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文澜 《中国校医》2013,27(10):743
目的了解天津某高校教职工高体质量指数、高血脂、脂肪肝的检出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712名教职工高体质量指数、高血脂、脂肪肝的检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教职工高体质量指数检出率为37.6%,高血脂检出率为41.1%,脂肪肝检出率为31.60%;高体质量指数、高血脂、脂肪肝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60岁以下各年龄组高体质量指数(体质量超标、肥胖)、高血脂及脂肪肝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均呈增高趋势。结论教职工高体质量指数、高血脂、脂肪肝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促进,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许多高校离退休人员都患有各种不同的疾病。石河子大学医院为加强对他们健康状况的监测,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每隔1 a对他们进行一次全面体格检查。现将2005年石河子大学离退休人员的体检资料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石河子大学离退休人员参检人数664人,其中男性380人,女性28  相似文献   

3.
姜丽霞 《中国校医》2014,(10):733-73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对山东某高校教职工健康体检中血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校医院加强教职工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体质量与血脂异常发生情况及相互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某学校教职员工381名体检空腹血液血脂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体检人群中空腹静脉血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检测阳性结果异常率分别为5.5%、37.5%%、36%、22%%、31.2%;体质量超标和肥胖者三酰甘油、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体质指数组(P<0.05)。结论积极控制体质量降低健康人群中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中小学生脂肪肝与体质量指数、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为防治学生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 对徐州市5 264名学生用肥胖Quetelet指数法、超声诊断法和血脂检测方法 诊断肥胖、脂肪肝和血脂水平,并分析脂肪肝与体质量指数、血脂的关系.结果 筛查出脂肪肝学生426例,与非脂肪肝组相比,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98,P<0.05),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22,P<0.05).脂肪肝组体质量指数、血脂水平(TG,HDL,LDL)与非脂肪肝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脂肪肝的发生与TG、HDL-C、体重均有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 超声诊断脂肪肝与体质量指数增大、高脂血症有高度相关,对中小学生人群普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穆沛红  张明科  常渭琴  王建娜 《中国校医》2012,26(7):529-530,532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与血压、血糖、血脂、脂肪肝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1年11月我校体检6 994人的相关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体质量超标2 935人,占体检人数的42.12%,肥胖312人,占体检人数的4.48%。体质量指数与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呈正相关(P<0.05),尤其脂肪肝的检出率与体质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体质量指数对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评估有一定的意义,可作为一般人群健康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高校退休人员的脂肪肝患病情况及与体质指数(BMI)、血脂水平的关系,为改善退休人员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以某高校2006年参加体检的退休人员748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脂肪肝检查、身高、体重测量和血脂检测,分析退休人员的脂肪肝患病情况与BMI、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 退休人员脂肪肝检出率男性为61.8%,女性为44.6%;45~59岁组脂肪肝检出率为53.4%,≥60岁组脂肪肝检出率为51.0%,各年龄组检出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脂肪肝患病组BMI、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26.77±3.29)kg/m2和(2.13±1.30)mmol/L,与非脂肪肝组的(23.07±3.08)kg/m2和(1.58±0.83)mmol/L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校退休人员脂肪肝患病率较高,患病人群的体重和甘油三酯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8.
了解教职工脂肪肝与体质量指数、血脂、尿酸等指标检测情况,为提高高校教职工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以某高校参加体检的教职工1 032名为调查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彩超诊断仪等仪器进行体检.结果 1 032例体检者筛查出脂肪肝314人,检出率为30.43%,男性脂肪肝的检出率高于女性;超重者脂肪肝检出率为43.76%,肥胖者脂肪肝检出率为76.53%,随着体质量指数的增加,脂肪肝检出率增加;三酰甘油升高者脂肪肝检出率为64.29%;胆固醇升高者脂肪肝检出率为35.05%;尿酸升高者脂肪肝检出率为55.0%.结论 脂肪肝与体质量指数、血脂、尿酸关系密切.应对血脂等异常者及时给予干预治疗,改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成浩 《中国校医》2014,28(12):885-886
目的对某高校教职工工作压力进行调查,以探索工作压力对于教职工健康的影响,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积极干预,增强教职工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参加体检的全部在职教职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年轻人感到工作压力最重,51~60岁3个年龄年龄组工作压力较轻;工作压力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政、后勤和其他单位的工作压力明显低于文科和理科2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我们应该注重减轻教职工的工作压力,特别要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从而提高教职工的健康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职工脂肪肝发病情况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以寻找有效的预防与治疗途径。方法对黑龙江某高校教职工1 254名进行健康体检,包括体格检查、血液生化检查、B超检查。结果脂肪肝患病率为18.6%,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25.9%;检出肥胖72人(5.7%),高血糖49人(3.9%),三酰甘油(TG)增高226人(18.0%),总胆固醇增高52人(4.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46人(3.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49人(3.9%),高血压76人(6.0%)。有234例脂肪肝患者存在1项或多项代谢紊乱,肥胖、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等出现1项异常者203人(86.7%),2项异常者167人(71.4%),3项异常者68人(29.1%),肥胖、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都具有者12例(5.1%)。脂肪肝在男性任何年龄段都有发生,女性41~50岁组最高。结论教职工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偏高,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应加强对高校教职工健康理念及生活习惯的干预,预防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目的 探讨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与血脂水平的关系,为儿童期肥胖及成年期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966名不同营养状况的初三年级学生进行体检和血脂检测。结果随BMIWHR增高,血清TC,TG和LDL-C水平呈增高趋势,不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青少年WHR与TC,TG和LDL-C的相关系数大于BMI与其的相关系数。结论青少年血脂水平随肥胖程度增加而升高,WHR可能比BMI更能反映超重及肥胖青少年血脂状况。  相似文献   

12.
成人脂肪肝与体重指数和血脂水平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春平  李德平  常秋玲 《职业与健康》2010,26(21):2485-2486
目的探讨成人脂肪肝与体重指数、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为社区防治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对平谷区滨河街道社区居民782人用超声诊断法、血脂检测法及体重指数法诊断脂肪肝、血脂水平和肥胖,并分析脂肪肝与体重指数、血脂的关系。结果筛查出脂肪肝人数368例,占47.06%(368/782),肥胖人数512例,占65.47%(512/782)。肥胖同时伴脂肪肝人数332例,占肥胖人数64.84%(332/512),脂肪肝患者中血脂异常274例,占74.46%(274/368)。脂肪肝患者体重指数(BMl)、血脂水平(TC、TG、LDL-C、HDL-C)与非肥胖无脂肪肝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伴脂肪肝患者与非肥胖伴脂肪肝患者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患者血脂增高类型是以混合型高脂血症、高TG血症为主与非脂肪肝患者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人群脂肪肝患病率高,脂肪肝与体重指数增大、高脂血症(尤其是混合型高脂血症,高TG血症)有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某地区离退休人群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探讨高Hcy血症与心血管疾病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为老年人群健康体检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收集2013年十堰市地区东风公司离退休职工2200例血浆Hcy检测结果,按年龄与性别做分组统计。选取高Hcy血症人群分为高血压组、心电图异常改变组、吸烟组、高脂血症组、高血糖组。结果:本次老年体检人群高Hcy血症312例,占本次体检人群的14.18%,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的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高血压组、心电图异常改变组、高脂血症组、高血糖组Hcy平均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高Hcy血症在高血压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心电图异常改变组。结论:老年人群中高Hcy血症与心血管传统危险因素呈正相关,在健康体检中定期检测Hcy,对干预治疗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高原环境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参与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施工且累计时间在6个月及以上的男性员工523人作为观察组,未参与青藏铁路施工且工作性质、环境、年龄等因素与观察组大致相同的男性员工205人作为对照组.于2008年4-10月,分别测量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郴州市健康体检人群血脂水平现状及该地区血脂参考范围。方法应用西门子1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郴州市8 502例成人空腹血脂水平。血脂指标包括TG、CHOL、HDL和LDL,并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血脂水平差别。结果 55岁以下男、女组间比较,CHOL、HDL、TG、L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5岁以上男、女组间比较,CHOL、HDL、L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55岁以上组与55岁以下组比较分析,CHOL、TG、HDL、L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体检者55岁以上组与55岁以下组比较分析,CHOL、TG、HDL、L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参考范围分别为:1)男性55岁以下组血脂四项水平为:CHOL 3.44~7.12 mmol/L,TG0.66~5.60 mmol/L,HDL0.86~1.95 mmol/L,LDL1.31~4.21 mmol/L。2)男性55岁以上组血脂四项水平为:CHOL3.38~7.34 mmol/L,TG0.67~5.08 mmol/L,HDL0.88~2.09 mmol/L,LDL1.29~4.47mmol/L。3)女性55岁以下组血脂四项水平为:CHOL 3.26~6.91 mmol/L,TG0.51~3.72 mmol/L,HDL0.96~2.32mmol/L,LDL1.19~4.06 mmol/L。4)女性55岁以上组血脂四项水平为:CHOL3.69~7.88 mmol/L,TG 0.67~4.26mmol/L,HDL0.93~2.31 mmol/L,LDL1.37~4.74 mmol/L。结论血脂水平与性别、年龄相关,郴州市成人血脂水平部分指标参考范围与全国合适水平有差异,可为该地区血脂异常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健康状况,提高高校离退休教职工生活质量。方法对2011年度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检出率最高的疾病为慢性咽炎(58.31%),高血压(47.45%),高血脂(27.8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检出率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校离退休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与职业特点有一定关系,应积极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分析其与促甲状腺素(TSH)关系。方法测定并比较52例亚甲减、47例甲减患者和50名健康人群的血清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并分析TSH与血脂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健康人群组比较,亚甲减组、甲减组TC、LDL-c水平显著升高,甲减组与亚甲减组比较,TC、LDL-c水平亦显著升高,相关分析显示TSH与TC、LDL-c密切相关(r=0.40,P<0.01;r=0.47,P<0.01)。结论亚甲减组与健康人群比较TC和LDL-c水平明显升高;TSH水平与TC和LDL-c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亚甲减患者的糖脂代谢及血尿酸(UA)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亚甲减进行分组,其中T2DM伴亚甲减的60例患者纳入A组,T2DM未伴亚甲减的140例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的脂代谢指标、糖代谢指标以及UA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体质指数(BMI)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某年大学新生(共2 173人)进行健康体检,并采用自行设计的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偏瘦组(BMI<18.5)和偏胖组(BMI≥24)的人数所占的比例分别23.2%和9.9%,女生偏瘦的人数明显多于男生(X2=71.264,P=0.000),而超重肥胖的人数比男生少(X2=32.165,P=0.000).该群体的BMI值与家族史、体育锻炼、饮食习惯有关. 结论大学新生中体重不理想的情况较为普遍,应加强对其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引导,男生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