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疗效。方法 :对住院的SAH患者 3 1例应用脑脊液持续引流为治疗组 ,2 5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病人头痛缓解时间、脑积水发生例数、脑血管痉挛发生例数、消化道出血例数、肾功能损害例数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组死亡 1例 ,对照组死亡 5例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SAH可减少并发症 ,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持续引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对住院的SAH患者31例应用脑脊液持续引流为治疗组,25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病人头痛缓解时间、脑积水发生例数、脑血管痉挛发生例数、消化道出血例数、肾功能损害例数,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5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SAH可减少并发症,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付俊明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3):95-96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HA)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我院1999-01-2003-12,应用19G硬膜外导管进行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治疗SHA60例临床疗效。结果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确切,无再出血、脑疝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通过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治疗SHA,疗效好、安全,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付俊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3):95-96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HA)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我院199901~200312,应用19G硬膜外导管进行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治疗SHA60例临床疗效。结果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确切,无再出血、脑疝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通过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治疗SHA,疗效好、安全,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早期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慧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1):97-97
目的探讨早期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早期腰椎穿刺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随机抽取在我科保守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作对照组,比较两组:(1)头痛缓解时间;(2)脑血管痉挛发生率;(3)再出血发生率;(4)肾功能损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缓解剧烈头痛、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另早期脑脊液持续引流明显减轻了颅内压,减少了脱水荆甘露醇的用量,降低对肾功能的损害。结论早期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克服了传统内科治疗的许多不足,且方法简单、安全、经济、可靠,对缓解剧烈头痛及预防脑血管痉挛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脑脊液净化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45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接受了脑脊液净化治疗,多数做了3~5次,最多者做9次。每次脑脊液出量20~70ml,平均总出量168±62ml。4例急性期复发出血。3个月后33例患者基本康复,无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11例有神经功能缺陷。1例因暴发性肝炎,消化道大出血死亡。作者结合文献讨论了脑脊液净化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机理,指出其可清除积血,降低颅压,预防或减轻血管痉挛与迟发性缺血性神经缺陷,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研究密闭式腰池循环引流与置换脑脊液(CSF)治疗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98例重度SAH患者随机(投掷硬币法)分为治疗组(采用腰池置管密闭式循环引流置换CSF治疗,146例)和对照组(采用间断腰穿CSF置换治疗,152例)。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为(6.34±5.15)分、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ADL)指数评分(91.39±15.32)分、GCS(13.98±1.04)分;对照组NIHSS(15.91±7.26)分、ADL指数评分(53.86±13.39)分、GCS(10.05+1.46)分;两组均差异明显(P〈0.01)。治疗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6+2.63)d、SAH廓清时间(4±1.7)d、住院(23±3.1)d。并发症的发生率35.62%、死亡率13.01%,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5±1.72)d、(11±2.6)d、(39±3.7)d、55.92%和25.66%(P〈0.05)。结论腰池置管密闭式循环引流与置换cs术治疗重度SAH简便易行、经济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9.
不等量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科常见病,起病急、病情重,目前开展脑脊液(CSF)置换治疗多为等量,我院用不等量CSF、置换治疗SAH,显示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1资料1.1临床资料:人选标准:在发病72小时内住院,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CT或CSF检查证实。病情根据Hunt和Kosnik分级法符合Ⅱ-Ⅳ级,均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男11例,女13例,年龄21-69岁,平均(45±13.9)岁,病情分级按Hunt 相似文献
10.
吴丽娟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76,(1)
颅脑外伤手术后的脑脊漏有时经反复腰穿可使之自愈。Vorch及Rougerie采用经腰穿行脑脊液持续引流代替反复腰穿。White等人应用闭合性持续性脑室引流系统,此法明显地降低了感染的危险。作者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改进,并用于腰部及脑室引流。 相似文献
11.
腰池脑脊液闭式引流与置换治疗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腰池置管脑脊液闭式引流与置换技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价值,规范其操作方法。方法采用腰池置管脑脊液闭式引流与置换技术治疗外伤性、原发性或继发性SAH患者38例,常规内科治疗的38例SAH患者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患者头痛和颈项强直持续时间、昏迷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死亡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脑疝、脑积水、迟发性颅内血肿等并发症。结论腰池置管脑脊液闭式引流与置换技术简单实用、安全,疗效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郑玉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0):62-6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病.SAH占出血性脑卒中的20%,严重的并发症使其致死率和伤残率较高.我科2007-01~2008-06应用脑脊液(CSF)置换术治疗重症SAH 2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脑脊液体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包头市第二医院神经科(0140400)刘国荣,李月春,张树雄,王宝军,吕培功例1,女,42岁,以头痛呕吐诊断为脑室出血住院。睡眠中突然剧烈头痛,呕吐,10分钟后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昏迷双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压眶四肢不动B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行脑脊液引流与置换术的时机和方式,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共入选重度原发性SAH患者43例,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腰池置管密闭式循环引流与置换CSF技术治疗)21例和对照组(采用间断腰穿CSF置换术治疗)22例。另选择同期住院的轻-中度SAH患者23例作为空白组(单纯内科保守治疗)。观察指标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意识障碍评分(GCS)、头痛缓解时间、蛛网膜下腔血液廓清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NIHSS 5.85±5.35、ADL 95.42±16.35、GCS 13.95±1.03;对照组NIHSS 20.83±8.78、ADL 63.23±10.45、GCS 9.80±1.4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并发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23.81%(5/21),死亡2例(9.5%),低于对照组的54.54%(12/22),死亡4例(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头痛缓解时间5±1.38d、蛛网膜下腔血液廓清时间3±1.6d、住院时间17±1.8d,低于对照组的16±2.57d、8±2.5d及33±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再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4.29%(3/21)、18.18%(4/22)及21.74%(5/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SAH的轻重程度早期选择不同的CSF引流与置换技术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减少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和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无增加再出血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侧脑室外引流及脑脊液净化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治疗组(28例)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及脑脊液净化加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结果 治疗组无1例死亡,对照组死亡4例(13.3%)。治疗组急性脑积水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均为3.6%,对照组急性脑积水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13.3%和2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结合脑脊液净化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侧脑室外引流及脑脊液净化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治疗组(28例)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及脑脊液净化加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结果 治疗组无1例死亡,对照组死亡4例(13.3%)。治疗组急性脑积水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均为3.6%,对照组急性脑积水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13.3%和2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结合脑脊液净化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红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8):102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是脑卒中疾病中能在1h左右引起死亡的一种类型。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后,颅腔内容物增加,除迅速出现头痛、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临床上较多见,起病突然,治疗不当可引起脑积水,甚至形成脑疲导致死亡。我科1995年12月至lop年10月采用腰穿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级资料:本组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26岁,平均年龄52岁,均为首次发病,于入院后当天经头颅CT及腰穿检查确诊,排除血液病及肿瘤等其它因素。1.2临床表现:活动状态下起病8例,安静状态下起病2例,均有剧烈的头痛,5例有颈癌,7例头晕、恶心,6例呕吐,6例血压高于正常,意识状态均清醒,7例… 相似文献
20.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红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6):126-127
脑脊液置换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预后,现将治疗效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蛛网膜下腔出血(SAH)80例,置换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22~45岁33例,46~60岁7例,61~71岁2例。对照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23~45岁27例,46~60岁8例,61~7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