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同时对其应对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到2016年之间出现的16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现象进行具体原因的分析,主要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种类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现象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研究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研究数据显示,在160例患者中,老年人和儿童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要大于中年人和青年人,出现不良反应的用药方式以静脉滴注居多.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皮肤和消化系统中.结论: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用药方式或者用药不当很容易因其不良反应,为此,需要加强对中药制剂的用药管理工作,保证合理用药,从根本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几率,进而提升中药制剂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对中药不良反应(ADR)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至2009年中药ADR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静脉滴注的中药ADR发生率较高;中药ADR以全身性损害最多,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不合理用药是造成中药ADR的主要原因,药品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药品生产企业控制质量风险的能力,医疗机构要加强医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对中药不良反应(ADR)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至2009年中药ADR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静脉滴注的中药ADR发生率较高;中药ADR以全身性损害最多,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不合理用药是造成中药ADR的主要原因,荮品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药品生产企业控制质量风险的能力,医疗机构要加强医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并研究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59例中药制剂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全面研究。结果:49例患者为注射制剂,所占比例为78.0%,皮肤和附件出现的不良反应最为显著,所占比例为50.8%,女性人数较多,且50岁以上患者人数较多。30例患者为配伍不合理,所占比例为50.8%。结论: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患者中老年人和女性较多,而且主要为附件和皮肤反应,主要原因是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在用药时采用合理药物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6.
随着目前医学界越来越重视中药制剂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对中药制剂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继而导致了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增加,过去人们对中药制剂存在绝无毒副作用的误区,但实际上如果应用不当,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本次研究对多种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以期保证中药制剂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也在不断增多[1]。为了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以便指导临床医生更合理地使用中药制剂,对漯河中心医院2006年3月-2008年12月上报的中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该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病例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分析46例不良反应统计数据,我们发现在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造成的不良反应中,因注射血栓通注射液发生的不良反应最高,血塞通注射液其次,不良反应表现中,皮肤受影响的不良反应最多,主要表现以皮肤充血、丘疹、瘙痒最常见,神经系统症状次之。结论应加强中药制剂的研究监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张钟鸣 《现代保健》2008,(31):121-121
所谓不良反应是指为了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的疾病,改善人的生理功能而给予正常剂量及正常用法应用于人体所出现的使用目的以外有害且非预期的反应。不良反应主要南于药物本身所引起,但也有质量、剂型、使用方法等因素。古今文献资料有不少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记载和报道,通过分析这些记载和报道,可将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概括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药物治疗是现代临床主要治疗方式,通过保守用药可控制患者病症,提高临床治疗的针对性与合理性.随着现代中医学理论不断发展,中成药是临床疾病治疗的可靠方式,成为诸多患者接受治疗的第一路径."不良反应"是中成药使用的常见问题,结合中成药特点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可降低临床用药风险,提高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据此,本文研究了中成药使用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曹惠娟 《工企医刊》2009,22(4):72-72
随着中医药的广泛应用及深入研究,新药开发,处方用药与非处方用药的分级管理,中药临床应用中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一般认为西药的不良反应较大,而中药无毒性、无不良反应。若不了解中药的某些不良反应,盲目应用,不仅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反而造成不良后果,重者出现中毒现象,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止中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更全面、更科学地认识中医药,从而使中医药能够更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和药房管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收治的87例应用中药制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良反应因素,制定合理的药房管理与临床管理措施.结果:经过分析后发现:以人群划分,儿童、高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以给药方式划分,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以...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原因与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03月-2016年03月上报的100例中药制剂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报告,对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用药物主要包含炎琥宁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以及参麦注射液;骨肽注射液、通络祛痛膏以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高。结论:在使用中药药剂时,相关医务人员应对不同种类药物注意事项、临床反应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保证用药的合理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禹俊梅 《健康天地》2010,4(1):31-33,35
中药不良反应日益增多,中药应用的安全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归纳总结中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提出了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以便提高对中草药可能的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的认识,提高中药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加强用药监护,保障用药安全,尽量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有效防治中药中毒,更好的为人类的保健事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小儿预防接种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社区进行预防接种的小儿共计30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150)和参照组(n=150),参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全面干预,两组患儿均针对不良反应实施应对措施,对比分析两组小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参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3%,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程干预应对措施下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减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胡燕华 《中国卫生产业》2014,(10):60+62-60,62
目的对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50例于2012年3月--2013年8月间在我区各接种门诊进行小儿预防接种并出现不良反应的小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对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观察应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出现不良反应的小儿进行处置后.全部小儿的临床症状均在5d内获得明显改善。对全部小儿进行为期半年时间的随访,结果显示没有1例小儿出现不良反应和其他严重后果。结论引发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不良反应的原因因人而异.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要立即进行有效应对处置以免引发严重后果,从而保证小儿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7.
18.
周翠云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2):1908-1910
<正>预防接种〔1〕是将特异性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当的途径接种于机体,使抗体产生针对传染病的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以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自从200多年前英国医生琴纳发明接种牛痘天花以来,免疫接种在预防和控制各种感染  相似文献   

19.
李莹  张静 《医疗保健器具》2010,17(9):131-132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ADR)进行统计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60例进行总结,针对中药注射制剂不良反应的种类、成因、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统计出ADR发生率较高的5种中药注射液。结果 ADR发生率较高的前5位药品依次为双黄连针、复方丹参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结论中药注射剂易发生ADR,且以过敏反应居多,临床上应慎用,医护人员用药前应认真学习药物的有关资料,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规范、合理、安全地使用中药注射液。  相似文献   

20.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或意外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及特异性遗传体质等。其中副作用是指药物的固有反应,在普通剂量也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