密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有很大的帮助,可增加患者骨密度,提高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老年糖尿病 (DM)常并发骨质疏松 ,笔者对 5 7例老年男性DM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测定了即可由骨原细胞产生 ,又与破骨细胞活性及骨吸收率明显相关的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骨代谢的其他常用参数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非DM者系自愿接受检测及病房的老年男性 ,无DM家族史 ,无钙、磷代谢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史。DM患者均为男性 (按 1998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 ) ,接受检测时无急性并发症及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 ,无肿瘤及其它内分泌疾病 ,根据骨密度 (BMD ,mg/cm2 )测定结果 ,分为①DM并发骨质疏松组 (Ⅰ组 )。 5 7例 ,平均…  相似文献   

14.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及与痴呆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病率、预测因素及与痴呆的关系。方法:对在同1年内住院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共入选符合条件的患者142例,记录其年龄、性别、家庭照料情况、婚姻状况等人口学资料及头颅影像学特征,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ADL(FIM);发病后3个月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抑郁量表(CES-D)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抑郁程度和认知状态。以卒中后PSD为因变量,以与非PSD患者有显著差异的项目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以有无痴呆为因变量,以PSD等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与健康人群(85例)比较,142例脑卒中患者患轻中度PSD的人数明显增多(3.5%与18.3%,P0.01);脑卒中患者中PSD患者并发痴呆发病率显著高于非PSD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D的预测因素是缺乏家人照料、痴呆、神经功能缺损重和ADL能力差,未发现PSD是痴呆有意义的影响因素。结论:PSD的发病率低于前期有关报道,脑卒中后痴呆是PSD的预测因素,但PSD不是痴呆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股骨近端骨质量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骨质含量减少,钙量减少,骨质量定量评估为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为此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股骨近端骨质量的改变。方法:调查于2002—08/2004—03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完成,采用骨密度测量仪(Nodand XR36,USA)对40例老年测试者股骨近端骨质量进行测量,同时进行血清钙和磷含量的检测。结果:股骨颈的骨密度值为(0.735&;#177;0.118)g/cm^2,股骨转子的骨密度值为(0.584&;#177;0.121)g/cm^2,血清钙值为(2.7&;#177;0.6)mmol/L,血清磷值为(0.99&;#177;0.40)mmol/L。结论:老年人股骨近端骨密度明显降低,易并发股骨颈或股骨转子间骨折。骨密度测量为骨质疏松提供定量评估依据,并为预防股骨近端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身振动对降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70 例入选的高危老年女性受试者随机分为振动组(n =38)和对照组(n =32).振动组:应用频率为30 Hz的振动治疗仪,3 次/周,10 min/次,共12 周振动干预,所有受试者均每日服用钙尔奇D 600 mg.对照组仅服用相同剂量的钙尔奇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BMD)、平衡能力和疼痛症状的变化以及1 年内跌倒和骨折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腰椎BMD 均有显著上升、骨痛症状均有明显缓解,但是振动组的变化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P <0.05);振动干预后患者跌倒次数以及骨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振动干预后患者的平衡能力较前明显增强(P <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结论 低量高频率全身振动干预是降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脏病患者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预防用药的最佳时间段。方法将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61例随机分为2组,均予阿法骨化醇0.5μg/d口服,碳酸钙750mg每日3次口服;30例服用6个月,31例服用1年。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时检测患者腰椎(L2-L4)及股骨颈骨密度,同时测定血钙、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等常规生化指标。结果2组患者6个月和12个月时腰椎、股骨颈骨密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予以阿法骨化醇0.5μg/d加钙剂应用6个月可以预防其骨丢失。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2041-2042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动机性访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动机性访谈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针刺联合骨质疏松治疗仪用于高龄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疼痛和骨密度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贵州省骨科医院收治的96例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行骨质疏松治疗仪干预,观察组患者行针刺联合骨质疏松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因子水平,并比较疼痛程度和骨密度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E2)和骨钙素(BG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总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E2、BGP水平高于对照组,AL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治疗前,骨密度值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骨质疏松治疗仪用于高龄骨质疏松患者疗效显著,有助于调节骨代谢,减轻疼痛,改善骨密度值,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