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01—2013-01诊治的190例SchatzkerⅤ、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其中40例(21.1%)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术中、术后共22个临床评估因素,对上述有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的高危因素。结果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导致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相关因素包括:合并膝关节周围损伤、高能量损伤、肥胖、关节面复位质量、石膏制动时间、伤口感染、软组织缺损、关节异位骨化、规范康复指导、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导致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高危因素包括:合并膝关节周围多处损伤、关节面恢复质量差、术后长时间石膏制动、术后缺乏规范化的康复治疗、膝关节周围异常骨化、皮肤软组织广泛缺损。结论关节面恢复质量欠佳、长时间石膏制动、膝关节周围异位骨化及缺乏积极主动功能锻炼将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质量,并可能导致膝关节僵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8-06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72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单因素分析各观察指标与膝关节僵硬的相关性,有意义的变量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确定膝关节僵硬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工人、吸烟史、高能量损伤、开放性骨折Gustilo分型、术后镇痛、术后引流、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术后膝关节僵硬没有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hatzkerⅥ型、合并伸膝装置损伤、外固定架固定时间60 d、需植皮或皮瓣修复的软组织损伤、清创术超过2次、合并异位骨化、未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与术后膝关节僵硬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伸膝装置损伤、外固定架固定时间60 d、需植皮或皮瓣修复的软组织损伤、清创术超过2次、未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是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14.5%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僵硬;膝关节僵硬各危险因素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延迟患膝早期主动功能锻炼从而增加了膝关节纤维化或粘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8-01诊治的385例胫骨平台骨折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2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为5.7%,其中5例(1.3%)深部感染,17例(4.4%)浅部感染。感染发生于术后4~31 d,平均10.6 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放性骨折、吸烟史、术前住院时间>14 d、术前白蛋白含量<35 g/L是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围手术期各种因素导致的术前住院时间延长可增加术后切口感染风险,吸烟及营养状态较差会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将356例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患者分为优良组(n=288)与中差组(n=68),对比两组临床资料,探讨其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骨折类型、膝关节周围合并伤、骨折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康复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上述因素均为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骨折类型、膝关节周围合并伤、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情况均为胫骨平台手术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苏琦  陈芒  帅军 《实用骨科杂志》2011,17(12):1127-1130
目的总结复杂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Ⅳ、Ⅴ、Ⅵ型)的手术方法,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3月,收治41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切口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骨缺损者予以植骨。结果 4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36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进行综合评分,优25例,良9例,可4例,差3例。结论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是根据骨折类型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对胫骨平台进行解剖复位、适量植骨并予以坚强内固定,同时处理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以及术后合理的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尺骨鹰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僵硬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9-01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40例尺骨鹰嘴骨折,32例术后肘关节屈伸运动范围≤100°或前臂旋转运动范围≤100°(僵硬组),208例术后肘关节屈伸运动范围>100°或前臂旋转运动范围>100°(非僵硬组)。分析性别、年龄、损伤侧别、损伤能量、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Mayo分型、固定方式、是否使用CPM机、是否合并其他骨折与尺骨鹰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僵硬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僵硬组与非僵硬组在损伤能量、骨折Mayo分型和固定方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能量损伤、MayoⅢ型骨折是尺骨鹰嘴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的发生常常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能量损伤和MayoⅢ型骨折为尺骨鹰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肘关节僵硬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张波  刘璠  陈晓庆  王洪 《实用骨科杂志》2013,(11):1036-1039
目的探讨影响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切开复位解剖钢板或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7例,男15例,女22例;年龄17~68岁,平均42.3岁。按照Schatzker分型,V型21例,Ⅵ型16例。采用美国膝关节外科协会评分评价手术疗效。影像学检查评估胫骨平台骨折愈合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法对手术时机、骨折类型、是否合并软组织血管损伤、关节面塌陷程度、内固定类型、骨折复位等因素进行分析,并观察这些因素与手术疗效的相关性。结果37例患者随访1~5年,平均2.9年。术后根据美国膝关节外科协会评分标准评分,优7例,良13例,差17例,优良率54%。创伤性骨性关节炎发生率62%,并发膝关节强直68%,感染11%,内翻畸形22%,外翻畸形14%。结论延长术前准备时间、解剖复位并植骨恢复平台关节面有利于促进骨折早期愈合,降低骨折愈合不良的风险。合并半月板及关节内、周围韧带损伤会加快膝关节的退变,增加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被分为18对,每对性别和骨折类型相同、年龄差距<5岁、手术时间间隔<1周。各对经随机分配后分别行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术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8个月测量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包括膝关节最大屈、伸角度,结果关节镜组膝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大于切开复位组。结论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9.
吴长青  华英  刘勇占 《中国骨伤》2023,36(7):614-618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肘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9年2月采用切开固定术治疗120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男59例,女61例,年龄25~77(53.5±3.2)岁。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肘关节僵硬分为僵硬组37例和对照组8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发生肘关节僵硬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肘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至末次随访时发生肘关节僵硬37例(僵硬组),未发生肘关节僵硬83例(对照组),关节僵硬发生率为30.83%,僵硬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损伤能量、合并其他部位骨折、骨折至手术时间、骨折AO分型、是否开放性损伤和术后过早或过度活动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高能量损伤、骨折AO分型、开放性骨折和术后过早或过度活动是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术后僵硬组术后活动度以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低于术后非僵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骨髁间骨折术后肘关节屈曲僵硬与旋转僵硬患者的术后活动度以及Mayo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术前应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和康复策略,以最大程度降低肘关节僵硬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软组织损伤评估在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是膝关节最常见骨折,常伴有严重软组织挫伤,处理较困难,术后感染、内固定失效、皮肤软组织坏死、关节僵硬、残障发生率高,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治疗时忽略了对软组织损伤评估和治疗。自1994年5月~2003年5月,共收集我院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62例,根据是否正确应用软组织损伤评估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Meta分析总结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胫骨骨折和预防术后感染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2017-04以前发表的关于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感染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2位研究者独立提取被纳入文献的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篇文献,共1 925例胫骨骨折,其中243例术后感染,感染率平均12.6%(7.6%~23.6%)。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吸烟、肥胖(BMI30 kg/m~2)、糖尿病、开放性骨折、骨筋膜室综合征、外固定、双钢板、双切口、受伤至手术时间是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种族不是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吸烟、肥胖、糖尿病、开放性骨折、骨筋膜室综合征、外固定、双钢板、双切口、受伤至手术时间是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更加关注以上相关危险因素以避免胫骨骨折术后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12.
梁凡 《骨科》2016,7(5):372-374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为Ⅴ、Ⅵ)多系高能量损伤所致,为不稳定性骨折,需采取外科手术治疗[1],但由于骨折的同时常伴周围软组织损伤,治疗难度较大[2,3]。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标准术式为前外侧入路或联合后内侧入路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1,4],以便直视下复位骨折块,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及正常的关节力学轴线。然而,该方法需广泛剥离软组织,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皮肤坏死、骨髓炎等并发症的风险高[4,5]。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采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55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疗效与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7-12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3例Schatzker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根据骨折类型、骨折移位情况、术者对手术入路的熟悉程度进行切开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骨折,然后采用解剖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 4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7(9~36)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优30例,良6例,可7例。末次随访时38例出现骨性关节炎改变,其中Ⅰ级21例,Ⅱ级3例,Ⅲ级10例,Ⅳ级4例。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处理不当将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医师要重视术前详细的手术规划,术中强调恢复膝关节稳定及力线的重要性,在尽可能减少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的情况下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并坚强固定,术后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老年患者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后复发的风险列线图模型。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进行诊治的260例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复发将所选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正常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患者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老年患者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后复发的风险列线图模型。 结果260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老年患者中术后复发患者36例(13.8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和正常组患者性别、年龄、疝类型、疝部位、补片型号、固定补片、手术类型及饮酒史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医师水平、术后血肿、吸烟史及肥胖等资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120 min、医师水平、术后血肿、有吸烟史及肥胖等为老年患者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均和老年患者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后复发高度相关。基于手术时间、医师水平、术后血肿、吸烟史及肥胖等老年患者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老年患者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后复发的风险列线图模型,C-index指数为0.775(95% CI:0.728~0.823),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本列线图的辨别力较好,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患者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07,表明本研究列线图的预测价值较高。 结论手术时间≥120 min、医师水平、术后血肿、有吸烟史及肥胖等为老年患者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所建立的列线图有助于预测老年患者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内损伤,治疗稍有不慎就会引起膝关节不稳、疼痛、关节僵硬等后遗症。随着近年来高能损伤的增多,胫骨平台骨折的病理变化越来越复杂,其中大多合并患侧小腿严重软组织损伤,治疗十分困难,术后软组织感染、坏死、内固定钢板外露、骨外露以及关节面骨折难以满意复位,骨折碎片不能有效固定、难以早期锻炼等  相似文献   

16.
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降低术后感染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9—2015-03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39例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究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39例中,13例术后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9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类型(P=0.001)、骨筋膜室综合征(P=0.000)、手术时间(P=0.001)是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开放骨折(P=0.002)、骨筋膜室综合征(P=0.001)是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开放骨折、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个体化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8年3月于淄博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57例,收集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43,95%CI:1.076~1.214)、2型糖尿病(OR=4.591,95%CI:2.14~9.846)、ASA评分III级(OR=4.262,95%CI:1.600~11.352)、ASA评分IV级(OR=5.396,95%CI:1.868~15.583)、全身麻醉(OR=1.281,95%CI:1.066~1.540)及手术时间(OR=1.018,95%CI:1.001~1.035)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818(95%CI:0.752~0.885);校准曲线为斜率接近于1的直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x~2=8.760,P=0.363)均显示该模型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风险具有良好准确度。[结论]本研究基于年龄、2型糖尿病、ASA分级、麻醉方式及手术时间这5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准确度,可为临床个体化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8.
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会出现膝内外翻、屈曲或反张、旋转畸形、髌骨运动轨迹异常、关节僵硬、膝关节不稳定等。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翻修术有切开复位内固定、胫骨近端截骨术、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结节远端截骨术、全膝关节置换术等,其中胫骨近端截骨术是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常用的治疗方法,可达到满意疗效。翻修术的目的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关节面平整及下肢力线,最大限度地减少膝关节周围并发症发生。该文就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翻修术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年肱骨髁间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影响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5-12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98例成年肱骨髁间髁上骨折,于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后采用Mayo评分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将患者性别、年龄、损伤侧别、损伤类型、骨折AO分型、合并损伤(同侧骨折或神经损伤)、合并糖尿病、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入路、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术后并发症作为影响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8例随访6个月后骨折均愈合,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优41例,良35例,可14例,差8例,优良率7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开放性骨折、AO-C3型骨折、合并同侧骨折、合并神经损伤、合并糖尿病、开始功能锻炼时间≥14 d、术后出现并发症是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成年肱骨髁间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部分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差,这与高龄、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合并损伤、合并糖尿病、未早期功能锻炼及术后出现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中山市港口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纳入观察组,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2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疗效指标和并发症、术后2 d 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评分及术后1年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膝关节最大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更好地发现和处理软组织损伤,手术创伤更小,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