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复位联合有限切开改良McLaughlin术治疗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肱骨头前方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10—2020-06诊治的8例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采用关节镜下复位联合有限切开改良McLaughlin术治疗。牵引下经关节镜后下入路用交换棒复位肱骨头,探查并处理后方盂唇、盂肱关节软骨面及肩袖组织损伤,将带有肩胛下肌腱的肱骨小结节撕脱骨折块转位用2枚空心钉固定在反Hill-Sachs缺损部位,外旋位缝合肩袖间隙,将肱二头肌长头腱复位至结节间沟,修复横韧带。结果 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26个月,平均24.2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肩关节脱位复发情况,1例出现轻度创伤性关节炎表现。末次随访时肩关节UCLA评分为28~32分,平均29.8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为78~82分,平均79.6分。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前屈活动度为150°~170°,平均159.8°;外展活动度为125°~148°,平均135.8°;外旋(中立位)活动度为40°~50°,平均45.1°。结论 采用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6-01手术治疗的6例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4例切开后撬顶法复位、植骨、螺钉内固定,2例切开后将肩胛下肌-肌腱-骨块复合体切除后移植到缺损处并锚钉缝合固定。结果 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6(12~25)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较术前均有改善,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平均27.8(21~34)分;优1例,良4例,差1例。效果为差的1例为陈旧性后脱位合并肱骨头反Hill-Sachs损伤,伤后第9周手术,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受限仍较为明显。1例随访期间X线片显示存在创伤性关节炎改变。结论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临床少见,容易漏诊。目前对于反Hill-Sachs损伤范围≥20%及闭合复位失败者多主张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多种,术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手术方法,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人工补片肩关节囊重建防治肿瘤型人工肱骨头假体脱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肿瘤型肱骨头假体置换采用人工补片行肩关节囊重建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例肱骨近端肿瘤患者中,初次置换4例,假体脱位翻修2例,置换时将Prolene网状补片一端固定在肩胛盂边缘关节囊上,包绕肱骨头后,另一端固定在肿瘤假体为重建肩袖预制的槽孔内,重建肩关节囊,稳定肩关节.结果 6例均获随访,时间12~28(21 2±64)个月,假体无脱位.肩关节疼痛VAS评分从术前平均7分±0 8分降至术后平均3 1分±1 1分.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平均68 9°±14 7°,后伸平均27 5°±8°,外展平均72 7°±16 6°,肱骨旋转活动度平均22 5°±94°.结论 人工补片肩关节囊重建能帮助稳定肩关节,其网状结构还便于术中肩袖及肱骨驱动肌肉的重建,并使肿瘤型肱骨头假体保留良好活动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多维锁定直形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09—2022-03诊治的1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作肩峰前外侧切口,于三角肌前束和中束肌肉间隙进入,缝合腱骨联合处的肩袖,手法复位联合克氏针撬拨复位肱骨近端,通过牵引爱惜邦缝线复位肱骨大小结节,根据髓腔大小选择髓内钉主钉,置入主钉后钉尾深度至软骨下2~3 mm,根据肱骨大小结节骨折情况置入多枚4.5 mm多维锁定螺钉,根据骨量及骨折块稳定情况决定是否增加钉中钉,置入肱骨距螺钉及远端螺钉。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12~18)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感染、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内翻畸形等并发症。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3(3~5)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疼痛VAS评分为0~3分,平均0.9分;肩关节前屈上举142°~177°,平均164.9°;肩关节外展上举135°~175°,平均163.2°;肩关节外旋25°~45°,平均34.5°;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为72~93分,平均84.9分。结论 多维锁定直形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大龄儿童肱骨近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1—2017-12采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95例大龄儿童肱骨近干骺端骨折,分别在肱骨远端内、外侧各作1个长约2.0 cm纵形切口,用开口器于肱骨远干骺端两侧各开1个骨隧道,然后将2枚预弯的弹性髓内钉从远端的开口置入至骨折端。在透视下牵引、复位骨折端,待复位满意后将弹性髓内钉穿过断端至距离骺板0.5 cm处。结果 89例闭合复位成功,6例行小切口辅助复位成功。95例均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未出现弹性钉松动或折断、局部残余畸形、肱骨近端发育异常等并发症,弹性钉固定后无明显复位丢失。3例皮肤进针点出现激惹反应,取出弹性钉后症状消失。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范围:外展140°~170°,平均164.2°;前屈上举145°~180°,平均157.8°;外旋51°~80°,平均60.1°;内旋59°~90°,平均65.8°。按Constant评分评价疗效:优79例,良15例,可1例。结论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大龄儿童肱骨近干骺端骨折创伤小,疗效好,术后并发症低,是一种有效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8—2020-01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的18例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术中取胸大肌与三角肌肌间隙入路。于同侧髂嵴取1块骨块备用,骨膜外显露肱骨近端后缝合冈上肌腱、冈下肌腱、肩胛下肌腱并留置缝线备用,牵开大小结节骨折块,根据骨质缺损程度修整备用的髂骨,将髂骨置入髓腔后复位肱骨头,然后复位大小结节,用预留的缝线收紧固定,置入钢板与锁定螺钉,最后用留置的缝线修复肩袖。结果 1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5~7个月,平均6个月。18例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端均获得骨性愈合,未出现复位丢失、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相关并发症。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62~83分,平均69.7分;疼痛VAS评分1~3分,平均1.3分;DASH评分6~11分,平均7.8分;前屈上举范围142°~163°,平均151.2°,外展上举范围152°~171°,平均163.4°,外展外旋范围36°~44°,平均41.6°。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上肢功能,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非打结型缝合锚钉修补Bankan损伤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方法 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14例,均为男性;年龄18~34岁,平均25.2岁;左侧4例,右侧10例,涉及主力侧12例;均为单向不稳.术前脱位次数为3~36次,平均13.5次.关节镜下采用可吸收非打结型缝合锚钉治疗Bankart损伤.术前及术后随访采用ASES评分及Constant-Murley功能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22个月,平均17个月.术中发现9例合并Hill-Sachs损伤,3例合并骨性Bankart损伤,2例合并后下盂唇损伤,2例合并SLAPⅡ型损伤,1例合并关节内游离体.14例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为163.4°±8.6°和169.7°±4.2°;外展90°时,平均外旋角度分别为58.5°+13.6°和90.3 °±5.5.;术后外展90°时,患侧外旋角度较健侧受限8.4°±6.2°术前及末次随访时ASES评分为(77.4±3.7)分和(94.3±2.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AS不稳定评分平均为(7.2±1.4)分和(1.2 ±0.6)分(P<0.01);Constant-Mudey评分平均为(78.1±4.6)分和(93.9±3.7)分.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再脱位,且均重返伤前工作岗位.结论 肩关节镜下Bankart 重建手术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 .非打结型缝合锚钉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减少手术时间和创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的Mclaughlin手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头损伤面积40%的肩关节后脱位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肩关节后脱位伴骨折患者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37~53岁;合并肱骨头劈裂骨折3例,肱骨外科颈骨折4例。手术方法采用改良的Mclaughlin手术联合锁定钢板固定。观察术后肩关节活动范围,采用加州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Shoulder Scale,UCLA)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7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0~33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前屈上举130°~170°,外旋45°~75°,外展105°~150°,内旋均在L_3椎体到臀水平之间; UCLA评分29~34分,其中优1例,良6例。结论:改良的Mclaughlin手术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对肩关节后脱位伴骨折这一罕见损伤的治疗,可有效保证术后肩关节稳定性,但对术后肩关节内旋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三角肌外侧入路结合小切口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20-02采用经三角肌外侧入路结合小切口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1例肱骨近端骨折。结果 1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6个月。术中未出现相关损伤,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手术时间40~80 min,平均61 min;术中出血量50~100 mL,平均95 mL。1例骨折愈合后出现肩关节僵硬,2例主动活动时轻微疼痛,对症处理后改善。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前屈120°~160°,平均145.5°;外展100°~170°,平均140.3°;外旋20°~55°,平均37.4°;内旋20°~45°,平均34.6°。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ASES评分88~97分,平均92.5分;UCLA评分30~35分,平均32.6分。结论经三角肌外侧入路结合小切口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术中解剖层次简单、牵拉组织较少、骨折复位满意、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改良Mc Laughlin术式治疗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的疗效及结果。[方法]共6例患者接受改良Mc Laughlin术式并接受随访而入选本研究,年龄35~65岁(平均42.8岁),受伤至诊断时间1~86 d(平均47.5 d),所有患者均有肩关节后脱位伴有肱骨头前内侧骨缺损,缺损面积为25%~45%。6例患者中有5例延迟诊断,延迟诊断时间平均56.8 d(33~86 d)。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Mc Laughlin术式治疗。术后根据Constant评分及患者肩关节改善情况,进行功能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12~36个月的随访,平均22.8个月,优秀4例,良好2例。术后Constant评分75~90分(平均84分),随访无再发肩关节脱位及肩关节不稳定表现,且肩关节外旋角度平均恢复至30°左右。[结论]采用改良Mc Laughlin术式治疗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可,如何处理反Hill-Sachs损伤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自体髂骨与同种异体骨支撑植骨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8-01采用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诊治的17例Neer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其中10例采用自体髂骨植骨(自体骨组),7例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异体骨组)。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2.1±8.6)个月。自体骨组手术时间较异体骨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Constant肩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异体骨组比较,自体骨组肱骨头内翻角度较小、肱骨远端沉降高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体髂骨与同种异体骨支撑植骨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疗效,自体髂骨支撑植骨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术后能获得更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自体髂骨植骨和锁定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2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临床资料,X线片表示有移位短缩,经肩关节前方切口入路,锁定板内固定,并在断端骨折缺损处植入自体髂骨,术后绷带悬吊固定3周,进行功能锻炼。结果20例均获随访(平均8个月)肩关节外展〉90°,能提物,X线片示无肱骨头坏死,骨折对位良好,按Neer功能评分标准,优16例,良4例。结论对于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运用锁定板固定和自体髂骨植骨,固定牢固,尤其适合于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功能恢复满意,为一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4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8.8±2.6)个月。手术时间1.0~2.5(1.5±0.6) h,术中出血量200~300(211.5±17.2)ml。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钢板和克氏针固定位置满意,关节在位。13例骨折均骨性愈合,时间4~6(4.2±1.3)个月,未发生神经损伤、内固定失效、肩峰撞击综合征、肱骨头内翻等并发症;1例因肱骨头坏死行非手术治疗。末次随访时采用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评价疗效:优2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11/14。结论 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有利于快速复位骨折、纠正内翻,患者能早期功能锻炼改善肩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髂骨重建微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Regan-Morrey Ⅲb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8-01诊治16例冠状突Regan-MorreyⅢb型骨折,术中取肘前方内侧部S入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并纵向切开肱二头肌腱膜,行取自体髂骨重建及微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同时治疗相关合并损伤。结果 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6.2个月。未出现切口感染、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异位骨化、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12~21周,平均16.3周。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指数:屈曲120°~136°,平均126.0°;伸直0°~9°,平均3.2°;前臂旋前75°~90°,平均86.0°;前臂旋后82°~98°,平均88.6°;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82~97分,平均86.3分,疗效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优6例,良10例。结论髂骨重建微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Regan-MorreyⅢb型骨折髂骨取材区域宽广、可塑性强、易于骨融合,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选择性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自体骨植骨治疗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6—2015-06诊治的20例桡骨头骨折,采用劈伸肌腱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取自体肱骨外髁骨植骨治疗。结果本组获得平均27(12~51)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均维持肱桡关节和肱尺关节的同心圆复位,未见肘关节不稳。末次随访时屈伸120°±8°,伸直受限12°±5°,屈曲130°±8°;前臂旋转弧135°±9°,旋前70°±8°,旋后69°±7°。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为80~100(90±6)分,其中优13例,良7例;Broberg-Morrey创伤性关节炎分级:0级16例,4级4例。结论劈伸肌腱入路复位选择性内固定结合自体肱骨外髁骨植骨可有效治疗桡骨头骨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Trige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内翻型”肱骨近端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Trige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内翻型”肱骨近端骨折的37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21例;年龄45~81岁,平均63.7岁;左侧18例,右侧19例。致伤原因:摔伤23例,道路交通伤14例。骨折根据Neer分型,Ⅱ型32例,Ⅲ型3例,Ⅳ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6 d,平均5 d;住院时间4~19 d,平均7 d。结果本组3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9个月,平均17.1个月。所有患者的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随访X线片示骨折愈合良好。1例复查示X线片示肱骨近端骨折位置良好,Trigen髓内钉尾部突出关节面,末次随访时患肩活动度:前屈100°,外展80°;其他36例患者术后复查X线片示肱骨近端骨折对位良好,均未有复位丢失、肱骨头坏死、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肩关节前屈活动范围95°~170°,平均152°;外展活动范围90°~165°,平均143°。依据末次随访时患肩疼痛程度、生活影响、主动活动角度、肌力及局部形态情况参照Neer评分标准评定,优19例,良15例,中3例,优良率91.89%。结论闭合复位Trigen髓内钉治疗“内翻型”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满意,术前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术中良好的复位、精确的锁定以及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是确保术后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改良的Mclaughlin技术及后方盂唇修补治疗肩关节后脱伴啮合性Hill-Sachs损伤。[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5例绞锁性肩关节后脱位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35~51岁,平均(41.30±3.5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3.10±0.60)个月,术前CT三维均证实为绞锁性的肩关节后脱位,肱骨头前缘缺损(反Hill-Sachs) 20%~40%,采用改良的Mclaughlin技术及后方盂唇修补的手术方式治疗,采用ASES、Constant-Murley和Rowe评分评定临床效果。[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8.50±4.60)个月。末次随访时ASES、Constant-Murley和Rowe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均获得良好生活与运动能力,无患者发生再次患肩脱位。[结论]关节镜下改良的Mclaughlin技术治疗绞锁性肩关节后脱位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肱骨头置换加锚钉线重建肩袖治疗老年Neer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肱骨头置换加锚钉线重建肩袖治疗34例老年Neer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情况、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采用Neer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34例肱骨头假体位置良好,肩关节对应关系良好。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28例大、小结节骨痂形成;6例大、小结节未见骨痂形成,考虑与患者年龄较大、骨质疏松有关。末次随访时,采用Neer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优12例,良19例,可3例,优良率为91.18%;34例肱骨头假体位置良好,肩关节对应关系良好,肱骨大、小结节均愈合;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84°~110°(97°±13°),水平位内旋68°~86°(77°±9°)、外旋60°~70°(65°±5°)。结论 肱骨头置换加锚钉线重建肩袖治疗老年Neer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4—2017-09采用三角肌与胸大肌前侧入路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9例陈旧性肩关节前脱位,根据合并不同的损伤采用不同方式稳定肩关节。结果 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7.6(3~12)个月。1例术中发生腋静脉撕裂损伤,术中紧急作腋下新切口显露腋静脉损伤部位并缝合处理;1例复位时发生肱骨外科颈骨折,行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后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为57~79分,平均67.5分。结论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肩关节前脱位可以获得满意的复位并维持良好的肩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了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改良McLaughlin技术治疗肩关节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4-06采用新改良McLaughlin技术治疗的7例肩关节后脱位。取肩关节前侧入路,将头静脉牵向内侧并保护,将胸大肌向内侧牵开,三角肌向外侧牵开显露肱骨近端;切开肩胛下肌,标记其两端。将肩胛下肌近侧牵向内侧,显露骨折,骨膜剥离子橇拨复位肱骨头;若合并肱骨近端骨折,复位骨折,选用接骨板系统或者空心钉固定骨折。结果 7例均获得随访12~24个月,平均18.28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7~14周,平均10.14周。1例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患侧肱骨骨折对位良好,肱骨头向后半脱位;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约70°,体侧外旋约20°,体侧内旋L_4水平;VAS评分4分,肩关节UCLA评分23分。其他6例术后复查X线片及CT均显示关节位置恢复正常,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100°~165°,体侧外旋50°~70°,体侧内旋T_(10)~L_1水平;VAS评分0~2分,平均0.67分;肩关节UCLA评分25~33分,平均29.67分。结论新改良McLaughlin技术治疗肱骨头缺损40%且不伴有肱骨近端Neer 4部分骨折的肩关节后脱位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结果,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