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拇趾外展外翻畸形是足部常见的结构性畸形.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拇趾向外侧偏斜,严重者向外侧半脱位.第一跖骨向内侧偏斜,第一跖骨头向内侧明显突出,跖骨头和软组织受鞋的长期压迫和磨擦可形成骨赘、拇囊炎肿[1].文献[2]报道拇外翻的发病率从2%~50%不等,因地区和人种有明显差异.我院自2009年从北京望京医院学习小切口治疗拇外翻畸形技术后,共治疗1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第一跖骨基底外侧楔形截骨联合改良McBride术治疗拇外翻,方法;先采用改良McBride术,包括每收肌止点移位,第一跖骨头内侧每囊炎骨赘切除,关节囊紧缩缝合矫正拇外翻,再行第一跖骨基底外侧楔形截骨矫正跖内翻治疗38例52足拇外翻,结果:优良率达98%,与改良McBride术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第一跖骨基底外侧楔形截骨联合改良McBride术治疗拇外翻,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两种拇内收肌腱止点重建方法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改良McBride手术矫正轻、中度拇外翻27例36足,拇内收肌腱缝合于第一跖骨头外侧关节囊组(A组)14例19足,经骨孔缝合于内侧关节囊组(B组)13例17足。结果   A组: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夹角分别改善(14.9±3.7)°、(4.2±1.2)°,第一跖趾关节功能评分提高45±5;B组: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夹角分别改善(18.1±4.3)°、(6.4±2.6)°,第一跖趾关节功能评分提高48±6。两组比较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夹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跖趾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重建拇内收肌腱止点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畸形临床疗效相近,但是经骨孔与内侧关节囊缝合法矫正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夹角优于外侧关节囊缝合法。  相似文献   

4.
拇外翻是拇趾近节趾骨自第1跖趾关节处外翻、内旋,第1跖骨内翻及第1跖骨头内侧骨赘形成,拇外翻患者第1跖趾关节疼痛、肿胀和拇囊炎及足底部胼胝形成。我院自1990年至2002年共收治拇外翻200例(219足),拇趾外翻角均>20°,现将其跟踪随访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例拇外翻患者,5例为男性,195例为女性。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8.5岁。病程8个月~12年。临床表现有拇囊炎160例,第2、3跖骨头跖面胼胝形成29例,82例主诉有第1跖趾关节疼痛。200例中152例有穿高跟鞋习惯,150例有骑自行车经历。根据刘忠歧等〔1〕的分度,轻度采用M asride法术式,重度…  相似文献   

5.
拇趾有二子骨与第一跖骨接触形成摩动关节,正常拇趾向外倾斜角小于15~O是由附着在拇趾上的六根肌腱和关节囊支持的;如成人拇趾长期遭受尖头鞋挤压或肌腱异常牵拽而形成拇外翻;其主要表现不仅是拇趾的外翻畸形;并可诱发拇趾周围肌腱、韧带、关节囊、子骨和第一跖趾关节半脱位以及跖趾关节的瞬间转动中心轨迹偏移、严重者可继发足弓塌陷甚至形成平足,我们以生物力学观点对拇外翻的形成及一系列的改变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借以促进重视。  相似文献   

6.
于勇勤  李鑫  梁凤山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1):1984-1985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 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845例(1467足)拇外翻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 1467足均在术后8周一期愈合,内侧皮神经损伤19足.拇趾僵硬12足,第一跖趾关节痛、畸形矫正不良8足(均为重度拇外翻患者),转移性跖骨痛6足,足中部不适6足,均对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拇外翻微创治疗适合于轻中度拇外翻患者,术后可在短期内愈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拇外翻畸形手术方法很多 ,手术方式主要有 :截骨矫正外翻畸形 ;松解拇内收肌 ;切除第 1跖骨头内侧的骨赘 ;截骨矫正第 1跖骨内翻 ;矫正合并畸形。笔者自1 998年以来 ,运用chevron矫形术治疗本病 2 0例 36足 ,术后配合舒筋活络中药治疗 ,促进功能恢复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2 0例共 36足 ,均为女性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4 5岁 ;双侧 1 6例 ,单侧 4例 ;病程最短 8个月 ,最长6年 ;术前均表现为拇趾呈外翻畸形 ,拇囊炎 ;第 2趾出现垂状趾畸形 6例 ,足跖侧出现胼胝 1 2例 ;拇趾外翻角在 2 5°~ 4 0°之间 ,第 1、2跖骨间角小…  相似文献   

8.
拇外翻是足部十分常见的畸形,绝大部分患者为女性。拇外翻的治疗虽然有佩带矫形带、穿矫鞋垫等保守方法,但效果均不理想,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1〕。采用McBride手术方法,需将拇内收肌止点移位固定于第一跖骨头外侧,操作复杂、创伤大。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0年9月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拇外翻46例(61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病,表现为第一跖骨头内移,拇趾外翻,第一跖险关节内侧拇囊炎。矫正拇外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很多,我院自1988年一1997年共收治152例、158足患者,均采用了手术矫形治疗,经长期随诊,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就各种术式的疗效进行如下比较、讨论。1一般资科本组152例,男10例,女142例,男女之比1:14。年龄最大54岁,最小18岁,平均36岁,其中40岁以下患者138例(占90.8%)。病程最长28年,最短2年。第一跖骨头内侧外生骨赘及拇囊炎者134足(占84.7%),第2.3因骨头下胼胝者124足(占78.6%)。Zq国有家族遗传史从…  相似文献   

10.
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病,表现为第一跖骨头内移,拇趾外翻,第一跖趾关节内侧拇囊炎.矫正拇外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很多,我院自1998年~2006年共收治143例、152足患者,均采用了手术矫形治疗,经长期随诊,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就各种术式的疗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拇外翻畸形是拇趾相对于第一跖骨干在第1跖趾关节部位向外侧移位超过正常生理范围的一种畸形。拇外翻的手术主要包括软组织手术、骨性手术以及骨和软组织联合矫正手术。在对拇外翻矫正术进行编码时,应注意主导词的选择。编码员要按照工具书中的编码规则结合临床实际进行编码,对拇外翻的手术编码,要根据手术记录明确手术术式,拇囊肿切除术伴软组织矫正术77.53,拇囊肿切除术伴软组织矫正术和第一跖骨切开术77.51,拇囊肿切除术伴软组织矫正术和关节固定术77.52,锤状趾修补术77.56,爪形趾修补术77.57,其他拇囊肿切除术77.59。同时对拇外翻手术的编码案例进行分析,提示编码人员在编码过程中不光要掌握国际疾病的分类知识,也要不断学习相关医学知识,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更重要的是要擅于使用ICD-9-CM-3编码工具书,正确选择主导词,提高编码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跖骨颈斜形嵌插截骨术治疗足拇外翻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采用第一跖骨颈斜形嵌插截骨术为主,同时切除拇囊肿、跖骨头骨赘治疗足拇外翻26例32足.结果 术后获得良好的形态和功能,拇外翻角及跖骨夹角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应用跖骨颈斜形嵌插截骨术治疗足拇外翻畸形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第一跖骨颈内侧截骨、术中配合正骨八法治疗脚拇趾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09年6月,采用跖骨颈微创截骨结合中医正骨八法治疗32例(46足)拇外翻患者,男9例,女23例,年龄35~79岁,平均55岁,病程6个月~10年,患者术前主要症状表现为拇外翻畸形、拇囊炎,穿鞋及行走时疼痛明显。手术前后均摄双足负重正侧位X线片,测量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夹角及近侧关节固角以判定畸形程度,并采用足部疾患治疗效果AOFAS评分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时限为24~57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骨愈合满意,无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情况,术后足部持续疼痛2例。术后2年与术前相比,患者的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夹角及近侧关节固角平均矫正11.7°、3.5°和9.7°,AOFAS评分提升33.8分。结论:跖骨微创截骨手术结合中医正骨八法是治疗拇趾外翻畸形的一种较好的、疗效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拇外翻是足部常见疾病,易并发滑囊炎、胼胝、锤状趾等,常感疼痛,且足外形差,影响美观。我院于1995年1月~1997年7月采用第一跖骨基底部截骨,第一、二跖骨颈捆绑治疗拇外翻畸形7例13足,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7例均为女性,年龄21~54岁,平均34.5岁;双足6例,右足1例,其中平足2例,伴有第二跖骨下胼胝9足,第二趾仰趾畸形1例2足,7例13足均有疼痛、拇囊炎表现,病程1~30年,手术前足负重正位X线片测量:拇趾外翻角(M1-P1角)最小35°,最大42°,平均38°…  相似文献   

15.
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病,表现为第一跖骨头内移,拇趾外翻,第一跖趾关节内侧拇囊炎。矫正拇外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很多,我院自1998年~2006年共收治143例、152足患者,均采用了手术矫形治疗,经长期随诊,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就各种术式的疗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拇外翻畸形以拇趾向外侧偏斜移位异常增大、前横足弓塌陷、拇囊炎和步态异常为特征.评估以影像学(X线、MRI、超声成像)、疼痛评估和静态、步行状态下足底压力为主,三维运动解析技术能全面、精确评估其步行功能.考虑手术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骼是否发育成熟等因素,拇外翻常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但其康复治疗方案及疗效一直受到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足拇外翻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近2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500例足拇外翻患者设为病例组,将同期来我院体检的500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地区、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且对照组无足拇外翻和其他骨骼畸形等病变,回顾性分析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与足拇外翻的相关性。结果以第一跖骨头为圆形作为发病因素,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以跖间角过大作为发病因素,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以跖骨内收作为发病因素,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以籽骨位置异常作为发病因素,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结论第一跖骨头为圆形、跖间角过大、跖骨内收、先天性籽骨异常与足拇外翻的发病关系确切,可以利用其筛查足拇外翻易患人群,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足拇外翻的发病率,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的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本组23例(42足)拇外翻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行第1跖趾关节囊外侧松解,第1跖骨头内侧骨赘切除,跖骨头颈斜形截骨,术后“8”字绷带包扎,生活可自理。结果优20例37足,良2例4足,差1例1足,优良率976%。结论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的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 本组23例(42足)拇外翻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行第1跖趾关节囊外侧松解,第1跖骨头内侧骨赘切除,跖骨头颈斜形截骨,术后"8"字绷带包扎,生活可自理.结果 优20例37足,良2例4足,差1例1足,优良率976%.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足拇外翻治疗中,如何进行术前评估、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的康复训练。方法1995年7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47例78足拇外翻患者,采取Mayo术式加拇趾内收肌切断术式6例11足,改良McBride术式20例34足,改良McBride术式加近端跖骨截骨术8例13足,Akin术式5例8足,Keller术式8例12足,通过随访评定疗效。结果47例中40例69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5年,平均2.6年,总优良率达94.2%,疗效满意。结论拇外翻的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是关键,术中仔细操作,术后系统固定及功能锻炼,可最大限度地防止术后复发和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