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我院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7例采用小梁切除术+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并按照手术要求实施护理配合.结果 27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与护理,术后视力和眼压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其中早期出现角膜水肿5例,浅前房3例,前房内絮状渗出物7例,眼压升高1例.经及时对症处理,使角膜透明,房水转清,前房及眼压正常.结论 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除了要行合适的治疗措施外,还应根据患者情况实施手术护理配合,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雷继承 《临床医学》2013,33(1):92-94
目的 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4例(4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视力≥0.1者40眼(95.24%),≥0.5者37眼(88.10%),≥1.0者12眼(28.57%).术后1个月时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术后6个月时39眼(92.86%)眼压维持在正常范围,3眼(7.14%)需要联合降眼压药物治疗.术后结膜滤过泡均为功能性滤过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42例(42只患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试验组,43例(43只患眼)眼压控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随访3个月,比较...  相似文献   

4.
李晓阳 《临床医学》2012,32(5):97-98
目的观察三联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择汝阳县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老年性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6例,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以下简称三联手术)治疗。结果 15眼术后眼压降至2.70 kPa以下,无需使用降压药,1例患者需要加用0.5%Timolol以维持正常的眼压。术后矫正视力≥0.5者6例,0.1~0.4者9例,光感患者1例。视力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提高,术后视力与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没有玻璃体溢出发生,术后无一例浅前房发生。结论三联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是有手术适应证的老年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全面的术前准备,术后合理用药,正确伤口护理,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22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在药物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同时做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全面的围术期护理,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是该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与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提高复明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结果 63例患者经治疗,平均3.2 d症状缓解,眼压值降至适于手术.结论 加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护理有助于迅速降低眼压、防止视神经进一步损害、减少病人痛苦,为手术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李师会  陈烈 《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2):728-729
为探讨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的护理措施,分析了37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37例患者经治疗平均3.5天眼压降至适于手术的值,23例滤过性手术患者眼压为1.36~2.69kPa,19例获理想滤泡。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加强急救、心理、滤过泡等护理明显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青光眼疾病,两眼具有非常浅的前房和狭窄的前房角是其重要的解剖特点及早期发现的体征.此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妇女,男女比例大约为1:2,为老年人常见的眼病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期的护理要点。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31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期患者实施治疗护理。结果31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平均30min开始缓解症状,减轻了患者痛苦:3d后降至青光眼手术眼压值。结论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期,应做好患者急救用药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生活护理,对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致盲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与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提高复明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结果 63例患者经治疗,平均3.2 d症状缓解,眼压值降至适于手术.结论 加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护理有助于迅速降低眼压、防止视神经进一步损害、减少病人痛苦,为手术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余向萍 《护理研究》2006,20(11):2976-2977
[目的]探讨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观察病人术后眼压、视野、视力、滤过泡,总结护理方法。[结果]35例病人经治疗眼压降至适于手术值,33例滤过性手术病人眼压恢复正常,追踪6个月以上30例出院后均能进行正确的自我眼球按摩,其中26例获理想滤泡,视力为0.3~1.0,眼压正常。[结论]小梁切除术配合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病人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8例(62眼),依据眼压控制、房角粘连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眼压≤30mmHg、房角粘连≤180°者35例(3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房角分离组);眼压〉30mmHg、房角粘连〉180°者23例(24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变化。结果2组术后6个月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P〈0.01);房角分离组术后1d、小梁切除组术后1、7d以及2组术后1、3、6个月眼压均低于术前(P〈0.01)。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根据患者眼压、房角粘连情况,采用合适的手术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727例(939眼)在我院行抗青光眼手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患者25例(30眼)作为观察组,未发生恶性青光眼患者702例(909眼)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青光眼类型、术前眼压、前房深度、相对晶状体位置、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房角结构及手术方式等临床指标。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青光眼类型、术前眼压、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及房角结构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症、LOWE系数及手术方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774,95%CI 1.765~7.341,P=0.004)、眼轴长度(OR=2.684,95%CI 1.363~6.953,P=0.005)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年龄较轻、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持续高眼压、房角完全关闭、前房较浅、晶体较薄及眼轴较短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容易发生恶性青光眼,尤其是年龄较轻和眼轴较短的患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15.
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日益完善和麻醉、监护及护理等综合设施的实施,使高龄食管癌实施手术患者增加,但因术前合并疾病使得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恢复慢,如何促进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现将我科对39例高龄食管癌患者实施全面护理经验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3年5月~2006年9月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39例,男26例,女13例。年龄70~84岁,平均76.3岁。术前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21例,高脂血症17例,慢性支气管炎19例,心肌缺血13例。吸烟史>30年者28例。全部行食管癌根治术,经颈胸切口26例,胸部切口13例,除1例术后并发膈疝死亡外,其余全部出院。2…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06-2010-06于沧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跟合并白内障患者33例(39眼),男15例(18眼),女18例(21眼),年龄59~83(75.63±3.05)岁.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医师完成,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于术前术后观察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角、周边前房深度变化,并分析术后并发症.随访6~12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术眼眼压较术前显著降低,周边前房深度明显增加,29只眼(74%)房角完全开放,36只眼(92.31%)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结论 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有效减低眼压,提高视力,开放房角,是安全按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作为一种椎管内神经阻滞技术,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此麻醉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完善,效果满意。手术室护士应在麻醉前、麻醉中以及麻醉后手术中主动配合麻醉医师的工作,做到三个及时,以提高麻醉质量,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与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提高复明率。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结果:95例患者经治疗,平均3.5d眼压值降至适于手术,且心理状态稳定,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及良好的手术前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