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陆月梅  贾守梅  徐萍 《护理研究》2008,22(14):1225-1227
对阿片类物质依赖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分析,阐述了阿片类物质依赖病人的各种心理社会干预方法,包括心理干预、家庭干预、社会干预以及对妇女儿童及青少年的干预,以促进阿片类物质依赖者的心理、社会康复.  相似文献   

2.
阿片类物质依赖的机制和中西医结合脱毒治疗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栋  姚新民 《临床荟萃》2000,15(12):573-574
吸毒已成为全球性公害,到1998年,全世界吸毒者达6000万人,全世界毒品交易额超过6500亿美元,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高复吸率(95%以上)是毒瘾医学面临的最大挑战。至今,不论科学多发达的国家,都没有解决人类自己作践自己的这一毒瘤。戒毒工作始终在吸了脱,脱了吸的恶性循环中兜圈子。如不迅速净化环境,远离毒品,祸殃非同小可,应加强研究积极推出脱毒、康复、预防和社会管理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戒毒模式。在1998年底由韩济生等三位院士主持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明确提出吸毒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病,戒毒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功在当代,…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医电针治疗在戒毒治疗过程的价值。方法 彬州市精神病院戒毒治疗中心的阿片类物质成瘾患者1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为单纯给予美沙酮递减替代治疗,研究组为电针加美沙酮递减替代治疗,随访l~6个月。结果 研究组脱毒率高于对照组,复吸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药物脱毒的同时进行中医电针的康复治疗,可降低海洛因依赖患者的复吸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些腐朽的东西也悄然袭来。以海洛因为代表的一系列毒品引诱和摧残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我们对吸食海洛因者的心理依赖的分析目的在于加强青少年的禁毒思想教育,帮助吸食者重新认识自我,改善心理状态,杜绝或减少新的吸毒者,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阿片类依赖与ABO血型分布进行调查及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系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12 0 6例阿片类依赖患者进行ABO血型调查 ,并以健康人群 15 0 0例为对照 (本市血站数据提供 )指尖采血 :用双凹玻片法测定统计采用PME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χ2 检验。2 结果调查结果发现 ,患者组为A型血者 4 0 2例(33 3% )对照组 4 0 3例 (2 6 .9% )以患者组比率较高(P <0 .0 5 ) ,其余各血型所占比率两组均相仿 (P均>0 .0 5 ) .3 讨论阿片类依赖的易感性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等有关 ,而…  相似文献   

6.
银屑病病人社会心理因素调查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霞  路云环 《护理研究》2006,20(10):2649-2651
[目的]了解银屑病病人的社会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时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药物治疗。干预组44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问卷方式了解病人的心理特点,观察SCL~90量表中各因子得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55.4%的病人受到社会心理因素刺激,干预组经心理干预后在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强迫症状方面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SCL-90评分无明显变化,两组痊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屑病病人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适当的心理干预可改善银屑病病人的心理障碍。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李桂霞  路云环 《护理研究》2006,20(29):2649-2651
[目的]了解银屑病病人的社会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对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药物治疗,干预组44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问卷方式了解病人的心理特点,观察SCL-90量表中各因子得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55.4%的病人受到社会心理因素刺激,干预组经心理干预后在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强迫症状方面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SCL-90评分无明显变化,两组痊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屑病病人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适当的心理干预可改善银屑病病人的心理障碍,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对乳腺癌病人心理社会适应的概念、测量工具、干预现状三方面进行综述,为我国乳腺癌病人心理社会适应干预提供依据,提高其心理社会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海洛因依赖者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予以美沙酮治疗,疗程均为1年.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每月1次,每次90 min左右.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问卷(FAD)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及干预结束时进行评定.结果 心理干预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及总的功能分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14、2.83、3.32、2.47、2.01、2.27、2.71,P<0.05或P<0.01).结论 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海洛因依赖者的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李巧莲  李静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5):2188-2188
一部分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情平稳后,呼吸困难消失。心慌、心悸缓解,血氧浓度仍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但有部分患因担心撤离氧气后会导致症状复发,仍需吸氧,这些临床表现称为“氧依赖综合征”。对42例慢性心衰后氧依赖综合征患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脱毒后阿片类依赖者人格特征及人格障碍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脱毒后阿片类依赖者人格维度、特质层面的特点以及人格障碍的类型特征。方法:采用大五人格个性调查表(NEO-PI-R)及人格诊断问卷(PDQ^+4)对52例(最后纳入分析为45例)首次住院,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版中关于阿片类依赖的诊断标准,且阿片类戒断2周以上的阿片类依赖者的人格特征和人格障碍倾向进行评定,并与正常人(n=45)进行比较。结果:脱毒后阿片类依赖者在NEO-PI-R上呈现高神经质(103.18&;#177;21.4.3)和低严谨性分(115.09&;#177;14.27),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9.931,0.126;P=0.002,0.051);在焦虑(16.47&;#177;4.93)、抑郁(19.22&;#177;5.34)、冲动性(16.49&;#177;4.25)、脆弱性(17.77&;#177;5.19)、自我肯定性(12.31&;#177;4.70)、兴奋追寻(19.69&;#177;5.75)、行动(12.91&;#177;3.00)、观念(16.31&;#177;6.39)、自律性(19.49&;#177;4.34)特质层面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121~19.818,P=0.000-0.082);在PDQ“的边缘型(4.71&;#177;1.95)、反社会型(3.20&;#177;1.69)、回避型(5.18&;#177;1.97)、被动攻击型(5.18&;#177;1.97)、抑郁型(3.76&;#177;1.81)、分裂性(3.22&;#177;1.88)人格障碍类型方面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5.014-32.580;P=0.000~0.028);人格障碍阳性率较高的为反社会型(60%)、边缘型(53%)、回避型(47%)。结论:脱毒后阿片类依赖者和正常人的特质人格模型及特质水平存在差异,反社会型及边缘型人格障碍较多见。  相似文献   

12.
何泽田  操海杰  何其华  荣光才 《现代康复》1999,3(7):795-795,796
目的:观察心理社会干预时精神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100例精神病康复期患随机分成实验与对照两组,各50例。对实验组进行心理社会干预.时间两年。结果:实验组复发率22%.对照组为32%,有显差异(P<0.05);而社会功能DAS及家庭行为对策及方法面有显差异(P<0.01)。结论心理社会干预对精神病康复作用重要,建议开展。  相似文献   

13.
郑华  马建东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2):159-160
目的 分析早期酒依赖患者心理的社会影响因素.方法 早期酒依赖患者(酒依赖组)来源于2004-01/2005-01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理咨询部主动咨询的男性早期酒依赖患者50例,对照组为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健康男性体检者50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心理状况,症状自评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定人格特征,艾森克个性问卷包含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掩饰性4个维度;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社会支持情况,记录主、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采用应付方式问卷评定采用的应对方式,应付方式问卷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6种方式.结果 酒依赖组与健康对照组均完成各量表的评定,全部纳入分析.①早期酒依赖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和所有因子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②艾森克个性问卷中,酒依赖组情绪稳定性、掩饰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3.42&;#177;5.95),(7.16&;#177;2.13),t=6.93,P<0.01];[(10.75&;#177;4.22),(6.40&;#177;2.72),t=4.14,P<0.01].③社会支持量表中酒依赖组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6.82&;#177;2.13),(8.53&;#177;1.25),t=4.81,P<0.01];[(5.71&;#177;2.18),(8.45&;#177;1.96),t=6.53,P<0.01];[(31.42&;#177;4.63),(36.36&;#177;4.82),t=5.05,P<0.01].④应付方式问卷中酒依赖组自责、幻想、退避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酒依赖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心理健康状况低,情绪不够稳定、易怒、好焦虑、紧张且好掩饰;较多地使用自责,幻想,退避等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而较少使用合理化,求助,解决问题这一成熟的应付方式.在进行药物脱瘾治疗时应注重心理社会干预.  相似文献   

14.
心理社会干预对脑卒中病人康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秀 《护理研究》2009,23(31):2858-2859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社会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和WHO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对两组病人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干预治疗6个月后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综合心理社会干预能有效减轻脑卒中病人的焦虑、抑郁心理,提高其生存质量,同时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心理干预对精神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张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5):2274-2275
目的 研究社会心理干预前后,精神病人的社会功能的改善及诊疗依从性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以随机正群取样法取样,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病人依从性动态后,精神病人社会功能缺陷总分及各单项分均有显改善,其依从性也较入组时明显提高,差异显。结论 社会心理干预在促进精神病人的社会功能康复,提高诊疗的依从性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永秀 《山西护理杂志》2009,(11):2858-2859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社会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和wH0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对两组病人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干预治疗6个月后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综合心理社会干预能有效减轻脑卒中病人的焦虑、抑郁心理,提高其生存质量,同时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社会心理干预前后,精神病人的社会功能缺陷的改善及诊疗依从性的动态变化。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以随机正群取样法取样,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病人依从性动态变化调查表(自编)进行评定及统计。结果经社会心理干预后,精神病人社会功能缺陷总分及各单项分均有显著改善,其依从性也较入组时明显提高,差异显著。结论社会心理干预在促进精神病人的社会功能康复,提高诊疗的依从性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早期酒依赖患者心理的社会影响因素。方法早期酒依赖患者(酒依赖组)来源于2004-01/2005-01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理咨询部主动咨询的男性早期酒依赖患者50例,对照组为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健康男性体检者50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心理状况,症状自评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定人格特征,艾森克个性问卷包含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掩饰性4个维度;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社会支持情况,记录主、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采用应付方式问卷评定采用的应对方式,应付方式问卷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6种方式。结果酒依赖组与健康对照组均完成各量表的评定,全部纳入分析。①早期酒依赖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和所有因子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②艾森克个性问卷中,酒依赖组情绪稳定性、掩饰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3.42±5.95),(7.16±2.13),t=6.93,P<0.01];[(10.75±4.22),(6.40±2.72),t=4.14,P<0.01]。③社会支持量表中酒依赖组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6.82±2.13),(8.53±1.25),t=4.81,P<0.01];[(5.71±2.18),(8.45±1.96),t=6.53,P<0.01];[(31.42±4.63),(36.36±4.82),t=5.05,P<0.01]。④应付方式问卷中酒依赖组自责、幻想、退避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酒依赖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心理健康状况低,情绪不够稳定、易怒、好焦虑、紧张且好掩饰;较多地使用自责,幻想,退避等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而较少使用合理化,求助,解决问题这一成熟的应付方式。在进行药物脱瘾治疗时应注重心理社会干预。  相似文献   

19.
1996~1997年,我们采用对精神病康复期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心理社会干预。经两组对照分析研究,结果证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精神病复发有明显的差异,推迟或减少了精神病的复发,促进了患者康复及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了住院次数,减轻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贾守梅 《现代护理》2007,13(9):2444-2446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障碍,以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任性为主要特征,患病率较高。心理社会干预是儿童多动症防治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对患者的行为干预、认知干预,家庭干预,及学校干预等,本文回顾了目前儿童多动症患者心理社会干预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干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