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外科手术后的气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外科手术后的病人全程护理以及实施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对策,以减轻病人痛苦,降低猝死的发生。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病人,随机分成特殊护理的观察组和一般护理的对照组。在实施一般气管插管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了定时定量向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控制了痰痂的形成,并对气管插管内壁形成痰痂进行临床观察对比。结果特殊护理组痰痂形成率明显小于一般护理组,分别为6.67%和63.34%;肺部感染率分别为8.33%和1.67%,(均p<0.05)。讨论开颅手术的病人,术后一般处于昏迷状态,对于这类病人应加强护理,采取相应的临床措施,及时进行预防干预,防止意外发生。脑外科手术后,预防并控制痰液附着气管壁形成痰痂,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防止并发肺部感染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脑外伤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及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脑外伤后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护理方式将25例接受常规护理患者划为对照组,26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每日排痰量、痰痂形成率、吸痰次数、吸痰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每日排痰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吸痰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吸痰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痰痂形成率、肺部感染率等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外伤后气管切开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促进患者排痰,减少痰痂形成率及肺部感染,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并比较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与普通吸痰管吸痰对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以降低肺部感染率.方法 选取2008年1月1日-2011年7月31日行气管插管维持机械通气手术的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79例,分别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床边吸痰和普通吸痰管吸痰,入院前感染的患者均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术后观察患者肺部哕音、X线胸片、痰细菌培养、体温和白细胞计数等,判定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比较两组的肺部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29%和6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肺部感染率分别为5.88%和19.2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不仅可以有效治疗气管插管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并对无肺部感染的患者可以明显降低感染率,疗效优于普通吸痰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应用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昏迷且建立了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的肺部感染率、痰液性状,以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痰液性状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气道管理方案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痰液性状,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提升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气道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例行气管切开术的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和观察组(10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气道护理、品管圈护理。结果:观察组重新置管率、气道受损率、肺炎发生率、导管痰痂堵塞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气道护理,可有效预防重新置管、气道损伤、导管痰痂堵塞及肺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人工鼻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方法:将48例神经外科昏迷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与实验组,对实验组气管切开患者进行人工鼻的应用.观察患者的刺激性咳嗽和痰量等临床症状.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刺激性咳嗽和痰量等临床症状都得到了改善,并且实验组中患者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相比常规组也有明显的改善,实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显著减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鼻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气管切开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相关指标,并且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同时提高了临床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对恒温湿化系统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于医院ICU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法干预,观察组给予恒温湿化系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痰痂形成例数、治疗前后平均吸痰次数,并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构成比及病原菌种类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Ⅰ度和Ⅲ度患者减少,Ⅱ度患者增加,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痰痂形成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18.60%(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吸痰次数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吸痰次数(5.10±1.36)次低于对照组(7.78±1.84)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为23.26%,显著低于对照组44.18%(P<0.05);共检出6种多药耐药菌72株,观察组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恒温湿化系统可明显降低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且该类患者的感染病原菌较多,需加强护理,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对恒温湿化系统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于医院ICU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法干预,观察组给予恒温湿化系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痰痂形成例数、治疗前后平均吸痰次数,并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构成比及病原菌种类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Ⅰ度和Ⅲ度患者减少,Ⅱ度患者增加,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痰痂形成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18.60%(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吸痰次数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吸痰次数(5.10±1.36)次低于对照组(7.78±1.84)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为23.26%,显著低于对照组44.18%(P<0.05);共检出6种多药耐药菌72株,观察组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恒温湿化系统可明显降低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且该类患者的感染病原菌较多,需加强护理,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行气管切开,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强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及其治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5.5±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强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气道湿化对大面积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气管切开后常规间断气道湿化,观察组行气管切开后早期应用微量输注泵持续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痰痴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行微量输注泵持续气道湿化可以明显减少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肺部感染发生率,湿化效果达到生理性需要,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人工呼吸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本院ICU治疗的93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分析感染原因并给予积极护理干预,观察对比各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93例患者中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其他原因并发肺部感染率分别为43.0%、25.8%、23.7%和7.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侵入性操作是导致ICU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加强病房管理等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气管切开的患者80例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进行间断氧气雾化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间断氧气雾化法气道的后疗效满意率高(80% VS 30%),所产生的并发症肺部感染、痰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5% VS 77.5%;10% VS 45%)。结论使用氧气雾化面罩对气管切开的患者做间断氧气雾化法后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常规气道湿化护理,减少气管切口暴露,痰痂形成及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比较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探讨改良护理技术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气管切开患者62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比较护理1周内和1周后两组患者的黏膜损伤率、肺部感染率和日吸痰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理1周内,研究组的肺部感染和黏膜损伤1、3例,感染率为3.2%、黏膜损伤率9.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8例,肺部感染率25.8%、黏膜损伤率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研究组的肺部感染和黏膜损伤2、1例,感染率为6.5%、黏膜损伤率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1例,肺部感染率45.2%、黏膜损伤率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周内和1周后,研究组的日吸痰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的日吸痰次数.结论 改良的护理技术可以降低气管切开患者的黏膜损伤率和肺部感染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将90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改进的护理措施:①持续气道湿化;②加强胸部体疗后吸痰;③增加口腔护理次数;④规范吸痰顺序;⑤使用鼻空肠管鼻饲;⑥加强环境卫生。比较两组病例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有13例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有25例发生肺部感染。干预组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肺部感染率及提高住院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13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住院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68例,肺部感染7例,感染率为10.3%;感染患者中通过痰培养共检出病原菌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6株占75.0%;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26.9%,共检出病原菌20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5株占75.0%,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满意度为95.59%,高于对照组85.1%(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的患者给予护理措施的干预,能降低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升患者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吸痰式气管切开套管在ICU气管切开患者协助吸痰对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61例需要气管切开置管的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气管切开置管患者均用一次性气管切开套管:对照组应用普通式气管切开套管,观察组应用吸痰式气管切开套管,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及使用吸痰器的次数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9.32%,对照组为36.36%,观察组每天使用吸疾次数为(5.0±1.85)次,对照组为(14.0±1.75)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应用吸痰式气管切开套管行气切开置管吸痰,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减少吸痰次数,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肺部感染率及提高住院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13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住院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68例,肺部感染7例,感染率为10.3%;感染患者中通过痰培养共检出病原菌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6株占75.0%;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26.9%,共检出病原菌20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5株占75.0%,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满意度为95.59%,高于对照组85.1%(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的患者给予护理措施的干预,能降低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升患者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气道管理模式对神经外科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神经外科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气道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并针对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5.26%低于对照组15.78%,P0.05;观察组气道损伤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占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行不同气道管理护理,临床效果较好,具备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詹俊青 《中国校医》2014,28(4):277-278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急诊昏迷患者紧急人工气道支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昏迷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给予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随机分为给予气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观察肺部感染发生例数以及意识恢复时间、血压恢复平稳时间、PaO2/FiO2恢复正常时间、人工气道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2.8±0.6)d、血压恢复平稳时间(0.7±0.1)d、PaO2/FiO2恢复正常时间(1.0±0.3)d、人工气道持续时间(2.7±0.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气道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肺部炎症的发生、缩短人工气道持续时间、促进症状和体征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可视喉镜吸痰术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10例,患者均存在意识障碍,不能进行自主咳痰,术后均给予预防肺部并发症的措施,包括:按时翻身拍背、雾化吸入、机械辅助拍痰以及祛痰药物,其中观察组5例,除上述措施外没有给予可视喉镜下吸痰,对照组5例,除上述措施外,给予可视喉镜下吸痰,每日2次.术后观察组4例病人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双下肺部的坠积性肺炎,其中2例病人为重度肺部感染,诱发了一型呼衰,进行了气管切开术,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0%.而对照组5例病人中,只有2例病人发生坠积性肺炎,且为轻度,无病人行切管切开术,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结论:可视喉镜吸痰术可明显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