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的临床效果,为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白内障治疗的患者100例,总共143只眼,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人,实验组共71只眼,对照组共72只眼,实验组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合并Toric IOL植入术进行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行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合并球面IOL植入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祼眼视力恢复情况、总和散光、术后的传递函数截止频率值、术后的9%对比度下视力改善幅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裸眼视力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术后3个月的视觉质量评价方面,实验组MTF cut off、100%对比度下视力、20%对比度下视图和9%对比度视力均比对照组要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白内障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治疗方式,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较为安全,矫正患者散光作用明显,稳定性良好,且治疗的效果良好,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患儿的依从性也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与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6月到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合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用乳化晶状体摘除与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治疗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 0.05。结论: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与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较好,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共64例并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进行常规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组则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手术后一周两组患者的视力比较,对照组低于治疗组,P<0.05;手术后三个月两组患者的散光度比较,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好,而且患者术后散光度不受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97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对照组采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比较2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组均可恢复视力,控制眼压,但对照组角膜散光及术后并发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优于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白内障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超声乳化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白内障手术干预效果;手术实施的时间;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前房纤维素性渗出、角膜混浊水肿等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白内障手术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实施的时间和对照组相似,P>0.05;手术前两组视力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视力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房纤维素性渗出、角膜混浊水肿等并发症率和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非常理想,可有效改善视力,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且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大众健康》2014,(8):85-85
本刊讯(记者刘平)雅培眼力健近日在第十六届全国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学术大会上,针对既有的角膜散光白内障疾病患者的治疗,推出TECNIS Toric@球面单焦点散光矫正人工晶体和TECNIS MultifocalToric非球面多焦点散光矫正人工晶体(IOL)。角膜散光是指角膜的曲面不平,导致光线无法清晰聚焦视网膜,最终造成视像模糊。白内障手术治疗,是在移除白内障患者的浑浊自然晶体后,再将人工晶体植入患者眼睛。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评价超声乳化摘除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和囊外摘除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两种联合手术治疗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患者共计120例(140眼),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60例,68眼)和实验组(60例,72眼)。对照组患者采用囊外摘除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实验组采用超声乳化摘除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研究表明:两组患者手术后视力均有显著的提升,其中实验组上升更加明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对比发现手术后眼压明显下降,尤其是实验组由(34.07±3.97)mmHg下降至(14.12±1.34)mmHg,手术后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中都不同程度出现了角膜水肿,前房角积血,房前渗出等情况。其中实验组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发生率为15.00%。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实验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8.33%。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86.67%,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两组联合手术对于患者来说都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从视力提升、眼压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等方面考虑,实验组即采用超声乳化摘除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相对较优于对照组即囊外摘除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结论:超声乳化摘除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和囊外摘除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两种联合手术治疗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均显著,尤其是前者。  相似文献   

8.
荀红 《现代保健》2014,(22):77-79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10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角膜散光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观察组视力、眼压和角膜散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控制眼压,提高患者视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行房角分离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和视力,前房角宽度和前房深度。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眼压和视力,前房角宽度和前房深度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和视力较对照组改善更好,前房角宽度和前房深度较对照组宽度更宽、深度更深,组间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使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眼压,加深前房深度、开放房角,安全性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Ⅳ~Ⅴ级硬核白内障患者269例291眼,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小切口组,139例157眼)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组,130例134眼)。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并发症。结果术后小切口组和ECCE组比较,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散光、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更优。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好、角膜散光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本院2008年4月至2011年10月68例(76眼)持续高眼压的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滤过泡、眼底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每台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眼压明显低于术前,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建立有效滤过泡,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可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散光型人工晶状体(ToricIOL)植入术与球面IOL植入联合角膜缘松解术矫正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散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本院眼科住院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56例56眼。按角膜散光度大小分为A组(0.75D≤散光≤1.50D)28眼,B组(1.75D≤散光≤3.50D)28眼。患者均进行超声乳化联合ToricIOL植入术和球面人工晶状体联合角膜缘松解术矫正术前散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柱镜度数及散光矫正率。结果:术后验光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小瞳验光柱镜度数明显降低;A组中ToricIOL组与角膜缘松解术组的矫正视力、柱镜度数及散光矫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ToricIOL组术后矫正视力、柱镜度数及散光矫正率与角膜缘松解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oricIOL植入囊袋内稳定性良好,随访3个月未发现有超过6度的旋转度。结论:Toric-IOL与角膜缘松解术两种手术方式矫正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散光安全、有效。Toric-IOL术矫正高度数散光的疗效优于角膜缘松解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通过对219例247眼各类型白内障患者施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测定术前,术后1周内,术后3个月角膜曲率,观察术后视力,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裸眼或矫正视力0.5以上占90.3%,1.0以上占84.3%。术前平均角膜散光0.42D(SD:1.12),术后平均角膜散光1.85D(SD:2.75),90%术后散光在1.20D以内。3个月后平均角膜散光0.33D(SD:1.85)。术中及发术后并症少。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与超声乳化术对比,不需要昂贵超声乳化仪,费用低廉,疗效满意,特别适合山区基层医院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142眼)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及角膜散光情况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显著,可明显控制患者眼压,提高视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Toric晶体和球面晶体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和散光程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我部队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收住院后给予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采用Toric人工晶体治疗的观察组和采用球面人工晶体治疗的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和散光程度.结果 ①术后1周开始,观察组患者的患眼视力水平和散光程度得到改善;术后2周开始,对照组患者的患眼视力水平和散光程度得到改善;②术后1周、2周、3周、4周时,观察组的患眼视力(0.45±0.07)vs(0.20±0.04)、(0.71±0.11) vs (0.38±0.04)、(0.74±0.10) vs (0.47±0.06)、(0.78±0.12)vs(0.61±0.08)优于对照组、而散光程度(0.96±0.12) vs (2.75±0.28)、(0.71±0.09)vs(2.03±0.27)、(0.53±0.06)vs(1.14±0.15)、(0.49±0.05)vs(0.95±0.13)低于对照组.结论 Toric人工晶体植入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改善视力水平和控制散光程度,在白内障的治疗中具有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硬核白内障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硬核白内障患者140例,根据手术实施手段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及对照组(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各70例。对比两组的术后视力、角膜散光、眼压及并发症。结果术后,观察组的视力>0.1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角膜散光及眼压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较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更为有效,患者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眼压显著改善,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选取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需要开展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90名作为研究的对象,患者需要手术的眼睛一共有100只,对患者实施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以患者的视力矫正情况作为观察的指标。结果:患者在手术之后的视力恢复都比较迅速,在手术之后的第一天裸眼或者眼球矫正视力能够大于等于0.5的患者比例有93.0%。在手术之后1周的时候视力矫正大于等于1.0的患者比例已经达到了56.0%,并且整体朝着稳定的趋势进行发展。结论:该手术方式不会伤及患者的结膜和巩膜组织,在操作方面的便捷性比较突出,值得在临床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通过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资料5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全部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50例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在手术之前以及手术之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布情况、不良反应和眼压情况。结果:手术之前和手术之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50例患者手术之前和手术之后眼压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之后出现角膜水肿患者10例,通过药物治疗全部在1周之内吸收,虹膜炎症反应患者13例,通过药物治疗之后炎症渗出物得到吸收。结论:针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通过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比较高,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1.8mm和3.0mm2种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128例白内障患者,按照1.8mm和3.0mm2种不同大小透明角膜切口随机分为Ⅰ、Ⅱ两组,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手术源性角膜散光的影响。结果Ⅰ组(1.8mm组)术后1d、1周、术后1、术后3个月平均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分别为(+0.75±0.59)D(+0.89±0.65)D、(+0.69±0.43)D、(+0.80±0.40)D、和Ⅱ组(3.0mm组)(+1.51±1.17)D、(+1.35±0.97)D、(+0.88±0.44)D、(+0.96±0.3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中,1.8mm透明角膜切口具备术后切口自闭性强、术源性散光小、前房更稳定、减少眼内炎风险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在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中的疗效。方法100例(100眼)“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工程”白内障患者,术前全身检查无手术禁忌证。在局麻下行颢侧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中虹膜脱出3例,后囊膜破裂9例,术后角膜水肿18例,术后高眼压:1例,术后2例前房少量积血,无严重并发症。术后3天术后视力大于0.8者24眼,视力0.3~0.6者69人,视力0.1~0.25者5人,其中玻璃体混浊1人,不规则散光2人,2人因晶体度数不足(大于26D)残留远视及散光造成,1人未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裸眼视力0.08+12D矫正0.4。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简单,手术方法易于掌握,术中安全,不需特殊设备或器械,术后恢复快,在没有条件进行超声乳化自内障基层医院,是白内障复明的首选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