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透射电镜对组织观察的准确性,在进行电镜样品超薄切片前,对大多数研究样品以及临床外检的标本,需做半薄切片进行光镜定位。为缩短整个定位程序的时间,提高电镜观察效率,我们以Field氏染法为基础,改进了半薄切片染色方法,应用于国产环氧树脂618包埋组织的半薄切片染色。通过对肾、肺、胃、皮肤、十二指肠、支气管、骨、神经、耳蜗、角膜等组织染色,均获得较满意的效果。与  相似文献   

2.
在电镜半薄切片标本上可以观察到细胞各部分的整体结构,也是电镜细胞化学研究手段之一。现将我们在制做及观察半薄切片的体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制作电镜的超薄切片前,可用超薄切片机先切数片1μm~2μm 厚的半薄切片进行染色,在光镜下观察以确定方向和部位,同时对特殊细胞观察的筛选更为需要。从而提高所要观察以超薄切片上组织和细胞的准确性。并且半薄切片用甲苯胺  相似文献   

4.
半薄切片(Semi thin section)介于石腊切片和超薄切片之间,是连接细胞微观与超微观结构的重要技术环节。这种切片厚度在0.5—1.0微米之间。由于细胞成份保存良好, 受色反应优异而具有光学高分辨性,在油镜下呈现类似低倍电镜的图像。因此,半薄切片已广泛用于细胞学和病理学的研究,制备精确的光镜照片和超微结构的定位观察。半薄切片一般是用超薄片机制备。但是,这种仪器价格昂贵,不能普及,限制了半薄切片的广泛开展。1964年,徐国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组织学技术发展很快。除石腊切片外,电子显微镜技术也进入了组织胚胎学的教学领域。但使人感到不足的是两者间尚缺少技术上的衔接。国内外虽已有学者介绍了半薄切片等方面的技术,但都没有用于教学。我们为了教学改革,将保音氏液、甲醛液或戊二醛  相似文献   

6.
为了避免超薄切片的盲目性,对于一些较复杂的组织,在进行超薄切片之前,最好做半薄切片,经染色、光镜检查,可精确地选择预检部位,提高观察效率。临床外检和穿刺得到的标本,通常很小,又做石 蜡又做电镜,不仅烦锁,有时也不允许。一般的半薄切片染色,只能用于定位,并不能用于诊断,而且染色时间长,要经过几种试剂和加热等处理,操作复杂,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我们在我校病理教研室工作的  相似文献   

7.
半薄切片制作技术的几点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氧树脂半薄切片在形态学研究中应用较多,是介于超微结构观察和常规光镜观察之间的制样手段,也是电镜超薄切片定位的必要手段。由于其厚度比石蜡切片薄,清晰度、分辨率均优于石蜡切片,已广泛应用于光电镜定位、对照观察,甚至可代替石蜡切片。但在半薄切片制作技术中还存在一些尚待改进的问题。如切片染色,以往常用的方法有甲苯胺蓝法、H.E法等,前者一般采用水溶液,通常不易着色;后者步骤较复杂,耗时较长,且难以着色。我们对甲苯胺蓝法(单色染色)及Sata变法(多色染色)做了一些改进,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困扰半薄切片的另一问题是脱片,常致制样失败。以往大多采用甘油蛋白作贴片剂,效果不甚理想。也曾采用涂布树脂包埋剂防止脱片,但操作较麻烦。我们从免疫细胞化学中受到启示,改用明胶-硫酸铬钾液作为半薄切片粘贴剂。方法简便易行,效果也好,在大量的半薄切片染色中,极少发现脱片。……  相似文献   

8.
石蜡半薄切片制作透射电镜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石蜡半薄切片转制透射电镜的制样方法。[方法]对石蜡半薄切片进行脱蜡、水化、锇酸固定、缓冲液漂洗、梯度酒精脱水、环氧树脂包埋、超薄切片机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保存完好,足以满足病理诊断之用。[结论]用石蜡半薄切片转制电镜比用石蜡组织块转制电镜方法简单,快速易行。  相似文献   

9.
经石蜡包埋的组织,用甲苯胺蓝染色显示肥大细胞的方法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者用电镜制样过程中的树脂包埋块,行半薄切片,用甲苯胺蓝染色,光镜观察也能显示肥大细胞的特殊形态。另用石蜡切片,甲苯胺蓝染色光镜观察以及电镜观察证实了树脂包埋、半薄切片的观察结果。 材料及方法 取自外科手术切除的组织,  相似文献   

10.
70年代末森坚志提出采用色素穿刺注射法、加墨汁的硝酸银溶液局部动脉注入法、加墨汁生理盐水灌流的环氧树脂半薄切片法,确认淋巴管后超薄切片电镜观察来综合研究器官内淋巴管。本文就连续半薄切片技术应用于淋巴管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制备超薄切片之前,有些生物样品需要制作半薄切片,在光镜下确定所要观察的结构,并在环氧树脂包埋块上对此结构进行准确的定位,避免盲目的超薄切片,从而提高电镜的观察效率。用环氧树脂包埋的生物样品,如果采用适宜的染色方法对半薄切片进行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可获得比石蜡切片保存的更多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电镜是观察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一种手段。但由于切片太小,有时难于观察到目标结构,为此需大量制备样品造成工作量大且消耗多。为使超薄切片能精确地切到目标部位,在行超薄切片前要做半薄切片进行定位。一般是在超薄切片机上切取数张1—2μm厚的切片进行染色观察。半薄切片的染色常规方法有:甲苯胺兰染色法、天青Ⅱ美兰染色法、H-E染色法和Giemsa染色法等,无论哪种方法都需预先做脱树脂处理,  相似文献   

13.
半薄切片(semithin section)又称厚切片(thick section).是相对于电镜的超薄切片(Ultrathin section)而讲的。半薄切片厚度是0.5~2μ,介于光镜石蜡切片(7μ)和电镜超薄切片(0.07μ)之间。半薄切片的制法是按电镜常规制备的树脂包埋组织块,在超薄切片机或经  相似文献   

14.
大鼠直肠壁内淋巴管的微细分布和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大鼠直肠壁内淋巴管的分布和形态、结构特点,为探讨直肠癌淋巴道转移的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用半薄、超薄切片、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大鼠淋巴管的微细分布。结果大鼠直肠壁的黏膜固有层深部可见毛细淋巴管,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均有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结论直肠壁各层内均有毛细淋巴管,除黏膜层外,还存有淋巴管。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病理开展半薄切片先进技术。将各种穿刺组织应用于临床病理诊断,特别是肾穿刺活检组织,它对肾脏疾病的诊断、预后估计及疗效观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半薄切片主要采用甲基丙酸乙烯丁酯包埋法制出1—2μm薄切片,这种方法的优点切片平整无皱、组织结构完整,特别是肾小球毛细血管清晰可见无挤压较有利于各种染色。本文主要介绍上法特染及套染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半薄切片(厚切片)有助于超薄切片的定位,以及光镜与电镜观察的密切结合,是应用电镜技术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的手段之一。半薄切片制片过程中,在载玻片上展片与贴片及切片染色,是该技术的重要步骤。按传统的方法,展片时用酒精灯火焰加热,温度不易控制,且成批制片费时。贴片则是在玻片上涂蛋白甘油,长期保存易生霉,或置50~70℃烤箱中数小时,因空气导热慢,耗时较多,而染色通过火焰加热,易沸腾造成过染或沉淀。因此,我室用自动恒温电熨斗试制了一种半薄切片调温烤片装置(易制作、成  相似文献   

17.
透射电子显微镜生物标本制备中,半薄切片(厚度0.6~0.8μm)的制备是一种常用制样手段。半薄切片图像的清晰度、分辨率远优于石蜡切片,视野大于超薄切片,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光镜图像,同时也是电镜超薄切片技术中一种有效的定位方法。半薄切片制备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如切片、捞片、脱脂、  相似文献   

18.
Jones改良法显示半薄切片肾小球基底膜肖莎,陈浦辉,郭琳琅珠江医院病理科,广州市,510515关键词肾小球;染色;方法环氧树脂包埋块为非水溶性质,其半薄切片的特殊染色较为困难.本文运用改进Jones六胺银法进行肾小球基底膜半薄切片染色,并就其中一些...  相似文献   

19.
改良常规的甲苯胺蓝半薄切片染色为硼砂甲苯胺蓝染色,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其染色步骤简捷、结构清晰、色调适度,改良后的方法可作为半薄切片染色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20.
作超薄切片前,一般要先切成0.5~1.0μm厚的切片称半薄切片,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定位。半薄切片的染色法目前已有多种,如美蓝-天青Ⅱ法、碱性复红法、苏木素-伊红法等。这些方法或者染出的颜色单一,或者程序较多、所需时间长。Chien法虽无上述缺点,但染片容易出现过染,常呈现一片红色,分色也不易控制。我们对上述方法做了改进,染色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