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阿法骨化醇与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胰岛素抵抗、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5例.给予观察组阿法骨化醇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给予参照组吡格列酮单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  相似文献   

2.
关红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6):176-177
目的观察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与常规2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两种治疗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疗效差异。方法对空腹血糖≥11.1mmol/L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CSII治疗组(30例)和每日常规2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30例),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结果两组血糖均显著下降;CSⅡ组较常规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结论 CSII较常规2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更快速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胰岛素泵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优势。方法对空腹血糖〉10mmol/L的52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胰岛素泵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组(CSⅡ组)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组(MDⅡ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降低血糖,但达标时胰岛素总用量CSⅡ组显著少于MDⅡ组,控制所需时间CSⅡ组显著短于MDⅡ组,低血糖发生率CSⅡ组显著低于MDⅡ组。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40例年龄大于70岁、病程大于5年、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组20例,甘精胰岛素每晚皮下注射1次,联合那格列奈餐前5分钟口服;B组:预混胰岛素组20例,预混胰岛素70/30早晚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0.01),A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优于B组(P〈0.01),A组1例轻微低血糖,B组调整过程中出现8例低血糖。两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空腹血糖≥13.0mmol/L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两次混合胰岛素皮下注射和短效联合中效胰岛素每天四次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空腹血糖≥13.0mmol/L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均连续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重变化,血糖、空腹C肽、血糖达标时间、日均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例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下降,空腹C肽升高(均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上述各项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治疗后体重变化、血糖达标时间、日均胰岛素用量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空腹血糖≥13.0mmol/L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混合胰岛素每天两次皮下注射可能会取得短效联合中效胰岛素每天四次皮下注射治疗相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必要时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对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停用原治疗方案,改为三餐前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观察用药情况及治疗后血糖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入院时HbA1c水平与治疗2周后平均基础血糖及平均餐后血糖之间均无相关性。治疗2周后仅空腹血糖( FBG)≥10mmol/L组早餐前血糖较FBG≤8mmol/L组增高(P<0.05),其余各基础及餐后血糖值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每天3次皮下注射治疗,安全,迅速,可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胰岛素持续注入治疗重症2型糖尿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对86例空腹血糖≥16.7mmol/L的初诊2型糖尿(DM)病患者分别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射(CSⅡ)胰岛素治疗(CSⅡ组42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DⅡ组44例),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及控制达标时间,胰岛功能恢复状况,停用胰岛素后对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CSⅡ组显示出快速稳定的降血糖效果和长期血糖控制效果。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恢复亦较MD11组好;胰岛素抵抗改善CSⅡ组好于MDⅡ组。结论CSⅡ方式较MDⅡ方式更有效地控制血糖,B细胞功能恢复好,胰岛素抵抗下降快。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以评价其疗效。方法:将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100例,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组10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值,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结果:胰岛素泵纽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达到靶血糖值的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更能有效地控制血糖,节省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5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对照组采同胰岛素分次常规皮下注射,对比分析两组的胰岛素用量、空腹血糖、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种输注方式输注后的空腹血糖值均较输注前显著降低(均P<0.05),但两组输注后的空腹血糖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对照组(均P<0.05)。结论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在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优于分次皮下注射,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方便的胰岛素给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林风辉  梁继兴  姚瑾 《海峡药学》2010,22(12):229-230
目的 探讨在住院患者中采用优泌乐251日3次治疗方案进行血糖控制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福建省立医院医院空腹血糖在7.8~16.7mmol·L-1的住院患者60例,分为优泌乐251日3次治疗组(优泌乐25三餐前皮下注射)和胰岛素一日四次治疗组(优泌乐三餐前皮下注射、来得时早餐前皮下注射),每组各30例.结果 ①优泌乐251日3次治疗组餐前血糖值为7.5~0.8mmol·L-1,胰岛素1日4次治疗组餐前血糖值为7.370.6mmol·L-1,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优泌乐251日3次治疗组有2例发生低血糖事件(血糖<3.9mmol·L-1),胰岛素1日4次治疗组有3例发生低血糖事件.结论 优泌乐251日3次治疗方案可以使住院患者餐前血糖得到安全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儿童糖尿病(DM)应用不同胰岛素注射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24例糖尿病患儿,其中11例的注射方式为多次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另13例的注射方式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种注射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餐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亦明显较对照组少,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能够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提高治疗效果,为儿童糖尿病治疗的优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法骨化醇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6月福建省晋江市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在常规血糖控制基础上应用阿法骨化醇治疗,观察组60例则在常规血糖控制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法骨化醇及利拉鲁肽,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骨代谢相关指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FPG、2 hPG、HbA1c)、骨代谢(BALP、TRAP-5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治疗后血糖及骨代谢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利拉鲁肽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疗效显著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糖及骨质代谢状态,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董瑾  赵彦  黄乐 《天津医药》2015,43(8):889-891
目的比较胰岛素的不同给药方法对儿童1 型糖尿病(T1DM)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疗效的差异。方法选择1 型糖尿病(T1DM)患儿223 例,其中T1DM 非糖尿病酮症酸中毒(T1DM 组)患儿125 例,DKA 组患儿 98 例,2 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和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对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尿酮转阴和DKA 纠正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CSII 和MSII 均能有效控制血糖、纠正酸中毒,但患儿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DKA 纠正时间、尿酮转阴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CSII 组较MSII 组疗效显著。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儿童T1DM 及DKA 能迅速纠正代谢紊乱,且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汤智勤  李维  赵金玲  薛敏  梁璐 《贵州医药》2023,(12):1870-1871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仅使用利拉鲁肽注射治疗,研究组在前组基础上添加阿法骨化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骨代谢及骨密度指标变化,并观察两组药物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血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组间比较血糖控制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ALP)高于治疗前,β-CTX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T2DM合并骨质疏松效果值得肯定,主要表现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改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防止病情进展,维护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对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在本院收治的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精蛋白合成人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在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在空腹血糖值和餐后血糖值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胰岛素注射方式对儿童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治疗的92例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胰岛素注射方式分为观察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和对照组(多次皮下注射)各46例.比较两组患儿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胰岛素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与血糖达标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式更有利于控制糖尿病患儿的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及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乐忠宏 《医药导报》2013,32(6):755-756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对老年糖尿病并发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并发老年痴呆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每天早、晚餐前分别皮下注射1次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组晚餐前皮下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根据血糖值调整胰岛素剂量。12周后分别监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质量增加情况、凌晨2∶00血糖值、单位体质量胰岛素用量等。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基线HbAlc水平治疗前后均相似(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FBG分别为(6.50±1.35),(8.00±1.28)mmol·L-1(P<0.01);单位体质量胰岛素用量分别为(0.33±0.06),(0.52±0.03)U.kg-1(P<0.01)。结论甘精胰岛素同重组人胰岛素相比,可以更加有效平稳地降低患者的血糖,依从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在妊娠糖尿病患者每日3次的注射方案中应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值、餐后1h血糖值、耱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时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1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较短,胰岛素日用量较少,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结论门冬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妊娠糖尿病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单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阿卡波糖后和其改用四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医院60例单用诺和锐30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诺和锐30 3次皮下注射同时3餐嚼服阿卡波糖;研究组30例采用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R+地特胰岛素)。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2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使用剂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2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都较前明显下降(P〈0.05),但2组之间3项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阿卡波糖较4次胰岛素注射使血糖达标时所用的胰岛素量减少,并具有更少的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胰岛素控制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疗效并选择合理给药方式。方法 115例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分别给予胰岛素连续皮下输注及多次皮下注射强化治疗,观察血糖控制情况及血糖达标(空腹血糖4.4~8.0 mmol/L,餐后血糖4.4~10.0 mmol/L)的时间以及胰岛素用量。结果 2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后空腹、餐后血糖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治疗后前6 d 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2.5±1.1)d,较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组(6.5±2.3)d明显缩短;达标时胰岛素用量(44±11)U/d,与MSII组(44±12)U/d无明显差异;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1.7%明显低于MSII组15.8%(P〈0.01);CSII组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为0,明显低于MSII组5.3%(P〈0.01);手术拆线时间CSII组(4.8±0.8)d低于MSII组(6.3±1.2)d。结论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理想;CSII较MSII更快速、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