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486例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其原因。方法:本研究选取广西地区2012年9月~2014年9月医院收治的486例使用血塞通注射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溶媒使用情况、给药剂量、联合用药等信息有密切关系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多器官、多系统。结论:规范患者的用药情况,对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及时监测分析,可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易智勇 《中国基层医药》2014,(14):2159-2161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对安徽省淮南新华医疗集团新华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663例ADR报告进行归纳整理,其中103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报告来源、评价、临床表现、ADR涉及系统/器官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3例ADR报告中,共涉及26种药品,均为静脉给药方式,有90例(87.37%)发生在用药30 min 以内,男女性别比例为60:43,60岁以上老年患者 ADR 发生率最高(54.37%),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35例,33.98%),灯盏花素ADR例数最多(15例,14.56%)。结论应坚持开展中药注射剂ADR监测与上市后再评价,规范、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苟春霞  丁长玲  刘呈华 《齐鲁药事》2012,31(11):678-678
<正>血塞通注射剂临床用作增加脑血流量、扩张血管、降低动脉压、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等,是治疗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症、脑血栓后遗症瘫痪、视网膜血管阻塞等疾病的药物。其说明书提及偶见皮疹,个别患者出现咽干、头昏和心慌等症状。现将近期我院门诊患者应用血塞通注射剂引发不良反应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系统了解既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以1989~2008年68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道的文献为调查对象,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查得文献1687篇,不良反应表现以过敏反应、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为多;刺五加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较多。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体质有关;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快速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余靖华  潘志强  邓冲 《今日药学》2012,22(6):359-360,364
目的 对本院呈报给国家ADR中心的28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09 - 12 ~2010 - 12南海人民医院呈报给国家ADR中心的28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ADR的发生率女性比男性高;老年人较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类型中抗生素所占比例最大(48.21%);用药途径中静脉滴注所占比例最大(71.79%);ADR发生部位中皮肤系统最多(58 93%),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13.21%).结论 应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1日~2008年8月31日的550份ADR报告.对引起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所致器官损害、ADR患者的不良反应史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0例ADR报告中,中老年患者占28.0%;抗生素ADR占61.64%;静脉滴注给药时发生ADR占70.0%.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头晕、头痛及胃肠道反应.结论:应结合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严格把握用药适应证,加强用药监护,采取有针对性地监测和管理,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情况与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11月~2009年3月收集的7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分析。结果:我院ADR报告中,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次中,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占首位;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应慎用中药注射剂。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孙桂凤  孙钊 《首都医药》2009,16(20):42-42
目的考察2006年~2008年北京医院血塞通注射液的不良反应(ADR)。方法对我院2006年~2008年血塞通注射液ADR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16例有效ADR报表,ADR主要为皮疹等,转归较好。结论通过血塞通注射液ADR的监测可以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中药注射液的规范化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肝病医院的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安全合理地使用药物。方法收集本院肝病医院中2008年ADR报告71例,按照患者性别、年龄分布、药品种类及品种、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1例ADR报告中,抗感染药物所致ADR居首位;所致ADR的药物大多为静脉注射;涉及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经过相应的治疗均好转或治愈。结论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和提高ADR的报告水平,以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0.
穿琥宁注射剂300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穿琥宁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2007年),查阅国内公开发行的不良反应个例报道和临床研究资料,共获得与穿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有关的文献142篇,病例300例。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穿琥宁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和药物热最为常见。过敏性反应以过敏性休克和皮肤过敏反应为主。结论:提示临床医师在病人首次用药的30min内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应立即停药处置并在连续用药数天后应检测血小板计数,警惕血小板减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疏血通注射液与血塞通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分析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使用这2种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7—2012年我院收集的疏血通注射液与血塞通注射液50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例疏血通注射液ADR报告中,〉60岁患者11例,占36.67%;患者原患疾病为脑梗死者16例,占53.33%;ADR发生时间在1 d后的为16例,占53.33%;ADR累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其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20例血塞通注射液ADR报告中,〉60岁患者5例,占25.00%,男女比例为1.86∶1;原患疾病8例为外伤,占40.00%;ADR发生时间在1 d后的为13例,占65.00%;ADR累及多个系统和(或)器官,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结论:必须加强对疏血通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我院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减少ADR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汇总分析我院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上报的ADR报告。结果全年上报共266例,女性占55.6%,60岁以上患者占48.5%,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最多,占95.1%,ADR以抗肿瘤药物最多,其次是抗微生物类药,临床表现皮肤变态反应多见,无新的ADR报告。结论继续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剂致严重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一般规律、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中心2011年收集到的40例由盐酸氨溴索注射剂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集中分布在14岁以下和45岁以上,二者合计95%;严重不良反应表现主要为急性过敏样反应的症状;在30min内发生ADR的占总例数的92.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剂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对其引起的急性过敏样反应应高度重视,用药过程中必须严密监测。  相似文献   

14.
我院16例血塞通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陆妙  黎涛 《中国药房》2007,18(14):1103-1104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在我院2002年8月~2006年8月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中,检索由血塞通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并对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由血塞通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16例,女性多于男性,且60a以上患者发生率高(占43·8%);发生不良反应时间≥10d的比例较高(68·8%);以皮肤及附件反应为主,其次为药物热反应。结论:临床应重视血塞通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用药时应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辛脑注射剂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9—2011年万方医学网数据库有关细辛脑不良反应的个案病例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辛脑注射剂引起的ADR男性多于女性,6岁以下儿童组发生率较高。所致ADR涉及人体多个系统,依次为循环系统26频次、呼吸系统19频次、皮肤及附件15频次、神经系统14频次、消化系统11频次,过敏性休克达17例。结论:细辛脑注射剂引起ADR的原因较多,研究其ADR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并规范使用、改善其制剂赋形剂及工艺,对减少其使用时ADR的发生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60例参附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和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00年5月~2012年12月临床各科室上报的60例参附注射液ADR按患者性别,年龄,用法用量,原患疾病,ADR发生时间,ADR累及系统一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附注射液ADR以皮肤损害为主,消化系统次之,有迟发反应的特性,但未发现死亡报告。结论参附注射液的ADR与剂量和年龄有关,关注迟发型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加强参附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17.
姚冰  彭晓燕  潘洁  唐秀玲  赵珊珊 《中国药房》2007,18(36):2857-2860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3~2006年多种中文期刊中公开报道的有关清开灵注射液ADR的个案病例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清开灵注射液引起的ADR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和青壮年发生率较高。所致ADR以变态反应居多,其中过敏性休克22例(占33.33%),过敏反应15例(占22.73%);其次为循环系统,共10例(占15.1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引起ADR的原因较多,临床应加以重视。特别是西医在应用该药时,更应加强监测,坚持合理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31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方法:将医院2006年收集到的131例ADR进行分类汇总,并加以统计分析。结果:131例ADR中,化学药品引发121例,中成药引发10例。在121例化学药品所致ADR中,静脉给药引发者最多,占总例数的49.62%;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居首位;皮肤及附件损害是ADR的最主要表现,占总例数的52.89%(64例),而较严重的ADR有10例。结论:ADR的发生与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多种因素相关,应加强对ADR的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301例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清开灵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广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7~2008年收到的301例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大多数发生在用药后30分钟内;以变态反应居多,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全身性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合理用药,注意用药全程的监护,以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孙立恩 《中国药房》2012,(24):2276-2277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绍兴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104例清开灵注射液致ADR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多数ADR出现在用药后30min内,以0~10岁年龄组发生率最高。结论:临床应严格掌握清开灵注射液的适应证,警惕儿童用药,避免联合用药,严格控制滴速,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