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郑良芬  高丽玲 《护理学报》2018,25(14):16-20
目的 通过比较情景教学法与小组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训课的应用效果,探讨情景教学法对高职护生成绩、沟通、协作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取便利整群抽样法,抽取348名高职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情景教学组(172名)采取情景教学法,对照组(176名)采用小组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通过个人、小组考核和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教学效果.调查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情景教学组个人理论成绩为(81.01±6.21)分,个人操作考核成绩为(84.39±5.93)分,小组操作考核成绩为(77.83±4.43)分,沟通能力测评得分为(85.23±8.25)分,协作能力测评得分为(105.02±9.47)分,评判性思维测评得分为(311.12±28.53)分;对照组个人理论成绩(78.87±7.10)分,个人操作考核成绩(81.35±5.09)分,小组操作考核成绩(67.44±3.24)分,沟通能力测评得分(81.58±9.43)分,协作能力测评得分(99.47±10.60)分,评判性思维测评得分(303.70±31.50)分,情景教学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护理实训课有利于提高高职护生成绩、沟通、协作与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模拟病人(ECS)情景教学在急重症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名有急救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人,观察组使用ECS情景教学进行急救综合技能的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急救综合技能的培训。比较两组护生急救护理操作和理论考核成绩,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测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观察组护士理论成绩及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生在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7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S情景教学可提升护理教学效果,提高护生急重症综合护理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戴正香  黄芳 《护理与康复》2015,14(12):1165-1168
目的观察PBL教学模式应用于骨伤科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8名在骨伤科实习的护生按实习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人。观察组按PBL模式带教,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评判性思维能力,同时对护生和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满意度。结果带教结束时理论考核成绩对照组护生(86.95±5.23)分、观察组护生(9.17±5.91)分,评判性思维能力对照组(28.27±4.35)分、观察组(297.4±22.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为(58.13±6.17)分优于对照组得分(5.12±8.7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生综合能力评价得分(47.83±7.31)分优于对照组得分(43.41±6.7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结论 PBL教学法能提高护生的中医护理知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在高职护理专业《护理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0级高职护生3个班级为观察组(n=91),2个班级为对照组(n=60)。观察组护生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护生按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时,采用理论考试、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和教学效果满意度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课程结束时理论考核及综合分析题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试结果总分及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和求知欲4个特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高职护理专业《护理管理学》课程教学中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与"3W+5H"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实验性研究,将同年级两个班级高职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各7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内科护理教学,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结合"3W+5H"教学模式进行内科护理教学。于教学开始前(前测)和结束时(后测)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及内科护理学习效果评价问卷对两组护生进行内科护理学习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CTDI-CV后测得分(256.040分±29.448分)高于对照组CTDI-CV后测得分(241.310分±37.717分)和教学开始前的自身得分(239.270分±37.20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后测自主学习能力(18.710分±2.395分)、学习兴趣(35.630分±5.321分)得分高于对照组后测(17.470分±2.395分、33.610分±5.8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与"3W+5H"混合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护生内科护理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高娟  吕立铭 《全科护理》2021,19(10):1390-1393
目的:观察爱的教育实训教学在儿科护理实训课的应用效果,探讨爱的教育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积极主动性、关爱能力及实训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级护理专科1班和2班共90名高职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1班为观察组,2班为对照组,每组45名护生。观察组采用爱的教育实训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实训教学法。授课前后对两组护生进行测评量表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实训技能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实训技能考核成绩为(90.71±5.62)分,对照组为(82.76±9.02)分,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为(85.38±3.41)分、学习积极主动性得分为(54.56±4.35)分和关爱能力得分为(197.73±4.16)分,对照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为(78.36±2.79)分、学习积极主动性得分为(44.27±3.13)分和关爱能力得分为(189.84±2.97)分,观察组护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爱的教育应用于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有利于提高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积极主动性、关爱能力及实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民族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为建立针对不同民族护理本科生的培养教育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彭美慈等修订的评判性思维量表,对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1—4年级本科护生(2005级—2008级)进行普查。评判性思维得分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不同民族本科护生之间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其他少数民族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分别是(283.65±26.75)、(279.92±30.71)、(266.94±27.99)、(266.40±30.82)、(270.70±18.80)分。汉族与维吾尔族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在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汉族与哈萨克族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分析能力和认知成熟度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回族与维吾尔族、回族与哈萨克族除在认知成熟度方面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他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本科护生在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族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较高,不同民族本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高职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级护理专业1班护生48名为观察组,2班护生48名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技能教学,观察组采取Seminar教学。最后通过技能考核,护生问卷调查,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量表及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得分、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Seminar教学持肯定态度。结论:Seminar教学法能提高护生的操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培养和增进护生对老年人的情感,更深地了解老人对护理的需求,从而转变学习观念,提高教学效果.方法 将高职护生349人分为两组,2003级高职护生154人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教学,即课堂讲授-见习-考核的教学方法,2004级高职护生195人为实验组,采取见习-课堂讲授-再次见习-考核的教学模式.结果 对两组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意愿调查、理论和实践成绩等进行统计并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课程学习后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对照组15.58%,实验组59.49%.实训考核成绩对照组(71.35±13.56)分,实验组(80.26±10.05)分,理论考核对照组(71.90±13.80)分,实验(78.65±9.87)分.结论 "情感培养"教学可作为提高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IO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生综合护理技能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9名高职护生为对照组,131名高职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综合护理技能实训教学,观察组采用CDIO教学模式,通过构思-设计-实现-运作4个步骤进行教学,包括组建教学师资、制订教学计划、设置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方案。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高职护生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高职护生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中自信心、分析能力、开放思维、系统化能力、求知欲5个维度得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CDIO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护生综合护理技能实训教学中,全面提升其综合能力及职业核心胜任力,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高职护生职业成熟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1年10月—2022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4所高职院校918名高职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生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高职护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高职护生职业成熟度总分为(110.74±12.12)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专业态度、毕业后是否投入到护理工作、家庭氛围、共情能力总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是高职护生职业成熟度的重要影响因素(P<0.001),共解释了总变异的32.5%。结论 高职护生职业成熟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校应针对不同年级开设不同的职业课程,引导高职护生父母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通过共情培训课程提高高职护生的共情能力,给予高职护生足够社会支持,以提升高职护生的职业成熟度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在临床实习前开设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的护理综合技能,满足护理岗位需求.方法 临床实习前,对2008级246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开设为期2周的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程,将护理技能分为7个模块,结合案例进行综合训练.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护理综合技能考核,并调查用人单位对实习学生的满意度.结果 课程结束后与开设课程前比较,学生护理综合技能明显提高(P<0.05或P<0.01).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各方面的满意率均比以前提高(P<0.01).结论 临床实习前开设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程可提高学生的护理综合技能,缩小从学校到临床护理岗位的跨距.  相似文献   

13.
郑雯  丑安  张礼宾  盛丽莎 《护理学报》2018,25(20):31-36
目的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高职护生隐性知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理论分析,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护理教育职业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主体框架。通过专家调研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论证,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统计调研结果并最终确定各级各项指标权重。结果 构建了包括4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50项三级指标组成的高职护生隐性知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该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合理,内容全面,体现了专业特点,可为护理院校学生隐性知识能力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理实一体化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及对培养护生职业能力的作用。方法按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2个班共69名学生,其中,应用传统课堂教学法的34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35名学生为试验组,将理实一体化教学分为3个阶段,即多媒体教室环境的教学、模拟病房中的自主练习、教学医院里的临床见习。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职业能力自评问卷,评价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生综合考核成绩为(92.14±1.53)分,高于对照组的(88.64±6.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5,P〈0.05);试验组学生的职业能力各项自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学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以护理安全教育为基础的高职高专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将2010级406名大专生为对照组,2011级416名大专生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病案导入、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根据各章节内容选择相关的医疗纠纷或差错事故案例进行讲解,课后进行情境模拟学生法庭,并要求学生书写反思日记等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成绩以及实习期间护理安全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成绩及实习期间护理安全知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安全教育融入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础护理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护理安全意识和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心理训练对优化高职护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级240名高职护生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名,观察组采用系统心理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心理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职业心理素质量表测评,比较两组的职业心理素质水平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心理素质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除躯体化因子外,观察组的其余心理症状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职业心理素质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心理训练能优化高职护生职业心理素质,有利于培养"实用型"高技能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1+X”证书制度下,高职护生老年照护择业动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5月抽取山东省某5所高职院校高职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老年照护择业动机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高职护生老年照护择业动机影响因素。结果 高职护生老年照护择业动机得分(3.39±0.55)分,择业动机—价值问卷得分(3.43±0.56)分,择业动机—期望问卷得分(3.32±0.6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生参与老年照护职业技能培训的意愿、对国家为推进养老服务业就业创业采取举措的了解程度、与老年人[例如祖(外祖)父母]的关系亲密程度、是否有照顾老人的经历、是否看好老年照护服务领域的发展前景、是否了解我国老龄化的现状、护生认为的老年照护职业技能证书对以后就业创业的重要程度及我国对老年护理发展的重视度纳入回归方程(P<0.05),可解释老年照护择业动机总变异的 36.8%。结论 护生老年照护择业动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生参与老年照护职业技能培训的意愿、对国家为推进养老服务业就业创业采取举措的了解程度、与老年人[例如祖(外祖)父母]的关系亲密程度、是否有照顾老人的经历、是否看好老年照护服务领域的发展前景、是否了解我国老龄化的现状、护生认为的老年照护职业技能对以后就业创业的重要程度及我国对老年护理发展的重视度是老年照护择业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院校加大对“1+X”证书制度及老年照护前沿思想宣传,提升护生对老年照护职业技能证书重视度和相关信息认知度有利于增强老年照护择业动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疆高职民族、汉族两班学生对临床护理课程<五官科护理学>学习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方法]对某大学护理学院高职民族班115名及汉族班92名学生同时开设的五官科护理学的平均成绩、及格率及各题型失分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民族、汉族两班学生成绩差异明显(P<0.05),且相对于客观题民族、汉族两班学生主观题失分率均较高.[结论]民族班成绩低于汉族班有许多原因,临床护理教学应根据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教材,大力培养优秀少数民族教师,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19.
何清 《护理学报》2009,16(5):67-69
目的 了解民办高级职业护生在临近实习期的焦虑发生情况,并据此制定对策.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自制简易影响焦虑因素问卷,对264名民办高级职业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护生实习前1周焦虑评分高于实习前12周的焦虑评分和国内常模(P<0.05);不同专业班级间护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班得分相对较高,涉外班和助产班得分相对较低.本组76.1%护生担心竞争力低于公办院校学生,60.1%对实习期间工作内容不明确,54.2%担心真实操作成功率低.结论 民办高级职业护生在实习前存在一定的焦虑;担心竞争力低于公办院校学生、担心理论知识水平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是焦虑的主要因素.护理教育者应针对此特点,采取教育对策,以促进护生向实习护士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20.
袁碧  魏林娜  张庆芳 《全科护理》2011,(12):1109-1111
[目的]探讨新疆高职民族、汉族两班学生对临床护理课程《五官科护理学》学习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方法]对某大学护理学院高职民族班115名及汉族班92名学生同时开设的五官科护理学的平均成绩、及格率及各题型失分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民族、汉族两班学生成绩差异明显(P〈0.05),且相对于客观题民族、汉族两班学生主观题失分率均较高。[结论]民族班成绩低于汉族班有许多原因,临床护理教学应根据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教材,大力培养优秀少数民族教师,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