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为了保证对血液运输过程的有效控制,建立对人工控温血液运输工具使用前的确认方法。方法通过改变外环境温度和荷载两个变量,检测不同时间内血液运输箱内的温度,并计算不同情况下运输箱维持预期温度的时间。结果人工控温的血液运输箱在外环境和荷载不同的情况下,运输箱维持该血液允许温度范围的时间差异较大(4.5~8.5 h)。当外环境温度为23℃,红细胞运输箱分别空载、装10袋、20袋生理盐水时维持2~10℃的时间分别为5、6和6.5 h。当其他条件相同,外环境温度在15、23和30℃时,红细胞运输箱维持2~10℃的时间分别为8.5、6.5和5.5 h;当外环境温度在10、18和30℃时,血小板运输箱维持20~24℃的时间分别为2.0、4.5和2.5 h;且时间越长,单位时间内温度变化越快。结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运输箱血液(已达到保存温度)装量越多和所处外环境温度越接近血液保存温度时,运输箱能使用的时间越长;但外环境温度改变对其运输时间影响最大,所以确认过程必须考虑不同外环境对运输箱内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血液运输箱内冷源板不同放置方式对血袋保温效果的影响,探讨医院内部运输血液时,采用不同冷源板放置方式的可行性。方法对4个装有血袋的血液运输箱分别使用4种不同冷源板放置方式,监测每种方式能维持血袋温度在10℃以内的时间。结果 4种冷源板放置模式的保温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血袋上方和下方各放置1块冷源板的保温时间最长,且血液运输箱中放入的血袋数越少,维持规定温度的时间越长。结论急救用血时,院内运输血液只使用血液运输箱,不加入冷源板是可行的。患者因故不能立即输注血液时,临床用血科室使用装有冷源板的血液运输箱保存血液,可以减少血液报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使用自制的标本运输箱运输核酸标本的可行性。方法按献血屋标本运输模式和标本长途运输模式两种不同的要求,在两种规格的标本运输箱中放入标本和保温剂,观察在45℃的环境中,标本运输箱的保温时间。结果在45℃的环境中,标本运输箱可保持2~8℃的温度范围3~6h。结论该中心自行研制的标本运输箱能满足核酸标本运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运输箱保温性能监控的方法,为血液运输箱安全运输血液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按照冷源与血液体质量比选定冷源数量,通过智能温度芯片连续自动记录温度,监控血液运输箱内各个监控点温度变化情况。结果冷源与血液体质量比固定1∶6不变,环境温度12℃时,血液运输箱(2~10℃)冷链可保证8h;环境温度25℃时,血液运输箱(2~10℃)冷链可保证4.5h;环境温度44℃时,血液运输箱(2~10℃)冷链可保证2h。结论在冷源与血液体质量比不变时,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血液运输箱保持冷链要求的可使用时间应根据血液运输箱保温性能监控结果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使用自制的标本运输箱运输核酸标本的可行性.方法 按献血屋标本运输模式和标本长途运输模式2种不同的要求,在两种规格的标本运输箱中,放入标本和保温剂,观察在45℃的环境中,标本运输箱的保温时间.结果 在45℃的环境中,标本运输箱可保持2℃~8℃的温度范围3~6h.结论 本中心自行研制的标本运输箱能满足核酸标本运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物联网技术监控血液运输中每个运输箱的温度和车辆定位,确保临床用血产品始终处于规定的运输温度范围,及早发现并实时处置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失控现象,实现血液运输温度客观、真实、全过程可追溯。方法实时采集运输车辆每个运输箱温度,通过温度信息接收器集中上传至云端服务器,通过冷链实时监控系统平台在大屏幕和电脑端实时显示温度、车辆定位及预警情况,并实时记录。结果通过对比确认试验后,正式运行5个月来数据显示,该系统运输温度监控及记录符合要求,异常预警(报警)处置便捷,车辆定位准确。结论该系统解决了监控实时性、精确性、异常情况处置可控性等难题,确保了血液质量。对已实现射频标签的血液监控可达到精准定位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和血液标本全程冷链运输标准化质量管理模式。方法对体系文件、血液运输人员资质、运输的信息化流程、运输设备、监控平台等建立血液和血液标本运输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模拟血液和血液标本运输的实际情况,通过采供血场所与采供血机构之间的运输、采供血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运输、采供血机构之间的血液调度运输,从温度实时记录功能、报警功能、配送和定位功能三大方面来验证血液和血液标本运输质量管理模式的有效性。结果血液运输箱探头的显示温度与实际检测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极端环境温度条件下,放置适量的冷源,血液运输箱的最长保温时限可达42 h;当温度超过标准、开箱、标本颠倒时,平台会发出报警;并可通过监控平台直接完成配送和预约。结论立足于互联网+监控平台而建立的血液和血液标本标准化管理模式可以使所有的冷链活动都处在一个可控、可视、完全透明的系统内,运行有效且适合本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运输条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改变运输方式(22±2℃振荡和22±2℃不振荡)和外环境温度(-10℃、15~30℃和37℃)2个变量,比较0~5h不同时间段Plt、pH值和乳酸含量.结果 在室温条件下(15~30℃)无论用22±2℃振荡还是不振荡方式运输,在0~5h其Plt、pH值均无显著性差异;用22±2℃振荡运输在0h~5h其乳酸值无显著性差异;而用22±2℃不振荡运输,在5h时其乳酸值出现显著性增加.在室温(15~30℃)和37℃条件下,运输箱在0~5h其箱内温度始终在20~24℃,而在-10℃条件下,运输箱在5h 时其箱内温度将低于20℃.结论 在短时间内(≤3 h)运输血小板,无论用22±2℃振荡或22±2℃不振荡方式,单采血小板功能无显著性差异.当外环境的温度超出车载式血小板运输箱的工作温度范围时,会影响血小板运输箱内温度,因此应首先将车内的温度尽可能地调整到设备的工作温度范围内,以确保血小板运输箱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9.
背景:当前离体样品资源短缺和利用率不高现象已引起持续关注,离体样品的有效保存和便携运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开发一种便携式离体样品储存运输技术与设备,维持样品的活性,提高样品的再生能力和利用率。方法:以血小板储运箱的设计、开发和应用为实例,依据离体样品的储运要求选择适当温度的相变蓄冷材料,经充冷后,在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和相应配套功能的维护下实现对离体样品或相关物品的储存运输和维护。结果与结论:采用相变蓄冷新材料、密闭循环特殊结构和低传热系数储存腔体,试制出便携式血小板存储运输箱,并在相关单位进行了试用,积累了相关的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背景:当前离体样品资源短缺和利用率不高现象已引起持续关注,离体样品的有效保存和便携运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开发一种便携式离体样品储存运输技术与设备,维持样品的活性,提高样品的再生能力和利用率.方法:以血小板储运箱的设计、开发和应用为实例,依据离体样品的储运要求选择适当温度的相变蓄冷材料,经充冷后,在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和相应配套功能的维护下实现对离体样品或相关物品的储存运输和维护.结果与结论:采用相变蓄冷新材料、密闭循环特殊结构和低传热系数储存腔体,试制出便携式血小板存储运输箱,并在相关单位进行了试用,积累了相关的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正>器官捐献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也是世界敏感的社会问题[1]。目前临床上器官捐献有国际标准化脑死亡器官捐献(DBD)、国际标准化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中国过渡时期脑-心双死亡标准器官捐献(DBCD),但由于国情、习惯等,我国器官捐献量较少。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由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聘任、培训和管理。协调员由相关机构的专业人员担任,主要职责为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发现潜在捐献者、组织协调登记等。  相似文献   

12.
李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3):1496-1497
目的探讨冷链运输对体检人群血糖含量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B两组体检人群血糖含量,A组人群采样后及时分离血清,1h内完成检测;B组人群采样后4℃冷链运输箱保存,经4h车程运回实验室后分离血清检测血糖含量。结果两组体检人群的年龄、性别、血糖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链运输4h后检测的血糖值可以为体检所接受。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辐照仿真人体模型及人体器官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人体器官进行模型化描述,以便对医疗照射中肿瘤靶体积和人体紧要器官剂量进行估算.方法建立人体三维坐标体系,在仿真人体模型中测得器官的位置、形状等信息,并据此建立各个器官的数学模型.结果在医疗照射中使用人体器官数学模型,提高了放射治疗质量控制的各项要素.结论在医疗照射中进行器官剂量估算和在体模中实测相结合将大大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临床康复》2010,(25):4692-469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防病治病的需要.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里逐渐形成了一门新科学即人工器官。它主要研究模拟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用人工材料制成能部分或全部替代人体自然器官功能的机械装置。当人体器官病伤而用常规方法不能医治时,有可能给病人使用一个人工制造的器官采取代或部分取代病损的自然器官,补偿或修复其功能。由于人工器官的研究和应用.不仅显著地提高了临床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5.
背景:器官移植前的活性是器官移植后功能恢复的关键,也是器官保存医学的难题之一。目的:综述了器官的保存方法、保存液以及各个器官国内外的保存现状,以便寻找不同器官的最佳保存方法和保存液,为器官保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1998-01/2011-09关于器官移植前保存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器官;移植;保存"或"organ;transplant;preserva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器官移植前保存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86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0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对器官保存方法的了解,有利于根据研究现状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器官保存液是器官活性保持的关键,现存保存液较多,不同保存液对不同的器官保存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通过选择合适的保存液使需要移植的器官保存效果达到最佳,从而使移植后的器官功能恢复的最好。通过对器官移植前保存方法和保存液的研究,了解不同器官的合适的保存方法和保存液将有利于器官保存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背景:器官移植前的活性是器官移植后功能恢复的关键,也是器官保存医学的难题之一。目的:综述了器官的保存方法、保存液以及各个器官国内外的保存现状,以便寻找不同器官的最佳保存方法和保存液,为器官保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1998-01/2011-09关于器官移植前保存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器官;移植;保存"或"organ;transplant;preserva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器官移植前保存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86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0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对器官保存方法的了解,有利于根据研究现状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器官保存液是器官活性保持的关键,现存保存液较多,不同保存液对不同的器官保存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通过选择合适的保存液使需要移植的器官保存效果达到最佳,从而使移植后的器官功能恢复的最好。通过对器官移植前保存方法和保存液的研究,了解不同器官的合适的保存方法和保存液将有利于器官保存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血液出库、入库和运输保存过程中的数量清点和温度监控一直是输血控制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前者需要耗费人力对血液逐一进行清点核查,后者往往缺乏连续有效的温度监测手段,特别是大量血液远程运输时对血液温度的监控和数量清点都十分困难。目前国内血站和血库系统还没有使用射  相似文献   

18.
在器官移植领域,我国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绩,越来越多的患者进入等待移植的名单,但由于器官资源的紧缺,对器官移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规范器官移植是否合法及合理,仍需经过不断探讨及经验的累积。从对国内外人体器官捐献的法律现状、捐献机制、宣传力度、民众意识、捐献进展等方面的分析表明,国内外人体器官捐献都有一定的发展并日益规范化,但我国器官捐献,无论是从法律、捐献体系还是从捐献的例数来看,明显滞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国内外都必须寻求解决器官短缺的共同问题,尤其是我国,应该在现行的法律法规框架下,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从实践中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人体器官捐献模式。加强人体器官捐献的规范管理,扩大器官供者的来源,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规、政策,加强医学科普知识的宣传,建立畅通的捐献渠道,提高全民捐献意识,循序渐进地推动我国人体器官捐献的开展,从而保证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护士Elding,是英国35名捐赠联络护士之一。目前,她正参与一项全国性的试验。帮助社会公众提高捐赠器官的数量。这个项目是由英国人体移植部门提供资金,由专门的卫生机构负责收集和分配使用捐赠的器官,去年这个人体器官损赠联络站已经开始正式运作。  相似文献   

20.
背景:利用何种模型何种算法对不同器官组织进行变形仿真,既可保证逼真性又可兼顾实时性,目前的设计都是在单机系统上实现。目的:为了实现基于网络的人体器官的变形仿真及交互,设计以人体器官肾脏为例,利用CT图像,在VRML平台上实现器官模型的三维重建。方法:利用质点弹簧模型建立肾脏的物理模型,实现变形计算。最后通过VRML外部编程接口EAI和Java-Applet进行通信,实现器官模型在任意位置、任意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模拟。结果与结论:在CT图像的基础上实现了人体器官肾脏的三维重建,并利用质点弹簧模型实现了人体器官肾脏的变形模拟。借助于JAVA和VRML的结合,实现了网络环境下肾脏的变形仿真,用户只需在网页界面中输入作用力的大小和作用位置点的序列,即可得到肾脏变形情况的场景。研究虽仅以简单的拉伸和挤压变形为例,其他变形亦可通过类似的方法实现。实验为人体器官的变形和虚拟手术系统的网络交互功能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