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经穴、俞穴、原穴。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仰掌,豌豆骨的桡侧缘,即尺侧腕屈肌腱附著於腕豆骨的桡侧,掌後横纹上。  相似文献   

2.
前臂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桡神经深支又称骨间后神经,其能游离的长度仅3.1cm-8.8cm。自主干分出后经肘关节及桡侧返动脉的前方,继穿旋后肌浅、深部分纤维之间经桡骨,旋后肌下缘稍上方穿出,支配旋后肌,桡侧腕短伸肌、指总伸肌、尺侧伸腕肌、拇长伸肌、示指固有伸肌,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支配腕背伸、掌指关节背伸、拇背伸、  相似文献   

3.
王西迅 《中医正骨》2012,24(2):49-50,52
目的:探讨桡侧腕屈肌腱与尺侧腕屈肌腱转位重建术治疗桡神经深支损伤的临床疗效与差异.方法:分别应用桡侧腕屈肌或尺侧腕屈肌移位重建术治疗桡神经深支损伤42例,其中应用桡侧腕屈肌者20例(A组),应用尺侧腕屈肌移位重建伸指功能者22例(B组).两组均用掌长肌移位重建伸拇功能.结果:经9个月至8.5年,平均3年随访.A组优16例,良3例,可1例,B组优13例,良7例,可1例,差1例.采用Mann Whitney检验,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53).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腕桡偏畸形,出现腕尺偏畸形情况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腕功能情况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侧腕屈肌移位重建伸指功能比尺侧腕屈肌移位重建伸指功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正> 腕舟骨骨折是骨科常见损伤之一。腕舟骨位于腕关节内,桡骨远端与月骨、大小多角骨、头状骨之间。舟状骨骨折多发生前仆跌倒手掌着地时,手腕桡偏背伸,地面冲击的暴力由舟骨结节向上传达,舟骨被桡骨关节面的背侧缘或茎突缘切断而发生骨折。新鲜腕舟骨骨折,鼻咽窝处多呈肿胀,且有明显压痛,桡偏腕关节或叩击第二、三掌骨头部,腕部有剧烈疼痛,X 线摄片可以确定诊断。无移位的骨  相似文献   

5.
朱丽  徐照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8):538-541
目的研究内关透外关透刺针局部的毗邻结构。方法用福尔马林固定成人男性上肢标本26例,对内关、外关穴进行定位标识,毫针透刺后进行局部断层解剖。结果与透刺针密切相关的神经、血管、肌肉等毗邻结构依次为正中神经、骨间前神经、骨间后神经等神经干;正中动脉、静脉,骨间前动脉、静脉等血管;桡侧腕屈肌腱、掌长肌腱、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等前臂前群肌及前臂骨间膜,拇长伸肌、指伸肌、示指伸肌、小指伸肌等前臂后群肌。结论透刺针的长度以40 mm或50 mm为宜。正中神经是内关-脊神经节-心脏的主要联系途径,为了通过刺激正中神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应紧贴桡侧腕屈肌腱的尺侧进针。  相似文献   

6.
腕舟骨骨折的发生,多为间接暴力。跌倒时,手掌先着地,腕关节强力桡偏背伸,暴力向上传达,舟骨被锐利的桡骨关节面的背侧缘或茎实缘切断。骨折可发生在腕舟骨腰部,近端或结节部,其中以腰部为常见。由于掌侧腕横韧带附着在舟骨结节部,而舟骨其余表面多为关节软骨所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接骨药丸联合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术对腕舟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腕舟骨骨不连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取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术,实验组予接骨药丸联合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屈伸活动范围、尺桡偏活动范围改善情况及腕关节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月屈伸活动范围与尺桡偏活动范围改善情况均明显高于术后3月(P0.01),实验组术后3、6月屈伸活动范围与尺桡偏活动范围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160.05)。结论:接骨药丸联合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术对腕舟骨骨不连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桡神经在上臂贴近肱骨,在前臂靠近桡骨,因而在撞击、挤压、压迫等外伤时容易受伤,其典型症状为"腕下垂",拇指及各手指下垂,不能伸掌指关节,桡神经损伤后手背的桡侧两个半指、上臂及前臂的后背感觉障碍,致残率很高,往往造成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本病最常进行的是神经-肌电图检查确诊。桡神经损伤可分为部分性和完全性损伤,部分损伤表现为患者手部自动背伸、外展,伸指活动无力,感觉障碍不明显[1-2]。完全性  相似文献   

9.
自2004年2月-2006年6月,笔者应用单臂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18例,获得较好的关节面的重建及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后期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0~46岁,平均37岁;左侧111例,右侧7例;按AO分类C2型6例,C3型12例。1.2治疗方法:背侧切口:桡侧腕背部S形切口,在桡侧腕长、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切开伸肌支持带,将桡侧腕长、短伸肌腱牵向桡侧,拇长伸肌腱向尺侧牵开,充分显露桡骨背侧关节面及骨折断端,使骨折及关节面解剖复位,较大的骨块以松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隔药灸联合头针促使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患者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95例患者(脱落5例)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联合康复训练。研究组96例(脱落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隔药灸联合头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周的疗效。运用Fugl-Meyer上肢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评估患者的腕手功能。对比两组腕掌曲、腕背伸、腕桡偏、腕尺偏的活动度变化。运用肌电信号检测仪测定桡侧腕伸肌、腕屈肌的积分肌电值(integral electromyogram, iEMG)。运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评估患者腕关节的痉挛程度。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 CGRP)、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疗效94.75%,高于对照组的85.26%(P<0.05)。治疗后,两组的FMA均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一人瞬间复位法治疗Colles''''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治疗方法 以左侧骨折为例。患者坐位。医者坐于患者对面 ,以左手虎口与患者左手虎口交叉相对 ,食指与无名指分开微屈 ,分别钩住患者第 1、第 5掌骨基底部夹持患腕 ;食指与拇指相对紧扣其大鱼际 ,中指则伸直抵于断端掌侧。医者右拇指与大鱼际分别置于其远断端桡背侧 ;另四指则屈曲扣住近断端掌侧 ,与小鱼际一起夹持住近断端。复位时 ,可先与患者交谈等 ,分散其注意力 ,乘其不备 ,双手协同用力 ,猛然牵引患部 ,然后左手在牵引下将患腕迅速掌屈、尺偏、内旋。同时右拇指及大鱼际将远断端向掌尺侧推挤。另四指将近断端向桡背侧提拉 ,感到骨位纠…  相似文献   

12.
田三强  宋宁 《中医正骨》1999,11(4):17-18
对手法复位后分别采用小夹板腕掌屈位与腕背伸位两种固定方法治疗的Colle’s骨折55例治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固定方法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分析认为现任中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原理是相同的,都是以最大程度限制桡腕关节与腕掌关节的活动而达到有折端的目的。但腕背伸位固定有利于改善手部肿胀,有利一老年患者功能恢复,并能避免腕管综合征的发生,关于骨折再移位则与复位的程度,固定的技术和对患者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Colles骨折行改良掌屈尺偏位塑形小夹板固定腕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治疗组运用改良固定治疗法,前2周塑形小夹板腕关节掌屈尺偏位固定,2周后改为腕背伸位固定;对照组则采用塑形小夹板一直掌屈尺偏位固定。结果:随访6个~12个月,治疗组腕关节背伸功能有效率、腕关节总体功能优良率分别为79.17%、70.83%,分别优于对照组的47.92%、4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掌屈功能优良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3.33%、85.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塑形小夹板掌屈尺偏位固定Colles骨折操作简单,有利于腕关节总体功能及背伸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4.
腕背伸位固定治疗克雷氏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1例克雷氏骨折进行手法复位,腕背伸位石膏固定取得良好效果。力学上腕背伸位消除了掌屈位及伸腕活动时 朱利剪力,与传统固定方法对比发展:稳定性横骨折小夹板掌屈位固位简便有效,而不稳定性斜形、粉碎性骨折则以石膏腕背伸位固定为佳。  相似文献   

15.
桡侧伸腕肌群劳损症,是由于前臂肌肉经常处于高度紧张,手和手指做长期重复劳动及受风寒所致。表现为腕部桡侧伸腕肌群肿胀疼痛,活动不便。近年来,我们采用穴位  相似文献   

16.
腕背伸位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机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手法复位后背伸位小夹板固定的方法治疗有移位的colles骨折34例,获得4 ̄7个月随访的25例中,优良率达92%,观察认为本法依据桡侧腕伸肌力大于桡侧屈骨力的特点,将腕关节固定于背伸位,将骨折远端固定于掌屈位,有效控制了骨折远折端向背侧和桡侧移位,并有利于骨折晚期腕关节尤其是掌指和指间关节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正桡神经为臂丛神经分支,分布位置表浅,最易受损。桡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腕下垂"畸形,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背伸和外展,手背桡侧皮肤麻木等。目前西医对该病除手术、营养神经、改善局部循环外,暂无行之有效的疗法。笔者(第1作者)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康复科进修学习时跟随王占国副主任医师应用针刺醒脑开窍经验穴联合阳明经穴治疗垂腕症1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局部穴位针刺联合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治疗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对患者疼痛评分(VAS)及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及局部穴位针刺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VAS评分及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入院时及治疗1个月后关节活动度(桡偏、尺偏、背伸、掌屈)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低,消肿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前桡偏、尺偏、背伸、掌屈活动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桡偏、尺偏、背伸、掌屈活动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穴位针刺联合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治疗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促进骨折快速愈合,提高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桡骨远端骨折在上肢骨折中较为常见,临床大多能通过非手术或微创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但对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如复杂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尤其涉及到关节面以及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1]。目前,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有掌侧、背侧及掌背侧联合等入路方式。其中掌侧入路沿桡侧腕屈肌与掌长肌之间分离,切开部分屈肌支持带及旋前方肌而暴露骨折端;背侧入路沿拇长伸肌腱切开伸肌  相似文献   

20.
上肢神经炎常见的有尺神经麻痹、桡神经麻痹、正中神经麻痹等,发病过程先是疼痛和皮肤感觉障碍,其次出现运动障碍及肌肉麻痹或萎缩.持续数周或数月.桡神经麻痹可引起各伸肌广泛瘫痪,因此出现腕下垂,拇指及各手指均下垂,不能伸掌指关节,前臂不能旋后,有旋前畸形、拇指内收畸形.正中神经麻痹可出现三个鱼际肌即拇对掌肌、拇短展肌及拇短屈肌浅头瘫痪,故拇指不能对掌,不能与手掌平面形成90°角,不能用拇指指腹接触其他指尖.大鱼际肌萎缩形成猿手畸形.尺神经麻痹以骨间肌和拇收肌最明显,次为小鱼际肌群.骨间肌麻痹,手指外展与内收动作即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手指的夹力减弱或消失,小指常处于外展位,而不能与环指并拢或爪形手畸形.笔者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上肢神经炎30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