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6年~1989年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胃大部团除199例,采用毕Ⅰ式8例(4.0%),1990~1991年2月行胃大部切除71例,采用毕Ⅰ式23例(32.4%),全部病例术后恢复好,经随访1~6年(随访率74%),按Visik分级标准,优良率91%。在我国,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外科治疗以胃大部切除占绝大多数,基本术式是毕Ⅰ式和毕Ⅱ式,毕Ⅰ式操作较简单,手术限于上腹部,符合生理,术后并发症较毕Ⅱ式少,针对毕Ⅱ式的并发症,人们还采用Braun吻合和Rouxen-Y胃肠道重建以治疗和预防之,但它们有吻合口溃疡发生率高等缺点。鉴于上述原因,认为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应尽量争取作毕Ⅰ式术式。本组资料证明,在严格遵守毕Ⅰ式胃大部切除的条件下,有相当部分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可以选择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并可获得优良效果。  相似文献   

2.
胃大部切除术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症,绝大多数能获得优良或满意疗效。但该手术并发症多,其中有一部分需再手术。为进一步提高胃大部切除术的质量,降低再手术率,对我院1976~1994年胃大部切除术后近期再手术53例患者的原因、预防及治疗进行了分析。1 1%#11临床资料53例患者中男49例,女4例,年龄17~61岁,平均45.6岁。其中14例由他院转来。第1次行胃大部切除术的原发疾病为:慢性十二指肠溃疡38例,其中15例合并穿孔或大出血;慢性胃溃疡15例,其中9例合并穿孔或大出血。手术方式:毕Ⅰ式4例;毕Ⅱ式49例,其中结肠前胃空肠吻合45例,结肠后吻合4例。空肠近端对胃大弯吻合44例,对胃小弯吻合5例。  相似文献   

3.
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1995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间我院收治了 85例因溃疡病急性穿孔、出血和幽门梗阻而行胃大部切除的病人 ,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后 ,采用十二指肠后壁矩形瓣封闭十二指肠残端 10例 ,效果良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0例病人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3 4( 2 8~ 68)岁。溃疡病史 2~ 12年。 9例十二指肠前壁穿孔 ,1例十二指肠前壁溃疡出血。1.2 手术方式10例病人均采用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其中 8例病人溃疡完全切除 :十二指肠前壁沿溃疡远侧边缘切除 ,后壁预留肠壁矩…  相似文献   

4.
张锡恭 《腹部外科》1993,6(1):37-37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据报告发生率在3%~4%。若对本病认识不足,常误为吻合口或输出袢机械性梗阻而作不必要的手术探查。采用较大剂量吗丁啉口服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尚少报告,现将我院经治的5例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全组共5例,男4例,女1例。年龄在28~67岁之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胃癌4例。手术方式:胃大部切除结肠前胃空肠吻合3例,毕氏1式2例,其  相似文献   

5.
我院1975~1980年,选择性采用一次胃大部切除术治疗112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近期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本组病例最大者61岁,最小19岁,平均40岁。穿孔部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88例,胃小弯溃疡穿孔24例.穿孔时间,6~12小时者51例,13~24小时43例,25~48小时13例,49小时以上5例。手术方式:Billroth Ⅱ式结肠前59例,结肠后53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切除10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旷置、Bancroft处置法Ⅱ式胃切除11例。本组病例均表现有化脓性腹膜炎体征,手术证实98例局部或全腹有脓痂或食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6月手术治疗16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8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8例患者于术中明确诊断;术前诊断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7例,合并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的5例。1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行小肠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7例,行小肠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3例,行胃窦部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2例,行小肠切开取石+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修补+十二指肠造瘘+空肠造瘘术4例。平均手术时间115min,平均住院时间8d,平均术后9d开始进食流质。术后肺部感染4例,十二指肠漏2例,术后吻合口出血1例,切口感染3例。1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前CT及B超等辅助检查对于该病的诊断十分重要,对于胆囊严重炎症粘连者,特别是合并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者行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效果良好,对于胆囊炎症较轻者,可考虑行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修补+空肠造瘘术,十二指肠球部结石梗阻患者可经胃窦切开取石。  相似文献   

7.
刘景达  王永勤 《腹部外科》2003,16(5):263-263
临床资料 :例 1 ,男 ,39岁。 2年前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于本院行胃大部切除术 ,结肠前胃空肠吻合。 1 990年6月再以消化道穿孔入院 ,术中见吻合口前壁空肠侧穿孔 ,直径 1cm。行胃次全切除 ,结肠前胃空肠吻合。病理报告 :空肠前壁溃疡穿孔。例 2 ,男 ,6 2岁。 3年前因十二指肠球部穿孔于某院行胃大部切除术 ,结肠近端对大弯胃空肠吻合。1 990年 7月再以消化道穿孔入我院 ,术中见吻合口前壁空肠侧穿孔 ,直径 1 .5cm ,局部有瘢痕 ,行胃次全切除 ,结肠前胃空肠吻合。病理报告 :空肠前壁溃疡穿孔。例 3,男 ,73岁。 5年前因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  相似文献   

8.
吴丰芳  曲波 《腹部外科》2000,13(3):186-186
1977年以来,我们遇到2例胃大部切除术胃空肠吻合口扭转造成输出口梗阻的病例,均经二次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病例简介例1:男,40岁,因剑突下饥饿性疼痛伴黑便4年入院,门诊钡餐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针刺麻醉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式为毕Ⅱ式Moynihan式,即胃空肠于结肠前吻合,输入端对大弯侧,输出对小弯侧。术后第5d出现上腹胀痛、恶心、呕吐,经禁食、补液及应用6542解痉药后好转。其后每当进食少量流汁即感上腹饱胀、呕吐频繁,考虑为吻合口水肿,再次禁食、胃肠减压,但上述症状未缓解。术后2周行稀钡检查,残胃内有多量钡剂,考…  相似文献   

9.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大出血再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我院1980年至2002年间收治的26例胃切除术后大出血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有6例术前行急诊胃镜检查,11例行术中胃镜检查,2例采用超选择性动脉造影。11例球部旷置溃疡出血或球后溃疡出血者,采取旷置溃疡切除或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纵行切开、直视下缝合出血点,同时阻断十二指肠周围血管手术;13例吻合口出血者,局部缝扎止血、切除原吻合口,再作毕Ⅱ式重建或行空肠胃Roux-en-Y吻合;还有2例行再次胃切除手术。治愈24例(92.3%);死亡2例(7.7%),均为术后再出血者。结论 术前采用超选择性血管造影及术中胃镜检查,有利于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对防止术后再出血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内疝,是胃术后少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国内报道发生率在0.2~2%.我们曾遇到6例,行再次手术。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6例均为男性,年龄在27岁~56岁。均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行B-Ⅱ式吻合术后。其中结肠前输入袢对大弯吻合法3例,结肠前输入袢对小弯吻合法1例,结肠后输入袢对小弯吻合法2例。发病时间于胃大部切除后7天发病者1例,余均为手术后1~3年发病。临床表现:均有突发性持续性上腹剧痛;阵发  相似文献   

11.
胃毕Ⅱ式术后利用十二指肠残端行胆肠吻合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胆石症的发病率逐渐增 高,1999-2001年我们利用十二指肠残端行胆总管 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治疗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胆 石症并胆总管狭窄病人11例,取得了良好疗效。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57~78岁,平 均66.8岁。全部病人均因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或穿孔行胃大部切除,胃大部切除距胆总管十二指 肠吻合术18~30年不等。2次手术史者3例:例1 于术前10年因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 10年后出现胆总管结石并狭窄、左肝胆管大量结 石;例2于术前2年半因胆囊坏疽,胆总管结石并 AOSC…  相似文献   

12.
宋式楚  王文龙 《腹部外科》1992,5(4):175-176
1990年5月~1992年2月,应用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20例,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至12个月,近期消化吸收功能近乎正常,无毕Ⅱ式胃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讨论了克服术中难点的方法及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国产吻合器在急诊胃大部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应用国产吻合器行胃大部切除术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28例,胃窦部溃疡穿孔6例,胃小弯溃疡穿孔2例。采用Billroth Ⅰ式26例,Billroth Ⅱ式8例,Roux—en—y胃肠吻合2例。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无吻合口狭窄及出血。结论急诊情况下行胃大部切除术应用国产吻合器除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可反复使用、价廉安全等优点外,还有使手术简单化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的诊治方法.方法 1985年3月至2008年6月期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患者29例,均经胃镜证实,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30~51(40±3.0)岁;19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术后,10例为胃溃疡术后.初次手术到溃疡再发症状的时间,最短1例为1个月,其余28例为3~4年.2例吻合口溃疡穿孔及4例吻合口溃疡出血者行包括吻合口在内的残胃部分切除、胃空肠Roux-Y吻合术;其余均给予非手术治疗.结果 行再手术治疗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行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随访1~5年,未出现溃疡复发.结论 吻合口溃疡首选保守治疗,多数可治愈.再次手术方式可采用残胃部分切除加胃空肠Roux-Y吻合术.  相似文献   

15.
胃瘫是指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 ,常见于胃手术后。我们自 1990~ 2 0 0 0年共诊治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 16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1例 ,女 5例。年龄 4 7~ 71岁 ,平均 5 8 6岁。原发疾病诊断为胃癌 9例 ,胃溃疡 2例 (出血、穿孔各 1例 ) ,十二指肠溃疡 5例 (其中出血 1例 ,穿孔 3例 ) ,术前检查 7例合并胃流出道梗阻。采用手术方式 :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Ⅰ式吻合术 2例 ,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Ⅱ式吻合术 11例 ,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  相似文献   

16.
为了达到既治疗十二指肠球部巨大溃疡 ,又克服传统B Ⅱ胃大部切除术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目的 ,我们在开展改良B Ⅰ“幽门再造”式胃大部切除术 (BIG)实验研究成功的基础上[1] ,于 1990年 8月应用于临床 ,至 1999年 12月共为 39例十二指肠球部巨大溃疡病人实施了该术式 ,临床经过及随访结果表明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男 37例 ,女 2例。年龄 2 4~ 5 4岁。均为十二指肠球部巨大溃疡 ,其中合并幽门梗阻 18例 ,出血 15例 ,穿孔 6例 ,溃疡切除困难 ,行改BIG术。1 2 手术方法及术前术后处理术前准备 :术日晨留置胃管并抽…  相似文献   

17.
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内疝,因很少能获早期确诊致死亡率高达40%。我们先后为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者合并溃疡出血或幽门梗阻)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毕罗Ⅱ式),结肠后输入袢对胃大弯胃空肠吻合术治疗,术后因有不全梗阻表现,分别于5天~1年行再次手术,证实有内疝发生。本文就其发生原因、早期诊断及防治意见简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院1975年1月~1982年10月做胃大部切除术920例,其中2例术后血肿压迫并发急性广泛性小肠坏死,经再次手术无效死亡。例1.男,50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腹痛,呕吐,用杜冷丁两次无效。满腹压痛、反跳痛,肠鸣消失,血压70/50mmHg。再次开腹探查,发现腹腔有血性液体,胃肠吻合口无漏液。小肠及其系膜广泛性坏死,横结肠系膜根部、屈  相似文献   

19.
1975年至1985年6月,我院采用BⅡ式胃次全切除术加行空肠输入袢与输出袢间侧侧吻合(Braun吻合),治疗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160例。经临床随访与胃镜观察,其近、远期疗效均比单纯BⅡ式胃次全切除术满意。Braun 吻合具有预防BⅡ式胃切术后并发症的实用价值,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45例,女15例。年龄15~74岁,平均年龄39岁。急症手术71例,择期手术89例。施行胃次全切除加Braun 吻合术160例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58例(36.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1例(31.8%),胃巨大溃疡15例,胃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大出  相似文献   

20.
1 资料和方法行胃部分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排空障碍 2 4例 ,男 15例 ,女 9例 ,2 7~ 76岁 ,平均 5 1.5岁。术前 13例有不完全性幽门梗阻 (5 4 .2 % )。手术后发生残胃排空障碍的时间 6~ 13天 ,平均 9.5天。胃癌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 13例 ;胃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5例 ,其中行毕Ⅰ式 1例 ,毕Ⅱ式 4例 ;胃平滑肌瘤行胃部分切除术 1例 ;晚期胃癌行胃空肠吻合术 4例 ;壶腹部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例。2 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2例 ,两组均采用了禁食 ,维护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TPN ,H2 受体拮抗剂 ,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等。治疗组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