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一种痰液收集装置的改良与应用.此痰液收集装置包括杯体、漏斗、横杆、杯把、杯盖、开关、连接支架等.痰液收集装置采用透明材质,漏斗通过螺旋安装于杯体内,解决了传统痰杯容易消毒液和痰液洒出、不便于倾倒的缺点.横杆可避免漏斗变形,保证漏斗和杯体间的密封性;握住横杆转动漏斗,可将漏斗装入或取出.杯体上设置开口状的杯把,不仅可用于握持,还可悬挂在床档上,便于卧床患者拿取.杯体上可连接支架,将整个痰液收集装置连接固定,并由支架将杯体支撑到患者嘴巴附近,便于接痰.该痰液收集装置操作简单,增加了患者舒适度,方便性,同时也减少了家属人力方面的负担,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对无中心负压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中原有吸痰装置的创新改进,以期对其他工作者在疫情期间面对类似工作难点时有所借鉴和帮助.方法 利用一次性痰液收集装置对电动吸痰器进行改造重组,同时联合密闭式吸痰管,改开放式吸痰为密闭式吸痰.结果 2020年2月10日至3月22日期间,参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的64名医护人员无一人发生感染;吸痰装置及方式的改进简化了吸痰及痰液处理流程,但增加了经济成本.结论 改进后的吸痰装置及吸痰方式有效避免了护理人员在吸痰、痰液倾倒及清洗过程中与患者飞沫或分泌物的近距离接触,极大降低了其工作中的感染风险,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3.
低负压电动吸痰采集小儿气管内痰液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小儿下呼吸道疾病病因检查提供一种无损伤或损伤小的采集小儿气道内痰液的检查方法。方法 对108例肺炎患儿采用低负压电动吸痰法,采集气管内及咽部痰液各一份,作多酶体显微镜检查。结果 气管内痰液可查到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或圆柱形柱状细胞,但咽部痰液查不到上述细胞。结论 低负压电动吸痰采集小儿气管内痰液方法,可为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提供可靠的病原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骨科很多病人术后患肢需放置引流管,把关节腔内的淤血吸出。现临床使用的引流装置有两种:一种是球式引流管,缺点是容量小需反复倾倒,使用繁琐,操作不当易污染;一种是负压引流瓶,缺点是不能倾倒,为一次性消耗材料,价格昂贵。临床中发现,用中心吸痰器代替引流管,效果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负压吸痰装置1套,吸痰连接管1套,外用盐1瓶。2方法安装好中心吸痰装置,负压吸引瓶中加入外用盐500 mL,(以便计量)吸痰管一端连接中心吸痰器,另一端连接术区引流管。打开负压调节开关调整负压值,早期负压值调至0.08 MPa持续吸引1 d,后期负压调至0.04 MPa持…  相似文献   

5.
报道一种新型计量吸痰器的制作与使用方法。根据吸痰的力学及材料学原理,设计一种新型计量吸痰器:包括计量筒、入口端连接管、出口端连接管、侧孔。使用时将计量吸痰器连接于一次性吸痰管上,吸痰完毕待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及量后再行管道冲洗,以备2次使用。经临床使用,认为该装置能准确计量每次吸引痰液量,效果良好,操作方便,适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使用负压吸引装置进行吸痰操作由来已久,患者黏稠的痰液被吸入吸痰管及与之相连接的粗吸引管然后进入吸引瓶.在吸痰操作后,我们将吸痰管直接抛弃至医用垃圾,而粗吸引管在此患者结束使用时再抛弃掉.在未结束吸痰治疗之前的每一次吸痰操作后,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将粗吸引管插入准备好的冲洗液瓶中吸入冲洗液以冲走附着在管壁上的黏稠分泌物,以备下一次的吸痰使用.但在分泌物如痰液过于黏稠时,很难将其全部从管壁上冲刷干净,时间长了黏稠的分泌物结痂则更不宜被冲刷掉,影响以后的吸引效果及管腔的视觉清洁感.  相似文献   

7.
辛爽  曾燕 《齐鲁护理杂志》2003,9(8):571-571
痰标本留取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检验方法 ,气管切开或不配合的老年患者及失去排痰能力的患者痰标本留取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借用氧气的正压作用 ,很轻松的便可留取痰标本。此法操作简单 ,取材方便 ,省时省力 ,现介绍如下。材 料 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吸痰管、痰盒、氧气装置。方 法  (1)首先打开负压吸引器 ,左手折曲吸痰管 ,右手持吸痰管缓慢送入气道深部 ;(2 )待患者出现刺激性剧烈咳嗽时 ,打开负压 ,待痰液被吸入一次性吸痰管内再折曲吸痰管 ,关闭负压吸引器 ;(3)断开一次性吸痰管 ,再与氧气侧管连接处连接 ,同时将吸痰…  相似文献   

8.
张岑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2):3945-3945
吸痰是临床常见操作之一,北京协和医院使用墙壁负压吸引控制板接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负压表头、吸引连接管、负压吸引瓶、一次性吸痰管)进行操作。每次吸痰操作后弃去一次性吸痰管,应用生理盐水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清洁吸引连接管,将附着于管内的痰液等冲刷至负压吸引瓶中。  相似文献   

9.
临床吸痰常规使用中心负压吸引器吸痰或电动吸引器吸痰,当中心负压吸引器突然中断,而电动吸痰器缺失时,工作人员的有效应急对策显得尤为重要.按突发事件应急对策,要求用50 ml注射器接吸痰管抽吸,注射器乳头与吸痰管接口处不匹配,衔接不牢,效果差,易污染手,而且不能一人独立完成.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胃肠减压一次性使用引流袋装置(简称胃肠减压装置)接吸痰管吸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电动吸引器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广泛应用于吸痰、急救和外科手术的常用装置。现今,大部分医院都有中心负压装置,但在没有装置的病房和科室,将会应用到电动吸引器。电动吸引器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技术,在吸痰过程中易造成缺氧或低氧血症,所以我们也必须熟练掌握吸痰方式  相似文献   

11.
许敏 《全科护理》2012,(35):3323
危重病人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不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临床上常采用负压装置系统进行持续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但每次吸痰后分离了一次性吸痰管,负压连接管存放不便。我科采用头皮针软管连接固定负压连接管,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气道吸痰是临床上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措施,临床使用较为广泛。但经常会遇到负压吸引器负压不能归零的现象,有时又无法维修至正常,如果因此废弃该套负压装置,则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果继续使用,虽不影响吸痰效果,但是在吸痰结束、关闭负压后仍有较小的负压,这部分负压经常会吸走甚至是吸光吸痰挂瓶内的"84"消毒液,最终使吸痰连接管的接头无法达到消毒效果,从而失去了挂瓶的意义。护士为了改变这  相似文献   

13.
刘艳 《全科护理》2012,10(8):762-762
由于我院救护车内无吸引装置,而且救护车内空间狭小,也不利于放置吸引装置,2009年9月—2011年9月,我们采用负压引流盒连接吸痰管用于院前急救需要吸痰的病人吸痰,实施7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材料一次性负压引流盒1个,吸痰管数根,生理盐水250m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不同黏稠度痰液的适宜吸引负压.方法 以颅脑外伤后器官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3例.按照适时吸痰指征,根据患者痰液黏稠度选择不同吸引负压.Ⅰ度痰液:负压为13.3kPa、16.0kPa、20.0kPa和24.0kPa.Ⅱ度痰液:负压为20.0kPa、24.0kPa、26.7kPa和29.3kPa.Ⅲ度痰液:负压为26.7kPa、29.3kPa、33.3kPa和37.2kPa.测量每例患者吸痰前、吸痰后Imin、3min、5min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每次吸痰时间和黏膜损伤情况.结果 Ⅰ度痰液在13.3-16.0kPa负压下吸痰,此时患者的SpO2下降幅度小,而且痰液吸净时间控制在25s左右;Ⅱ度痰液在24.0-26.7kPa负压下吸痰.此时患者的SpO2下降幅度小,而且痰液吸净时间控制在24-29s;Ⅲ度痰液在33.3kPa负压下吸痰,此时既可控制SpO2无显著下降,又保证痰液吸净时间在30s左右.结论 根据痰液黏稠度选择不同负压吸痰,推荐Ⅰ度、Ⅱ度和Ⅲ度痰液分别使用13.3-16.0kPa、24.0-26.7kPa和33.3kPa.临床护士应根据痰液黏稠度不同,选择适宜的吸痰负压,做到同时控制SpO2的下降幅度和吸痰时间,最大限度降低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和气道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负压间歇吸痰法对头面颈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6月63例行气管切开的头面颈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的患者,将其按住院日期分为试验组31例(单号)和对照组32例(双号).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持续吸痰法;试验组采用低负压间歇吸痰法,即负压为6.7 ~22.6 kPa(50 ~ 170 mmHg),给予间断负压吸痰,每3s断开负压1次.比较两组患者的气管黏膜损伤情况、吸痰效果、平均吸痰量及平均吸痰次数.结果:试验组患者行低负压间歇吸痰后吸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吸痰过程中气管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吸痰量和平均吸痰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负压间歇吸痰法有助于促进细小支气管中痰液的排出,降低吸痰次数,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16.
刘爱军  田丽 《天津护理》2008,16(1):45-45
对于患有COPD及严重呼吸道感染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传统的痰液收集方法是通过患者的气管插管,用普通的灭菌鼻导管连接负压吸引器吸出患者气管内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但由于吸痰管的长度有限,不能吸到气管深部感染、收集痰液容器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污染、操作中的盲目性导致所取痰标本缺乏典型性,经常造成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很低,近两年来我们利用气管镜采用密闭式痰液收集系统吸痰进行细菌培养的方法,提高了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吸痰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病人呼吸道阻塞、抢救窒息的重要措施.但在病人外出检查或转运途中等无负压吸引装置的特殊环境下,进行吸痰就成为一大难题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们在病人外出检查和转运途中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袋管吸痰,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其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吸痰器.我院以前使用的吸痰器(又名医用吸引系统吸引器,产品标准编号:YZB/浙0021-2010Q/CHK002)与一次性吸引连接管Ⅱ型(产品标准编号:YZB/苏0552-2009)连接不紧密,在吸痰时会发生漏气现象,压力不够,有时也会发生脱落,会延误抢救患者的时机.2011年以来,我院开始采用负压吸引器(产品标准编号:YZB/苏0085-2009)中的一节连接管解决以上问题,方便易行.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两种吸痰负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气道压和心率(HR)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吸痰负压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ARDS病人42例,每例病人均使用小负压(10~20kpa)和大负压(20~30kpa)吸痰,吸痰负压顺序随机选择.观察病人在不同吸痰负压下,吸痰前、吸痰后即刻、吸痰后15s、30s、1min的SPO2、平均气道压和HR的变化,记录SPO2下降的最大值、下降至最低值的时间、恢复至基线的时间.结果 两种负压吸痰前后病人SPO2、平均气道压和H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负压吸痰后SPO2下降的最大值、下降至最低值的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负压吸痰SPO2恢复至基线的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 两种负压吸痰均能引起ARDS病人SPO2相对下降,HR相对升高.建议ARDS病人采用小负压吸痰,以缩短SPO2恢复至基线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中心负压吸引器是临床护理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装置。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吸痰等操作时,首先需打开中心负压吸引器,将负压表调至适当的压力后接上吸痰管进行吸痰,操作完毕后再关闭负压表。在遇到短时间内需要对同一个患者反复吸痰时,重复进行上述操作不仅会增加护士的工作量,紧急情况时也可能会延误抢救时机。为此,我们设计了中心负压吸引器接头塞,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