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5):1434-1436
<正>蝴蝶椎(butterfly vertebra)是一种罕见的脊柱椎体先天性异常,是胚胎椎体的两个软骨化中心异常融合,从而形成由矢状软骨隔隔开的两个部分椎体或完全分离的半椎体组成,这种异常也被称为矢状裂椎、前脊柱裂、躯体裂等~([1])。它好发于腰椎,多为良性病变,可能与一些复杂的先天性综合征有关,如Pfeiffer综合征、Jarcho-Levin综合征、Crouzon综合征和  相似文献   

2.
不同原因所致的脊髓损伤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发生在寰枢椎(C1/2)间的锐性刀砍伤合并双侧椎动脉损伤患者的救治情况报道如下。患者男,19岁。后颈部刀砍伤15min入院。查体:呼吸、心跳停止,双侧瞳孔散大,全身生理反射消失,肛门括约肌松弛,四肢肌张力减低。后颈部发际水平一横行刀口,达双侧乳突前方,长约22cm。紧急行伤口填塞止血、补液、输血、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后,心跳、呼吸恢复,瞳孔大小恢复。颈椎X线平片示寰椎后结节与枢椎棘突间距离增大;CT示椎管内有积气征。急诊行颈椎椎管探查,术中见伤口经寰椎后弓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腰骶椎后凸合并脊髓畸形一期脊髓圆锥松解、后路顶椎切除椎弓根钉腰骨盆内固定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步骤包括椎弓根钉固定腰椎、骶椎或髂骨翼,松解圆锥,后路切除顶椎,加压矫正后凸并自体骨加异体骨植骨融合。[结果]5例患儿后凸及神经症状逐渐加重。全部病例合并脊髓纵裂脊髓空洞脊髓低位栓系,固定1~3个腰椎节段。术前后凸Cobb角52°~91°,平均76°,术后Cobb角后凸15°~30°,平均22°,校正率63%~80%,平均71%。手术时间225~390分,平均300min,出血300~600ml,平均420ml。随访时间24~52个月,平均32个月。1例术后短暂神经症状加重,随访时5例神经症状均较术前好转,3例恢复明显。[结论]一期脊髓圆锥松解后路顶椎切除椎弓根钉腰骨盆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腰骶椎后凸合并脊髓畸形短期随访疗效好,手术可导致神经症状短暂加重。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并发症越少。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中的脊髓畸形和脊椎畸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各类脊髓畸形与脊椎畸形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3年~2005年收治的211例已确诊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脊髓畸形、脊椎畸形的发生率及其好发部位,观察两者间的关系。结果:211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中脊髓畸形44例(20.85%),其中脊髓空洞症25例次(11.85%),脊髓纵裂30例次(14.22%),马尾终丝栓系28例次(13.27%),低位圆锥12例次(5.69%),其他类型少见,多种畸形常并发存在;脊髓畸形好发于脊柱胸段、胸腰段、腰段、腰骶段。44例伴有脊髓畸形的先天性脊柱侧凸病例中不良分节34例(77.27%),孤立性半椎体1例(2.27%),非孤立性半椎体21例(47.73%),脊柱裂30例(68.18%),混合型41例(93.18%);脊椎畸形好发于脊柱胸段、腰段、腰骶段。结论:先天性脊椎畸形常合并脊髓畸形,总体上脊髓畸形与脊椎畸形的好发部位相似,但各种脊髓畸形、脊椎畸形间缺少显著的、特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肠穿孔(或肠破裂)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发生率并不高;腹胀既是空腔脏器穿孔的重要表现,也是脊柱脊髓损伤后的临床症状之一。这让脊柱损伤合并空腔脏器穿孔常被延迟诊断或漏诊。2002~2004年,作者收治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自1947年Dawson将SEP(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用于人体以来,无论在实验研究或临床监测中均被广泛应用。根据动物实验及对肢体运动的追踪观察,发现SEP可以较正确地进行脊髓功能的定量分析,对可逆性脊髓损伤判断病情演变、估计预后存一定的实用价值。我们于1988年6月~1991年8月对脊柱畸形、脊髓损伤的148例进行SEP检查及治疗效果判断,并追踪观察1年,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及方法148例患者中,脊柱侧凸67例,脊柱后凸38例,脊柱结核伴不全瘫21例,外伤性截瘫13例,脑脊膜膨出5例,脊柱肿瘤4例。其中男sl例,女67例。我们应用 DANTEC 4000型诱发电位…  相似文献   

7.
扩大半椎板切除术治疗颈脊髓损伤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Xu S  Liu S  Sun T  Liu Z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10):607-609,I037
OBJECTIVE: To treat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SCI) accompanied with narrowing spinal canal by expanded hemilaminectomy. METHODS: From 1995 January to 1998 April 51 patients of cervical SCI were treated by expanded hemilaminectomy. Spinal injury classified in to 3 types: no fracture-dislocation (39 patients) fracture dislocation at the lower cervical spine (11), and burst fracture (1). The types of SCI included central cord injury (18 patients) incomplete cord injury (19), and complete cord injury (14). MR imaging in 23 patients showed degenerative changes with normal intensity of the cord in 14 patients, multiple level hyperintensity in 3, cystic changes in 3, myelomalasia in 3, and cord brocken in 1. Expanded hemilaminectomy was performed in 24 hours in 3 patients, in 48 hours in 9, in one week in 2, after one week in 35, and after one year in 2. The left or right laminae were removed from C(7) to C(3) in 42 patients, C(3) - T(1) in 3, C(2) - C(7) in 2, C(3) - C(6) in 3 and C(4) - C(7) in 3. Hemilaminectomy was expanded lateral to the inner of apophyseal joint and medial to the inner lamina beneath the spinal process. RESULTS: Follow-up lasted for 1 year and 7 months. Six patients with complete cord injury had of the no recovery lower extremity but recovery of the brachialis and extensor radial longus. 12 patients of central cord injury had full recovery except intrinsic muscles of the hand (5). They operated were on 2 weeks after injury. 17 patients of incomplete cord injury recovered to Frankel IV. CONCLUSIONS: Expanded hemilaminectomy is indicated for patients of cervical SCI with narrowing spinal canal or without fracture dislocation. Best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in patients of central cord injury, and incomplete cord injury. Even in complete cord injury, 1 - 2 forearm muscle may recover (24.8%), securing a pinch grip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 患儿,女,2岁半,因“颈、腰部活动受限1年余就诊,系第一胎顺产,父母非近亲结婚,无家族遗传病史,妊娠过程中无特殊职业接触史和药物服用史。产后未发现异常,开始行走后渐发现患儿头颈部和腰部活动欠灵活,随后症状加重。查体:双上肢无畸形,各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正常。  相似文献   

9.
脊柱脊髓损伤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外科杂志》1995,33(12):738-741
脊柱脊髓损伤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由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会、解放军医学杂志编委会和解放军骨科专业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办,广州军区总医院承办的全国脊柱脊髓损伤研讨会于1995年元月在广东省肇庆市召开。会议收到论文187篇,参加会议交流125篇。本次会议采取中心发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结合椎间融合器在先天性脊柱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6例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行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切除区域植入椎体间融合器,以此为支点,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矫形区域行椎体间及后外侧融合。术后经过平均近12个月的随访。对术中出血、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等进行随访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围手术期中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即刻影像学检查见半椎体切除彻底,脊柱侧后凸畸形矫正满意。随访中未见内固定失败及矫形丢失现象。结论后路切除半椎体畸形后,在缺损区域植入椎体间融合器,既可以帮助术中矫形,又可促进手术区域的融合和矫形的保持,减少假关节的发生和内固定的失败。  相似文献   

11.
脊柱脊髓损伤救治基本原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 讨先 天 性脊 柱侧 凸 合并 脊髓 纵 裂患 者的 矫 形手 术治 疗 方法 及效 果 。方 法:回顾 性 分析 31 例 先天性 脊柱 侧 凸合 并脊 髓 纵裂 患者 的 临床 资料 、手术 方 法 及 治疗 结 果 。 结果 :31 例 患 者中 合 并 骨 性纵 裂 4 例 ,纤维性 纵裂 23 , 例 混合 性 纵裂 例 纵 裂涉 及 胸段 4 , 10 ,例 腰段 例 胸 段 及腰 段 6 , 14 , 例 颈 段到 腰 段 例 1 。 矫形 手术方 法 包 括 前路 矫 形 内 固定 2 例 ,后 路 矫 形 内固 定 14 例 ,前 路 松 解 联合 二 期 后 路矫 形 内 固 定 10 例 ,一 期 前 后路半 椎体 切 除联 合后 路 矫形 内固 定 例 仅 例 患者 在 后路 矫形 手 术时 先行 切 除了 骨嵴 ,纤 维 性纵 裂均 未 予处 5 。 1理。 手术 前 、后 脊柱 侧 凸主 弯冠 状 面 Cobb 角、 顶椎 偏 距、 顶 椎 旋 转度 、 躯 干 偏移 平 均 分 别为65.4° 35.1° 和 ;51.2m m 和32.2m m ;1.3° 1.2°13.5m m 和 ; 和 8.9m m ,主弯冠 状 面矫 形率 平 均为 49.1%。术 后均 无 神经 功能 缺 陷发生或 神经 功 能缺 陷加 重 。结论 :根 据 合并 脊髓 纵 裂的 类型 、患 者的 神 经功 能状 态 选择 相应 的 治疗 方法 ,先 天 性脊柱侧 凸可 以 获得  相似文献   

13.
14.
李青  郑昆 《中国骨伤》2006,19(11):677-678
目的探讨脊柱脊髓开放性损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21例脊柱脊髓开放性损伤患者,男17例,女4例;年龄15~47岁,平均25岁。损伤部位胸脊髓15例,腰脊髓5例,颈脊髓1例。术前ASIA分级A级8例,B级5例,C级6例,D级2例。6例伤口内有异物存留。21例均行急诊手术清创,根据损伤具体情况,行椎管探查、血肿清除、异物取出术。结果术后死亡1例(占4.8%),椎管感染1例(占4.8%),发生脑脊液漏2例(占9.5%)。1例术后脊髓损伤程度加重,2例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ASIA分级A级9例,B级4例,C级5例,D级2例,E级1例。结论脊柱脊髓开放性损伤需在充分地术前准备下急诊手术治疗,术前应了解是否有异物存留,手术探查可以减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一期三柱截骨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异常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以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2例,女30例,年龄4~35岁,平均15.3±8.3岁;46例具有神经症状。所有患者均行一期三柱截骨矫形术,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脊柱裂神经量表(SBNS)对患者的估神经功能进行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对患者进行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测量冠状位Cobb角、矢状位后凸Cobb角、躯干偏移,计算矫正率及丢失率。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与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565.3±140.8min、3570.6±1855.4ml;术后3个月平均冠状位Cobb角为41.7°±17.7°,平均矫正率为(62.5±13.8)%;平均矢状位后凸Cobb角为38.5°±11.2°,平均矫正率为(66.4±22.6)%;末次随访时平均冠状位Cobb角为43.7°±16.6°,平均丢失率为(1.9±1.1)%;平均矢状位后凸Cobb角为39.7°±11.3°,平均丢失率为(2.3±1.4)%;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躯干偏移、SBNS评分及VAS疼痛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术前28例SBNS分级为Ⅱ级的患者恢复至Ⅰ级,9例SBNS分级为Ⅲ级的患者恢复至Ⅱ级;14例腰骶部疼痛患者、9例下肢肌力下降患者、8例大小便功能障碍患者及4例下肢细小患者得到改善;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包括3例脑脊液漏、2例伤口感染及3例泌尿系感染。结论:一期三柱截骨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异常患者安全有效,且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我院近年共收治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25例,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枢椎椎弓根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枢椎弓根骨折(Hangman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9年来收治的急性枢椎椎弓根骨折15例患者,其中Ⅰ型4例,Ⅱ型11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神经系统症状,行颅骨牵引复位后用AO纯钛皮质骨螺钉经峡部固定枢椎椎弓根骨折。结果 经12~60个月随访,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有6例D级和5例C级恢复至E级,2例V级恢复至D级,1例B级恢复至C级,1例B级恢复至D级,半年后复查X线骨折均愈合,复位良好,无椎动脉损伤及其它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 椎弓根螺钉内崮定治疗早期枢椎椎弓根骨折,复位固定满意,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且较少影响上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18.
脊髓双重结构并脊柱畸形的分类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脊髓双重结构的特征、分类及其与脊柱畸形的相关性和手术方法。方法:对1989年10月-2000年10月收治的117例先天性脊柱脊髓畸形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所见、术中所见和临床疗效做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分类。结果:脊髓纵裂114例,双脊髓3例。AⅠ15例,AⅡ39例,AⅢ47例;BⅠ4例,BⅡ4例,BⅢ5例;CⅠ3例,未见CⅡ。主要治疗术式为椎板切除、纵隔切除、终丝切断、脊髓及神经根粘连松解、修复硬膜。结论:脊髓双重结构的分类便于整体认识脊髓畸形和指导手术治疗。手术对疼痛、下肢运动和感觉、膀胱上位神经原性麻痹及大部分脊柱变形的改善是有效的,而对下位神经原性麻痹型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和足部畸形改善则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9.
小儿脊柱脊髓损伤相对少见,占全部脊柱脊髓损伤的1%~10%.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小儿脊柱在解剖和生物力学方面的特殊性,小儿脊柱脊髓损伤的诊断、治疗和成人有一定区别.幼儿以颈椎高位损伤相对常见,2岁以下幼儿的颈椎损伤约80%表现为高位损伤.随着年龄增大(>8岁),儿童脊柱解剖特点和损伤类型逐渐接近于成人表现.尽管小儿脊柱脊髓损伤相对少见,由于影像学特征以及幼儿不能很好配合的特点,使得小儿脊柱脊髓损伤的准确诊治比较困难.本文针对这一情况,结合小儿不间发育阶段脊柱解剖特点、脊柱脊髓损伤特点及其具体诊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7):1581-1586
[目的]采用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评价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的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检索Pub Med、Embase、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根据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分析的文献共有9篇,总样本量为218例。森林图结果显示,手术前后的冠状面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值差的合并标准化统计量为33.83(95%CI:23.09~44.57,P0.001),而手术前后的正常胸后凸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合并统计量为3.35(95%CI:-3.69~10.39P=0.351)。此外,还对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合并,结果提示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53%(95%CI:6.54%~28.16%)。[结论]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后凸合并脊髓纵裂可有效地矫正冠状面的Cobb角,骨性纵隔切除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截骨矫形可能更有利于提高矫形率,但仍需要更高质量的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