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5-03—2019-03诊治的60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0例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观察组),30例单纯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结果 60例均获得至少12个月随访。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20.15±5.32)周,短于对照组(23.43±4.7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1.89±0.92)分,对照组(2.03±1.01)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91.36±4.63)分,高于对照组(87.94±7.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2例小腿麻木,术后2个月左右恢复,未出现切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对照组2例出现小腿麻木,术后2个月左右恢复;1例切口感染,抗感染治疗后恢复;1例骨折延迟愈合。结论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以促进骨折愈合,更有利于患者踝与后足功能恢复,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体复合富血小板凝胶治疗胫骨非感染性不愈合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胫骨干中下1/3骨不连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植入富血小板凝胶复合自体松质骨颗粒,对照组仅植入自体松质骨颗粒。本次手术距受伤时间平均10.5个月(7~36个月),平均38岁,术后观察全身和局部反应及连续X线表现,随访平均22个月(12~36个月),按Johner-Wruh评分评价最终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8个月内均骨性愈合,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富血小板凝胶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生物活性,自体复合PRG是较理想的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闭合手法整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整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58例,对切口愈合情况、患肢功能、骨折愈合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术后全部病例切口Ⅰ期愈合,未见切口感染、钢板及骨质外露。骨折愈合时间12~22周,平均18周。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2个月,平均16个月。治愈49例,好转9例。结论手法整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局部注射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黏附因子及微循环指标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延迟愈合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除此之外,进行高压氧疗,并在骨折周围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清黏附因子[血清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水平,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水平及OPG/RANKL蛋白表达。结果治疗后1、2、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sICAM-1、BMP-2、sV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TGF-β1、IGF-1及PD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OPG/RANKL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局部注射能够显著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黏附因子及微循环指标,促进骨折愈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plasma,PRP)治疗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9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0例四肢骨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作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例,采用钢板固定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及同种异体骨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辅助钢板及同种异体骨治疗。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30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平均(9±2.3)个月。观察组末次随访时14例骨折愈合,1例未愈合,愈合率为93%,平均愈合时间(5.43±1.16)个月;对照组末次随访时11例愈合,4例未愈合,愈合率为73%,平均愈合时间(7.27±1.68)个月。结论 钢板固定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及同种异体骨治疗骨折后骨不连,骨折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是治疗骨不连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体红骨髓与骨肽注射液联合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红骨髓与骨肽注射液联合注射对胫腓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的影响。方法本组50例,在X线机或C型臂下复位,取红骨髓10~15ml加入骨肽注射液5ml,注入骨折间隙或骨折部位四周骨膜周围,常规行内或外固定术。每2周自标记处注射1次,连续2~3次。结果50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访6~20个月,平均愈合时间10周,骨折无延迟愈合、不愈合。结论自体红骨髓与骨肽注射液联合注射结合内或外固定术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增加血供,减少胫腓骨中下段的不愈合率。  相似文献   

7.
张道虎  郭卫春 《骨科》2015,6(1):13-17,21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病例90例,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MIPPO组,45例,应用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传统术式组,45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记录并分析两组病例的手术治疗指标和骨折愈合效果。结果随访时间3.0~24.0个月,平均随访18.5个月。MIPPO组与传统术式组相比,在伤口长度(胫腓骨累计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平均放射量、伤口甲级愈合率、Johner-Wruhs功能评分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这几个方面,MIPPO组较传统术式组优势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 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既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又增强钢板抗扭转及剪切应力,增加骨折稳定性及踝关节稳定性,促进骨折的愈合,能够减少患者创伤,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筛网状减张切口联合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行内固定手术,术后联合筛网状减张切口一期闭合手术切口。结果2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2个月。手术切口及网状减张小切口术后2~3周愈合,2例发生手术切缘皮肤坏死,创面痂下愈合,未出现内固定器材外露。1例骨折不愈合,二期植骨,术后5个月愈合。结论筛网状减张切口联合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可一期闭合切口,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Taylor空间支架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4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骨折固定方法不同分为内固定组(26例)和外固定组(4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固定物去除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治疗最终效果评价标准评定患肢功能;采用罗从风等的标准评定术后下肢力线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2个月,中位时间14个月。患者骨折均获愈合,内固定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固定物去除时间均显著高于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内固定组发生钢板外露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钢板断裂1例;外固定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2例、软组织缺损4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5,P=0.904)。术后10个月参照Johner-Wruhs标准评定患肢功能,内固定组优1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2.3%;外固定组优42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5.7%;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2,P=0.531)。术后4个月采用罗从风等的标准评定术后下肢力线恢复情况,内固定组优2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3%;外固定组优4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5.8%;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0,P=0.471)。结论采用Taylor空间支架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相较于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可减少骨折治疗周期,有利于患者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相对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辅助钢板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及自体髂骨治疗股骨骨折髓内固定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7月至2017年12月筛选入组了28例股骨骨折髓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29~57岁,平均为(46.1±7.5)岁。试验组15例采用辅助钢板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及自体髂骨治疗,男10例,女5例;年龄34~55岁,平均为(46.4±6.9)岁。对照组13例采用辅助钢板及自体髂骨治疗,男10例,女3例;年龄29~57岁,平均为(45.7±8.2)岁。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28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20~30个月,平均(26.0±2.3)个月。试验组末次随访时14例骨折愈合,1例未愈合,愈合率为93%,平均愈合时间(5.43±1.16)个月;对照组末次随访时10例愈合,3例未愈合,愈合率为77%,平均愈合时间(7.27±1.68)个月。结论辅助钢板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及自体髂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后骨不连,骨折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无并发症发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单侧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开放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开放骨折的疗效。方法1999年5月至2005年3月对27例胫腓骨中下段开放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或结合钢丝固定。按Gustilo分类,Ⅰ型7例,Ⅱ型15例,Ⅲa型5例。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3~32周(平均24周),无骨髓炎及骨不连发生。结论单侧外固定支架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骨折愈合快等优点,是固定胫腓骨中下段开放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与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5-03—2016-09经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的30例距骨软骨损伤,15例进行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踝关节腔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观察组),15例单纯行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对照组)。结果 30例均获得至少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观察组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踝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疗效优于单纯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8-01间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将2014-01—2016-02间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03—2018-01间实施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48例。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24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创伤小、术后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前侧微创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前侧微创入路(MIPO)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4-10采用前侧入路MIPO技术LCP内固定治疗的14例闭合性肱骨中下段骨折。术后观察桡神经功能、骨折愈合时间、肩肘关节功能。结果本组手术时间65~115 min,平均89 min。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医源性桡神经损伤。14例均获得随访10~21个月,平均14个月。1例出现肌皮神经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退,术后3个月自行恢复。骨折愈合时间10~15周,平均13周。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12例,良2例;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优13例,良1例。结论前侧入路MIPO技术LCP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具有创伤小、神经损伤风险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侧入路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前侧入路MIPO术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and plating osteosynthesis,ORP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肩肘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发生延迟愈合3例,桡神经损伤4例,观察组发生延迟愈合1例,无桡神经损伤患者。观察组延迟愈合、桡神经损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及术后感染。观察组术后肩关节Constant评分、肘关节Mayo评分分别为93.2±3.14和98.7±2.76,高于对照组的91.5±2.39和96.5±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侧入路MIPO术与ORPO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疗效相当,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但前者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骨折愈合快,对肩肘关节功能影响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胫腓骨骨折病人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6年10月~2019年10月胫腓骨骨折病人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LISS钢板结合MIPPO治疗,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应激指标、关节功能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和第7天血清前列腺素E_2(PGE_2)、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较第1天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术后第1天血清PGE_2、Cor和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2.61%和63.04%(P0.05);两组术后12个月时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3.48%和86.96%(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04%和30.43%(P0.05)。结论 LISS钢板结合MIPPO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明显微创优势,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双钢板与单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4—2016-04诊治的57例AO-C型肱骨中下段骨折,26例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双钢板组),31例采用单钢板内固定治疗(单钢板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疼痛VAS评分,以及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发生率。结果双钢板组获得(20.3±1.7)个月随访,单钢板组获得(23.6±1.8)个月随访。双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单钢板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1例骨折延迟愈合,经非手术治疗,术后24周骨折愈合。单钢板组4例骨折不愈合,经翻修手术后骨折愈合;1例骨折延迟愈合,经非手术治疗,术后22周骨折愈合。双钢板组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发生率低于单钢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可以提供更佳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在骨折远端可以多平面不同角度置入足够数量的螺钉以保证坚强内固定,骨折愈合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复合自体髂骨治疗骨不连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采取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创伤骨科收治骨不连患者56例,将骨不连患者以单盲法按数字随机分为PRP复合自体髂骨组(观察组)、单纯取髂骨植骨组(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2、3个月骨痂生长情况(根据上海骨伤科研究所制定的X线片骨痂评定标准[1])以及骨折最终愈合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28个月。术后1、2、3个月骨折断端X线骨痂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8,P0.05;t2=13.04,P0.05;t3=20.56,P0.05),至随访结束,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7,P0.05;t=9.107,P0.05),观察组全部达到骨性愈合,而对照组组仅有24例患者最终获得骨性愈合,4例患者再次发生骨不连。结论 PRP复合自体髂骨可加快骨折断端新骨的形成,提高新生骨的质量,是治疗骨不连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6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32例)和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3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关节活动度、骨折一期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按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5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少)于对照组(P 0. 001)。术后6个月膝、踝关节活动度及骨折一期愈合率、疗效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与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比较,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的实验依据。方法 8月龄SPF级SD雌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2组:空白模型组(K)、富血小板血浆组(P),每组16只,每个组分4个时间点,分别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建立术后1、2、4、6周,每个时间点各4只大鼠。采用去卵巢大鼠胫骨开放性骨折方法,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动物模型,富血小板血浆组于骨折造模术中将预先制备好的PRP凝胶注入骨折端。骨折术后第1、2、4、6周分批取出标本。观察骨折端影像学、组织学变化,比较两组大鼠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1)X线观察:术后4周,K组骨折线模糊,P组非常模糊,术后6周,K组骨折线非常模糊,隐约可见,P组基本消失。(2)Micro-CT观察:从Micro-CT的骨痂图可见P组大鼠在骨折后同一时间段骨痂骨量较K组高,第4周时P组骨痂骨量明显高于K组。定量分析得出,P组BV和BV/TV在术后第1、2、4周都比K组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5);(3)ABH染色结果:两组均在骨折术2周时出现大量的软骨细胞,P组软骨细胞数量明显较K组多。术后4周软骨细胞逐渐减少,网织骨不断增多。术后6周可见大量类似皮质骨的新生骨和网织骨共同存在,P组较K组网织骨塑形较好。结论 PRP能有效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且能显著提高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质量,缩短骨折愈合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