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后外侧融合、后路椎间融合与后路环形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手术疗效,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分别应用3种术式治疗不同类型及合并症的腰椎滑脱患者58例,比较手术时间、并发症、椎体滑脱矫正与复位丢失率、椎间隙高度以及下腰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三者均可以明显改善下腰痛;后外侧融合减少了术后一过性下肢麻痛的发生率但易出现植骨不融合及内固定失败;后路椎间融合及后路环形融合明显提高了植骨融合率,降低了假关节发生率和滑脱矫正度的丢失。结论3种后路融合术都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术式,退变性腰椎滑脱宜选用后外侧融合;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宜选用后路椎间融合技术;Ⅱ度以上严重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或合并腰椎管狭窄需行广泛减压者宜选用后路环形融合。  相似文献   

2.
腰椎双椎峡部裂并单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双椎峡部裂并单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0年8月~2007年11月收治腰椎双椎峡部裂并单椎滑脱症患者11例,其中L4、L5双侧峡部裂伴L4椎体滑脱4例,伴L5椎体滑脱4例;L3、L4双侧峡部裂伴L3椎体滑脱1例,伴L4椎体滑脱2例.均行后路脊柱矫形固定器椎弓根钉棒系统(3D)复位固定、滑脱椎体全椎板切除减压和植骨融合术,其中滑脱节段行椎体间+横突间+峡部植骨7例,横突间+峡部植骨4例;峡部裂而无滑脱节段均行峡部+横突问植骨.根据侯树勋等的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180~260min,平均210min:术中出血量600-1200ml,平均800ml.术后无神经根损伤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随访8~30个月,平均18个月,X线片和螺旋CT检查显示滑脱节段完全复位10例,大部分复位1例;已骨性融合10例,融合时间为5~15个月(平均7个月),1例8个月随访时尚未融合,以后失访;内固定无松动及折断.末次随访时疗效评定结果优8例,良2例,可1例.结论:应用后路脊柱矫形固定器椎弓根钉棒系统(3D)治疗腰椎双椎峡部裂并单椎滑脱症具有较好的复位和固定效果,配合滑脱椎体全椎板切除减压和后外侧融合或后外侧+椎间融合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术治疗。评价术后滑脱复位和椎间植骨愈合情况。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6~12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4例植骨区仍有透亮影,2例出现滑脱椎体复位丢失。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植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后外侧融合与后外侧融合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成人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临床及放射学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成人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分别行后外侧植骨融合固定32例(A组),后外侧植骨融合加椎间融合固定20例(B组)。结果患者获随访1~7年,两组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两组融合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B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并发症多。结论对成人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采用单纯后外侧植骨融合固定和后外侧融合加椎间融合固定均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两者在临床及影像学有效率方面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术治疗.评价术后滑脱复位和椎问植骨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6~12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4例植骨区仍有透亮影,2例出现滑脱椎体复位丢失.结论 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路腰椎椎体问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植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伴有峡部裂的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特点及其术式选择。[方法]对9例伴有峡部裂的上位腰椎爆裂性骨折,分别采用前路或后路减压植骨固定融合术、单纯经椎弓根固定术或加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的方式治疗。[结果]前路手术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7.7个月,后路手术6例,内固定器取除术后平均随访15.8个月。全组病例峡部裂腰椎未发生滑脱征象。[结论]对于伴有峡部裂的腰椎爆裂性骨折,应根据骨折部位与峡部裂腰椎的位置关系选择不同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自1997年4月~1998年4月间,以多孔螺纹状椎间融合器(BAK)行后路腰椎椎体融合术(PLIF)治疗8例轻度L_5/S_1峡部型滑脱症病人。患者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下腰痛,伴有一侧(5例)或双侧(3例)的下肢疼痛。术前侧位X线片显示腰5椎体轻度向前滑脱(15%~30%滑移程度),且该椎间隙高度较邻近之正常间隙降低30%以上;斜位片示峡部裂隙6例(其中1例为单侧)、峡部细长2例。双侧症状者行后前向双枚BAK椎间融合器PLIF。术后平均随访12月,皆达到临床融合。所有患者均无融合器的移位,患者主观满意率100%。作者认为,BAK椎间融合器植入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能充分完成后路减压、保证可靠的融合,且无需应用附加内固定,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轻度腰椎峡部型滑脱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连续两节段双侧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3年12月,采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17例连续两节段双侧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男12例,女5例;年龄48~69岁,平均55.4岁。病程11个月~17年,中位病程22个月。滑脱程度按照Meyerding分度:Ⅰ度30个节段,Ⅱ度3个节段,Ⅲ度1个节段;涉及节段:L_(4、5)14例,L_(3、4)3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8.6±3.2)分。结果术中2例硬脊膜撕裂出现脑脊液漏;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年,平均3.4年。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1.1±0.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2,P=0.008)。术后1周X线片检查示,滑脱椎体均获得不同程度复位,完全复位率为85%(29/34)。术后6~12个月达椎间融合,平均7.4个月;椎间融合按Lenke标准评价:A级13例,B级4例。随访期间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结论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连续两节段双侧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可取得较好疗效,术中准确植钉、有效减压、先撑开后复位、合理使用提拉螺钉、椎间融合是手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9.
腰椎滑脱症外科治疗策略选择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腰椎滑脱症及合并症的手术治疗方式、疗效及优缺点。方法2000年2月~2004年4月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及前路椎体问植骨融合术治疗不同类型腰椎滑脱症及合并症的患者78例,比较术后及随访时疗效、滑脱椎体复位率、椎间隙高度恢复率、植骨融合率以及复位丢失率。结果术后28例Ⅰ度滑脱及37例Ⅱ度腰椎滑脱患者获得解剖复位.9例Ⅱ度滑脱及4例Ⅲ度腰椎滑脱患者矫正至Ⅰ度滑脱。随访时总体优良率为89.72%,42例椎体间植骨患者植骨融合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36例后外侧植骨者有12例复位丢失,2例椎弓根螺钉松动,2枚椎弓根螺钉断裂:结论对小于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对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对Ⅱ度以上峡部裂性单纯腰椎滑脱者以及腰椎滑脱翻修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10.
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间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 2 9例有随访材料的腰椎滑脱手术的临床分析 ,探讨三种不同术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9例腰椎滑脱不同程度的患者 ,分别采用以下三种不同的手术方式。 (1)组 :对 6例有单侧肢体放射痛的轻度峡部裂性滑脱和 1度的退变性滑脱 ,采用症状侧半椎板减压对侧椎板间 ,棘突间或横突间植骨融合术。 (2 )组 :对 9例滑脱大于 1/ 3并伴有神经根损害的病人 ,采用后路椎管减压 ,椎弓根钉内固定、复位、峡部及横突间植骨融全术。 (3)组 :对 14例滑脱大于 1/ 3并伴有神经根损害的病人 ,采用后路椎管减压 ,椎弓根钉内固定 ,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1)组优良率 90 % ,(2 )组优良率 84 % ,(3)组优良率 94 %。结论 腰椎滑脱复位是前提 ,复位可增加融合面积 ,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物力学功能 ,能解除椎管及神经通道的狭窄 ,消除神经症状 ,改善腰骶部外观和功能 ;椎管和神经根管的减压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要强调椎体间植骨在融合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吕辉照  陈阳  赵枫  曹杰  陈超 《颈腰痛杂志》2012,33(4):249-252
目的 比较分析经后路单、双枚Cage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03-2008-02我院对100例椎弓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9例失去随访.所有患者均行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和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7例,为单Cage组;B组44例,为双Cage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Kirkaldy-Willis综合临床疗效、椎间融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B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Kirkaldy-Willis综合临床疗效、椎间融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单枚或者双枚Cage腰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具有相同的融合率和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植骨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2002~2010年1月,共收治腰椎滑脱症患者173例,其中退变性滑脱74例,峡部裂性滑脱99例。应用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植骨术。比较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手术疗效及椎体滑脱复位率等。[结果]因合并糖尿病切口感染1例,经再次清创、冲洗等疗法治愈;切口脂肪液化5例,经2~3周换药后切口愈合;7例有神经根袖破裂或硬膜撕裂,术后发生脑脊液漏,观察3~7 d夹闭引流管脑脊液漏停止后拔管,经换药引流愈合;2例出现L5一侧神经根损伤。随访3~7年,平均4.2年,临床满意率退变性滑脱组86.7%,另一组为87.2%;滑脱复位率退变性滑脱组77.9%,另一组79.7%。[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Ⅱ度以上者辅以横突间及峡部植骨。  相似文献   

13.
白露露  王剑锋  王文涛  郝定均 《骨科》2021,12(4):300-305
目的 对比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结合单枚或双枚椎间融合器治疗双侧峡部裂型Ⅱ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脊柱病院接受PLIF手术治疗双侧峡部裂型Ⅱ度腰椎滑脱症的172例病人的临...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应用组合式椎间处理器并自体棘突椎板关节突骨块的椎间融合技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技术与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9年1月,对157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应用组合式椎间处理器并自体棘突、椎板关节突骨块的椎间融合技术治疗.术中将腰椎峡部裂节段的棘突椎板关节突骨块完整切除备用,应用自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并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重症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月,对51例重症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年龄25~67岁,平均41岁;术前滑脱程度按Meyerding分级标准均大于33%,平均为42%,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根受损症状.通过术前、术后脊柱正、侧位X线片和Beaujon functional score(BFS)评分,分析临床疗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5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2~3年10个月,平均2年8个月.术后平均滑脱复位率92%;椎间隙高度由术前平均4.9 mm恢复至术后的10.3 mm;植骨融合率100%,平均融合时间4个月;BFS评分由术前平均8.1分升至术后2年的17.9分,疗效优良率为91%.随访期间滑脱复位率、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结论]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可以用于治疗重症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能保留更多的腰椎运动单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度腰椎峡部裂滑脱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后路减压复位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重度腰椎峡部裂型滑脱症33例。结果 33例获随访6~23个月,平均14.5个月。除3例手术失败外,其余患者均复位良好,椎间植骨愈合良好,腰椎失稳和神经症状消失。结论准确坚固的椎弓根钉置入,椎间隙松解复位,彻底神经根探查减压,椎间隙自体骨植入和术后患者的管理均是手术成功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7.
腰椎滑脱是指上一椎体向前滑移,导致脊柱失稳,从而引起腰腿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其病理基础是腰椎峡部裂和退变。治疗方法有多种.外科治疗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减压复位和固定。我们自2001—2003年,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加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3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青年战士腰椎峡部裂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型,根据不同分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评价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6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青年战士腰椎峡部裂患者326例。均为男性,年龄18-36岁,平均22.4±5.1岁。根据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将所有病例分为3型,A型为单纯型峡部裂,无椎间盘突出及腰椎滑脱;B型为峡部裂伴有轻度椎间盘突出或Ⅰ度滑脱,无神经压迫症状及体征;C型为峡部裂合并Ⅰ度或Ⅱ度滑脱并椎间盘突出同时有神经压迫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检查:术前均进行腰椎正侧位、左右斜位、站立位全长正侧位X线片,腰椎CT及矢状位重建,腰椎MRI检查。腰椎X线片观察腰椎峡部裂位置及滑脱情况,腰椎CT明确峡部裂的程度及位置。腰椎MRI观察腰椎间盘突出及神经压迫情况。手术方法:A型或B型病例采用椎弓根钉固定,有滑脱进行复位,清理峡部,取髂骨峡部原位植骨。C型病例采用后路椎板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半年、1年、1年半门诊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腰痛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半年,1年,1年半,2年及以后进行CT及矢状位重建判断峡部愈合情况。结果:A型和B型病例共305例,C型21例。283例得到随访,通过平均20.0±7.8个月的随访,VAS由术前的平均5.6±1.1分降至终末随访的1.1±0.3分,ODI由术前的平均25.2±3.2分降至末次随访的5.3±1.7分。术后半年复查CT发现,A和B型病例峡部裂愈合252例,愈合率91%(252/278),平均愈合时间12个月,愈合后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椎间植骨病例无需取出内固定。结论:青年战士A、B型腰椎峡部裂病例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峡部自体髂骨原位植骨融合率高,效果好,C型战士峡部裂则宜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9.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及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不同类型及合并症的腰椎滑脱症患者67例,比较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手术疗效与并发症、滑脱椎体复位率与复位丢失率以及椎间隙高度。结果: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手术时间最长、出血量最多。手术总体优良率为88.71%,三种术式间无差异。所有椎体间植骨组植骨融合良好,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12例后外侧植骨者平均复位丢失率为11.24%,2例椎弓根螺钉松动,2枚椎弓根螺钉断裂。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腰椎滑脱翻修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 3 2例成人腰椎滑脱症的治疗 ,探讨腰椎滑脱复位系统加椎间融合器在成人腰椎滑脱症中的治疗作用 ,阐述滑脱复位的临床意义。方法 :2 0 0 0年 3月~ 2 0 0 2年 3月 ,我们收治成人滑脱症 3 2例患者 ,其中男 15例 ,女 17例 ;年龄 40~ 67岁 ,平均 5 2岁 ;滑脱类型 ,发育不良伴峡部裂 2 3例 ,退行性 8例 ,创伤性 1例 ;滑脱程度 °~ °,滑脱角最大 10°。临床均有半年以上腰痛、跛行、神经根性症状且保守治疗无效。所有患者均行后路椎体融合术 ,使用腰椎滑脱复位系统加椎间融合器治疗。结果 :本组 3 2例病人随访 3~ 2 4个月 ,平均 12个月 ,所有患者滑脱椎体均维持复位 ,椎体融合良好 ,术后症状消失 2 9例 ,仍有部分症状 3例 ,患者术后症状满意率 90 .6%。结论 :成人腰椎滑脱使用腰椎复位系统加椎间融合器 ,行经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能充分完成后路减压 ,椎体间复位 ,并能保证可靠的融合 ,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