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仲景后汗法从理论到临床的运用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出现了许多分歧和争论,如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崇尚辛温与崇尚辛凉之争。因此厘清仲景后历代医家对"汗法"的认识为清晰汗法的内涵和外延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汗及汗法     
汗法是治疗表证的基本大法,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奠定了汗法的立法依据。张仲景著《伤寒论》,将汗法针对于太阳病及太阳变证、兼证的治疗,为后人所推崇。至张元素汗剂方药除辛温剂用仲景方外,  相似文献   

3.
聂金娜 《中医杂志》2013,54(3):263-265
痰湿体质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对痰湿体质的成因、发病趋势及调治等方面的认识亦有补充,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发展了痰湿体质理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的学习,从可汗之病证、发汗之方剂、发汗之法度及汗法之活用四方面对张仲景汗法进行了归纳分析,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5.
马启昕 《中医研究》1993,6(2):16-17
本文对张仲景辨汗法,从汗出、无汗及其内容、临床意义等方面作了简要综述评议,以为群汗是张仲景辨证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于当今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近年来有关张仲景及其学说理论研究领域的期刊文献进行了回顾与分析,从探讨学术态度和医德、学术思想与思维方法、治病用药原则、组方用药规律、释文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并讨论了研究的现状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徐宗裔 《江苏中医》2000,21(1):34-35
《伤寒论》治则中推汗法为首法,其汗法有:解肌发汗法,开腠发汗法。汗法兼法有:清热发汗发,化饮发汗法,生津发汗法,利湿发汗法,和解发汗法,和阴发汗法,导下发汗法,温阳发汗法,温补清汗法。  相似文献   

8.
口渴是临床中特别常见的症状,为临证时准确辨证论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自古至今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于口渴的辨证用药.口渴既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疾病,如口干燥症或老年干燥症;又时常是其他疾病的一个伴随症状,口渴反映了人体内阴阳之盛衰、气阴之虚实、津液之存亡等状况,是我们临床辨证的一个重要根据,不仅在内伤杂病中经常见到,而且在外感疾病中出现的频率也相当高.  相似文献   

9.
10.
从病因病机及发病症状、治法等方面叙述了历代医家对湿温的认识。发病原因归纳为湿、热、暑三部分,体内肠胃之湿交阻酝酿发病,表现为身热不扬、酸痛、胸腹痞闷、面色淡黄、苔腻、脉濡等特点,呈病热缠绵、病程较长、病史多留过于气分、分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的不同。历代医家对其治疗各自有独特的方法,均以辨证为基点,确定治法,选方用药贵在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1.
浅析历代医家对痹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公元前6世纪起,中医学即有关于四肢病的记载,指因受“风”而得的四肢关节疼痛的疾病,并把这一类关节肿痛、活动障碍、肌肉酸痛、麻木、沉重等症状统称为“痹证”。探讨痹病的病因病机,研究其特点,有利于指导临床。现就历代医家对痹证病因病机的认识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方剂学》)。这指的只是汗法的一般用法,但汗法不仅用于表证,亦可广泛用于内伤杂病、陈年痼疾等。因为,用发汗以治疗疾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思路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凡成 《中医药导报》2005,11(3):73-74,77
目前农村中医药人员的业务素质现状堪忧,主要存在学识低下、临床能力低下等不足。要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即建立农村中医药人才专业学习的激励与制约机制和建立适合农村中医药人才专业学习的渠道和方法,重点培养出一批农村中医药人才骨干队伍,从而满足基层对中医药卫生医疗保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中医辨证内治强直性脊柱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opndylitis,AS)是一种原因不明,以侵犯中轴关节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计骶髂关节、脊柱,引起其强直和纤维化,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眼、肺、心血管、肾等多个器官的病变。AS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具有种族差异性和家族遗传倾向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疗法治疗咳嗽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医穴位疗法治疗咳嗽的文献,统计全部文献里的穴位使用的频率。[结果]共检索出文献73篇,共使用穴位47个,总频率259穴次。[结论]中医穴位疗法治疗咳嗽,多选用肺经、膀胱经、任脉、督脉、肾经的穴位,且多为特定穴,部分穴位位于胸部和背部。  相似文献   

16.
不同中医师对舌象观察结果一致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强 《江苏中医药》2007,39(8):60-61
目的:反映传统望舌方法观察舌象结果的离散性以及不同中医师之间的一致性.为舌象客观化、标准化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方法:通过13名中医师对40例舌象照片前后两次进行观察,分析望舌结果的一致性,并通过计算13名中医师观察结果的Kappa值与Agreement值,显示不同中医师之间的一致性.结果:在Kappa值分析中,舌苔的厚薄、齿痕舌、苔色、苔腻腐、润燥的判读结果的前后一致性较高;Agrement值分析中,舌苔的润燥、点刺舌、裂纹舌、舌体瘀斑、苔腻腐、苔厚薄、齿痕舌的判读结果的前后一致性较高.结论:传统的舌诊依赖于主观经验,又受客观环境影响,所以容易造成分类标准的不确定,客观性和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论多病并存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丑夫 《中医药导报》2006,12(12):1-2,12
文章对多病并存的中医治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痼疾与卒病并存,先治卒病;(2)轻病与重病并存,先治重病;(3)跨病辨证论治,异中求同;(4)治病治人,以平为期。总的思路是多病并存时,在治疗上,不能受“病”这一概念的禁锢,而应全面权衡,整体把握,分清主次、轻重,灵活处之,甚至舍病从证,跨病论治。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培养新名中医的模式与方法,为中青年名中医的成长搭建平台、建立培养基地,医院探讨"团队+团队"的培养模式,从团队的选拔、组建中医特色病房入手。既制定学员管理制度,对钻研中医经典理论、强化中医临床实践、跟师临证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检查,又开辟特色病房,突破了科室和学科的界线,营造新型查房会诊环境,突出中医特色,打造新名医培养工程。  相似文献   

19.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缓慢进展的脊髓变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无特效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可达到优势互补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庄浪县人民医院中草药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庄浪县人民医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门诊中药房用量较大的前28味中药饮片和出现频率前5位的方剂(汤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庄浪县人民医院中药饮片使用量最近2年累计上千公斤药品有3味,依次为:茯苓、白芍、黄芪;方药应用中四君子汤(《和剂局方》)的加减应用在处方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补中益气汤(《脾胃论》)。结论:庄浪县人民医院中医医师的用药多以补气血为主,治疗时先扶正固本、补气血、健脾胃,缓以治标。而且医师用药特点可以侧面反映近年来当地居民的一些多发病和部分饮食习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