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53岁。因生气后于1996年6月5日晨4时许突发胸闷,心悸,压榨性胸疼2小时急性入院。查体:R22次/min,P40次/min,BP7/4kPa。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湿冷,颈静脉明显充盈。心音极弱,心率41次/min,节律整齐,即刻查心电图(ECG),为Ⅱ°房室传导阻滞,V1导联ST段抬高约0.15mV,余无明显变化。其后加作V3R、V4R、7时查ECG;房率均齐,为94次/min,室率慢而均齐为41次/min,V1,V3R,V4RST段呈弓背向上样抬高约0.15~0.1mV,T波直立,其上升支与ST段略有融合,Ⅰ Ⅱ avFV7,V8ST段下移约0.15~0.1mV,T波直立,诊断:①Ⅲ°房室传导阻滞,②急性右室心肌梗塞?(急性期),立即给予吸氧,用升压药加激素等治疗。 于1小时后复查ECG:房率为112次/min,室率为41~60次/min,且有窦性P波下传心室为心室夺获,与7时比较:SV1波明显变浅,ST段抬高约有0.15~0.1mV,STV2、V3下移约0.1~0.2mV,Ⅱ、Ⅲ  相似文献   

2.
<正>1案例分析患者女性,70岁,因突发头晕、颈后部疼痛2h入院。患者于入院2h前自觉头晕,颈后部疼痛,随即晕倒,周身出汗,无呕吐,无抽搐及二便失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T36℃P42/分R20次/分BP70/30mmhg神清,口唇发绀,颈静脉不怒张,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不肿。快速血糖5.2mmol/L,ECG示窦性心律过缓42次/分,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ST(Ⅱ、Ⅲ、avF、V3R-V5R、V7-V9)抬高〉0.2mv,ST  相似文献   

3.
<正> 马某,男,45岁。以左上腹痛、伴胸闷气短2h主诉于1997年9月15日入院。否认有高血压、心脏病病史。查体T35.5℃,P58次/min,R20次/min,Bp9/7kPa,神志清,呈急性重病容,口唇微绀,双肺无干湿性锣音,心界略向左扩大,心率58次/min,律齐,心音低钝,腹(-)。心电图示:STⅡ、Ⅲ、avF抬高1.5~2.0mv,肢导低电压。诊断:1.急性下壁心肌梗塞,2.冠心病。入院后给予扩张冠脉、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后2d,心电图示: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塞,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加强扩容同时,口服阿托品纠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抢救丁卡因眼液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女 ,4 5岁。于 2 0 0 1年 1 1月 2 5日 ,在眼科门诊拟行右眼翼状胬肉摘除术。查血压 1 7 3/ 1 0 7kPa。既往史 :青霉素、磺胺类药物过敏。术前半小时 ,右眼结膜囊内滴 0 5 %丁卡因眼液 ,每 3min 1次 ,共 2次。约 8min后 ,头晕 ,全身不适 ,发冷寒战 ,随后出现面色潮红 ,脉搏细弱 ,四肢厥冷 ,继而神志淡漠 ,呼吸急促。血压 9 33/ 6 6 7kPa。立即肌注肾上腺素 1mg ,针刺人中、双侧内关、合谷穴 ,强刺激手法 ,血压升至 2 0 0 / 1 2 0kPa,脉搏 1 0 8次 /min ,心电图Ⅱ、Ⅲ、aVF、V5、ST段斜行下移 0 2mv ,Ⅰ、aVL、ST段抬高 0 1mv …  相似文献   

5.
1病历介绍患者,女,35岁,因胸闷2 d来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体检:BP 135/7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85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无殊。查心电图(见图1)示:窦性心律,P—R 0.15 s,T波(除Ⅲ、aVR导联)均呈墓碑样抬高改变,0.4~1.3 mV。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T波改变。随即复查心电图(见图2)示:窦性心律,V4、V5导联T波略低平。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轻度T波改变。后经心肌酶谱、心脏彩超等检查均为正常范围。故最后诊断图1心电图中T波改变为伪差所致。图1初诊心电图2讨论在临床上心电图中ST段呈碑样抬高改变并不少见,ST段呈墓碑样抬高改变多发生于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时,常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死亡率高,预后差。ST段“墓碑样”抬高的特点为ST段呈凸面向上迅速提高。其ST段最高点超过其前面的R波,而R波变低小,时限通常小于0.0 4 s。ST段抬图2复查心电图高振幅8~16 mm。ST段与其后的T波升支融合[1]。本例患者第1份心电图中T波呈墓碑样抬高,但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检、其他辅助检查以及前后2份心电图几乎在1 min内记录,故考虑第1份心电图...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右室梗塞较左室梗塞少见,本院自1996年3月~1999年8月共收治7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32~78(平均55)岁。有心绞痛病史者3例。1.2 临床表现:伴有急性下壁心梗4例,正后壁2例,前间壁1例。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血压及颈静脉怒张;肺无罗音6例,肝肿大2例,下肢水肿2例,心电图ST段V3~V5R波抬高≥0.1mV7例,7例全部有心律失常,2例伴有房室传导阻滞。1.3 治疗:入院后按一般急性心梗处理,均输液扩容,24小时液量2000~5000mL,如出现肺部罗音或湿罗音增加则减慢输液速度,如血压不升,加用多巴胺或…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4 1岁 ,以反复心悸、胸闷、头晕 ,发现高血压 4年伴发作性黑朦 2次为主诉入院。门诊心电图示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查体 :BP2 9/ 14k Pa,HR52次 /分 ,律齐 ,L2~ 3 Sm,A2 =P2 ,临床诊断 :高血压病 期 ,高血压性心脏病 ,间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次日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频率 84次 /分 ,P- R间期 0 . 14s,RV5电压 2 . 7m V,RV5 Sv1>4 . 0 m V,STV5 ,V6 呈缺铁型压低 ,T ,av F 低平 <1/ 10 R,TV5 ,V6 双向 ,故左室肥大 劳损。卧立试验 :立位时 ,窦性频率 94次 /分 ,呈 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比例为 3∶ …  相似文献   

8.
石斛夜光丸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常用药。笔者用此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两例取得满意疗效,ECG恢复正常,现报告如下。例1,男,62岁。因阵发性胸痛,胸闷憋气,反复发作,于1993年10月6日初诊。查体:血压22/12kPa,ECG:ST段、、avF、V4~6低垂型下移0.05~0.15mv;T波、、avF、V4~6正负双向、低平。ECG诊断:1窦性心律。2急性心肌缺血。临床诊断: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2高血压病期。中医诊断:胸痹。经内科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3月余,症状缓解。但仍有时胸闷胸痛,活动后加重,心电图无明显改善,仍坚持服用中西药物治疗。1994年12月20日因感双眼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血钾症的心电图表现,以提高心电图对低血钾症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低血钾症的心电图表现,进行比较、分类。结果:T波改变16例、ST段改变16例、U波波幅>0.1mv 8例、房早5例、室早5例、QT间期延长7例、窦速6例、窦缓4例、I°房室传导阻滞2例、II°窦房传导阻滞1例。结论:心电图对低血钾症的诊断有重要的辅助作用,31例低血钾症患者均有心电图异常改变,窦房传导阻滞只有1例,在心电图异常改变中仅占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与再灌注过程心电图QRS合值变化,同时观察ST段、T波变化及心律失常发生。方法:采用分别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回旋支10min、20min、30min、40min并再灌60min制备4组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另设假手术组,分别于再灌注60min时观察QRS合值,Ⅱ导联ST段、T波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QRS合值变化:缺血40min+再灌注60min组QRS合值较假手术组、结扎10min+再灌注60min组及结扎20min+再灌注60min组明增高(P<0.05);T波:各组间T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ST段:结扎后29只兔出现ST段抬高,4只ST段压低,2只ST段无改变;再灌注60min,24只兔出现ST段回降>0.2mV,2只ST段再抬高>0.1mv,4只ST段无改变,4只恢复正常,1只反而压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缺血40min+再灌注60min组2只兔分别于再灌注40min及43min因窦性心动过缓死亡,2只兔于再灌注3~5min出现室早;结论:缺血40min+再灌注60min组,QRS合值水平增高,提示此变化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介绍患者 ,男 ,5 8岁 ,因排尿后突感心前区闷痛 2h于 2 0 0 3年9月 4日早上 6 :0 0来我院急诊。患者平素身体健康 ,病后自觉心前区有重压感 ,伴恶心 ,出汗多 ,无发热、头痛、呕吐。查体 :T 36 .5℃ ,P 6 8次 /min ,R 2 0次 /min ,BP 1 6 /1 1kPa ,神清疲乏 ,面色苍白 ,急性痛苦面容 ,双肺呼吸音清 ,心界不大 ,心率 6 8次 /min ,律整齐 ,无杂音 ,肝脾肋下未触及 ,双下肢无水肿。当时即查心电图示Ⅱ、Ⅲ、aVF、V4— 6的R波降支粗钝或有r波 ,Ⅰ、Ⅱ、V4— 6ST段抬高 0 .1~ 0 .2mV ,呈弓背向下 ,ST段与T波升支融合 ,T波对称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1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梗组)、41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急性肺栓塞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心电图诊断,并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在V4~V6导联T波倒置率、V4~V6导联T波倒置并ST段压低率方面,急性心梗组患者分别为58.54%、53.66%明显高于急性肺栓塞组患者的39.02%、36.5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V1~V3导联T波倒置率、V1~V3导联ST段压低率方面,急性肺栓塞组患者分别为39.02%、31.71%明显高于急性心梗组患者的19.51%、17.0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鉴别诊断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肺动脉栓塞中,心电图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变异型心绞痛典型心电图异常 ,是胸痛发作时 ,ST段抬高伴 T波改变 ,而出现短暂 Q波甚为少见 ,现将我所治疗的 1病例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4 5岁 ,1999年 11月 30日因阵发性胸骨后疼痛 10小时加重半小时就诊 ,于夜间睡眠中突然发病。查体 :呼吸、脉搏正常 ,血压 18.6/ 13.3k Pa,皮肤潮湿多汗 ,痛苦面容 ,心率 84次 / min,律齐 ,双肺正常 ,立即作心电图 ,此时患者突然晕厥 ,意识丧失 ,心电图示 :V1、 V2 呈 QS型 ,STV1~ V3呈弓背抬高 0 .1~ 0 .3mv,呈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图形 (图 1) ,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2片 ,吸氧 ,静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心电图的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将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4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对照组,另40例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以及心电图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出现TV1 ~ V3倒置、TV1 ~ V4倒置、TV1 ~ V6倒置、TⅢ或TaVF倒置多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电图出现V1 ~ V3 ST段抬高、V1 ST 抬高、CRBBB、SIQⅢTⅢ、窦性心动过速、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多于对照组,观察组超声心动图指标三尖瓣返流速度(TR)、肺动脉收缩压(SPA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右室流出道内径(RVO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易出现T波倒置,ST段抬高、窦性心动过速、电轴右偏等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54岁,因心慌,胸闷20天,院外治疗病情无好转,又出现夜间喘憋,不能平卧,来我院就诊。有磺胺药过敏史。查体:T36℃,P120次/min,R24次/min,BP15/7kPa,神志清晰,精神差,半卧位,口唇紫钳,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底闻及小水泡音,心界不大,心率120次/min,律规整,心尖区可闻及4/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无传导,肝脾未触及,外生殖器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ECG:心率120次/min,V2~6,S—T段弓背上抬0.05~0.3mv,T波Ⅱ、Ⅲ低,V2~6T波前肢与上抬ST段融合,V2~5呈QSV;呈rs波,r波纤细。诊断:前壁心肌梗…  相似文献   

16.
<正>1病历介绍患者,男,72岁,因突发胸痛2 h入院。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有吸烟史,40支/d。患者因胸痛30 min就诊当地医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V3R—V5R ST段弓背向上抬高,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下壁、右室)。给予硝酸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对由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室性早搏尚缺乏特异疗法的情况下,采用中蒙药结合治疗能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患者魏某某,男,22岁,于1990年2月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发热、咽痛、咳嗽、疲乏无力,半月后出现心悸、胸闷、胸痛而就医.临床检查,心率109次/分,心尖区听诊第一心音减弱,闻及第三心音;白血球总数轻度增高,血流快,血清酶(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增高,X线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ST段Ⅱ、Ⅲ、avF压低0.075mv,T波Ⅰ低平,Ⅱ、avF双向,Ⅲ倒置,频发室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效果显著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共 6 4例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32例 ,男 17例 ,女 15例 ;年龄 12~ 5 4岁 ;平均 33.6岁 ;心电图示 ST段下降0 .0 5 m V以上 ,伴有 T波低平 ,倒置 2 3例 ,伴有 度房室传导阻滞 2例 ,伴有室上性心动过速 3例 ,伴有窦性心动过缓 1例 ,伴有完全性左束枝传导阻滞 2例。对照组 32例 ,男 19例 ,女 13例 ;年龄 14~ 5 1年 ,平均 32 .5岁 ;心电图示 ST段下降在 0 .0 5 m V以上 ,伴有 T波低平、倒置 19例 ,伴有 度房室传导阻滞 3例 ,伴有室上性心动过速 2例 ,完全性左…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1998~2002年以参附注射液并阿托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2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8例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住院患者,梗死部位于下壁31例、右室3例、下壁合并右室7例、下壁合并后壁2例、前壁4例、前间壁1例,其中合并窦性心动过缓19例,窦性停搏4例,Ⅱ度窦房阻滞3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交界性逸搏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35~77岁,平均54.64岁;起病时间30min至49h,平均14h;心率34~59次/min,平均51次/min。对照组20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210例,其中单纯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180例,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30例,对单纯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与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和比较,观察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结果: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的改变主要表现为QRS波群和ST-T的改变。合并广泛的间壁梗死会导致I、av L、v5和v6导联的QRS波群出现了不正常的Q波出现,合并前壁或者合并侧壁的梗死常常会导致R波的高度明显下降,而且v5和v6有明显的S波,合并下壁心肌梗死则导致II、Ⅲ、av F有异常的Q波出现。当左侧心前导联的ST段突然抬高,右侧心前导联的ST段抬高0.78 m V以上,且J点很难识别时,可以诊断为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结论:单纯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中的异常Q波和ST-T的特征性变化,对于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诊断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