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了解城市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11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对北京东城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应用焦虑白评量表(SAS)评价焦虑情况,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社会支持情况,巴塞尔(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被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共调查243名家庭照顾者,男88例,女155例,年龄25~85岁,平均(60.0±1.7)岁。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焦虑情绪检出率29.2%,SAS得分(35.6±8.6)分。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包括失能老人Barthel指数得分≤20分(OR=1.51),照顾者SSRS得分33分及以下(OR=4.56),平素无放松时间(OR=1.57),自我感觉健康状况差(OR=3.48)。结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焦虑情绪检出率较高,焦虑情绪发生的影响因素来自失能老人和照顾者多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上海市城区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后期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7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440例失能老人的主要照顾者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照顾负担量表(ZBI)、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一般人口社会学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焦虑得分为(46.63±6.74)分,焦虑检出率29.55%,抑郁得分(46.12±5.78)分,抑郁检出率27.73%。单因素分析显示,焦虑、抑郁在患慢性病数量、Barthel指数、照顾者年龄、照顾者性别、是否全职工作、与被照顾者关系亲近、自身健康状况、家庭月收入等变量上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包括:慢性病数量、照顾负担、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与照顾者抑郁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照顾负担和自我效能。[结论]上海城区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来自失能老人和照顾者多方面,照顾负担对焦虑、抑郁情绪有正向影响,因此应通过多种方式降低照顾者的照顾负担,从而改善照顾者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护理负担量表(ZBI)、社会支持量表(SSR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杭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135名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总分为(39.56±12.88)分,回归分析表明主要影响因素为照顾者的主观支持、是否自觉抑郁或焦虑、照顾期限、自我效能状况、客观支持和老人的Barthel指数得分、患慢性病数量(R2=0.539,F=20.206,P0.001)。结论 :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存在中度照顾负担,影响因素来自照顾者和老人多方面。医护人员应同步评估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照顾者,了解照顾者的负担状况和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减少家庭照顾者的负担,提高家庭照顾功能和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浙江省失能老人的孤独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孤独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对浙江省居家和机构失能老人362例进行调查。[结果]失能老人孤独得分为(44.34±10.38)分,表明失能老人孤独体验明显,婚姻状况、居住状况、主要经济来源、月收入水平、失能数量和健康自评状况对失能老人孤独得分有影响(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失能老人孤独评分与社会支持得分呈负相关(r=-0.447,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失能老人孤独评分与抑郁得分呈正相关(r=0.571,P0.00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抑郁、社会支持是失能老人孤独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浙江省失能老人孤独状况不容乐观,相关部门需加以重视并针对影响因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以促进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喘息服务"对失能老人及其照护者生活质量和照护负担的影响。[方法]实施"喘息服务"干预前后应用一般资料量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照护者负担量表等对随机抽样选取的20名失能老人及40名照护者进行调查。[结果]照护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总体处于低度水平。"喘息服务"干预后,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的社会功能、生命活力和心理健康3个维度得分提高(P0.05);照护者的生命活力、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3个维度的得分提高(P0.05);照护者的个人负担和责任负担得分下降(P0.05)。[结论]"喘息服务"有助于降低照护者的个人负担及责任负担,提高失能老人及照护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技能缺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2年9-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唐山市5所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治疗的失能老人及其主要家庭照护者共计370对为研究对象,采用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技能缺陷评测量表对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家庭照护者的照护技能得分为(50.55±17.15)分。照护者性别、文化程度、照护总时长、有无社会协助、对照护责任的看法、接受照护技能培训次数以及失能老人有无长护险是照护技能缺陷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路径分析显示,接受照护技能培训次数、对照护责任的看法、失能老人有无长护险对照护技能有直接效应,照护者性别、文化程度、照护总时长、有无社会协助对照护技能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结论 失能老人照护者的照护技能存在中等程度的缺陷,应建立常态化的照护者技能培训计划,提升其照护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卒中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失能老人社会支持现状,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Ⅱ、社会支持量表及微型营养评定精法等,对天津市207例脑卒中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家庭照顾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118.84±30.87)分,低于城市一般人群(P0.01);常模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营养、人际关系、自我实现、压力应对、健康责任、运动锻炼;病人社会支持得分(34.26±5.13)分,低于常模(P0.01);照顾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病人社会支持得分呈正相关(r=0.357,P0.01)。[结论]加强对脑卒中失能老人照护单元的社会支持,不仅有助于减轻照护负荷,改善家庭照顾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同时促进长期照护水平的提高及脑卒中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长沙市某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知识和技能现状及需求。方法 2016年12月,采用滚雪球法选取长沙市某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9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使用失能老人照护知识问卷和照顾者所需知识与技能表对照护者进行调查。结果家庭照护者照护知识平均得分为(17.87±6.92)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与失能老人亲属关系不同的家庭照护者,其照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庭照护者对照护知识和技能需求的平均得分为(62.76±12.15)分。高中及以下人员、失能者的配偶及子女和照护的失能者Barthel指数较低者,其照护知识的需求得分较高,与其他照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照护者对照护知识技能的需求排在前5位为疾病知识、康复、用药、身体不适和预防处理褥疮知识。结论长沙市某区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护者照护知识和技能亟待加强,学习需求强烈,应对其开展照护知识和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国内外失能老人的照护现状及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技能培训方式、效果及影响因素,旨在为提高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的照护水平及失能老人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老年癌症晚期病人家庭照护者焦虑和抑郁状况,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9例老年癌症晚期病人家庭照护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测评。[结果]老年癌症晚期病人家庭照护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56.41%和48.72%。[结论]老年癌症晚期病人的家庭照护者大多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需给予心理支持、护理技术及生活护理服务和指导,以缓解家庭照护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照护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8年9月—2019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298对,并收集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运用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需求量表评估照顾者需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探索患者、照顾者资料与照顾者需求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OR=0.558,95%CI:0.329~0.945)、辅助照顾者人数(OR=7.212,95%CI:1.439~36.137)、照顾者学历(OR=0.273,95%CI:0.103~0.726)是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信息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辅助照顾者人数(OR=2.467,95%CI:1.162~5.240)、患者家庭人均月收入(OR=2.470,95%CI:1.216~5.019)、照顾者与患者的关系(OR=3.322,95%CI:1.245~8.868)是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照顾技能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辅助照顾者人数(OR=4.497,95%CI:1.130~22.110)是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照顾者年龄(OR=3.348,95%CI:1.021~10.983)及辅助照顾者人数(OR=14.200,95%CI:2.521~79.988)是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整体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需求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信息需求、社会支持需求、照顾者个人需求、照顾技能需求。女性患者、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的患者、学历较高的照顾者、辅助照顾者者较多以及照顾者的子女是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此类人群,及时提供相应的服务,以期减少照顾者负担。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features of informal end-of-life care of older people living in the community a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formal care characteristics and dying at home. METHODS: Retrospective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interviews and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s of 56 persons who had been primary caregivers of older relatives in the last three months of their lives. RESULTS: Results showed that informal caregivers of terminally ill older people living in the community provided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personal, household, and management care. Secondary informal caregivers and formal caregivers assisted resident primary caregivers less often than nonresident primary caregivers. Primary caregivers who felt less burdened, who gave personal care more intensively, and/or who were assisted by secondary caregivers, were more likely to provide informal end-of-life care at home until the time of death. CONCLUSIONS: Our study showed that informal care at the end of life of older people living in the community is complex, since the care required is considerable and highly varied, and involves assistance from secondary informal caregivers, formal home caregivers as well as institutional care. Burden of informal car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ome death. More attention is needed to help ease the burden on informal caregivers, specifically with regard to resident caregivers and spouses. Since these resident caregivers were disadvantaged in several respects (i.e., health, income, assistance from other carers) compared to nonresident caregivers, interventions by formal caregivers should also be directed towards these persons, enabling them to bear the burden of end-of-life care.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照顾压力及护理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照顾压力现状及其对照顾者健康状况的影响等,探讨减轻照顾者压力的护理方案。方法:2004年12月至2005年10月选择福州市3所省级综合性“三甲”医院、2所市级综合性“二甲”医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的家庭主要照顾者进行研究。采用自制问卷、照顾者压力量表(CSI)中文版、医院用焦虑抑郁量表(HAD)收集相关资料。结果:有照顾压力者(CSI总分≥7分)100人,占总人数的63.7%。HAD量表显示30.8%的照顾者肯定有焦虑,25.6%的照顾者肯定有抑郁。结论:照顾者身体、社交的压力最大,其次是工作、经济压力,而心理压力相对小些。照顾压力使照顾者产生焦虑、抑郁症状,使照顾者自我感觉身体健康状况变差。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评估照顾者的压力和需求,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减轻照顾者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负担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从而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的负担。方法采用人口统计学问卷(自制)和照料者负担量表(caregiver burdenscale)对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负担的影响因素包括:照料者的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居住地、与患者的关系以及患者的工作状况。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在照料活动中承受了相当大的负担,应针对精神分裂症家庭照料者的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居住地、与患者的关系以及患者的工作状况等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从而减轻家庭照料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乳腺癌主要照顾者的生活满意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乳腺癌主要照顾者及乳腺良性肿瘤主要照顾者进行测评,比较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并对乳腺癌主要照顾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主要照顾者LSIA评分明显低于乳腺良性肿瘤主要照顾者(P<0.01),乳腺癌疾病分期、病程、家属年龄和家庭月收入等影响其得分(P<0.05)。结论乳腺癌主要照顾者生活满意度较差,并受乳腺癌疾病分期、病程、家属年龄和家庭月收入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癌症患者亲属的抑郁情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亲属的抑郁情况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06名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亲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患者亲属的抑郁自评分为(18.75±9.06)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且超过正常范围界值;有55.7%的亲属CES.D评分≥16分,存在抑郁症状;本组亲属的社会支持得分为(40.54±8.21)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亲属抑郁组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显著低于无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亲属的抑郁情况与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亲属存在较严重的抑郁情绪,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患者亲属的社会支持水平和心身健康水平,进而提高对患者的支持水平和照顾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外科大手术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的现状,探讨照顾负荷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照顾负荷问卷、照顾能力问卷对350例外科大手术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手术患者主要照顾者在院期间照顾负荷总分为(44.86±15.42)分,离院后为(38.34±12.45)分;在院期间照顾能力总分为(51.07±14.16)分,离院后为(56.64±10.71)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参与照顾人数、术后ICU治疗天数、离院后的照顾能力是照顾者离院后照顾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在护理工作中应该充分关注外科大手术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荷和照顾能力通过对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综合评估,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和出院后护理,达到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减轻其照顾负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住院患儿家庭照顾者的焦虑程度,并探讨其与患儿静脉渗出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对172名住院患儿家庭照顾者焦虑程度进行测评,同时计算在此期间患儿静脉渗出比率,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0~6岁患儿家庭照顾者主要表现为中重度焦虑,0~3岁患儿家庭照顾者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3~6岁患儿家庭照顾者(P<0.05);女性照顾者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男性(P <0.05);照顾者焦虑程度年龄大的显著高于年龄低的(P<0.05);患儿家庭照顾者焦虑程度与患儿静脉渗出比率成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照顾者焦虑程度越高,患儿静脉渗出发生率越高,降低住院患儿家庭照顾者的焦虑程度,可以降低患儿静脉渗出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肺癌晚期患者照顾者负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晚期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10月住院治疗的肺癌晚期患者家庭照顾者227例进行调查。结果肺癌晚期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总分为(29.79±13.89)分,184例(76.7%)照顾者存在照顾负担,其中轻度负担者占53.7%。女性照顾者负担高于男性,家庭经济状况好者负担低于经济状况不好者,身体健康状况好者负担低于身体健康状况不好者,文化水平高的照顾者负担高于文化水平低者。结论肺癌晚期患者家庭照顾者普遍存在照顾负担,负担程度以轻度为主;照顾者性别、家庭经济状况、身体状况、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照顾者负担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9-11月对75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及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包括主要照顾者的一般情况、照顾负担、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被照顾者的一般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es of daily life,ADL)和认知能力。结果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总分为(32.45±16.11)分,为轻度负担水平;多因素分析显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照顾者的教育水平、患者的ADL、与患者的关系及照顾者的自我效能是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了解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轻其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