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Sparfloxacin(SPFX)是一种新喹诺酮类药.作者以前发现该药在裸鼠实验化疗中的抗麻风菌活性比氟嗪酸强。据此,作者对该药的抗麻风活性作了更详细的研究.实验化疗采用动力法。在第一个实验中,以 SPFX2.5和10mg/kg 剂量,每周5或6次连续管饲,在接种后60~152天给药。第二个实验中为间歇给药,剂量为10和20mg/kg 每周2次或30mg/kg 每周1次管饲,均在接种后61~154天给药。实验动物为5周龄的 BALB/C 雌性裸鼠,随机分组,每组10  相似文献   

2.
作者曾报告Benzoxazinorifamycin(KRM-1648)在治疗小鼠麻风菌感染的疗效比利福平(RFP)强的多。本研究中对KRM-1648与氨苯砜(DDS)、氯苯吩嗪(B663)合用在裸鼠中抗麻风菌感染的活性进行了评价。 药物体外抗麻风菌活性以BACTEC 460TB系统检测。自裸鼠麻风菌感染足垫制取菌悬液,提纯麻风菌后,混悬于不含吐温80的7H9培养基中。KRM-1648,DDS和B663以乙  相似文献   

3.
联合用药对裸鼠麻风杆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进麻风联合化疗方案,研究了新的抗麻风杀菌药物二甲胺四环素,氟嗪酸和氨苯砜,利福平组合的三种联合治疗方案的抗麻风杆菌效果。采用动力法投药,裸鼠在接种麻风杆菌后84 ̄179天治疗。实验结果表明,0.01%二甲胺四环素+0.001%氨苯砜;二甲胺四环素+氨苯砜+0.05%氟嗪酸;二甲胺四环素+氨苯砜+0.01%利福平联合方案均有协同作用和明显的抗菌活性。3联优于2联。3联中以二甲胺四环素+氨苯砜+  相似文献   

4.
作者报告一些新喹诺酮药和氟嗪酸与利福平合用对裸鼠麻风杆菌感染的疗效。 所试药物有氟嗪酸(OFLX)、利福平(RMP)、吡咯酸、吡哌酸、氟啶酸(ENX)、氟哌酸(NFLX)、fleroxacin(FLRX)、丙氟哌酸(CPFX)和氨苯砜(DDS)。在裸鼠左后足垫感染10~6条麻风菌后分组,在感染31天时,各种药分别溶解或乳化于蒸馏水中,每日管饲3mg/0.1ml药物,每周6次,给药50天。在感染后350~365天剖杀裸鼠,用测径器测量左后足垫肿胀程度及计数足垫中菌量,实验中并设不给药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我国首次应用免疫缺陷动物—裸小鼠(NIH/nu/nu)建立实验麻风动物模型的报告.用多菌型麻风病人体内的麻风杆菌经足垫皮下途径感染裸鼠,并用免疫正常小鼠作平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感染早期,麻风杆菌在两种小鼠足垫中的生长曲线几乎类似,但感染后一年,菌在裸鼠足垫中增殖大大高于CFW系小鼠,前者为1.21×108/足垫,比接种时增殖12100倍,后者为4.20×106/足垫,仅增殖420倍.感染后476天,裸鼠足垫作组织病理学检查,见到瘤型麻风病变含有大量的抗酸杆菌(AFB)及许多大小菌团.菌播散到耳、鼻、坐骨神经、淋巴结、肝、脾、肺、睾丸、舌和对侧未接种足垫等部位.现已取得裸鼠体内增殖的AFB是人麻风杆菌的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6.
已有一些报告,新合成的利福平衍生物Benzoxazinorifamycin (KRM-1684,Kaneka公司,日本)有比利福平高的抗分枝菌活性。作者研究KRM-1684在裸鼠中抗麻风菌的活性。未用药对照组与KRM-1684及RFP组对比均用0.1mg/鼠/天,管饲法给药,  相似文献   

7.
自1969年Flangan报告先天性无胸腺小鼠——裸鼠(Nude Mice)以来,这种动物已广泛应用于免疫学,遗传学和肿瘤学等多方面研究。1976年Colston和Kohsaka首先报告应用裸鼠作实验麻风动物模型(简称裸鼠模型)的研究,其后又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至今裸鼠模型已被公认,并在麻风免疫、实验化疗、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作为保存菌种及麻风杆菌来源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者用裸鼠进行接种人麻风菌的试验。鼠种是BALB/c-~(nu)/nu。菌株来自瘤型麻风患者采取的结节(4株)。其中1株(LL-51株)是新鲜菌液,其它3株为在-20℃保存的菌液。对雄裸鼠是将菌液接种于两侧精囊内,对雌裸鼠是将菌液接种于两侧足垫内及静脉内。各实验鼠在它死亡后或即将死亡前,剖检它的接种部位以及肺、肝、脾、肾及淋巴结等部位作涂片查菌。对照组用LL-43和49菌株接种于杂交鼠(nu/_ )的精囊内,与实验鼠进行同样的检查。结果:用新鲜菌液(LL-51株)接种于裸鼠的精囊及静脉内。凡是精囊接种组在接种后7.7个月以上者,都在精囊内查到抗酸菌及菌球(globi),而且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麻风传染的途经和方式一直很感兴趣。在裸鼠实验中作者曾证明,麻风传染可通过未破的鼻粘膜、身体较凉部位擦伤的皮肤,以及皮下和静脉内注射。野生犰狳也已见有麻风,多半是在耳朵、鼻子和足垫上带有插入的荆棘刺,说明其麻风很可能是通过棘刺的损伤传染的。  相似文献   

10.
用麻风菌经静脉内,后足垫和耳部下多途径接种裸鼠,结果表明能使裸鼠比单途径接种产生更高的菌量,更严重的病变和系统性播散。这说明在麻风的实验研究中,裸鼠麻风模型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用裸鼠实验麻风模型,以动力法投药105天,观察了0.02%和0.04%二甲胺四环素(美满霉素,MINO)的抗麻风菌活性,并同0.02%进口MINO和0.02%RFP进行了平行比较。结果表明,国产和进口MINO的疗效基本一致,而且提高剂量,其抑制麻风菌的增强。在停药早期,以0.04%MINO组疗效最佳,显示有部分杀菌活性,但随着停药时间的延长,RFP比MINO的抗菌活性稳定而持久。  相似文献   

12.
Sparfloxacin是一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作者用动力法在裸鼠足垫上对其抗麻风活性进行了检测。首次实验用连续给药法,分别以2、5和10mg/kg每日管饲给药一次,每周5—6次。第二次实验用间歇给药法,饲管给药,按l0和20mg/kg每周二次,或30mg/kg每周一次。将5周龄的BLAB/c雌性裸鼠随机分为10只一组.每只裸鼠的双后足垫各接种107条麻风菌,在特定的时间裸鼠足垫计数AFB。连续给药组于接种后60一152天分别按2、5和10mg/k8的剂量给药;2只未治疗的裸鼠在接种后8个月和9个月时,每只足垫盼平均菌量为106。条,11个月时接近lO10条;2mg/kg组的接种后8个月和11个月时,平均菌量分别为3×107条和108条以上;5mg/kg组的平均菌量在接种后9个月内一直低于接种水平,但在lO个月和11个月  相似文献   

13.
用裸鼠实验麻风模型,以动力法投药105天,观察了0.02%和0.04%二甲胺四环素(美满霉素,MINO)的抗麻风菌活性,并同0.02%进口 MINO 和0.02%RFP 进行了平行比较。结果表明,国产和进口MINO 的疗效基本一致,而且提高剂量,其抑制麻风菌的作用增强。在停药早期,以0.04%MINO 组疗效最佳,显示有部分杀菌活性,但随着停药时间的延长,RFP 比 MINO 的抗菌活性稳定而持久。  相似文献   

14.
将得自治疗前和治疗后的LL及BL患者皮损处的细菌接种到Balb/c裸鼠右后足垫,又取裸鼠繁殖菌做亚代按种.18个月后回收菌达1000~2000倍,可见细菌已播散到未接种的足及舌、耳和鼻尖等处.接种一年后出现足垫肿胀。初代和亚代的足垫回收菌,其生长曲线大致相符.二株治疗后的麻风菌接种于裸鼠未见繁殖。从裸鼠组织中回收的抗酸茵经试管内培养和足垫平行对照,初步鉴定为人麻风菌。  相似文献   

15.
用麻风菌经静脉内、后足垫和耳部皮下多途径接种裸鼠.结果表明能使裸鼠比单途径接种产生更高的菌量、更严重的病变和系统性播散。这说明在麻风的实验研究中,裸鼠麻风模型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来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建立为敏感、 特异和快速地检测临床标本中的麻风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者报告了PCR在麻风诊断和监测化疗效果中的作用。 取自新发未治麻风病例皮肤切刮组织液和4mm钻孔皮肤活检用于PCR检测。在MDT治疗开始后1个月和6个月时在相同损害处重复上述取材。取5例非麻风的皮肤病患者的组织  相似文献   

17.
18.
用裸鼠模型进行了麻风实验化疗研究。用动力法投药,观察0.05%氟嗪酸和0.01%二甲胺四环素的抗麻风活性,并同0.01%利福平的疗效作了比较。结果表明0.05氟嗪酸、0.01%二甲胺四环素与0.01%利福平有相似的抗麻风作用,而在停药早期以0.01%二甲胺四环素为最佳,值得进一步研究。用CFW系免疫正常小鼠的实验结果表明,以150mg/kg氟嗪酸每周5次灌饲有高度的杀菌活性,而用750mg/kg的低剂量仅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泗安医院于1974~1984和1984~1994年分别应用氨苯砜和MDT治疗麻风患者60例,进行疗效比较。 每天由医务人员监服DDS 100mg和B66350mg,每月一次利福平600mg和B663 300mg。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