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了解真菌医院感染的情况。方法 :对我院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 6月真菌感染情况进行回顾。结果 :4 0份含医院真菌感染的病历中 ,医院感染例次为 5 8次 ,病原微生物 6 1株。误诊、错报 6例次 ,漏诊、漏报 19例次 ,漏报病原微生物 2 2株。结论 :临床医生应加强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学习 ,特别应提高真菌医院感染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2010年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为主,回顾性调查为辅的方法,对2010年我院37726例住院患者进行监测。结果 1119例发生医院感染,其中16例发生2次感染,共1135例次,医院感染率3.01%。主要感染部位为上呼吸道感染(716例,占63.08%)、下呼吸道感染(142例,占12.51%),消化道感染(195例,占17.18%),切口感染(45例,占3.96%),口腔感染(15例,占1.32%)和泌尿系感染(7例,占0.62%)等。病原微生物培养送检例次889例,送检率为78.33%。主要病原微生物为轮状病毒(95株,占29.33%)、大肠埃希菌(80株,占24.69%)和酵母样真菌(50株,占15.43%)等。结论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应继续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和洗手依从性以预防轮状病毒感染,长期落实整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案以降低真菌感染比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感染病例漏报错报的原因,探索避免对策。方法对某院52764例出院病历进行医院感染审核并结合上报情况,分析漏报、错报病例原因。结果共调查52764份出院病历,发生医院感染2421例次(2324例),感染率为4.59%。漏报230例次,漏报率9.90%;错报181例次,错报率7.79%。漏报原因:重视不够认识模糊、概念不清诊断不明、医院感染率的高低理解片面、医疗环境的影响;错报原因:疾病演变复杂、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扎实、诊断标准掌握不够等。结论医院感染病例漏报错报发生率较高,应针对上述原因明确责任管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加强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4.
真菌感染与年龄关系的临床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讨论老年患者感染真菌的危险因素,寻找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 2067例临床各种标本,分离400株真菌。采用真菌培养(沙保罗琼脂),念珠菌显色培养基(CH120Magar显色琼脂)。血清牙管生成实验对400株真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400准真菌感染标本中痰350株占87.5%、其他50株(包括尿、分泌物、脓汁等)占12.5%。感染真菌中最常见的白色假丝酵母菌占65%。其次光滑假丝酵母菌占24%。各年龄段感染真菌数:70岁以上256株占64%、60~69岁88株占22%、50~59岁39株占10%、50岁以下17株占4%。结论真菌属条件致病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因此老龄患者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或菌群失调情况下有感染真菌。70岁以上老龄患者感染占半数以上。严重患者可合并细菌感染。因此提高医护人员对真菌感染危害性认识,加强对老人合理护理和用药,是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1]。  相似文献   

5.
132例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以便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2007年6月-2008年12月60岁以上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132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感染部位主曼为下呼吸道感染,其次为上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皮肤,真菌为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结论:应加强对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控制,提高临床医生老年医院感染诊断水平,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真菌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其发病率仅次于G一杆菌感染而列居第二位[1]。本文总结了我科1996年5月至1997年10月26例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治疗情况。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院内肺部感染参考198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和1990年全国第二次肺部感染学术会议关于院内获得性支气管一肺感染的诊断标准[2]:入院48小时后发生;原有支气管一肺疾病,住院期间病情发生新的变化,并经病原学证实有新的感染。在诊断为院内肺部感染的病例中,经严格清洁漱口咳痰作培养,连续2次以上培养出真菌;多次痰涂片查出大量真菌菌丝或抱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HIV感染伴慢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状况,根据结果临床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8月于本院进行检查的HIV感染伴慢性腹泻患者100例作为纳入本次研究范围之内,收集患者的粪便作为标本,标本进行涂片以及染色检查。结果:100例HIV感染伴慢性腹泻患者均接受检查,在100例标本之中59份标本检测出病原微生物感染,阳性率为59.0%。在59份感染之中共31株真菌感染,15株感染隐孢子虫,7例感染结核分枝杆菌,2株感染空肠弯曲菌,3例感染难辨梭状芽孢杆菌,1株感染沙门菌。结论:在HIV感染伴慢性腹泻患者病原微生物检测之中,患者最容易感染真菌,其次为隐孢子虫感染,结核分枝杆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感染力也比较高,在临床之中医师需要引起,积极进行病原的寻找,保障患者可以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邓永佳  黄汐 《北方药学》2020,(1):160-161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观察耐药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肺结核患者,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情况。结果: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率最高的部位是呼吸道,占65.5%,主要的病原性真菌是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占比分别为60.3%、15.8%、10.2%;真菌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受年龄、住院的天数以及医院治疗手段不当等要素影响。一共送检痰标本550次,培育病原菌322株,细菌248株,真菌74株;74株真菌中包含42株白色假丝酵母菌,32株霉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多种药物已经产生耐药性,包括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等药物。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菌的敏感性尤为高,达到了100%。结论:真菌感染多发生在呼吸道,主要的病原性真菌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在临床医疗时要根据真菌的抗药性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这样才可以做到降低真菌的耐药性同时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糖尿病(DM)患者医院感染(HAI)的病原菌谱及药物敏感试验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4872例住院治疗的DM患者中发生HAI者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分析,用法国梅里埃ATB.自动鉴定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HAI发生率为7.5%,其中252例患者培养分离出284株细菌,革兰阴性杆菌占51.1%,革兰阳性球菌占30.6%,真菌感染占18.3%,其中61.5%为真菌合并其它细菌HAI的重复感染。前五位的菌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派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较敏感。结论DM住院患者HAI率高,耐药严重,应加强管理与预防。  相似文献   

10.
石夏莹 《医药导报》2004,23(6):0408-0411
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介绍近年来院内获得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病死率,深部真菌感染的常见真菌菌种、感染部位、感染时间及诊断要点;分析诱发深部真菌感染的因素及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最佳治疗药物。为减少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应合理使用抗真菌药。  相似文献   

11.
由于大剂量抗微生物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广泛使用,真菌感染在各类感染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耐药真菌也在不断增多,给临床治疗和院内感染控制带来了困难,加强真菌的耐药性检测,及时分析总结耐药情况十分必要。本实验室于2008年11月~2009年12月从我院临床标本中共检出酵母样真菌158株,现将样本分布及耐药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常见病原真菌在院内感染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各科室临床真菌感染病例标本209例,进行菌株分离和鉴定,确定真菌感染种类。结果:本研究检出的病原真菌白假丝酵母占72.2%,在全部真菌感染病例中呼吸内科占61.2%,并且所有调查的真菌感染病例中60岁以上的患者占82.9%。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97例医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医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97例患者与年龄、基础疾病、留置导管、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应用有关:真菌感染种类以白色假丝酵母茵为主,占61.4%。结论真菌已成为医院内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临床上应警惕真菌感染,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留置导管管理,及早发现和治疗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使用,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日渐增多,真菌的耐药情况也不容忽视,为了了解医院内真菌感染的病原分布和药敏情况,本文对我院2004-2005年临床送检的标本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杜秀 《临床医药实践》2005,14(4):318-319
目的:了解现阶段医院感染漏报状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 0 0 4年10月医院感染漏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生71次例,按时报告39例次,迟报14例次,漏报18例次,漏报率2 5 .35 % ;外科(除妇产科外)的漏报率高于内科,高达5 3.33%。结论:对科室医院感染漏报(尤其是外科)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120例医院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各种侵袭性诊疗手段的广泛运用,使医院真菌感染明显增加,及时准确了解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真菌种类以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我院120例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其临床特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1997-03~2000-03本院住院患者,临床诊断为医院真菌感染,血、尿、便、痰标本培养发现真菌。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部感染与控制小组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断。 1.3 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真菌培养采用沙保罗培养…  相似文献   

17.
念珠菌属感染是侵袭性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真菌,多集中在医院ICU、骨髓移植、器官移植病房,本文从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诊断、预防及治疗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念珠菌属感染是侵袭性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真菌,多集中在医院ICU、骨髓移植、器官移植病房,本文从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诊断、预防及治疗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段尿1124株病原微生物构成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细菌和真菌的鉴定均采用杭州天和微生物公司生产的微量生化反应管编码系统鉴定,药敏试验分别采用Kirby-Bauer、Rosco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应用WHONET5.5软件。结果共培养5204份中段尿标本,分离出1124株病原微生物,阳性率21.6%。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真菌、革兰阳性杆菌分别占74.5%、15.7%、9.6%、0.2%。大肠埃希菌仍是泌尿系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占大肠埃希菌的比率逐年升高,从2007年的35.4%升至2011年的63.6%;MRCNS占CNS的比率从2007年的72.2%升至2011年的100%。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仍高度敏感;真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高度敏感。检出2株亚胺培南耐药大肠埃希菌和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2株。结论大肠埃希菌是泌尿系感染主要致病菌,病原微生物耐药性日趋严重,真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薛同国 《临床医药实践》2009,(1Z):1218-1219
目的:探讨肺癌放化疗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的构成、耐药性。方法:对肺癌患者放化疗之后进行常规真菌检查,并对病原真菌进行分类、药敏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8例肺癌放化疗患者,其中40例出现真菌感染;40株真菌中白色念珠菌最多,占55%;光滑念珠菌耐药率最高。结论:肺癌放化疗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率较高,应加强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