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轮状病毒 (RV )是引起婴幼儿腹泻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 ,有关RV肠外感染的报道日渐增多 ,但在小儿感染RV相关性腹泻中 ,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报道尚少。我们对RV感染引起腹泻的 2 0 0例患儿鼻咽分泌物和血进行了RV检查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 我院 1998年 8月~ 1999年 8月收治腹泻患儿 ,经病原学检测为RV感染者 ,男 113例、女 87例。年龄 1~ 6个月39例 (19.5 % ) ,7~ 12个月 84例 (42 .0 % ) ,13个月~ 2岁 43例 (2 1.5 % ) ,2岁以上 34例 (17.0 % )。临床表现 :2 0 0例均急性发病 ,体温 38.5~ 40 .0℃。大便 7~1…  相似文献   

2.
A组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及自然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轮状病毒 (rotavirus,R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 ,根据病毒外壳蛋白VP6的抗原性不同 ,RV分为A~G组。A组RV是全球各地儿童胃肠炎的主要病原 ,几乎所有5岁以下的儿童都感染过RV ,每年有 10 0万左右的儿童 (大部分是幼儿 )死于RV感染[1] ,主要是由腹泻引起的脱水所致。一、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1.人群中的感染情况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因腹泻住院的儿童 70 %左右是RV感染。A组RV所引起的发病主要集中在 5岁以下儿童 ,是 0~ 3岁儿童入院治疗的最重要的原因[2 ] 。因临床症状轻微 ,5岁以上的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RV)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602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利用胶体金标法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腹泻患儿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并分析结果。结果:602例腹泻患儿送检标本中检测到203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33.7%。6个月~2岁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组,检测阳性率为40%。轮状病毒发病的高峰季节是10~12月份。母乳喂养及接种疫苗患儿感染轮状病毒阳性率较低。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6个月~2岁患儿是易感人群,以秋冬季节(10~12月份)为流行季节。母乳喂养及接种疫苗可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轮状病毒 (Rotavlrus,RV)是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主要病原体〔1〕。在发展中国家 ,腹泻病乃是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 2岁以下婴幼儿。据WHO统计 ,世界上婴幼儿腹泻每年要夺去百万婴幼儿的生命。我们采集 2 0 0 1年秋冬季腹泻患儿粪便标本 12 5份 ,通过PCR分型探针 ,对A组轮状病毒进行分型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病毒A组RV .Wa .DS - 1.P和H 4个血清的病毒株均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研究所提供。ELISA试剂盒由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光敏生物素核…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松阳县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流行状况及免疫胶体金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组轮状病毒检测和大便常规化验。结果:共检测0~5岁腹泻患儿标本386例,其中阳性150例(阳性率38.9%),蛋花样和水样便占阳性病例的72.0%,10~12月是感染高发期,2岁以下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易感人群。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蛋花样或黄色水样便腹泻是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免疫胶体金检测法快速、简便、经济,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我国 ,轮状病毒 (RV)感染引起的婴幼儿急性腹泻常常在秋冬季节造成大范围的流行 ,严重威胁着婴幼儿的健康。到目前为止 ,对该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我们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轮状病毒性肠炎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对象选择  2 0 0 1~ 2 0 0 2年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流行期间住院的腹泻患儿中按照 1992年 4月北京腹泻病会议制定的标准 :大便次数 >5次 日 ,稀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 ,无脓血 ,大便常规WBC 5个 HP或少许脂肪球 ,无RBC及脓球 ,大便培养阴性。本组患儿共 74例 ,随机…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感染情况。方法:2006年1~12月采集门诊或住院≤5岁婴幼儿腹泻标本248例,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轮状病毒抗原。结果:248例腹泻标本,检出轮状病毒133例,阳性率为53.6%。轮状病毒感染对象主要为24月以内婴幼儿,占94.7%,发病高峰在8~9月。结论:轮状病毒是乌鲁木齐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监测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轮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2岁以下婴幼儿急性腹泻和死亡的重要病原体,占所有肠道感染病因的50%以上.全球每年因RV感染致死的病例超过100万,发展中国家占87万;美国每年由此的医疗和间接开支逾10亿美元.轮状病毒腹泻在全球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开发其疫苗给予了高度重视.发展轮状病毒疫苗,预防病毒性腹泻是刻不容缓的任务.近20年来RV疫苗的研制工作进展很快,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与单纯肠炎轮状病毒感染患者资料,探讨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高于单纯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010年11月-2011年3月医院收治的3月龄~5岁腹泻婴幼儿病例782例,其中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153例,采用胶体金法进行(RV)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单纯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为39.9%,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为49.0%;11月份单纯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是11月至次年3月份中最高的月份,分别为44.5%、54.5%;6月龄~1岁单纯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为44.6%,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为63.2%,随着年龄的增长RV的感染率逐渐下降.结论 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单纯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在小儿肠炎患者的阳性率及影响因素,为小儿肠炎病因提供更好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期间300例小儿肠炎患者,进行大便轮状病毒检测。结果 95例患儿检测轮状病毒为阳性,阳性率为31.67%,其中9~12月份阳性率为46.09%(53/95),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岁及1~2岁患儿阳性率分别为38.75%,44.21%,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次数>6次、体温>38℃、重度脱水患儿的轮状病毒阳性率分别为40.30%和43.50%,显著高于其他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的婴幼儿急性肠炎主要是在秋季和冬季,6个月~2岁的婴幼儿轮状病毒阳性率最高;轮状病毒检测对婴幼儿肠炎的诊断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吕莉莎  梁湘辉  张庆水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2):1882-1883,1939
目的通过对小儿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检测,探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小儿腹泻患者与轮状病毒感染的相关性,为小儿腹泻病因的诊断提供一种手段,帮助更好的诊断、治疗腹泻。方法收集2011年7-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门诊初步诊断为腹泻的患儿(0~5岁)粪便标本(139例),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检测样本中A群轮状病毒抗原。结果 139例腹泻患儿粪便,35例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阳性率为25.18%;其中7-8月份阳性率为21.79%(17/78),9-10月份阳性率为22.58%(7/31),11-12月份阳性率为46.67%(14/30);0~1岁患儿阳性率为28.41%(25/88),1~2岁患儿阳性率35.29%(12/34),2~5岁患儿阳性率为5.88%(1/17);男性患儿阳性率23.26%(20/86),女性患儿阳性率33.96%(18/53)。结论 A群RV引起的婴幼儿急性腹泻主要集中在秋冬季,1~2岁的婴幼儿为A群RV感染的高峰期。男女婴幼儿间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婴幼儿病毒感染与腹泻相关临床参数的关系,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24例5岁以下腹泻患儿血液和粪便进行常规检测,采用免疫金层析技术检测粪便标本的轮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粪便标本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及诺如病毒的表达水平,对结果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4例腹泻患儿中免疫金层析技术和RT-PCR检测轮状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7.9%和46.0%;RT-PCR检测星状病毒、腺病毒及诺如病毒感染率分别为41.10%、19.40%和15.32%;重叠感染91例,其中轮状病毒与星状病毒重叠感染28例最为常见;急性胃肠炎患儿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胃肠功能紊乱患儿(P<0.05);病毒感染在1岁以下腹泻患儿更常见(P<0.05),病毒感染腹泻患儿粪便性状常见水样;胃肠功能紊乱患儿血液C-反应蛋白(CRP)>10、白细胞(WBC)>10×109/L和粪便WBC阳性比例均明显高于急性胃肠炎患儿(P<0.05)。结论 RT-PCR可以提高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检出率,轮状病毒为腹泻患儿特别是<1岁患儿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毒性因素,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腹泻以水样便更常见,胃肠功能紊乱患儿血像变化比急性胃肠炎患儿明显。  相似文献   

13.
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是我国婴幼儿秋冬季节常见的病毒性腹泻病,临床症状以呕吐、腹泻、发热为主,近年来有报道发现,轮状病毒为全身性感染,可侵犯多个脏器[1].为了解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心肌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本文对16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了心肌酶谱的检测及分析,同时做心电图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舟山地区小儿腹泻患儿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1 472例腹泻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1 472例小儿腹泻病患儿中检出轮状病毒感染606例,占腹泻患儿的41.2%。轮状病毒在2011、2012、2013年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39.1%、45.8%、38.3%,以2012年感染率最高(χ2=7.04,P0.05);全年感染率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轮状病毒阳性率在6个月~2岁患儿中最高;轮状病毒腹泻发病时间以每年的10-12月为检出高峰;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患儿与非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患儿临床表现相比较,呕吐、发热、脱水发生率较高,大便中脂肪粒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以6个月~2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在流行高峰应尽早对腹泻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章建伟  平雯  高峰  陈海江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505-1506
目的:了解A群轮状病毒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腹泻婴幼儿的新鲜粪便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绍兴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儿科门诊603例腹泻婴幼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603例腹泻婴幼儿中检出160例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阳性率26.5%。各个年龄段的感染率分别为:3~6个月组为10.3%,6个月至1岁组为38.1%,1~2岁组为26.0%,2~5岁组为35.7%,经χ2检验,P<0.01。以6个月至1岁组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段。男性患儿感染率为31.0%,女性患儿感染率为19.6%,经χ2检验,P<0.05,男性患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较多见。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以11~1月为高发感染期,感染率分别为23.1%、51.4%、37.3%。结论:6个月至1岁组A群轮状病毒感染较多见,11~1月为感染高峰期,应重视腹泻病原的检测,以明确诊断,防止滥用抗菌药物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发生二重感染。  相似文献   

16.
杨长虹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670-1671
目的了解婴幼儿腹泻的致病菌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县2011年2月-2012年2180例腹泻患儿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作以回顾分析。结果 180例患儿便标本中菌痢28例,阳性率15.56%;轮状病毒感染120例,阳性率66.67%。不同性别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3岁年龄组患儿与<6个月组、3-5岁年龄组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x2=11.49,P<0.01;x2=8.02,P<0.01)。结论婴幼儿腹泻主要病原微生物为轮状病毒,且以6个月-3岁婴幼儿感染为多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南宁地区腹泻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17 695例腹泻婴幼儿的粪便,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并收集临床诊断信息,分析轮状病毒流行特征。结果 17 695例婴幼儿中A群轮状病毒感染率为18.04%,不同性别患儿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98%的感染患儿伴有呼吸系统疾病、呕吐、脱水及神经系统症状。全年均有感染发生,12月均为高峰;1岁~2岁患儿感染率最高,为28.63%,其次为6个月~1岁组和2岁~3岁组,感染率分别为20.64%和17.69%,各年龄组婴幼儿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宁地区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率较高,好发于冬季,6个月~3岁婴幼儿为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宁地区轮状病毒腹泻感染情况以及接种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在疾病预防和保护性方面的作用.方法:采集腹泻患儿的新鲜粪便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急诊和住院部5岁以下腹泻患儿4171例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将其中1996例住院腹泻患儿分为疫苗组和非疫苗组,比较其轮状病毒腹泻发病情况、平均患病时间、并发症及严重病例发生率.结果:轮状病毒检出率以秋冬季节最高,4年总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2008 ~2010年相比,2011年检出率呈下降趋势.4 171例腹泻患儿中检出1 337例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总检出率32.05%.各年龄段阳性率构成比为:0~3岁为97.24%,>3岁为2.76%(P<0.01),其中0~6月龄为4.79%,以6月龄~3岁为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1996例住院腹泻患儿中,疫苗组轮状病毒检出率9.61%,非疫苗组检出率40.26%(P<0.01),两组平均患病时间、并发症及严重病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南宁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检出率近4年呈下降趋势,秋冬季节为高发期;6月龄~3岁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接种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可以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及控制重症腹泻,发展疫苗成为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李毅  李启亮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236-2237
目的:探讨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时血微量元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60例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70例健康儿童,年龄均≤2岁。检测其铜、锌、钙、镁、铁、铅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锌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RV肠炎患儿血锌水平明显下降,可能与感染轮状病毒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09年-2013年本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阳性率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法对8 958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RV抗原检测,按照性别、季节、年龄、年份和区域进行分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患儿RV阳性率分别为10.48%、9.42%。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感染RV,春、夏、秋、冬四季的阳性率分别为9.06%、3.03%、5.21%、18.32%。不同年龄的患儿RV阳性率不同:6个月的患儿为1.62%,6个月~2岁的患儿为24.42%,2岁~5岁的患儿为6.68%,5岁的患儿为1.33%。农村患儿RV阳性率(12.58%)略高于城市患儿(7.99%)。本地区2009年-2013年每年RV阳性率控制在一定水平。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腹泻的病原体之一,应重视病原体的检测以明确诊断。仍需加强预防工作,特别是农村地区应降低婴幼儿轮状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