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口服氨甲环酸与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出血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7-01—2018-01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局部组),30例口服氨甲环酸(口服组)。比较两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以及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14 d的Hb值、C-反应蛋白值、D-二聚体值。结果 60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术后超声检查结果未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口服氨甲环酸后出现轻度胃部不适症状,未特殊处理。口服组与局部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组与局部组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14 d的Hb值、C-反应蛋白值、D-二聚体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氨甲环酸与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均能有效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术后出血,相比之下,口服氨甲环酸具有安全、经济、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静脉滴注氨甲环酸(TXA)应用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7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腰椎椎管狭窄症需行单节段PLIF的患者98例,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年龄在18~70周岁、腰腿痛或间歇性跛行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且经3个月以上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无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58例。随机分为TXA组和对照组,其中TXA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0.5±6.3岁;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62.1±4.2岁。TXA组在手术切皮前15min按照15mg/kg静脉滴注TXA,并于第1剂TXA滴注完成后8h再予等量TXA缓慢静脉滴注;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滴注等量生理盐水。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24h内引流量及术后24h至引流管拔出时引流量等;同时监测患者手术前后血细胞分析、凝血功能、纤溶指标、肝肾功能、炎性指标;记录血栓形成、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药物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及植骨融合率分析手术效果。结果:TXA组患者的总失血量(894±324ml)、显性失血量(380±109ml)、术中失血量(197±70ml)、术后24h内引流量(134±58ml)及术后24h至引流管拔出时引流量(50±28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1339±330ml、815±226ml、266±78ml、381±136ml及168±6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炎症指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XA组术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无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药物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及脑脊液漏等手术相关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1、3、12个月的JOA、ODI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两维间椎间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TXA在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减少PLIF手术围手术期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4):2230-2233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术前30 min静脉单次静滴氨甲环酸,对照组予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隐性出血量,彩超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分别为(304.7±19.9)ml和(348.5±14.8)ml,隐性失血量分别为(282.7±134.9)ml和(533.8±111.7)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有2例,对照组有10例需要输血,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前使用组间比较氨甲环酸,可有效降低失血量及输血率,且不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5):1375-1379
[目的]探讨重复静脉应用氨甲环酸(TXA)对双节段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9月在本院行双节段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手术患者90例。按照TXA的不同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单次给药组和重复给药组。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以及切口感染情况。[结果]重复给药组总失血量[(1 086.80±212.97) ml]和术后引流量[(315.17±75.47) 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 353.53±310.83) ml,(430.50±88.46) ml]和单次给药组[(1269.06±293.29) ml,(373.33±62.07) ml](P0.05)。单次给药组术后引流量[(373.33±62.07) ml]少于对照组[(430.50±88.46) ml](P0.05);重复给药组隐性失血量[(443.13±213.95) ml]明显少于对照组[(609.37±298.43) ml](P0.05)。重复给药组术后第3 d Hb值[(108.20±12.55) g/L]和Hct值[(30.64±3.26)%]明显高于对照组[(100.13±13.19) g/L,(28.51±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肺栓塞和切口感染,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和输血率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可减少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的失血量,重复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可进一步减少围手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减少术后血红蛋白丢失,而不增加血栓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氨甲环酸和抑肽酶用于减少心脏手术出血的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氨甲环酸和抑肽酶的作用机理,这两种药均可减少心脏手术中的失血量,但各有优缺点。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氨甲环酸减少腰椎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6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及对照组,氨甲环酸组术前静脉应用氨甲环酸15 mg/kg,对照组术前应用0.9%氯化钠,所有的患者均行椎弓根螺钉固定,然后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比较术中及术后两组的出血量,观察应用氨甲环酸的并发症。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氨甲环酸组术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特别是在术后12 h内,两组无静脉血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应用单剂量氨甲环酸能显著减少腰椎后路手术术后失血,并且无明显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氨甲环酸注射液联合吸收性明胶海绵局部用于腰椎手术中对患者术后出血、手术结局及术后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20年7月行腰椎手术患者60例,对照组仅采用吸收性明胶海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甲环酸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前3个8h引流量、总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后第1、3、7天红细胞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静脉联合局部用药在初次单侧膝关节置换的减少出血量的临床效果。 方法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医疗中心符合标准的初次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切皮前给予氨甲环酸1 g溶于100 ml 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并在关闭切口后通过引流管向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20 ml(含氨甲磺酸1 g)。对照组在切皮前给予氨甲环酸1 g溶于100 ml 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但在关闭切口后通过引流管向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20 ml。术后均夹闭引流管闭2 h,术后24 h拔除引流管。分析两组患者的总失血量、置换后引流量、术前和术后第2、3、5天的血红蛋白含量,术后3 h的凝血指标,术后输血人数,术后3个月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人数、有无膝关节感染发生。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实验组的总失血量(t=-5.29,P<0.01)、术后引流量(t=-5.35,P<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的量都有下降,实验组的血红蛋白的含量术后第2天(t=2.19,P<0.05)、第3天(t=2.07,P<0.05)及第5天(t=2.23,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输血率(1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输血率(27%)(χ2=4.356,P<0.05);置换3 h后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包括PT(t=2.19,P<0.05)、APTT(t=-0.78,P<0.05)、TT(t=-1.69,P<0.05)及纤维蛋白原(t=-0.82,P<0.05)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3月随访时间内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膝关节感染。 结论氨甲环酸静脉滴注联合关节腔注射能够显著地减少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出血量,减缓血红蛋白的降低,减少对输血的需求,同时不增加血栓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输入不同剂量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以减少脊柱手术出血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3—2020-03采用脊柱矫形手术治疗的98例脊柱疾病。49例术中较高剂量维持TXA(HM组),49例术中较低剂量维持TXA(LM组)。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使用TXA数、术后输血数,比较2组术后1、2、3 d D-二聚体(D-Dimer,D-D)水平以及术后1 d血液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值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1~3个月,平均2.3个月。未出现深筋脉血栓、肺部栓塞等并发症。2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使用TXA数、术后输血数、术后1 d血液SCr值与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组术后1、2、3 d D-D水平低于L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矫形手术中静脉输注较高剂量维持TXA和较低剂量维持TXA止血疗效相同,但较高剂量维持TXA和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氨甲环酸(TXA)属于抗纤溶药,具有止血特性。TXA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引入临床实践,受到广泛关注,已被证明可有效减少围手术期出血和创伤性出血。在骨科手术领域,也证明了TXA在全膝、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减少出血的有效性,近年来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TXA可静脉应用或局部应用,由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潜在风险增加,对其安全性仍有疑问。与静脉应用相比,局部应用TXA可以减少全身吸收并减少副作用。本文针对局部应用TXA在脊柱手术围手术期减少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吸烟男性患者围手术期静脉使用氨甲环酸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前瞻性的临床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分为3组,吸烟患者术中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吸烟患者术中不应用氨甲环酸以及不吸烟患者术中静脉应用氨甲环酸。纳入标准为,中重度骨关...  相似文献   

12.
氨甲环酸和抑肽酶用于减少心脏手术出血的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氨甲环酸和抑肽酶的作用机理,这两种药均可减少心脏手术中的失血量,但各有优缺点。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氨甲环酸对心肺转流病人纤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氨甲环酸 (血速宁 )与抑肽酶对心肺转流 (CPB)术中纤溶系统、血小板及术后出血量的作用 ;探讨两种给药方法的效果。方法  80例行心脏直视术患者随机分为抑肽酶 (A)组、氨甲环酸 1(TA 1)组和氨甲环酸 2 (TA 2 )组。A组将抑肽酶 30 0万KIU于CPB前一次加入预冲液中 ;TA 1组诱导后即静注负荷量氨甲环酸 2 0mg/kg ,然后以 2mg·kg-1·h-1持续静注达 10小时 ;TA 2组诱导后先静注负荷量氨甲环酸 2 0mg/kg ,停CPB时追加 2 0mg/kg ,术毕再补充 10mg/kg。分别于诱导后、CPB 30分钟、停CPB鱼精蛋白中和后 10分钟及CPB后 2小时测定血小板计数、血栓素B2 (TXB2 )、血小板α膜蛋白 14 0 (GMP 14 0 )、纤溶酶活性 (Plm)、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并记录术后 12小时、2 4小时胸液引流量和出血量。结果 氨甲环酸组与抑肽酶组相比 ,在血小板计数、纤溶酶活性、FDP浓度及术后引流量及输血量均无显著差别 (P >0 0 5 )。氨甲环酸组CPB开始后TXB2浓度高于抑肽酶组 (P <0 0 1) ,且CPB后GMP 14 0浓度恢复较抑肽酶组缓慢 (P <0 0 5 )。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小剂量持续给药和负荷 追加 补充给药法应用氨甲环酸在抑制纤溶、减少心脏手术后出血量方面与抑肽酶常规  相似文献   

14.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如今被应用的日益广泛,但是该手术围手术期常常会有大量出血而严重影响术后恢复。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作为近年来许多学科纷纷采用的安全有效的止血剂,在国内外诸多研究中被证明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也能安全有效的减少出血,从而减少输血率。本文拟对TKA围手术期使用TXA的血液保护机制、有效性、安全性、给药途径、给药剂量以及给药时机等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整形美容手术已经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而术后的肿胀、瘀斑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术中出血,可以使手术视野更为清晰,这对需要精确操作的美容外科手术尤为重要。氨甲环酸是一种抗纤溶药物,可以显著减少出血量,近几十年来在心脏外科、骨科和创伤外科得到广泛应用。还有证据表明,氨甲环酸还可以减轻术后水肿和瘀斑。本文就氨甲环酸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美容外科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局部应用对腰椎手术患者切口引流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腰椎后路开放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46例在手术切口关闭之前采用含氨甲环酸1.0 g(用100 mL生理盐水稀释)的混合液浸泡切口,对照组44例切口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浸泡。分别记录2组术后切口引流量、输血例数及输血量。术后第1、3、5天测定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术前3 h和术后3 h测定纤维蛋白原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术后5 ~ 7 d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6 h和48 h引流量分别为(25.8±12.2)mL和(18.5±9.6)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66.2±95.4)mL和(75.6±45.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输血例数分别为5例和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输血量为(1.3±0.4)U,少于对照组的(2.4±0.6)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未输血患者术后第1、3、5天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术前3 h和术后3 h纤维蛋白原、PT、APTT、D-二聚体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5 ~ 7 d,2组患者均未见DVT形成。结论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减少腰椎手术后切口引流量和输血量,但不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戚鸿飞  李明  张聪明  任程  许毅博  马腾  李忠 《骨科》2020,11(5):367-371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过程中局部联合静脉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 TX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38例跟骨骨折病人(均为单侧)按照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18例。观察组病人手术开始后静脉点滴TXA(15 ml/kg),并在松止血带前5~10 min局部灌注TXA(15 ml/kg);对照组病人在手术开始后以及松止血带前5~10 min分别通过静脉点滴、局部灌注的方式应用生理盐水(15 ml/kg)。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失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术前术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 FDP)、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imer)、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性疾病以及术后伤口并发症情况。结果 38例病人中37例病人术后伤口一期愈合。观察组病人术中失血量、术后失血量、术后第1天Hb、术后48 h引流量、术后24 h D-dimer、术后24 h FDP、术后72 h FDP分别为[(79.50±12.98) ml、(202.65±36.75) ml、(111.45±10.52) g/L、(189.90±15.43) ml、(4.25±1.85) mg/L、(3.31±1.09) mg/L、(3.11±1.03) mg/L],对照组为[(93.72±10.72) ml、(313.50±54.59) ml、(104.05±11.07) g/L、(252.28±32.67)ml、(6.01±2.59) mg/L、(4.65±1.87) mg/L、(4.22±1.71) mg/L];观察组术后伤口红肿渗出1例,对照组6例,以上指标两组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以及术后伤口皮缘坏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人,局部联合静脉应用TXA可以减少围手术期失血、术后引流量,降低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不会增加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3):2144-214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对减少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因骨性关节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142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48例,松止血带前30 min给予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点滴;B组48例,松止血带前30 min将氨甲环酸0.75 g稀释于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后静脉点滴;C组46例,松止血带前30 min将氨甲环酸1.5 g稀释于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后静脉点滴。比较患者术后总出血量、显性出血、隐性出血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D二聚体等方面。同时三组患者术后第5 d行下肢血管彩超,均随访3个月,观察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三组患者术后总出血量、显性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 d输血人数及术后D-二聚体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隐性出血量、术后3 h PT、APTT、PT-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松止血带前30 min应用氨甲环酸不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的隐性出血,但能够显著减少术后总出血量、显性出血量及术后异体血输血人数,剂量为1.5 g时更为有效,并且不会增加患者术后血栓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加速康复流程下,以连续多次静脉应用氨甲环酸(TXA)的患者作为对照,探究术后口服TXA在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围术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0月~2017年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关节外科中心行初次单侧THA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术前5~10 min静滴TXA 20ml/kg,第一剂后3 h静滴浓度1%的TXA 1 g,第一剂后6、12及24 h各口服TXA 1 g)和对照组(31例,术前5~10 min静滴TXA 20 ml/kg,第一剂后3、6、12及24 h静滴浓度1%的TXA 1 g),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血红蛋白变化量和异体输血率)、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纤溶指标[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失血量,术后6、24、48 h,术后14 d的炎性指标和纤溶指标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和3例发生肌间静脉血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肺栓塞和伤口并发症。[结论]在加速康复流程下,术后口服与多次重复静脉应用TXA拥有同样的效果,可减少患者的围术期失血量,降低异体输血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同时抑制炎症反应和纤溶过程,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减少膝关节周围骨折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患者分为A、B、C和D组,每组27例。A组为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B组、C组和D组分别静脉应用、局部应用和联合应用氨甲环酸。记录各组止血带使用时间、术中失血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3 d血红蛋白减少量、平均红细胞比容下降最大值和术后24 h D-二聚体;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输血率。[结果] 4组手术均在3h内完成。4组术中止血带使用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组间均显著低于A组(P0.05),D组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A~D组血红蛋白减少量和平均红细胞比容下降最大值呈逐渐降低趋势,血红蛋白减少量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红细胞比容下降最大值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术后24 h 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A组和B组,且C组和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发生。D组1例患者术后第3 d白蛋白为28 g/L,静脉输入人血白蛋白20 g;其余患者均未输血。[结论]静脉和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均可明显减少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围术期失血量,且不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