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帕金森病(PD)的早期诊断一直是困扰神经内科医生,尤其是PD研究者的难题。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寻找PD早期诊断的标志物。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特别是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不断发展,为我们研究PD脑内形态变化、生化改变及协助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目前,国内外学者运用各种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对PD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该文就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在PD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PD)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并引起多巴胺递质减少,通过神经环路可引起包括脑皮质在内广泛的功能及结构改变.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作为一项功能影像技术能灵敏地检测出这些变化,进而有可能为PD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本文就PD的f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PD)患者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的同时,视网膜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也同样受到影响,使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一种近10年来发展迅速的生物组织活体成像技术,可以通过弱相干光干涉仪原理对人体组织进行显微结构断层成像。研究显示,通过OCT评估PD患者视网膜厚度变化可能对PD的早期诊断以及病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就近年来OCT应用于PD诊断及评估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海马体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变化特点,评估其作为诊断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2个帕金森病患者(PD组)和18个年龄、性别相符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海马体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两组的DTI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值)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海马FA值的差别。结果 PD组的左侧、右侧和双侧平均海马体FA值(0. 168±0. 009、0. 178±0. 009、0. 173±0. 009),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0. 195±0. 010、0. 207±0. 009、0. 201±0. 009,P 0. 05)。健康对照组和PD组的左侧海马体FA值均低于右侧海马体FA值(P 0. 05)。结论利用海马体FA参数具有诊断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DT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诊断早期原发性单侧症状帕金森病(PD)的价值。方法纳入河南省人民医院2015-10—2017-11收治的早期原发性单侧症状PD患者40例,将其作为PD组,选取同期于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2组均接受磁共振DTI及SWI检查,比较PD组症状同侧、对侧以及对照组双侧感兴趣区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校正相位值(CP值),采用ROC曲线模型分析感兴趣区相关参数对早期原发性单侧症状PD的预测价值。结果 PD组症状同侧、症状对侧壳核、黑质、丘脑、苍白球、红核的AD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症状对侧的黑质FA值低于PD症状同侧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症状对侧黑质CP值低于PD症状同侧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TI及SWI检测的各参数中,黑质FA值、CP值对早期原发性单侧症状PD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临床重点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认知损害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其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神经影像学技术可以显示疾病特异性的结构和功能特征,是研究PD认知损害发生发展机制的强大工具。文中将从神经影像技术中的磁共振成像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两个方面,对近年来PD认知损害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波谱(MRS)可用于无损伤地进行活体定位脑组织的代谢、生化研究及定量分析,其在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监测病情发展有明显的价值.文章综述了近年来1H-MRS诊断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显示了1H-MRS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脑功能网络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致残度极高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由于发达国家和中国等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PD的发病率显著上升,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MRI、磁共振功能成像(fMR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PET、脐电图(EEG)、脑磁图(MEG)等影像技术,以脑功能网络为着眼点,研究PD的发病机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变性死亡是帕金森病特征性的病理改变,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RI可以清晰显示中脑黑质的结构及其病理变化,因此MRI技术有望实现对帕金森病的精准诊断、病情评估及疾病监测。文中重点阐述MRI新技术在帕金森病黑质显像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为黑质纹状体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死亡.近来的研究证实PD患者基底节区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 DAT)的水平是DA能神经元最为特异的标记物,已成为诊断早期PD的敏感指标.使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技术测定基底节区的DAT水平有助于对PD的正确诊断,并进行疗效评价.同时,DAT阻滞剂的应用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1.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变性死亡是帕金森病(PD)最主要的病理改变之一。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可在PD运动症状出现前显示患者的黑质变化,从而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文中重点阐述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用于PD黑质显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帕金森病(PD)的病理和生化研究已明确黑质-纹状体区多巴胺(DA)能神经通路的变性是确定本病的重要依据.PD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到DA神经元突触前和突触后的复杂改变,既存在黑质-纹状体系统DA合成功能的减退,也有突触后DA受体活性和突触前多巴胺转运体(DAT)释放、回收DA功能的改变.临床上常通过以下方法对PD患者取得这些改变的依据: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基底节核素显像(DA代谢、DAT、DA受体等)、局部脑血流、葡萄糖代谢测定及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测量黑质一纹状体体积、磁共振波谱(MRS)分析.在上述众多方法中纹状体区的PET和SPECT核素DA能系统显像能在PD早期提供诊断帮助,此时仅有病变区域功能障碍而无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13.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肌僵硬、运动迟缓为主要特征。国内外学者近年发现,PD患者在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之前,即可表现某些影像学异常[1]。对PD患者进行脑成像研究,可能对阐明PD病理生理机制的和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丘脑和纹状体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索帕金森病 (Parkinson sdisease ,PD)病人丘脑和纹状体质子磁共振波谱变化 ,评价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用于帕金森病的诊断和病理生理研究的价值。方法 采用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检测 2 2例帕金森病人与 12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双侧丘脑、纹状体NAA、Cho、Cr含量 ,分析比较NAA/Cr、Cho/Cr、NAA/Cho比值的变化。结果 PD患者丘脑NAA/Cr比值较正常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NAA/Cho、Cho/Cr无明显变化 ;患者纹状体NAA/Cho、NAA/Cr、Cho/Cr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明显区别。结论 NAA/Cr降低是评价PD患者神经元功能损害的重要指标 ,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帕金森病病理生理过程和诊断的无创性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帕金森病(PD)是好发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PD不仅表现出核心的运动症状(MS),还表现出各种的非运动症状(NMS),NMS是PD发生频率很高且非常重要的症状,可以出现在PD的任何阶段。NMS能促进PD的早期诊断,也是引起P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命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文中从感觉障碍、神经精神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疲劳等方面对PD患者的NMS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VCI)早期诊断的意义在于早期干预并推迟或阻止其发展.神经影像学是VCI诊断标准的组成部分,在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疾病的早期诊断、痴呆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客观的生物学指标.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技术在VCI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PD)大脑微结构的病变较为广泛,除基底神经节区等与运动症状相关的脑结构受累外,其它与非运动症状相关的脑结构如嗅觉系统、脑桥延髓连接处、皮质运动区等也存在损害.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可探测大脑微结构的变化,可用于PD病人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严重程度分析,有助于监测疾病进展、预测预后以及评估疗效.现就近6年DTI应用于PD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帕金森病(PD)诊断与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PD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DTI检查,测量各向异性指数(FA)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丘脑、黑质FA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丘脑、黑质、脑桥、小脑上脚及中脚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丘脑FA值、黑质FA值诊断PD的AUC分别为0. 704、0. 798(均P 0. 05)。Hoehn-Yahr中期PD患者黑质FA值低于早期,丘脑ADC值高于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黑质FA值与PD患者Hoehn-Yahr分期呈负相关(r=-0. 457,P=0. 002);丘脑ADC值与PD患者Hoehn-Yahr分期呈正相关(r=0. 405,P=0. 006)。结论 DTI对PD具有定量诊断价值,且黑质FA值、丘脑ADC值与PD病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的低铜蓝蛋白血症与黑质异常铁沉积的相关性,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55例作为PD组,其中血浆铜蓝蛋白浓度正常的帕金森病患者25例(PD1组),血浆铜蓝蛋白浓度低于正常的帕金森病患者30例(PD2组),同时选取与PD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25例,以上研究对象经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后测量双侧黑质、红核、苍白球、尾状核、壳核、丘脑、前脑白质的相位值,并取双侧脑区相位值的平均值为相应脑区的相位值。各脑区的相位值进行比较,将PD2组的相位值与铜蓝蛋白的水平、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Hoehn-Yahr分级、病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D组黑质相位值比对照组相位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组与对照组的其他脑区相位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D2组黑质的相位值比PD1组、对照组的黑质相位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1组与对照组的黑质相位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D2组UPDRS-Ⅲ评分与黑质相位值呈负相关(r=-0.765,P<0.001),铜蓝蛋白水平与黑质相位值呈正相关(r=0.675,P<0.001),而PD2组的Hoehn-Yahr分级、病程长短与黑质相位值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铜蓝蛋白水平低的帕金森病患者黑质相位值更低,这说明铁沉积更严重,血浆铜蓝蛋白的减少可能加剧了黑质的铁沉积,测量铁沉积的磁敏感加权成像与血浆铜蓝蛋白的测定相结合将有助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评估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的低铜蓝蛋白血症与黑质异常铁沉积的相关性,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55例作为PD组,其中血浆铜蓝蛋白浓度正常的帕金森病患者25例(PD1组),血浆铜蓝蛋白浓度低于正常的帕金森病患者30例(PD2组),同时选取与PD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25例,以上研究对象经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后测量双侧黑质、红核、苍白球、尾状核、壳核、丘脑、前脑白质的相位值,并取双侧脑区相位值的平均值为相应脑区的相位值。各脑区的相位值进行比较,将PD2组的相位值与铜蓝蛋白的水平、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Hoehn-Yahr分级、病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D组黑质相位值比对照组相位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组与对照组的其他脑区相位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D2组黑质的相位值比PD1组、对照组的黑质相位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1组与对照组的黑质相位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D2组UPDRS-Ⅲ评分与黑质相位值呈负相关(r=-0.765,P0.001),铜蓝蛋白水平与黑质相位值呈正相关(r=0.675,P0.001),而PD2组的Hoehn-Yahr分级、病程长短与黑质相位值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铜蓝蛋白水平低的帕金森病患者黑质相位值更低,这说明铁沉积更严重,血浆铜蓝蛋白的减少可能加剧了黑质的铁沉积,测量铁沉积的磁敏感加权成像与血浆铜蓝蛋白的测定相结合将有助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评估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