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一种通过使用人工膝关节假体替代损坏严重且丧失了正常功能的膝关节表面,以达到解除膝关节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目的的手术方式~([1])。TKA是临床治疗终末期膝关节疾病的常用手段,但是TKA术后通常会存在剧烈疼痛,给患者的术后康复带来不利影响。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能够准确定位,将导管精准地放置在股鞘内股神经周围,具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普瑞巴林与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20例拟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基础镇痛组(B)组: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基础镇痛方案;普瑞巴林(P)组:PCIA+基础镇痛方案+普瑞巴林;连续股神经阻滞(NB)组:CFNB+基础镇痛方案;联合应用(C)组:CFNB+基础镇痛方案+普瑞巴林。比较4组患者术后3月内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主、被动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及术后不良反应、补充性镇痛、镇痛总体满意度以评价各组的临床效果。结果:NB组、C组术后1、4、12、24 h,2 d静息与运动VAS评分、主、被动ROM评分、术后补充性镇痛剂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与B组、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静息VAS评分P组、C组显著低于B组、NB组;C组术后3、5 d主、被动ROM评分与B组、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FNB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早期疼痛和关节活动有较理想的控制和改善效果,且无需吗啡类药物补充镇痛,不良反应少。普瑞巴林可降低术后康复期关节周围慢性疼痛综合征的发生率。两者联合应用互为补充,改善TKA术后早期和后期疼痛和康复,是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3.
余丹  陈自洋 《江苏医药》2020,46(2):171-174
目的观察股神经阻滞联合盐酸羟考酮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TKA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单次股神经阻滞镇痛,B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经静脉自控镇痛。评估术后48h内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后24、36和48h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A组(P<0.01)。两组术后8、12、24、36和48h的Ramsay镇静评分、MAP、HR及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及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股神经阻滞联合应用盐酸羟考酮用于TKA术后镇痛效果更好,有利于早期实施膝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布比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行超声引导下布比卡因股神经患者自控神经干镇痛(PCNA);B组给予吗啡和布比卡因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均持续镇痛2d.记录静息和持续被动运动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肌力分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时点两组静息VAS评分相仿,但A组术后48 h持续被动运动时的VAS低于B组(P<0.01).两组患者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4.3%(1/23),明显低于B组的30.4% (7/23) (P<0.01).术后4周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置管部位感染及患肢感觉运动障碍.结论 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PCNA用于TKA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置换(TKA)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Ⅲ级行单侧TKA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FB)、硬膜外镇痛组(EA)和局部浸润镇痛组(LA)。3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局麻药混合液。记录4、12、24、36、48h静息状态和术后24、36、48h持续被动运动时VAS疼痛评分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术后各时点静息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术后24、36、48h持续被动功能训练时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各时点肌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股神经阻滞镇痛在持续被动运动镇痛效果好,且不影响非手术侧股四头肌的肌力,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是TKA术后又一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7.
杨伟才  周正阳 《北方药学》2022,(11):159-161
目的: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术中镇痛是使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到2020年10月之间100例在我院收治择期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为50例。两组研究对象在手术过程中均应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其中参照组患者术后给予静脉泵注芬太尼镇痛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治疗,分析两组镇痛效果。结果:未进行镇痛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指疼痛程度存在一致性(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主动膝关节屈曲角度均大于参照组患者(P<0.05);静息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主被动活动VAS评分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本文研究麻醉方式应用在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镇痛服务中,能改善膝关节生物功能,减轻疼痛程度,减少术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周璐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324-325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镇痛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通过选取我院2010年采取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案的17例人工膝关节置换(TKA)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10例应用股神经阻滞镇痛技术镇痛作为治疗组,另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疼痛VAS评分及术后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并评估股神经阻滞镇痛技术在术后恢复早期功能锻炼中的作用。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所有病例置换术前后评分有无著差异。结果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的10例患者(治疗组)术后48h内及72h内在相关不良反应,术后疼痛(VAS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情况与7例患者(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股神经阻滞镇痛技术可以减轻围手术期患者疼痛,促进其早期活动,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ASA I~Ⅱ级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镇痛(CEA)组和静脉镇痛(CIA)组.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EA组20例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连接2 mg/ml罗哌卡因+2 μg/ml芬太尼止痛泵维持镇痛1 d.CIA组20例术后拔出硬膜外导管静脉连接5 μg/ml芬太尼+1 mg/ml氯胺酮止痛泵维持镇痛2 d.记录两组术后6 h、12 h、24 h、36 h、48 h VAS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术后24~48 h,在无硬膜外镇痛的情况下,两组疼痛评分是否有明显差别.结果 术后6 h,12 h,24 h CEA组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IA组患者(P<0.05);术后36 h、48 h CEA组VAS评分升高,但与CIA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CEA组术后恶心、呕吐、瘙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IA组.结论 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可产生较强的镇痛作用,明显优于静脉镇痛,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适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镇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股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静脉镇痛在膝关节镜术后疼痛中的缓解作用,探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4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根据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分为A组与B组各47例,A组采用自控静脉镇痛,B组采用股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静脉镇痛,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镇痛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国产局部麻醉镇痛系统与进口静脉输注装置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研究设计为两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为2008年1至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实施腹腔内或腹壁手术的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区组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试验组使用国产局部麻醉镇痛系统经伤17局部输注利多卡因,对照组使用进口静脉输注装置输注吗啡。观察2组术后24及48h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对镇痛系统或装置的满意程度、是否使用镇痛药、使用镇痛系统或装置时是否出现不适感、是否影响活动、是否出现炎性反应或液体渗漏以及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男47例,女33例,平均年龄(50.34-14.6)岁;对照组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龄(49.54-12.7)岁。2组受试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手术类型及镇痛初始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48h2组患者VAS评分、使用镇痛系统或装置的满意程度、不适感、影响活动程度、炎性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试验组出现局部渗液者(10例,12.5%)明显多于对照组(2例,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局部渗液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为局部麻醉镇痛系统输液导管放置部位不合适。结论国产局部麻醉镇痛系统与进口静脉输注装置均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孙文  白月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378-3378,3381
目的观察静脉自控止痛泵(PCIA)给药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实验组232例产妇剖宫产术后应用PCIA镇痛;对照组192例采用间断肌内注射止痛药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睡眠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减少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出血量、排气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PCIA镇痛经济有效,操作简单安全,值得广泛推广,有助于为广大产妇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创椎间盘手术后氯诺昔康持续静脉输注(PCIA)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微创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M组(吗啡组,n=40)、L组(氯诺昔康组,n=40)和LF组(氯诺昔康+芬太尼组,n=40)。三组均采用PCIA,总量80ml,背景输注2ml/hr,PCA2ml,锁定时间10min,负荷量经硬膜外给予0.75%Bupivacaine4ml。配方为M组吗啡0.25mg/ml,L组氯诺昔康0.5mg/ml,LF组氯诺昔康0.5mg/ml+芬太尼5μg/ml。观察治疗开始后1h、4h、8h、16h、32h视觉模拟法疼痛评分(VAS)并记录治疗期间病人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开始后1h、4h三组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后各时间点L组VAS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M组和LF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L组、LF组明显低于M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微创椎间盘手术后中到重度疼痛中,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比氯诺昔康单独使用镇痛效果好,与吗啡具有同等的镇痛效果,而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不良反应较少发生,是一种较好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舒芬太尼用于直肠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D组予地佐辛0.7 mg/kg加生理盐水至60 mL,S组予舒芬太尼1.5μg/kg加生理盐水至60 mL,行静脉镇痛(PCA)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和镇静情况,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镇静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直肠癌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腹腔内喷洒罗哌卡因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A)对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R组和C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芬太尼静脉PCA.R组手术结束前腹腔内均匀喷洒0.2%罗哌卡因50 mL,C组作为对照.评估术后3 h(T1)、12 h(T2...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比较硬膜外与静脉使用芬太尼自控镇痛在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二次足月剖宫产产妇93例,年龄25~35岁,体重指数(BMI)18.0~25.0 kg/m~2。将其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组)和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均使用芬太尼作为镇痛药物,观察术后48 h内的疼痛评分、血压变化、术后下肢麻木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与PCIA组比较,PCEA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但导尿管停留时间较长(P<0.05),下肢麻木的发生率较高,两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主观镇痛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EA用于再次剖宫产术后除可以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外,还可以减少术后恶心呕吐,有利于患者产后恢复。但需要密切关注产妇血压波动及下肢麻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朱广球  尤匡掌 《江西医药》2006,41(4):198-199
目的 以等效价剂量芬太尼为对照,探讨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优越性。方法 60例择期全麻下开腹手术患者,ASAⅠ-Ⅱ,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F)组和芬太尼(F)组,每组30例。SF组术后镇痛以舒芬太尼3μg/kg,F组术后镇痛以芬太尼0.024mg/kg,均稀释至100ml,负荷量3ml,背景剂量2ml/h。自控追加剂量2ml/次,锁时15min。观察病人术后4h、12h、24h、40h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和舒适程度评分、脉搏氧饱和度、PCA有效按压情况,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4h、12h、24h舒芬太尼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术后4h、12h的镇静评分、舒适评分舒芬太尼组高于芬太尼组。术后4h、12h、24h时点间舒芬太尼组的按压次数明显少于芬太尼组。SPO2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别。术后40h内舒芬太尼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SF:5/30,F:12/30;P〈0.05)。结论 舒芬太尼是一较好的术后静脉镇痛药物,较芬太尼有着较强的镇痛、镇静作用。患者舒适程度较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曲马多用于下颌骨折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下颌骨骨折病人6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30),曲马多10mg/kg+氟哌利多5mg+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注入镇痛泵;Ⅱ组(n=30),曲马多15mg/kg+氟哌利多5mg+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注入镇痛泵,分别于拔除气管插管后为病人施行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术后48h内病人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曲马多10mg/kg用于术后静脉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复合地佐辛注射液对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产妇恢复质量、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4月桐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单胎剖宫产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2μg/kg)+地佐辛注射液(0.2 mg/kg)+昂丹司琼(8 mg);治疗组给予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1 mg/kg)+地佐辛注射液(0.2 mg/kg)+昂丹司琼(8 mg)。比较两组术后40项恢复质量量表(QoR40)评分、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有效按压次数、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尿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术后24、48 h治疗组舒适度评分、情绪状态评分、心理支持评分、总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头晕、恶心呕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