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尼氏染色法,对树鼩脑干中缝核的细胞构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鼩脑干中缝核的细胞构筑与猫、大鼠、兔等动物基本相似。在延髓有中缝隐核、中缝苍白核和中缝大核的尾端,在脑桥有中缝大核的嘴端、中缝桥核、中央上核和中缝背核的尾端,在中脑有中缝背核嘴端、中间线形核和嘴侧线形核。中缝核含有多种神经元,在胞体大小和形状方面各异。各中缝核常含有几种神经元,在结构上呈现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2.
5—羟色胺细胞在成人脑干中缝核群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脑干中缝核群内5-羟色胺细胞的形态及分布。方法:免疫细胞化学中ABC法。结果:5-羟色胺细胞出现在中缝苍白核、中缝背核、中缝大核、脑桥中缝核、中央上核、中缝背核和嘴侧线形核内。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成或梭形。结论:成人脑干中缝核群内存在有5-羟色胺细胞,其形态大小 和数量与大鼠及新生儿脑干中缝核群的5羟色胺细胞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了大鼠中缝核及其邻近网状结构的细胞构筑,5-羟色胺免疫阳性细胞见于以下核团:中缝大核、中缝隐核、中缝苍白核、中缝背核、中缝脑桥核、巨细胞网状核和外侧网状核。其中中缝大核、巨细胞网状核和外侧网状核的神经元突起多在脑干横断面上连结成网,而中缝脑桥核和中缝背核在脑干横断面上的突起却很少。对中缝核群及其邻近网状结构5-羟色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构筑和功能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人脑干中缝核群内5-羟色胺细胞的形态及分布。方法:免疫细胞化学中ABC法。结果:5-羟色胺细胞出现在中缝苍白核、中缝背核、中缝大核、脑桥中缝核、中央上核、中缝背核和嘴侧线形核内。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梭形。结论:成人脑干中缝核群内存在有5-羟色胺细胞,其形态、大小和数量与大鼠及新生儿脑干中缝核群的5-羟色胺细胞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HRP轴突逆行输送法,对猫下丘脑和脑干一些核向迷走神经背核的传出投射进行了研究。将HRP注射至迷走神经背核后,较多的标记细胞见于同侧下丘脑的室旁核、背内侧核以及中脑的中央灰质和被盖腹内侧区。将HRP注入迷走神经背核的尾侧段后,主要见于同侧网状结构的内侧区和中缝核群:脑桥嘴、尾侧网状核、巨细胞网状核、中缝大核、中缝苍白核,中缝背核,蓝斑、蓝斑下核。另外,对下丘脑和中脑旁中央区、中缝大核、巨细胞网状核以及蓝斑复合体传出纤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闫励  赵华  李云庆 《医学争鸣》2001,22(10):868-872
目的:观察GABAB受体(GABABR)与5-HT在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缝核簇和巨细胞网状核a(部(GiA)神经元内的共存,方法:GABABR和5-HTGABABR5-HT和GABA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及三重染色技术,结果:GABABR/5-HT双标神经元胞体较密集地见于中缝背核,中缝正中核,中缝桥核,中缝大核,中缝苍白核,中缝隐核,此外,PAG和GiA内也可见双标神经元,GABA样阳性终末与GABABR/5-HT双标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形成密切接触,结论:PAG,K中缝核簇和GiA内的5-HT能神经元几乎均呈GABABR样阳性,GABA能终末与GABAB受体/5-HT双标神经元形成密切接触,GABA可能通过GABAB受体调节5-HT能神经元的活动,参与对伤害性信息传递的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实验用57只大鼠。将PI或Bb分别注入小脑皮质各区单小叶,脚Ⅰ脚Ⅱ区,旁正中小叶,后蚓山坡蚓叶蚓结节,后蚓蚓锥体蚓垂,绒球及脊髓颈,胸,腰各段后,用OLympus(BH_2)落射光荧光显微镜观察切片。在中缝大核,隐核,苍白核,桥核及中央上核,中缝背核六个核内规律性地出现双标记细胞。各核内出现的双标记细胞形态大小及数目并不相同,按双标记细胞数目的多少依次为中缝大核,中缝隐核,中缝苍白核,桥核及中央上核,中缝背核。且上述中缝核向小脑皮质各区及脊髓各段的分枝投射有一定局部定位关系。  相似文献   

8.
不同频率电刺激延髓中缝核对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拉坦浅麻大鼠,观察到:(1)固定电刺激强度和波宽,不同频率刺激中缝苍白核或中缝隐核,100 Hz主要引起升压,10 Hz则主要引起降压;不同频率刺激中缝核周围区,均只引起升压,表明10 Hz刺激该两中缝核的降压效应有特异性。(2)用刺激中缝苍白核的参数,刺激中缝大核,100 Hz号亦主要引起升压,10 Hz却不引起优势效应。  相似文献   

9.
脑干中缝两旁的神经核团即中缝核有多种功能,不仅参与体温、躯体运动和精神活动的调节,且与痛觉和镇痛的调节有关。实验表明毁损大鼠中缝背核可使针刺镇痛效应减  相似文献   

10.
闫励  赵华  李云庆 《医学争鸣》2001,22(10):873-877
目的:观察α-氨基丁酸B受体(GABAR)在大鼠中枢内源性镇痛系统内的定位分布,方法:GABABR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结果:GABABR样阳性胞体较密集地分布于中缝核簇的核团,如中缝背核,中缝正中核,中缝桥核,中缝大核,中缝苍白核,中缝隐核,此外,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巨细胞网状核α部内也有GABAR样阳性胞体,上述核团内亦可见GABABR样阳性纤维和终末,结论:中枢内源性镇痛系统内有GABABR样阳性胞体,纤维及终末,这些阳性结构可能与对该系统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用 HRP 逆行标记法,对猫中缝核簇向嗅前核的投射进行了研究,观察、分析了起源细胞的形态和分布,发现中缝核簇——嗅前核投射起源于脑干吻侧的中缝背核、中央上核、中间线形核和吻侧线形核,其余中缝核与嗅前核无直接上行联系。RD 内的标记细胞多为梭形和多极细胞,位于核的中间部,集中于核的中、吻段、尾段极少。CS 内的标记细胞呈卵圆形,位于核的中线区,只分布于核尾段。LI 和 LR 内的标记细胞形态多样,标记细胞散布于 LI 的全核,在 LR 内只出现于同侧核,且靠腹侧分布。  相似文献   

12.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法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标记法,观察了大鼠脑子5-羟色胺(5-hydroxytryptmine,5-HT)神经元向脊髓腰6(L6)和骶1(S1)节段的纤维投射。结果表明:在脑桥尾侧网状核、前庭神经外侧核、巨细胞网状核、外侧旁巨细胞网状核、外侧网状核三叉下亚核、中缝大核及中缝苍白核出现HRP-5-HT双标记细胞。提示L6和S1节段的5-HT传入纤维起源是广泛的,不仅延髓网状结构,而且脑桥网状结构和脑神经核内的5-HT能神经元也向L6和S1投射。  相似文献   

13.
用猫以Fink—Heimer银浸法研究眶回后部的传出纤维投射,出现终末及终末前溃变的部位如下:双侧皮层的冠状回、乙状后回、S_(?)区、侧回、上斯氏前回、外斯氏前回,损伤侧的上斯氏中回和对侧的眶回后部。丘脑腹后外侧核、腹后内侧核、背内侧核、中央中核和中央外侧核。双侧锥体束、脑桥核、中脑网状结构腹内侧、桥首侧和尾侧网状核、延髓巨细胞核以及中缝大核和苍白中缝核。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睡眠按脑电图特征分为觉醒期、非快眼动睡眠(NREMS)和快眼动睡眠 (REMS) ,其中NREMS又分为睡眠第一期 (S1 )、第二期 (S2 )、第三期 (S3)和第四期 (S4 ) ,S1 与S2称浅睡眠期 ,S3与S4 称深睡眠期或慢波睡眠期 (SWS)。非快眼动睡眠 (NREMS)由中缝背核 5 HT能细胞开启 ;快眼动睡眠 (REMS)由脑桥网状结构胆碱能细胞所开启和维持 ,被中缝背核 5 HT能细胞所抑制和关闭[1 ,2 ] 。哺乳动物生物钟下丘脑视交叉上核 (SCN)作用于松果腺交感神经末梢 ,通过调节蓝斑的去甲肾上腺素 (NE)调控中缝背核 5 羟…  相似文献   

15.
1.为探讨针刺镇痛效应和痛觉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的传导通路,用实验形态学方法观察了大白鼠及猫脊髓上行纤维的行程及投射点。 2.脊髓颈下部半离断后,在脑干网状结构内,可见到散在的溃变纤维和终末前溃变。其中以网状巨细胞核及网状外侧核为最多,延髓中央腹侧核、脑桥网状尾侧核及脑桥网状嘴侧核次之,而延髓中央背侧核、网状小细胞核及旁正中核则较少。 3.在中缝核群中的中缝苍白核、中缝大核以及中缝暗核和中缝脑桥核内,可见到一些溃变纤维及终末前溃变。 4.于中脑下丘底部、上丘深层以及中央灰质的外侧部,可见到一些溃变纤维及终末前滑变。 5.在丘脑,脊髓丘脑束可投射至内侧膝状体的内侧部、髓板内核中的束旁核和中央中核,以及丘脑腹后外侧核。 6.本文讨论了痛觉信息和针刺镇痛效应在中枢神经系的传导通路,以及有可能进行整合的部位。  相似文献   

16.
刺激和损毁缰核对动物痛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缰核对中缝背核、中缝大核的放电活动有抑制作用,损毁缰核使中缝大核的放电增加。刺激缰核可以兴奋兰斑等部位,使其放电增加。损毁缰核则使放电减少。缰核是前脑边缘系与脑干联系途径中的重要驿站,这一径路对于机体的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如自主功能、内分泌、血压、呼吸、胃肠运动等功能均有重要影响。缰核不仅是通路中的一个环节,而且有着整合作用。因此,以上在急性实验中所得结果是否在清醒动物中可以重现,对于估价缰核在正常生理活动中的作用,并以此间接观察它对中缝核、兰斑核的调正作用是有意义的,为此而进行本实验。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将辣根过氧化酶(30~40%)微电泳注入30只大鼠的中缝背核(DR)后,观察其传入联系。结果如下:①电泳区以DR上半部为主的动物中,标记细胞可见于下丘脑外侧核、下丘脑弓状核、下丘脑后核、穹窿、黑质、导水管周围灰质和脑桥网状结构中。②电泳区以DR下半部为主的动物中,标记细胞可见于下丘脑外侧核、下丘脑弓状核、下丘脑背内侧核背侧部、下丘脑腹内侧棒内侧部、缰核、腹侧乳头体前核、中脑网状结构、第四脑室底室周灰质、脑桥网状结构、蓝斑、中缝大核。这表明弓状核有纤维投射到中缝背核,中缝背核传入联系是广泛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抑制NO合酶,观察大鼠中缝背核5 HT神经元免疫阳性反应的变化,旨在探讨脑内内源性NO与5 HT神经元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大鼠腹腔给予NO合酶抑制剂—硝基左旋精氨酸(L NNA)后不同时间(1h,2h,4h)中缝背核5 HT神经元免疫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给予L NNA后2~4h,大鼠中缝背核5 HT神经元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内源性NO合成抑制可使中缝背核5 HT神经元免疫阳性反应增强。提示中缝背核5 HT神经元的功能活动可能与脑内NO有关。  相似文献   

19.
人参皂甙对睡眠剥夺下大鼠脑干中缝核群5-HT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 (Ginsenosides ,GS)对睡眠剥夺 (Sleepdeprivation ,SD)大鼠脑干中缝核群五羟色胺 (Serotonin ,5 HT)的影响。方法 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SD模型。选用Sprague Dawley大鼠 5 6只 ,随机分为未剥夺睡眠组 (Non SD)、SD 12、2 4、36、48、72、96h组 ,每组又设GS用药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GS用药组用GS连续灌胃 5d ,然后给予不同时间的SD。SD结束后 ,以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 ,ABC法组化染色 ,图像分析法分析 5 HT含量 ,用Dλ表示。结果 各组大鼠SD后中缝核群各核团的 5 HTDλ值均升高 ,48h以前升高较慢 ,72h后明显升高。未剥夺睡眠组大鼠 ,用药组Dλ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SD 48h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SD 72、96h ,用药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SD 12、2 4和 36h ,各核团的Dλ值变化不一 ,其中在中缝隐核 ,用药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在中缝大核和中缝正中核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中缝背核 ,12和 2 4h ,用药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36h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中缝苍白核和中缝桥核 ,12h用药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2 4和 36h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SD后 ,大鼠中缝核群 5 HT明显  相似文献   

20.
大鼠中缝背核至背海马投射纤维递质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中缝背核至背海马投射纤维的递质性质。方法: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法和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双重标记技术研究中缝背核5-羟色胺(5-HT)样神经元至背海马投射。结果:在中缝背核内可见到HRP标记细胞、5-HT阳性反应细胞和5-HT-HRP双标细胞。结论:中缝背核5-HT样神经元至背海马投射为进一步研究海马的生理功能提供了有价值的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