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出血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发病率占脑卒中的10%-30%.它多发生在40-70岁人群中,其中>50岁的人群发病率最高,达93.6%.  相似文献   

2.
刘爽  岳传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5):3553-3554
心房颤动(房颤,AF)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人群中总发病率达1%,且随年龄增加房颤发病率增高,65岁以上人群房颤发病率达5%,75岁以上人群房颤发病率达10%,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房颤发生率达40%,然而目前房颤尚无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研究房颤的发生机制对于寻找房颤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之一,可以引起心房内血栓、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是我国7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较高、致死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房颤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大量研究表明,心脏离子钾通道重构在房颤的发生和持续存在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作用靶点位于钾离子通道的药物已应用于心房颤动,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仍存在效果欠佳,并发症较多等缺点,现阶段关于心房钾离子通道重构及新型钾离子通道药物已经成为房颤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由于关节软骨完整性破坏、滑膜及关节边缘软骨下骨病变导致关节症状和体征的一种退行性关节病[1].OA是最常见的一类关节疾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2-3],也是老年人致残的一个主要原因.据我国的初步调查,OA的发病率为4%,45岁以下女性患病率仅2%,而45~65岁则为30%,65岁以上达68%[4].因此,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对本病的治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5.
蔡海娟 《护理研究》2013,27(21):2180-2181
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达40%,居急性脑血管病死亡率之首。发病年龄50岁~60岁,年发病率为81/10万,患病率为112/10万,是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一种常见病[1]。高血压脑出血有3/4的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重度致残者达40%以上,不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2]。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房颤)主要特征是心房的电重构和结构重构,这两种现象都具有可逆性,但在持续较长时间后,它们就会出现一定的差异,结构重构是造成上述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本文复习近年文献,对房颤结构重构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食管裂孔疝四例误诊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管裂孔疝(Esophageal Hiatus Hernia,EHH)是指部分胃底通过增宽的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本病在西方国家发病率较我国高,达10%~13%,好发年龄多在5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国内报道发病率为4.7%[2].本病临床症状多样,易误诊为多系统的疾病.本文报告4例误诊病例,并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人群中总发病率为1%,65岁以上人群则达5%,75岁以上人群更高达10%,器质性心脏病者房颤发生率高达40%[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E)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后左室重构的价值.方法 53例因AMI行急诊PCI术的患者在术后72 h行STE检查,检测左室心肌峰值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纵向应变(LS)和峰值应变延长时间(TPS).并在术后6个月检测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的变化,以LVEDV增大≥15%作为左室重构的标准.结果 随访时出现左室重构的11例患者(21%)在术后72 h的RS,CS和LS均显著低于没有左室重构的患者,TPS则延长(P<0.001).减低的LS是最有力的独立预测左室重构的危险因子,LS≤-11.4%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9.4%和81.2%.结论 STE能够准确预测AMI经PCI治疗后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0.
王丽萍 《天津护理》2012,20(4):273-274
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在复杂房性心律失常中心房颤动的发病率最高,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常引起心悸不适,降低心排血量,促进血栓形成,增加中风的危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人群中总发病率为1%,65岁以上人群则达5%,75岁以上高达10%,器质性心脏病者房颤发生率高达40%[1]。Pappone等首创的CARTO系统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口消融治疗房颤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OA),又称为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以关节软骨变性和丢失以及关节边缘及软骨下骨质再生为主要特征,该病的始发部位在软骨,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5~64岁的人群中发病率达40%。据报道,我国50岁以上人口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为5%,60岁以上人口的发病率为20%,其中膝骨关节炎发病率为78.5%。临床可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发展的膝关节肿痛、僵硬、活动受限,可伴有继发性滑膜炎等,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中医治疗OA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笔者将近几年临床上中医有关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概况作一综述,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来研究已发现冠状动脉病变早期或狭窄较轻时的血管重构现象 ,本研究旨在应用血管内超声 (IVUS)观察狭窄程度较重时的冠状动脉重构改变以及其对血管腔狭窄的作用。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 5 0 %的冠心病患者 2 2例 ,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 3 9~ 65岁 ,平均 (5 1± 15 )岁。二、超声检查及测量采用美国波士顿公司血管内超声仪及外径 3 .5F、频率 3 0MHz超声导管探头。冠状动脉造影后 ,将探头导管插入靶血管段远端 ,由远至近缓慢回撤对血管横断面进行 3 60°成像、实时录像和术后测量[1] 。测量血管横截…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人左室不同构型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2 2 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高血压组 ) ,同时设 6 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 :高血压组中左室正常构型占 2 1.9% ,向心性重构占 36 .4 % ,向心性肥厚占 32 .9% ,离心性肥厚占 8.8%。高血压组主动脉根部内径和左房内径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以向心性肥厚和离心性肥厚患者更为明显 ;离心性肥厚患者的心指数 (CI)和心搏指数 (SVI)高于对照组和向心性重构患者 (P<0 .0 5 ) ;向心性重构患者射血分数 (EF)和左室短轴收缩率 (FS)值最高 (P <0 .0 5 ) ,离心性肥厚患者EF值最低 (P<0 .0 5 ) ;高血压组E/A比值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尤其是向心性肥厚和离心性肥厚患者。总外周血管阻力(TPR)在向心性重构患者最高 (P <0 .0 5 ) ,离心性肥厚患者最低 (P <0 .0 5 )。结论 :左室不同几何构型有其各自的特点 ,提示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余涛  李京波  魏盟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0):1744-1745
心肌梗死后存在交感神经重构及再生现象,大量研究表明心律失常及猝死发生与这种交感神经重构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大量炎症反应,受损心肌及其他炎症细胞产生大量炎症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有研究证实它们促进交感神经重构.本文从炎症角度对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作一初步综述,并分析药物在这方面的作用,希望对药物干预神经重构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缝隙连接重构与干细胞移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缝隙连接作为心肌细胞间介导点和化学信号的特殊通道,构成心脏缝隙连接的缝隙连接蛋白,缝隙连接蛋白数量及分布等改变引起的心脏缝隙连接重构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现已发现心脏缝隙连接重构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原因和病理学基础之一.如何增加心肌细胞数量和减轻或逆转心脏缝隙连接重构,成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兴起的急性心肌梗死细胞移植疗法中,干细胞因其自我更新、可分化为祖细胞和某一子代细胞的能力而受到科学家的重视.文章就心脏缝隙连接的结构、功能、分布及心肌梗死后心脏缝隙连接重构及干细胞移植疗法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左心室同步性指标预测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左心室逆重构价值.方法 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3支冠状动脉病变的31例CAD患者,应用RT-3DE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16节段同步性等指标,依据CABG术后LVEDV减少≥15%为左心室逆重构标准将病例组分为有反应组(A组,LVEDV减少≥15%)和无反应组(B组,LVEDV减少<15%),并与20例冠状动脉正常的受检者对比分析,且对CAD患者LVEDV与左心室16节段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msv16-Dif)及标准差(Tmsv16-SD)做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AD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同步性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与术前比较,A组左心室同步性有显著提高(P<0.01),B组则无明显提高改善(P>0.05).CAD患者LVEDV与左心室Tmsv16-Dif及Tmsv16-SD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751,P<0.01;r=0.655,P<0.01).结论 CABG术后发生左心室逆重构的患者其同步性提高,且LVEDV与左心室同步性指标相关良好,此表明左心室同步性指标亦可作为一种新的预测心室逆重构的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内皮素与心室重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是心肌梗死、心肌炎、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多种心脏疾病的最终发展结果,其患病率及病死率较高。既往认为,心力衰竭是心室功能的异常,近年来逐渐认识到,心室重构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分子细胞学基础,其能全面影响心室的功能状态及生存预后,是心力衰竭患者患病率和病死率的决定因素。内皮素是心室重构的重要致病因子,可促进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病理性增殖,使胶原纤维分泌增加,在心肌间质和血管周围沉积,引起心肌顺应性下降,舒缩功能障碍并通过介导血管紧张素Ⅱ刺激成纤维细胞的有丝分裂,合成Ⅰ型和Ⅲ型胶原,抑制胶原酶活性,促进胶原的合成与分泌,从而促进心室重构。心力衰竭时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升高,影响心室重构的发生和发展。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具有拮抗内皮素的生物效应,抑制内皮素与受体相结合,从而改善心室重构,降低心力衰竭发病率及病死率,改善预后,提示内皮素参与了心室重构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也日益加深,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骨质疏松症也日益成为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我国每年骨质疏松发病率达9.60%,部分省市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达59.78%[1]。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已然成为医学界和社会都应该重视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日趋老龄化,老年痴呆已成为当前老年医学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它不仅严重损害病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据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调查,在65~74岁年龄组中,患者数约占3%,75~84岁年龄组中,患者数占19%,而在85岁以上高龄老年人中,患者数则达47%,即老年痴呆患者人数随着老年期年龄的上升而增多[1].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1.3亿[2],据60岁以上老年人抽样调查的发病率推算,我国现有老年痴呆约388.2万人.2025年预测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2.5亿,占总人口的20.3%,将有1009万老年痴呆患者[3].所以老年痴呆的预防、治疗、护理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20.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可导致脑卒中[1-3]、心力衰竭 (心衰)[4],使患者病死率增加2倍.糖尿病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5],但其机制尚不明确.心房结构重构、电重构、神经重构可能参与房颤的发生发展.结合本课题组的前期工作,对近年来糖尿病心房重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