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近两年来,用片段弓矫治器矫治腭侧阻生的上颌尖牙,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矫治器制作:手术暴露腭侧阻生尖牙,在尖牙冠上粘托槽或小牵引钩备牵引。在6上粘带颊面方管的带环,并在带环间用1.0mm钢丝弯制横腭弓增强支抗。片段弓由固位曲、调整曲和牵引曲的方丝构成,初期用0.016″×0.016″的方丝弯制。以防止弓丝在磨牙带环颊管中旋转,并有利于控制牵引力大小和方向,固位曲紧靠带环颊管并与之结扎,调整曲位于带环颊管前2mm~3mm,有时需在弓丝加一颊向转矩,以防对牙的损伤;牵引曲弯制在尖牙相对牙弓的唇侧并有1cm左右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在正畸临床工作中磨牙正跨牙合患者为数不少。由此而导致咀嚼效率降低、下颌运动受限、颞颌关节疾病。常规矫正跨牙合的方法是颌间交互牵引。此法常会导致不希望移动的支抗牙舌向或颊向移位并伸长。为克服以上弊端 ,我们尝试应用改良腭杠对上颌颊移位的磨牙和前磨牙进行矫正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改良式腭杠的制作用 1.2 mm不锈钢丝于石膏模型上弯制腭杠 ,在腭杠与磨牙带环间弯制伸向所需矫治跨牙合牙方向的钩状连接体 (如图 1所示 )。此连接体可以用类勾挂施力橡皮圈。弯制完毕后 ,钢丝游离端锤扁与磨牙带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模型测量扩弓前、后牙弓宽度和上颌第一磨牙冠颊倾度及扭转度的变化,评价NiTi方丝反扎扩弓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1 6例(9例女性,7例男性,平均年龄1 7.2岁)单侧/双侧后牙反牙合病例,均戴用0 .0 2 2系统直丝弓矫治器经过初步排齐,在上颌牙列将0 .0 1 8×0 .0 2 5英寸NiTi方丝反向结扎入槽扩弓。扩弓前后取石膏模型,在模型上测量上颌尖牙牙尖间距、第一、二双尖牙颊尖间距,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间距,第一磨牙冠颊倾度及扭转度。应用配对t检验评价扩弓前、后的显著性变化。结果 NiTi方丝反扎后上颌尖牙牙尖间距、第一、二双尖牙颊尖间距及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间距分别增加了3.0±1 .1mm、3.5±1 .4mm、2 .9±0 .9mm、4 .8±1 .8mm ,第一磨牙冠颊倾1 0 .7±4 .6°,远中颊向扭转5 .6±3.7°,具有显著性差异。所有病例反牙合均解除并稍过矫正,平均疗程6周。结论 NiTi方丝反扎扩弓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快速解除后牙牙性反牙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固定式腭弓是将腭弓两端焊接于上颌第一磨牙带环的腭侧面,使三者构成一整体,通过带环粘着而固位于上颌第一磨牙。常用于纠正磨牙扭转,调整磨牙的近远中及颊腭侧位置,还可用于调整磨牙垂直向位置以及增强支抗,因而在口腔正畸中广泛使用。但临床上常常有因为操作不当而出现假焊、  相似文献   

5.
<正> 笔者自1986年以来应用钛镍丝制作固定矫正器,矫治前牙反32例,获得满意效果、兹介绍如下: 材料与方法材料由32名前牙反(牙合)者,其中乳牙期8名,替牙期11名,恒牙初期13名。其性别为男13名,女19名。矫治器组成包括弓丝、托槽、带环及附件(弹力圈)。具体作法是:1.按常规制作6|6/6|6带环,带环颊侧焊0.8mm内径的颊面管。2.用φ0.46mm钛镍丝按标准的牙弓弧度弯制与牙  相似文献   

6.
预成镍钛摇椅形唇弓矫治力系统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预成摇椅弓施予牙弓中各个牙的初始力系统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方法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预成摇椅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用非线性分析法分析其施予各牙的力系统。结果 预成摇椅弓作用下切牙受到龈向力、舌向力、根舌向转矩及冠近中倾斜力矩;尖牙受到(牙合)向力、唇向力、根舌向转矩、冠近中倾斜力矩;双尖牙受到(牙合)向力;下颌磨牙受到龈向力、颊向力及根颊向转矩,冠远中倾斜力矩及近中唇向扭转力矩;上颌磨牙受到(牙合)向力、舌向力及根颊向转矩,冠远中倾斜力矩及近中唇向扭转力矩。结论 预成摇椅弓施予牙弓中每个牙的初始力系统都是包含多个力及力矩的三维复杂力系,且与标准弓形摇椅弓不同的是在压低切牙的同时有使其舌倾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改良腭弓矫治伴有上颌第二磨牙颊侧错位的单侧或双侧正锁(牙合).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2年8月第二磨牙正锁(牙合)正畸患者20例,男7例,女14例,年龄15~36岁.采用直径1.2 mm不锈钢丝弯制改良腭弓拉颊侧错位的上颌第二磨牙入牙列,根据错(牙合)情况下颌牙弓采用固定矫治器和/或交互牵引配合矫治,观察临床疗效.每个病例正锁(牙合)纠正前后拍摄曲面断层片及头颅侧位片,比较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均在2~4.5个月内完成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矫治,磨牙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颅面软硬组织测量值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改良腭弓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矫治上颌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装置.  相似文献   

8.
摇椅形唇弓矫治力系统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摇椅弓施予牙弓中各个牙的初始力系统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摇椅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用非线性分析法分析其施予各牙的力系统。结果 在摇椅弓作用下 ,切牙受龈向力、唇向力、根舌向转矩、近中唇向扭矩 ;尖牙受向力、根舌向转矩、冠远中倾斜力矩及近中唇向扭矩 ;双尖牙受向力、根舌向转矩及近中唇向扭矩 ;磨牙受到龈向力、颊向力、根颊向转矩、近中唇向扭矩。结论 作为连续唇弓 ,摇椅弓施予牙弓中每个牙的初始力系统 ,都是包含多个力及力矩的三维复杂力系。在压低切牙磨牙、升高双尖牙的同时 ,还有引起牙齿轴向扭转及倾斜度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不同弓形摇椅形唇弓三维矫治力系统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预成摇椅弓和标准弓形摇椅弓施予牙弓中各个牙的初始力系统进行定性研究和对比分析。材料方法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别建立 0 .0 18× 0 .0 2 5英寸预成NiTi下颌摇椅弓及标准弓形NiTi下颌摇椅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对摇椅弓施予各牙的力系统用非线性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标准弓形摇椅弓作用下 ,下颌切牙受到龈向力、根舌向转矩以及较小的唇向力和近中唇向扭矩 ;预成摇椅弓作用下切牙受到龈向力、舌向力、根舌向转矩及冠近中倾斜力矩。两种弓形摇椅弓均施予尖牙向力、唇向力、根舌向转矩。双尖牙均受向力、根舌向转矩及近中唇向扭转的力矩 ,表现升高的趋势。两种弓形摇椅弓均施予第一磨牙龈向力、颊向力及根颊向转矩、冠远中倾斜力矩及近中唇向扭转力矩。显示其压低、颊向移动、牙冠远中直立、冠近中唇向扭转的趋势。结论 :两种弓形摇椅弓施予牙弓中每个牙的初始力系统都是包含多个力及力矩的三维复杂力系 ,并通过同时作用于牙弓的前段、中段、后段来完成整平下牙弓过深的Spee曲线、打开咬合。与标准弓形摇椅弓施予切牙唇向力不同的是预成摇椅弓施予切牙舌向力 ,在压低切牙的同时可以防止其唇倾。且预成摇椅弓引起牙弓宽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倾向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按 Andrews 的最好的正常(牙合)的6个特征,从成都地区的300付正常(牙合)模型中精选了40付最佳的牙(牙合)模型,在测量牙(牙合)特征的基础上,用计算机图形数字化仪系统辅助测量研究了上下牙弓的外形特征,得出切牙、尖牙、双尖牙、和磨牙各测量标志点在 x、y 坐标上的均值与标准差;计算出各同名牙问的牙弓宽度的均值与标准差;牙弓最前点到尖牙、双尖牙、磨牙到x轴的垂直长度的均值与标准差。绘出了上下牙弓的平均模板图和标准牙弓图形,供方丝弓,细丝弓矫治器弓丝弯制时的参考标准,并为弓丝的成品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舌弓、腭弓 ,Nance弓等是正畸矫治中常用的增强支抗的方法 ,焊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矫治的效果 ,它们可以通过带舌腭侧的舌面管与带环相连接 ,但临床上更常用的是将其与带环直接连接在一起。临床上通常的做法为 :首先将带环从口内翻到石膏模型上然后弯制舌腭弓 ,然后固定 ,用银焊焊接舌腭弓。常用的固定方法为 :蜡固定后用石膏包埋。我们认为整个过程中有 5个关键会严重影响焊接效果 ,现将体会和经验环节介绍如下 :1 取印模  取印模前需先将带环焊接面打磨成粗糙面以利焊接。取模时带环有时没被直接翻入阴模中 ,从口内取出放回阴模…  相似文献   

12.
腭托作为加强上颌支抗装置 ,在临床上使用较多。作者利用腭托装置将前部的塑料部分进行改良 ,做成平导板或平斜面导板 ,对深覆牙合患者打开咬合 ,效果较好 ,介绍如下。1 改良腭托的制作1.1 取模 将 16 ,2 6带环试戴好后 ,给患者取印模。取下 16 ,2 6带环 ,放在印模各自的位置上灌注石膏模型。1.2 用直径 0 .8mm不锈钢丝弯制腭弓 ,要求弓丝位于16 ,2 6腭侧距龈缘 1cm左右 ,离开黏膜 0 .5mm ,前部于切牙乳头后方弯制小圈以便和自凝塑料结合。钢丝末端于 16 ,2 6牙冠腭侧中部平行于牙长轴并离开 0 .5~ 1mm。然后制作前部的塑料部分 ,塑料…  相似文献   

13.
固定正畸时 ,双尖牙及尖牙的远中移位 ,离不开支抗磨牙的牵引。对于牙列拥挤并伴单侧磨牙完全缺失的患者 ,要顺利引退磨牙缺失侧的双尖牙和尖牙则十分困难。作者采用自制固定唇舌弓矫治器 ,借助对侧磨牙所提供的支抗 ,顺利完成双尖牙和尖牙的远中移位。取得理想的矫治效果。1 固定唇舌弓矫治器的设计制作1 1 设计固定唇舌弓矫治器由非磨牙缺失侧的第一、二磨牙带环 ,唇舌弓 (唇弓与舌弓连为一体 )及位于磨牙缺失侧第一、二磨牙缺隙处的鞍式塑料基托组成 (图 1)。图 1 唇舌弓矫治器引退双尖牙1 2 制作常规取模、分牙。在石膏模型上制作第…  相似文献   

14.
替牙期前牙反牙 合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错牙 合畸形,由于下前牙的锁结作用,妨碍了上颌牙弓矢状方向的发育,使得上颌发育受限,反过来上颌向前发育又反使下颌过度前伸生长。这类错牙 合畸形若得不到及时治疗,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加,症状只能越来越严重。严重者可发展为骨性错牙 合畸形,故其早期矫治具有重要的临床及生理意义。     目前多用弓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它可以在三维方向上控制切牙的移动,其在打开咬合、压低及内收牙齿等方面的应用正为广大正畸医师所重视。有报道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 合方面应用多用弓〔1~3〕,且主要应用在上颌牙列。但在反覆牙 合深反覆盖浅的病例,由于上切牙上无法粘贴托槽,若矫治先从上颌着手则需先要抬高咬合,而替牙期反牙 合又常见是下切牙伸长,直立舌倾以及齿槽突的增高,故本文对这类病例治疗先从下颌着手。现就治疗的适应证、弓丝弯制与使用方法、疗效分析及注意事项做如下叙述。 1 适应证    本方法适用于替牙期前牙牙性反牙 合,尤其是反覆牙 合深、反覆盖浅、下颌Spee曲度过大、下切牙过高位且牙槽突发育明显过度患者。 2 弓丝的弯制及使用方法     首先在下颌两个磨牙粘固带环,下切牙上粘贴方丝托槽。如果下切牙排列不整齐可用局部弓丝将其排列整齐。多用弓技术即是用两个磨牙做支抗通过多用弓将矫治力施加于下颌切牙以控制其三维方向上的移动。取一根0.46 mm×0.64 mm(0.018 in×0.025 in)的不锈钢丝弯制多用弓:(1)切牙段弧形弯制,在弓丝的中间用方丝弓成形器将其弯成前牙段弧形,调整弧形段弓丝使其正好就位于下切牙托槽槽沟之中,并在侧切牙远中的弓丝上做标记;(2)前部下降段,在标记处将弓丝龈向弯曲,一般下降段长约3~5 mm,应确保双侧下降段位于同一位置,高度一致,然后将弓丝向远中弯制成下降段之水平部,两侧水平部应位于同一平面;(3)后部上升段,此弯曲常置于第一磨牙颊侧管近中,高度与前部下降段一致,然后再将其向远中弯曲并可伸入颊侧管。这时取下弓丝将其置于平板上从牙 合面观多用弓是对称的,从正面或侧面观察是平整的。     根据错牙 合畸形具体情况及使用目的不同,方丝弯制可做如下改变:(1)如果牙弓过长则将方丝后部上升段弯曲略向近中移动少许,其弯曲部近移距离恰好与牙弓长度缩短的距离相等;(2)如果切牙过于唇舌向倾斜则可在切牙段的方丝上加上适当转距;(3)如果需要压低下前牙则在上升段远中部将方丝弯成与弓丝平面成30°~45°角;(4)如果需唇展或内收前牙则可在方丝下降部与水平部之间的交界处打一小圈,同时根据需要,上升段可紧靠或远离颊面管近中(图1)。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压低辅弓在尖牙远移过程中增加后牙支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要强支抗,上颌减数第一双尖牙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研究组采用上颌NANCE弓,配合0.017"×0.025"TMA压低辅弓,30°后倾弯,150g力远中牵引尖牙至第二双尖牙,对照组采用上颌NANCE弓,配合口外弓。将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定位片和三维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量进行独立t检验。结果:研究组在尖牙远中移动的过程中,右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0.77mm,近中腭向扭转8.9°;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约0.72mm,近中腭向扭转8.8°;右侧上颌尖牙远中移动约5.5mm,远中腭向扭转10.3°;左侧上颌尖牙远中移动约5.71mm,远中腭向扭转15.1°。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且第一磨牙在前后向的位移与尖牙的位移和磨牙的扭转存在高度相关性。结论:30°后倾弯的压低辅弓在远中移动尖牙过程中,可以为后牙提供强支抗。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选取10名12~15岁正畸病例,其中安氏Ⅱ类者8例,安氏Ⅰ类者2例。要求患者第一恒磨牙前牙弓拥挤度小于6mm,且第二恒磨牙已萌出。每位病例均戴用口内节段装置。双侧第一恒磨牙及双尖牙上均制作带环。改良Nanee腭弓焊接于双尖牙带环上,磨牙带环颊面焊双管。龈方圆管内径为1.143mm(0.045时),(牙合)方方管。第二双尖牙带环颊面焊一钮。将0.5588×0.7112mm(0.022吋×0.028吋)方丝与1.016mm(0.040吋)圆丝在颊面管远中留置3mm。颊面管前,方丝向龈方弯曲后与圆丝焊接在一起。焊接区前圆丝延伸至第一双尖牙前,并磨细至直径约0.7112mm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上颌腭扩展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例恒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未行牙槽突裂骨移植手术,上颌牙齿粘贴自锁托槽(AO, Time2),放置高弹性镍钛弓丝,采集患者治疗前和腭扩展6~17个月后的牙颌模型、头颅定位后前位片进行测量,分析上颌腭扩展前后患者的牙弓、牙槽骨、腭穹窿以及颌骨的形态变化。结果牙颌模型测量结果提示:第一前磨牙区牙弓宽度明显增大,其次为尖牙区牙弓宽度,第一磨牙区牙弓宽度增加最少,第二磨牙区宽度减小。牙弓长度变化不明显。第一磨牙近中颊向扭转。腭部宽度增加,深度减小。头影测量结果提示:鼻腔宽度、上颌基骨宽度和上颌磨牙宽度稍有增加。结论唇腭裂自锁托槽腭扩展后上颌牙颌形态在横向宽度的变化较矢状向的变化明显。短期腭扩展治疗效果以牙齿移动和牙槽改建为主。  相似文献   

18.
上颌横向发育不足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表现为上牙弓较下牙弓小,上下牙弓宽度不协调,后牙区反牙合甚至反锁牙合,常伴拥挤、腭盖高拱、颊侧前庭沟间隙变宽。上颌扩弓是治疗上颌牙弓横向发育不足的主要手段。目前常用的上颌扩弓方法包括:快速上颌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 RME)、慢速上颌扩弓(Slow Maxillary Expan-sion,SME)、手术辅助上颌快速扩弓(Surgically Assisted Maxillary Expansion,SARME)。每种方法的适应症不尽相同。本文着重对上述3种扩弓矫治手段在临床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文报道六例上颌发育不足者 ,并存在于上颌无自行萌出能力的第二双尖牙 ,安氏Ⅲ类患者 ,采用前方牵引矫正器与推上颌磨牙向后联合矫正治疗。方法 :六例安氏Ⅲ类患者均为 11 13岁 ,临床检查面部中三分之一凹陷 ,下颌不能退到对刃。第一恒磨牙均为近中 ,上颌第二双尖牙为双侧或单侧埋伏 ,上颌第一恒磨牙与上颌第一双尖牙之间无间隙 ,上颌第二双尖牙无自行萌出条件。矫正方法上颌前方牵引器与口内第一双尖牙的颊侧作牵引钩进行弹性牵引。约六个月上颌第一恒磨牙做带环 ,上颌第一恒磨牙与上领第一双尖牙之间置钛镍推簧 ,开展间隙。间隙充余后上颌第二双尖牙牵引导萌排入牙列。配合下颌矫正 ,Ⅲ类牵引 ,排除前牙反。结果 :经前方牵引与推磨牙向后联合矫正后 ,上颌硬组织改变明显 ,上颌向前发育 ,上牙弓长度增加 ,下颌后退 ,前牙覆覆盖情况正常。上颌埋伏第二双尖牙牵引导萌调整到位后 ,平均上颌牙弓长度增加 10 16毫米。无根或短根的埋伏阻生牙 ,矫正后根生长与同名牙根相同。矫正结果表明 ,无根或短根的埋伏阻生牙在生长发育期及时矫正 ,创造萌出条件 ,其牙根有再生长再发育的潜力。结论 :经前方牵引与推磨牙向后联合矫正后 ,既牵引上颌骨向前生长又为阻生牙生长开创了间隙 ,使阻生牙调整入列 ,  相似文献   

20.
我们应用Quad -Helix矫治器为 11例后牙弓狭窄的病例进行扩弓 ,疗效较佳。现结合临床应用体会 ,探讨一下Quad -Helix矫治器的矫治原理和疗效。材 料 和 方 法Quad -Helix矫治器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由0 9cm不锈钢丝弯制而成的带有 4个环圈的扩弓加力装置 ,有 2个前圈和 2个后圈 ,由前腭杆及侧腭杆将 4个圈连接起来 ,后圈反折向前紧贴磨牙、双尖牙腭侧而形成两个前臂 ,其构造如图 1所示。第二部分是磨牙带环 ,是四角簧的固位装置 ,其特点是腭侧带有扁管 ,最大径为两倍的 0 9cm弓丝直径 ,以利于反折的四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