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耳鸣、耳聋在临床属于多发病之一。肾开窍于耳,心也寄于耳,胆络于耳,所以体虚失聪的施治就在于心肾;邪干窍闭,则治在胆经。因耳是空灵之窍,为清阳交会之所在,凡是外因感受风热火郁,与内因水衰火实,肾虚气厥者都能失聪。因此,治疗方法,就不外乎通阳镇阴和益肾补心清胆等,使宁静清明之气可上达清窍,耳听就能聪明了。肾是肝之母,肝是肾之子,肝藏血、肾藏精,肝血有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得肝血化生之精填养,故精血同源、肝肾同源。在病理上,肾精肝血的病变亦相互影响,精亏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可导致肾精亏损,肾阴不足可引起肝阴不足,而导致肝阳亢…  相似文献   

2.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其病因病机复杂,但不外虚实两端。虚者多为肝肾阴虚、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致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上扰清窍。眩晕与肝关系最为密切,临床采用疏肝解郁法、清肝泻热法、平肝潜阳法、养阴柔肝法、滋补肝肾法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近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光 《吉林中医药》2007,27(2):60-61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而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属祖国医学“暴聋”范畴,而导致暴聋的诱因有很多,诸如风热外邪,侵及肺经,清空之窍为外邪蒙蔽;郁怒伤肝,肝气郁结,化火循经上扰耳窍,痰火郁结,阻塞气道;气滞血瘀,耳窍脉络失养等。现将近几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老年性耳聋是随着老年的到来听觉系统功能衰退或异常所致的一种听觉障碍症。临床以听力减退、重听、耳聋久治不愈为特征。祖国医学认为老年性耳聋多由肝肾阴虚、气血亏虚及肝阳上亢、痰火上扰、耳窍失聪所致。  相似文献   

5.
突发性耳聋专指发病突然,原因不明的听力在瞬间或几小时或几天内突然下降的感音神经性聋,其程度不一,重者全聋,大多数为单耳发病,约70 %患者伴耳鸣,少数伴有眩晕。由于发病原因不明,故其治疗方面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中医认为本病的病机多为肝、脾、肾气血亏虚,肾精不足或肝火上扰,痰火与气血瘀阻耳窍所致,因而在护理方面亦可根据临床辨证,施以不同的护理,现分述如下。瘟邪伤络型多伴发于触冒风瘟毒邪之际,如患流行性腮腺炎、耳带状疱疹、流行性感冒等。可伴鼻塞、流涕、咳嗽、咽痛,或眩晕、恶心、呕吐,或两腮肿痛、面瘫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  相似文献   

6.
陆瑾教授临证尤重病机审查,认为耳鸣病因主要有情志内伤、年老体虚、起居失常和外感风邪。其病性分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精不足,耳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扰乱,清窍失宁。治疗以调理中焦、清肝、补肾为基本法则,运用腹针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调理中焦以升清降浊。按照神龟全息理论重用阴都穴疏调耳窍,结合常规针刺远近选穴、辨证取穴、随证加减选穴以清肝火、补肾健脾豁痰、疏散风邪,辅以耳穴压豆、鸣天鼓法敲打耳后穴位及疏导心理、畅达情志、调摄起居和饮食治疗各型耳鸣。  相似文献   

7.
老年耳聋症是指年老而双耳听力下降所引起的耳聋,随着老年的到来听觉系统功能衰退或异常所致的一种听觉障碍。临床以听力减退,重听,久治不愈为特征。祖国医学认为老年性耳聋多由肝肾亏虚,肝阳上亢,气血不足,痰火上扰,耳窍失聪所致,日常以补益肝肾,益气养血,清热泻火,平肝熄风,  相似文献   

8.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 ,多见于现代医学中的高血压、贫血、美尼尔氏综合症、脑动脉硬化、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神经衰弱等症。眩晕的病因病机复杂 ,历代医家多将眩晕责之于“风、火、痰、虚、瘀” ,在脏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在肝多为肝阳偏亢、肝火上炎 ;在脾多为气血不足 ;在肾乃责之肾虚。故治疗当以调理肝脾肾三脏为主。1 肝阳上亢 ,宜平肝潜阳若素体阳盛 ,肝阳上亢 ,或长期忧虑恼怒 ,气郁化火 ,使肝阴暗耗 ,风阳升动 ,上扰清窍 ,或肾阴亏虚 ,水不涵木 ,肝阴不足 ,而致肝阳上亢 ,肝阳亢逆升腾 ,必扰头目 ,发为…  相似文献   

9.
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 ,从而继发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病变。近年来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笔者就其辨治作初步探讨如下。1 脾肾亏损为本 痰瘀互积为标高脂血症患者多为中老年人 ,人至中年肾气渐亏 ,脾气渐衰。饮食不节 ,嗜食肥甘 ,或劳思过度 ,均可伤及脾胃。脾虚运化失健 ,无以升清降浊 ,致痰浊内生 ;肾阳虚亏 ,失于温煦 ,水浊不化 ,凝聚成痰 ;更因年老气血亏虚 ,气不行血 ,致血脉瘀滞 ;也有肝肾阴亏 ,虚火内燔 ,或素体阳亢 ,或七情所伤 ,肝郁化火 ,均可灼津炼液生痰。痰瘀互结胶着于脉…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眩晕的病机是:阴阳气血失调,气机升降失常。与五脏中肝、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肝失疏泄、脾胃升降失司、肾精亏虚,肾水不足,虚阳上越等皆可导致眩晕病的发生。眩晕的辨证主要是分清虚实。风、火、痰、瘀阻滞为实,气、血、阴、阳不足为虚。头为清窍、诸阳之会,极需气、血、津、液的濡养,也不耐受风、火、痰、瘀的侵袭。眩晕之症还可表现为虚实夹杂。根据高血压眩晕的病机,调肝、补肾、理脾是为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11.
中风是临床上较为危重凶险的病症,它的发生与患者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有关,其中尤以肾虚气弱为主,加上情志、饮食、房室劳倦等因素,外风侵袭为诱因,导致气血运行受阻,筋脉肌肤失于濡养,阴亏于下,阳亢于上,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蔽清窍,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不能维系的危急症候.其病变部位主要在于头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风、火、痰、瘀、虚五个方面探讨眩晕的证治。因风致眩,有肝阳化风、阴虚生风之别;因火致眩,有肝郁化火、痰火上扰之分;因痰致眩,有风痰、痰饮、热痰、湿痰之异;因瘀致眩,有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痰瘀阻络之差;因虚致眩,有气虚清阳不升、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肾精不足之不同。治疗应把握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分清标本,权衡缓急;动态观察,圆机活法:病证结合,随证治之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从痰浊角度探析久聋的发病及治疗。认为久聋发病以脾、肾、肝虚损为本,痰浊凝聚耳窍,同时兼夹湿邪、瘀血,肝气郁滞为其重要的发病因素;治疗以五苓散、瓜蒌薤白半夏汤为主方化痰泄浊、通利耳窍,佐以活血通络、调肝行气,扶正以健脾补肾益肝为主。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4.
试论脑病的病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的病理。方法:归纳脑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先天不足、外感、内伤、中毒、外伤等;病机不外邪侵络阻,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痰瘀阻窍,神明受蒙;与风、火、痰、瘀、虚五端及心、肝、脾、肾有关。提出脑病的病性特点是脑为清灵之脏,内藏元神,易虚易实;位居高巅,多火多风,易降难升;精津所化,多气多血,痰瘀易生;司主神明,病易扰神,易见神蒙的论点。  相似文献   

15.
神经性耳聋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内耳缺血缺氧,导致内耳、听神经、听觉中枢功能紊乱致听力障碍的疾病。中医尤擅长改善循环,从古到今积累了多个时期的各家论述,对神经性耳聋的病因病机主要分为虚实两类。实多为风、火、痰上扰,蒙蔽耳窍;虚为精、气、血不足,不能上承使耳窍失养。治疗上,主穴多选用耳周穴位,以刺激局部改善内耳循环,根据辨证论治,实证多选用清利肝胆经、泻火之法,虚证多注重培补元气,补肾填精。耳聋、耳鸣及其兼症,如焦虑、失眠等,是适合选用针灸疗法的优势病种。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 ,严重影响着患者及其家庭。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具有较大的优势 ,笔者仅就本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浅述于下 ,以飨同道。1 滋阴潜阳法脑血管病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中医学认为 ,其在脏腑功能失调的基础上 ,加之情志所伤、饮食失宜、房劳过度等导致肝肾阴虚于下 ,肝阳亢于上 ,阳亢化风 ,夹痰夹火 ,气血并逆 ,蒙蔽清窍 ,流窜经络 ,发为中风。其病机可概括为“虚、风、瘀、痰、热、毒”。“虚”可表现为阴、阳、气、血的亏虚 ,但本病早期及发病之极期主要表现为肝肾阴虚 …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从痰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消渴"、"骨痿"、"骨痹"的范畴.其病机特点为饮食不节、久食肥甘致脾胃升降失常,痰湿内停;津液输布失常,积聚成痰,阻滞气血,久则成瘀.痰瘀积聚日久,脾肾亏虚.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气亏血少,津液匮乏,骨失所养而痿;肾虚则骨失髓养而致骨痿.痰和瘀是该病的病理基础.治疗以化瘀泄浊,培补脾肾并重为原则.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介绍汪元主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经验。汪主任认为干燥综合征是以气阴两虚为本,痰瘀痹阻为标。气阴两虚主要是脾阴虚与脾气虚,脾气亏虚则津液失于运化,脾阴不足而生内热,内灼阴津,病程日久,痰瘀痹阻,脉络不通,均能致津液失于输布,不能上承头面清窍,脏腑筋脉失于滋养,而致发病。治疗上注重益脾气,养脾阴,培土生金。  相似文献   

19.
陈存卫 《河南中医》2011,31(6):624-625
眩晕之病因虽多,但究其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窍。眩晕与肝木关系最为密切,其病位虽主要在肝,但由于病人体质因素与病机演变的不同,可表现为肝阳上亢、虚阳上扰、血虚生风、肝郁化火等不同证候,因此,辨证时当根据不同病机选用养肝、清肝、潜肝诸法。  相似文献   

20.
耳呜耳聋是指因脏腑失调,气血淤养,耳窍失养,或邪犯耳窍所致的单耳或双耳出现耳内鸣响,听力减退,甚则失听的耳病。主要包括主观性耳鸣、感音耳聋、伪聋及精神性聋等。耳鸣耳聋常相伴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