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鼻饲生大黄粉防治消化道并发症、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GCS3~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入院24h后鼻饲生大黄粉0.1g/kg,3次/d,并与同期未予生大黄粉的35例患者作对照(所有患者其他治疗措施均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后3d、5d胃液潴留量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和开始肠内营养供给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3d、5d胃液潴留量明显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减少(P〈0.05);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开始肠内营养供给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鼻饲生大黄粉能有效减少胃液潴留量和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有助于早期开始肠内营养供给,从而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方法54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作为治疗组,给予洛赛克40 mg,每天2次静脉注射.对照组40例,给予雷尼替丁0.1 g,每天2次静脉注射.入院后常规置胃管每天测胃液潜血和pH值.结果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3例,出血率5.5%,对照组6例,出血率15%(P<0.05);胃液pH测定治疗组pH值≥6,对照组pH值<2(P<0.05).结论早期足量应用胃酸抑制剂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康复新液联合早期肠内营养防治危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危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并在24 h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肠内营养液内添加康复新液;观察2组患者治疗1、4、7 d后胃液酸减度(p H)值变化及治疗7 d后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1 d后2组患者胃液p 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7 d后观察组患者胃液p 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2.1%),对照组发生9例(18.8%),观察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含康复新液的早期肠内营养能提高危重症患者胃液p H值,有效减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概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入院后或手术后均停留胃管,每天抽胃液观察并查潜血试验,监测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6(20%)例,对照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4(46.67%)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明显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概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并对这类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进行探讨。方法对10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52例)和延迟肠内营养组(55例),分别对每例患者的胃液及粪便进行不同时间的潜血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与延迟肠内营养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分别为6/52和19/55(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鹏 《中国医药导刊》2013,(7):1149-1150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8例进行随机分组,均给予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观察组入院后12~24h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入院后48~72h给予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对出血患者实施止血处理,观察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止血处理后,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患者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对患者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因重型颅脑损伤所致应激溃疡患者84例(住院时间〉7d,入院后均进行常规降颅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及止血治疗),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为无药物组,B组予抑酸剂泮托拉唑,C组予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D组予泮托拉唑+硫糖铝,①观察A组患者胃粘膜内pH值(PHi),胃液pH值,血糖值与出血率及病死率的关系;②观察四组患者胃液PH值,应激性溃疡出血率及溃疡愈合时间。结果①PHi值降低、pH值降低及血糖升高时出血率及病死率明显升高;②出血率:A组最高并明显高于B、C、D组,D组最低,胃液pH值:A组最低并明显低于B、C、D组,D组最高;溃疡愈合时间:A组时间最长并明显高于B、C、D组,D组时间最短。结论①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胃粘膜损害,高血糖等因素有关;②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防治措施应在常规降颅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及止血治疗后加用抑酸药与胃粘膜保护剂联合用药以更好的降低出血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陈元姝 《吉林医学》2013,34(7):1214-121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4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ALB及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第8天时ALB及T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用于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鼻饲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Cushing溃疡出血.方法: 将1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早期胃肠外营养、待肠胃功能恢复后再采用胃肠内营养;另一组早期即采用鼻饲膳食、鼻饲投药及胃引流的方法;观察两组Cushing溃疡出血的发病情况.结果:Cushing溃疡出血的发病率,常规治疗组为8.6%,早期鼻饲组为⒉1%.结论:早期鼻饲能有效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Cushing溃疡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采用鼻饲管置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作为治疗组.另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采用传统的延迟性胃肠内营养的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有关的营养指标、并发症、预后的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处理,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中晚期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鼻饲管置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低温冬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均于伤后24 h内采用亚低温冬眠治疗,即持续静滴冬眠1号(10%GS 500 ml,氯丙嗪50 mg,异丙嗪50 mg,哌替啶100 mg),并配合全身物理降温及常规应用脱水、激素、止血、抗感染及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等药物治疗。对照组除不应用亚低温冬眠疗法以外,其他疗法同治疗组。结果两组于治疗后第1、3、7天的血糖和颅内压、住院4周内的平均昏迷时间、存活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半年后对存活者随诊的治愈、中残、重残、植物存活比较,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冬眠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能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是安全有效的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使患者的生存率、治愈率明显提高,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应用鼻肠管管饲个性化管饲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临沂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3~8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例,分别给予实验组早期鼻肠管个性化管饲液和对照组常规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的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预后。结果实验组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及预后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重症颅脑患者早期应用鼻肠管管饲个性化管饲液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改善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贺震民  蔡青 《海南医学》2009,20(6):68-7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3年8月至2008年8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16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依达拉奉治疗组165例患者中,GCS评分:8—6分121例中,恢复良好92例,占76%,中残12例,占9.9%,重残10例,占8.26%,植物生存4例,占3.3%,死亡3例,占2.47%。GCS评分:5—3分44例中,恢复良好20例,占45.54%,中残14例,占31.81%,重残4例,占9.09%,植物生存2例,占4.54%,死亡4例,占9.09%。总死亡人数8例,总死亡率占6.61%。随机对照组165例患者中,GCS评分:8—6分121例中,恢复良好56例,占46.28%,中残31例,占25.61%,重残21例,占12.35%,植物生存4例,占3.3%,死亡9例,占7.43%。GCS评分:5—3分44例中,恢复良好12例,占27.27%,中残16例,占36.36%,重残6例,占13.63%,植物生存3例,占6.81%,死亡7例,占15.9%。总死亡人数16例,总死亡率占13.22%。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清除颅脑损伤后体内产生的大量自由基,减轻颅脑损伤后脑水肿。依达拉奉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14.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9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24h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14d。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d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水肿程度及治疗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脑水肿程度及3个月的GOS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可以减轻脑水肿,促进脑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病残率,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4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伤后2天给予醒脑静注射液40mL/d,连续用14天。分别于伤后1、3、7和14天采血,用特异性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ET的含量,并于治疗前及治疗3天和7天观察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变化。结果:伤后1天两组患者血浆ET含量均较正常参考值明显升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伤后3天起两组患者血浆ET含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增高,至7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浆ET含量明显升高,与病情轻重有关,醒脑静注射液较常规治疗能更迅速降低血浆ET含量,减轻继发性脑损伤,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山莨菪碱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山莨菪碱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行常规治疗,山莨菪碱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结果山莨菪碱治疗组患者神经源性肺水肿治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山莨菪碱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实验组28例GCS〈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第3d开始给予肠内营养。观察血浆清蛋白、血糖、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30例GCS〈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结果:实验组血浆清蛋白及外周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尤以第7d明显(P〈0.05)。两组血糖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实验组呕吐发生率(7.1%)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采用依达拉奉加常规治疗(50例)和常规治疗(50例),比较6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常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远期神经功能的恢复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结论依达拉奉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支持,研究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治疗前后IgG、IgA、IgM以及CD4、CD8计数。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gG、IgA、IgM以及CD4、CD8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IgG、IgA、IgM以及CD4、CD8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营养支持,能进一步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与蛋白质代谢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汤汉心 《医学综述》2011,17(6):958-960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另加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IL-10和TNF-α水平总体高于正常人,经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血清IL-10和TNF-α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能够降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10和TNF-α水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