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和分析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培养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护理学院护理学专业本科生141名作为研究对象,在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前后进行临床思维能力水平的测试。结果实验前学生临床思维总分为(38.47±4.60)分,实验后学生临床思维总分为(51.97±8.02)分,2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31,P0.05)。结论思维导图教学法与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以后的护理教学中,护理教育者应不断的改革和推广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实习讨论在护理本科生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曹癸兰  梁静  薛晶 《护理研究》2003,17(12):734-735
随着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和护理教育的改革 ,中专护生将被越来越多的护理本科生所取代。在临床护理教学中 ,如何根据护理本科生的特点寻求与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 ,我院在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中采取每周一次实习讨论 ,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在我科实习的 2 0 0 0级、2 0 0 1级护理本科生共 3 0名 ,另外 ,鼓励在同科室的中专护生、护理大专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培养护理本科生临床急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方法运用实验对比研究法,对实验班采取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对照班按传统方式进行临床教学。经过2年的实施,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测试,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培养模式是根据急救需要建立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融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一体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内外科护理学》课堂讨论的组织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加强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在讲授临床护理课过程中,采用课堂问题讨论式教学。通过课后自评调查:80%以上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对学习资料归纳总结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0%以上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培养了探究性思维。认为采用课堂问题讨论式授课方法讲授临床护理课,有利于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临床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培养适应新形式发展需要的护理人才的较好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培养护理本科生临床急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方法 运用实验对比研究法,对实验班采取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对照班按传统方式进行临床教学.经过2年的实施,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测试,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型培养模式是根据急救需要建立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融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一体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胡可芹  蒋晓莲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7):1548-1550
目的分析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临床决策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护理专业大学生临床决策能力测量工具对四川省四所大学2008年护理专业毕业实习10~12个月的本科生415名进行调查,并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了解其影响因素。结果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临床决策能力总平均分为72.86±4.53分;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实习医院"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决策能力总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川省本科护生护理临床决策能力多数为合格水平,没有一个学生为优秀。对于本科护生来讲,实习医院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护理临床决策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故选择好的实习医院和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提高护生临床决策能力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7.
韦桂源 《现代护理》2007,13(24):2289-2290
目的探讨培养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技能方法,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以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及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满足临床任职需要。方法以2004届护理本科生为对象,实验组在传统临床教学方法基础上加强规范化培训护理技术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对照组学生按传统临床带教方法进行带教。结果实验组学生护理技术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护理本科生加强规范化培训护理技术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能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满足临床任职需要。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和分析不同类型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使用CCTDI量表对护理本科生、该学院护理专升本、其他院校护理专升本学生233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本科生和专升本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243.37±25.50)及各子条目得分(30~40)偏低。②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得分较专升本学生得分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其他院校专升本学生寻找真相得分较该学院专升本学生得分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偏低。应合理配置护理专业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训以不断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护理本科生书写护理病历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分析本校1999级、2000级44名护理本科生抵触情绪.结果护理本科生书写护理病历产生抵触情绪与自身专业观不坚定,临床思维能力不足,法律意识未形成,教育者忽视了整体护理思想的培养和灌输,教学方法单一及临床护理人员在护理程序的应用中存在问题,临床医生负责护理课程等有关.结论培养学生书写护理病历的兴趣,不单是培养学生专业观及临床思维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改进临床工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培养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技能方法,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以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及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满足临床任职需要.方法 以2004届护理本科生为对象,实验组在传统临床教学方法基础上加强规范化培训护理技术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对照组学生按传统临床带教方法进行带教.结果 实验组学生护理技术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护理本科生加强规范化培训护理技术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能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满足临床任职需要.  相似文献   

11.
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年级、不同时期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为今后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中文版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问卷(CTDI-CV)对北京大学护理学院1~5年级全日制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将结果与2007年北京大学护理学院1~5年级全日制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调查结果进行纵向比较。结果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倾向得分为287.4分,63.9%的学生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倾向;不同年级、不同时期学生在总分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修双学位有助于促进学生评判性思维。结论应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以促进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护理本科生书写护理病历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分析本校1999级、2000级44名护理本科生抵触情绪。结果护理本科生书写护理病历产生抵触情绪与自身专业观不坚定,临床思维能力不足,法律意识未形成,教育者忽视了整体护理思想的培养和灌输,教学方法单一及临床护理人员在护理程序的应用中存在问题,临床医生负责护理课程等有关。结论培养学生书写护理病历的兴趣,不单是培养学生专业观及临床思维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改进临床工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评估及教改初探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改革,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校已毕业的5届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基本功考核和综合素质测评情况,对94级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进行改革,包括(1)提前培训临床护理带教老师;(2)实行护师全程带教;(3)改革考评内容与调整主考教师。结果94级护理本科生临床基本功考核优良率100%。结论 实行护师全程带教势在必行;健全临床护理教师轮训制度;结合 典型病例进行护理教学查房,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教师开展临床护理研究,既有利于学科发展,也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符合我国护理实践状况的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Delphi法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框架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维度和条目。结果构建出以护理程序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及各个指标内涵。结论通过定量研究方法,确立了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价指标框架,为护理本科生的培养和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探讨护理本科生在实习前期所需培养的各项能力,对本科生的临床实习具有指导意义,使学生在高效率完成实习任务的同时.增强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科研能力、专业英语交流能力及职业道德修养等综合素质,为培养出实用型护理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并分析某军医大学护理专业四年制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探索促进军医大学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与发展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中文版(CTDI-CV),对某军医大学1年级~4年级共76名在校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某军医大学护理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随着年级增加评判性思维能力显著增强;担任过学生干部、喜欢护理专业和阅读频率高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高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不喜欢护理专业和阅读频率低的学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是否接受过地方大学教育在除分析能力外的其他各特质和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军医大学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特点和影响因素,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重点高校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以指导高等护理教育的教学改革。方法:通过学生自评和带教老师他评,对湖北地区某重点高校50名护理本科学生的临床能力进行调查。结果:重点高校护本学生的科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较好,临床护理能力、护理教育能力、护理管理能力相对较低。结论:在重点高校,除科研能力外,还要加强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整体护理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护生的综合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日本及萨摩亚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对中国、日苯及萨摩亚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比较性研究。[方法]采用加利佛尼亚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为研究工具,应用方便抽样法共抽取535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结果]3个国家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为中等水平;中国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高于日本学生,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国学生与萨摩亚学生、萨摩亚与日本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判性思维能力与教育体制及文化背景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临床实习前后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倾向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前后我院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倾向,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资料。方法使用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倾向测量表(中文版)对我院216名四年级和五年级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倾向总分(243.37±25.50)分,其中得分最高的为认知成熟度(39.58±6.98)分,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和分析能力得分较低。②五年级学生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得分较四年级学生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倾向偏低,提示应合理配置护理专业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力量,不断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护理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评价   总被引:23,自引:14,他引:23  
目的 :评价在护理专业学生入学早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 ,通过学生自评、学校老师评价和临床带教老师评价 ,对 170名护理专业学生 (本科生 5 4人 ,专科生 10 9人 )进行临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 ,其中实验组 87人 ,对照组 76人。结果 :实验组 3种形式的评价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本科生得分也高于专科生 (P <0 .0 1)。结论 :在护理专业学生入学早期 (基础医学课程教学阶段 )开始进行护理专业的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