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目的:探讨TP-ELISA法筛查反应性强度与TPPA确认阳性及抗体效价间的关系,为方法选用提供参考。方法:以TPPA法对347例TP-ELISA梅毒筛查阳性标本进行确证试验及抗体效价测定,比较两种TP-ELISA试剂S/CO值与确证结果的符合性及抗体效价的关系。结果:284例双试剂阳性标本确证结果为阳性258例,单试剂阳性的63例标本确证结果均为阴性。确认结果为阴性的89例标本中,其S/CO比值均≤6.2,梅毒抗体效价≥1∶1280的标本,其S/CO比值大多≥7.1。结论: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反应性的强弱与TPPA确认阳性、抗体效价高低密切相关,可根据TP-ELISA筛查反应性强度(S/CO比值)的高低预测确证结果与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梅毒螺旋体免疫印迹试验(TP-WB)在献血员梅毒抗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梅毒标准血清盘,分析2种TP-ELISA试剂和1种TPPA试剂检测的准确性及不足;使用WB法对无偿献血筛查的279份TP-ELISA试剂阳性标本进一步检测,分析ELISA阳性结果与WB结果的相关性及WB阳性条带的分布特征。结果在40份以TP-WB结果为金标准的血清盘中,XC和WT两公司的TP-ELISA试剂的检测灵敏度均为100.00%,高于TPPA的88.46%,但两公司试剂检测的特异性分别为92.86%与85.71%,均低于TPPA的100.00%;在筛查的279份TP-ELISA法检测阳性标本中,WB确认阳性216份,阳性率为77.42%;其中包括S/CO值5且两种ELISA试剂检测同时阳性的标本205份,其WB确认试验阳性率为100.00%,占216份WB确认阳性标本数的99.9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LISA法S/CO值5和双试剂阳性,与WB检测阳性分别存在统计关联(P0.01);216份TP-WB阳性标本WB条带分布分析,其中TP17条带与梅毒抗体Ig M阳性、TP15条带与Ig G及Ig G+Ig M阳性分别存在统计关联(P均0.01)。结论 ELISA法双试剂阳性且S/CO值5,基本可确诊为梅毒,WB试验条带阳性结果对献血者感染状况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TP-ELISA和RPR联合检查梅毒抗体的缺陷,探讨解决办法,建立本实验室梅毒检测和报告系统。方法:用TP-ELISA法筛查梅毒,对筛查阳性标本和S/CO值在0.70~0.99范围的疑似标本,进而做RPR、Gold-Labeled和TPPA。结果:TP-ELISA法检出的186例梅毒阳性标本,TPPA确证阳性181例,阳性符合率为97.31%(181/186);其中121例RPR阳性,且TPPA确证试验均为阳性;65例RPR阴性,TPPA确证60例阳性,5例为阴性。31例S/CO值在0.70~0.99之间的标本中,TPPA阳性8例。结论:TP-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缺陷,应做TP-ELISA、RPR、Gold-Labeled联合检测,进一步用TPPA确证,以减少梅毒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4.
应用TP-ELISA与RPR法检测吸毒人群梅毒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TP-ELISA(梅毒-酶联免疫试验)、RPR(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等三种方法检测吸毒人群的梅毒抗体,了解TP-ELISA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吸毒人群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使用TP-ELISA和RPR两种方法对454份吸毒人员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对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检测阳性标本用TPPA法进行确认。结果TP-ELISA检出阳性标本33份,RPR检出阳性标本17份,阳性率分别为7.26%和3.74%,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PPA检测符合率达到100%。结论TP-ELISA试剂的检出率明显高于RPR试剂,其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重复性好,操作方法简便,通过酶标仪直接读取数据,适用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站献血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出入境人员梅毒抗体,确定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的最佳S/CO临界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2年1月的142份经CLIA法初筛梅毒抗体阳性(S/CO≥1)的样本,用CLIA法复检,两次检验结果一致的标本再用TPPA确认,绘制ROC曲线获取最佳临界值。结果 CLIA复检阳性标本140份,TPPA检测阳性100份,两种方法阳性符合率为71.43%。根据ROC曲线,得到CLIA法检测出入境人员梅毒抗体S/CO最佳临界值为2.685,此时CLIA法和TPPA检测的符合率为95.6%。结论 基于CLIA法获得出入境人员梅毒抗体的S/CO最佳临界值,可指导实验室减少TPPA法的确诊试验,为提高检测时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MIA法测定梅毒螺旋体抗体在临床筛检梅毒的应用。方法:用CMIA法测定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再进行TPPA确认试验,用ROC曲线分析确定S/CO值筛检梅毒精确度。结果:在28468例受检患者中,CMIA法梅毒抗体阳性501例,其中TPPA阳性413例,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S/CO为3.2时(曲线下面积0.953,95%可信区间0.936~0.970),预测梅毒精确度为(敏感性88.8%,特异性94.4%)。结论:CMIA法检测梅毒抗体可以准确预测梅毒感染,根据S/CO值可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TPPA确认试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用不同方法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复核。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3月-2014年12月使用TRFIA法检测的203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样本,用TPPA及WB法进行复核。结果样本中S/CO值1.0~2.0组共31例,TPPA法复核为阳性的样本25例,WB法复核为阳性的样本26例,TRFIA法与TPPA法及WB法的阳性符合率低于85%,与S/CO值3.1~4.0组和4.1组各组的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O值2.1以上组阳性符合率均超过93%。2种复核方法在同一S/CO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S/CO值1.0~3.0的2组中TPPA法与WB法出现2例结果不一致。结论 TRFI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低S/CO值组阳性符合率较低,同时单一方法进行的复核也存在假阳性及假阴性,因此对低S/CO值样本应尽可能需使用多种的方法进行确证,同时结合临床,避免发出错误的报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梅毒抗体的有效检验方法。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575份献血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对于75份梅毒阳性血清,TP-ELISA检出阳性74份、TPPA检出阳性73份,两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8.7%和97.3%。对于500份非梅毒患者血清,TP-ELISA检出1份阳性,TPPA均为阴性,后经临床及实验确认,该例为假阳性,TP-ELISA的假阳性率为0.2%。结论 ELISA和TPPA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O.05)。ELISA试剂成本低,操作方便,是大批量样本筛查的理想方法,应作为目前临床、血站诊断和筛查血清梅毒特异性抗体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使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进行逆向产前梅毒筛查的流程,为制定合适的产前梅毒筛查流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逆向产前梅毒筛查流程的实验室数据,以CLIA作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试验,初筛阳性标本同时进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检测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复测,TRUST阳性标本同时进行滴度测定。结果在8 998份产前筛查标本中CLIA筛查阳性标本为122份,筛查阳性率为1.36%;122份阳性标本中TRUST阳性为42份,与CLIA阳性符合率为34.43%,TPPA阳性为114份,与CLIA阳性符合率为93.44%,TRUST与TPP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2份TRUST复测阳性标本中有41份TPPA复测阳性,TRUST滴度检测结果分布在1∶1~1∶64,高滴度标本患者临床诊断主要为二期梅毒。结论使用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进行逆向产前梅毒筛查,阳性再做TRUST及滴度检测,两者不符使用TPPA进行确认的流程是可行的,提高了敏感性,降低了假阴性,优于目前使用的传统产前梅毒筛查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2000和Centaur XP两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体检、门诊和住院行梅毒血清学筛查的120例患者的120份血清标本,分别使用i200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试验(CMIA)和Centaur XP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LIA),对梅毒螺旋体(TP)抗体进行血清学检测。以样本吸光度与临界值的比值(S/CO)≥1.0为阳性,并与以TP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特异性抗体确认方法平行测定的S/CO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120例受检者中,CMIA检测阳性结果94例,阳性率为78.33%;CLIA检测阳性结果72例,阳性率为60.00%;TPPA检测阳性结果74例,阳性率为61.67%。以TPPA试验作为确认方法,CMIA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30%和52.17%,CLIA分别为94.59%和95.65%。CMIA与TPPA检测的阳性率、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101,χ2=7.937;P<0.05)。两种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与TPPA检测的阳性符合率均呈正相关。结论:两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在梅毒S/CO值>10.00时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当CMIA的S/CO值为1.00~10.00时可选用CLIA复核,缩短标本周转时间;当CLIA的S/CO值<4.70时可附加TPPA复核,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特异和特异性梅毒抗体血清学方法筛查效果,为采供血机构选择梅毒筛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同时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对48235份献血者血液标本做筛查试验,对检出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RPR法阳性率0.21%(103/48235);TP-ELISA法阳性率0.42%(202/48235),2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68,P〈0.01)。经TPPA法确认187份梅毒阳性血标本中RPR法检出阳性率为52.41%(98/187),TP-ELISA法检出阳性率为96.26%(180/187),2法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23,P〈0.01)。111份RPR法阴性、TP—ELISA法阳性血标本,经TPPA法确认为阳性89份;12份TP—ELISA法阴性、RPR法阳性血标本,经TPPA法确认为阳性7份。结论TP-ELISA法梅毒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RPR法,但两法均存在漏检、假阴性或假阳性现象,若同时采用特异和非特异性2种血清学方法进行献血者血液梅毒筛查,可有效减少梅毒经输血传播,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两种血清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性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110份梅毒病人血清和890份健康献血者血清进行检测比较.结果:TP-ELISA共检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09份、TPPA共检出108份阳性,两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91%和982%.TP-ELISA从890份健康献血者中检出2份阳性,TPPA未检出阳性,后经确认2例为假阳性,TP-ELISA的假阳性率为022%.结论:ELISA和TPPA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ELISA试剂成本低,操作方便,可使用酶标仪判读,是大批量样本筛查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3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TRUST、TP-ELISA、TPPA检测梅毒抗体的效果,选择一种适合大批量标本的梅毒筛查方法.[方法]以TP-ELISA法检测门诊、住院患者标本2552例,TP-ELISA阳性者以TP-PA确认,并检测TRUST.[结果]共检出TP-ELISA阳性157例,检出率为6.07%.其中TP-ELISA阳性、TP-PA阳性155例,符合率98.7%;TP-ELISA阳性、TP-PA阴性2例,TP-ELISA假阳性率为1.27%.155例TP-PA阳性标本中检出TRUST阳性48例,检出率40.00%(48/155);其余107例TRUST阴性,未检出率60.00%(107/155).[结论]TP-ELISA是门诊、住院人群梅毒筛查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拟通过使用WB对隐性梅毒TPPA/TP-ELISA检测结果不一致标本的检测比较,探讨WB对于隐性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确证价值。方法 1.先用TPPA或TP-ELISA检测血清或血浆标本,对阳性标本分别交叉使用另一种方法复核。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60份标本,再用WB进行检测。2.对NCCL提供的梅毒标准血清盘,使用TP-ELISA和TPPA同时检测,WB结果采用NCCL提供。结果 1.用TP-WB对60例TPPA/TP-ELISA检测不一致的标本进行检测,51份TP-ELISA阳性,TPPA阴性的标本,WB检测结果是32份阳性,9份不确定,10份阴性;9份TP-ELISA阴性,TPPA阳性的标本,WB检测结果是8例阳性,1例可疑。2.血清盘40份标本,WB阳性26例,阴性14例,26例阳性标本分别用TPPA和ELISA检测,TPPA阳性24例,阴性2例;TP-ELISA检测26例全部阳性。而14例WB检测阴性标本分别用两种方法检测时,TPPA与之完全相符,TPELISA出现两例阳性。结论 WB可作为潜伏期梅毒检测TPPA、TP-ELISA二者结果不致时的确认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孙昂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9):1877-1878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采用两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对血液标本作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用TPPA试剂确诊。结果 2006-2009年共检测标本113 319份,ELISA检测阳性691份,经TPPA确认阳性326份,真阳性率0.29%,假阳性率0.32%。结论采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试剂,切实做好无偿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工作,进一步提高血液质量,确保输血安全;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阳性的无偿献血者,采用TPPA试剂确认,给献血者准确的血液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检测梅毒抗体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CLIA法对献血者标本、ELISA法筛查阳性标本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并与ELISA、TPPA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3 405份献血者标本CLIA检出阳性9份,与ELI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份ELISA筛查阳性标本经CLIA检出阳性75份。所有筛查阳性标本经TPPA确认阳性67份,CLIA法S/CO比值高低与TPPA确认阳性、梅毒抗体效价密切相关。结论 CLIA检测梅毒抗体,在献血者血液筛查的应用中,具有检测敏感性高、检测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易自动化等优点,是梅毒血清学试验中较理想的一种方法,值得在采供血系统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Architect i2000)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阳性中不同的S/CO值与确证实验(TPPA)阳性结果的一致性,从而为临床提供简便、快速及准确的检测.方法 用Architect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Architect CLIA)与梅毒螺旋体凝胶试验(TPPA)同时检测439份随机标本,根据Architect CLIA结果的S/CO值分组,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当S/CO范围为<1,1~3,5~7,7~9,≥9时,TPPA阳性结果与Architect i2000的符合率分别为100%,17%,56%,88%,92%,99%.结论 S/CO<9为可疑范围,但是当S/CO≥9时,Architect i2000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阳性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TPPA)一致程度达到99%,且Architect i2000的特异性、灵敏度均高于TPPA,抗干扰能力强,无携带污染,能满足临床要求,可作为对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快速准确检测的初筛方法,为临床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以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为初筛的反向梅毒检测方法不一致结果(血清 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而非梅毒螺旋体抗体阴性)的特点,并据此选择可靠的反向梅毒筛查流程。 方法 回顾性分析反向梅毒筛查方法的实验室数据,以ELISA作为梅毒螺旋体抗体初筛试验,初 筛阳性标本均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确认(梅毒螺旋体明胶粒子凝集试验,TPPA)和定量非梅毒螺 旋体抗体检测(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采用f检验统计分析实验室数据。结果21 049 份筛选标本中ELISA初筛阳性666份(3.16%)。其中TRUST阳性169份,经TPPA确认168份阳 性,1份阴性,ELISA检测假阳性率为0.6%(1/169)。在666份初筛阳性标本中,TRUST阴性497 份,不一致血清结果(ELISA结果阳性,TRUST结果阴性)的比率为74.6%(497/666),497份标本经 TPPA确认,有74份为阴性,ELISA检测假阳性率为14.9%(74/497)。经f检验,TPPA阳性组内 TRUST阴性和阳性结果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025,P=0.000),即TRUST阴性率 (71.6%,423/591)显著高于TRUST阳性率。结论选择ELISA作为梅毒螺旋体抗体初筛方法,应 对初筛阳性标本先做TPPA确认,再对确认阳性标本进行定量非螺旋体抗体检测,可避免假阳性 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阳性的标本,用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认,分析其在老年患者梅毒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作为梅毒筛查,对老年患者TPPA阳性标本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结果 TPPA阳性的64例老年患者送检标本,用WB检测确证阳性63例,阳性符合率为98.4%,阴性符合率为100.0%.结论 TPPA测定抗梅毒抗体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几乎全部存在既往感染或隐性感染,对TRUST结果则应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敏免疫发光仪HISCL5000对梅毒和艾滋病抗体检测灰区结果,确定HISCL5000的性能。方法收集2016—2020年用HISCL5000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阳性样本,再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复检确认;化学发光法初筛HIV阳性的样本送秦皇岛市疾控中心复核确认。结果 2 495份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阳性的样本,真阳性样本2 454份,真阳性率为98.36%;阴性样本41份,假阳性率为1.64%;发光值(COI)10样本的真阳性率为100%。HIV初筛28份阳性样本,确认4份HIV-1阳性。结论 HISCL5000检测梅毒抗体的敏感性高,可作为筛查方法,COI=1~10样本需要TPPA确证。HIV抗体检测COI=1~10的样本假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