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症状及护理手段。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抑郁标准判定脑卒中患者有无抑郁症状。结果经综合护理措施,20例PSD患者的抑郁情绪于2~3个月内康复。结论及早判断脑卒中后抑郁症状,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促进功能障碍肢体恢复。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常见并发症之一,有报道[1,2]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国外为40.1%,国内为34.2%.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疾病的发展、疗效和预后有密切关系.因此,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3.
老年期脑卒中后抑郁与病灶关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索老年期脑卒中后抑郁症状(PSD)的发生与病灶的关系:方法:对86例老年期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病灶定位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大脑左侧前部及皮层部病灶患者PSD发生率高,程度严重。结论:对上述部位脑卒中患者早期做好心理治疗,防止抑郁发生。  相似文献   

4.
张海东  李峰  马翊竑 《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1):63-64,F0003,F0004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血管疾病发生后2年内出现的以情绪低落、活动机能减退、思维功能迟缓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性疾病,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PSD减慢患者缺损功能的恢复,使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甚至增加患者的死亡率.由于抑郁反应的发生非常隐蔽,不易被察觉,有些病人由于存在语言障碍,使抑郁症状不能被检出,往往直到意外事件发生后才知道.因此,PSD应该引起临床工作者、患者及护理人员的足够重视.本文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相关影响因素及治疗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为临床工作者对PSD的诊断、治疗及进一步的研究做一参考.  相似文献   

5.
卒中后抑郁(PSD)是指在明确的脑卒中事件(包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后出现的抑郁症状。PSD发生率高,诱因众多。PSD目前有短暂性抑郁、持续性抑郁状态和抑郁复发三种发作形式。PSD的发生机制具有多元论、多样化特点,目前主要集中于神经解剖学说、神经生化学说和神经基因遗传学说三个方面,且更倾向于上述几种发病机制共同作用出现的结果。PSD的治疗以脑卒中及其二级预防为首要治疗,专科医师积极心理辅导、家庭成员及社会关怀等不可或缺。新型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阻滞剂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新的物理治疗方法及改良的红细胞生成素,也给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临床表现、相关因素和治疗情况。方法对114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进行评定,分析符合PSD诊断的54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PSD的发生率为47.37%,以轻-中度抑郁为主,PSD的常见症状有全身症状、能力减退感、睡眠障碍、忧郁情绪、工作和兴趣减退等。结论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PSD )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07—2014‐01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对症常规护理方法,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和心理指导,观察2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综合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和3个月2组患者的抑郁状态均有改善,但综合护理干预组效果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加快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10—2018-10期间在湖南省脑科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0例,收集病史资料及NIHSS评分,并跟踪观察1个月,以中国精神障碍诊断和分类标准第3版(CCMD-3)的抑郁诊断标准诊断PSD,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评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将研究对象分为非PSD组(HAMD评分≤6分)和PSD组(HAMD评分7分),再将PSD组进一步分为轻度抑郁亚组(HAMD评分7分且≤16分)、中-重度抑郁症亚组(HAMD评分≥17分)。计算PSD患病率,并分析影响PSD患病率的相关因素(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吸烟、饮酒、既往有无脑卒中史),以及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HAMD评分)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后1个月内PSD的患病率为34.0%(51例),其中轻度抑郁症状患者占64.7%(33例)。PSD组既往脑卒中史的构成比(83.3%)显著高于非PSD组(30.3%;P0.05)。PSD组NIHSS评分与HAMD评分具有相关性(OR=5.231,95%CI=1.204~10.154,P=0.01)。结论 PSD以轻度抑郁症状为主,既往有脑卒中病史者患病率高,且NIHSS评分与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NIHSS评分越高,PSD患病几率越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脑卒中患者卒中恢复期血清BDNF含量与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确诊为急性脑卒中患者76例,男45例,女31例;年龄34~82岁,平均57.64岁;脑梗死43例,脑出血33例。于病程2周后采用17项版本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入组患者进行抑郁程度评分,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BDNF蛋白含量。根据量表测评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脑卒中后抑郁组(PSD组)和脑卒中后非抑郁组(非PSD组)。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PSD 42例,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55.26%,其中轻度抑郁30例(39.47%),中度抑郁患者8例(10.53%),重度抑郁患者4例(5.26%);非PSD组34例。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提示PSD组患者血清BDNF含量较非PSD组患者明显降低(P<0.00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血清BDNF含量的表达变化与脑卒中后抑郁程度呈负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347,P=0.024(双侧)。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脑卒中恢复期血清BDNF含量显著降低,且脑卒中后抑郁程度与脑卒中恢复期血清BDNF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提示脑卒中患者血清BDNF含量在预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抑郁(depression)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重度抑郁者占10%~25%,轻度抑郁者占10%~40%[1].症状在脑卒中后第3个月最为常见,且在随后1年中患病率无下降.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抑郁对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有不利影响,易损害注意力、学习能力及记忆功能.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与脑卒中的愈后有密切关系,如不给予及时治疗,抑郁症状至少持续7~8月,给患者的康复训练带来困难.目前,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作为治疗学单位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急性脑卒中后产生的一种情绪低落反应。机制可能与大脑神经环路受损有关,PSD可增加卒中并发症及死亡率,并阻碍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医学研究发现,卒中后有效的康复、护理、家庭支持,能降低PSD发病率。本文就PSD的病因、发生率、相关因素、筛查PSD的工具,早期康复与PSD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约为60%[1],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治疗,延缓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恢复,影响患者后期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随着对PSD认识的提高,临床神经内科医师意识到抑郁状态是影响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主要障碍之一,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的治疗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预后,因而早期诊断和治疗抑郁在脑血管病治疗中愈来愈重要。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情绪障碍。PSD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造成脑卒中病程迁延,是影响脑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PSD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生物学、行为和社会等多项因素。本文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后抑郁与卒中部位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抑郁(PSD)与影像学上卒中部位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412例住院及门诊脑卒中患者在卒中后1个月内采取系统的神经心理学评估及头颅MRI检查.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根据头颅MRI及病人症状、体征定位.结果 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以左侧半球明显高于双侧及右侧,并以左侧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的发生率、发病因素及临床特点,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07—2012-07于我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30例,并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对比分析PSD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结果130例脑卒中患者中,卒中后抑郁障碍者49例,发病率为37.69%,且多为轻度抑郁;PSD组与非PSD组年龄、性别、职业、脑卒中类型等因素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而脑卒中发生部位、神经功能障碍程度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SD组患者的焦虑/躯体化、运动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评分较非PSD组显著升高(P0.05),而体质量、认知障碍及病情的日夜变化评分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SD的发生率为37.69%,且以轻度抑郁为主,脑卒中发生部位及神经功能障碍程度是其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焦虑、体质量减轻、症状加重、情绪低落等,以便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指脑卒中后患者出现的烦躁、焦虑、自责、食欲减退、失眠易醒、悲观失望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抑郁发生率41.56%[1],易导致患者的症状加重,使患者在精神上负担更多的痛苦,直接导致生活质量明显降低,还严重影响抑郁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老年脑卒中后抑郁 (PSD)的发生率及与性别、文化程度、病变部位、病灶数目、致残程度的关系 ,对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对 9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 ,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共有 44例患者有抑郁症状 ,总发生率为 45 83 % ,女性患者、文化水平偏低、病变部位在左半球及多个病灶者发生率高 ,致残程度与PSD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PSD发生率高 ,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以情绪低落、睡眠障碍、思维迟缓、自我评价过低等为特征的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采取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舍曲林对青年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的治疗效果.方法 青年脑卒中患者在入院时采用Hamiliton 抑郁量表(HAMD)、Spitzer生存质量指数量表(QLI)、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进行筛选评分,对符合抑郁状态诊断的4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同时给予舍曲林治疗,治疗8周后采用Hamiliton 抑郁量表(HAMD)、Spitzer生存质量指数量表(QLI)、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对2组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评分、健康感觉、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以及对前景的认识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组,抑郁情况与常规组比较明显改善(P<0.01).结论 舍曲林可明显改善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为PSD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门诊和住院的20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PSD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调查,运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卒中患者进行评定,将研究对象分为非PSD组(SDS总分<30分)和PSD组(SDS≥30分),再将PSD组进一步分为轻度抑郁症状亚组(HAMD评分>7分且≤16分)和中-重度抑郁症状亚组(HAMD评分>16分).结果 PSD的发生率为36.06%,其中轻度66.67%、中-重度33.33%;PSD的特点为以睡眠障碍、焦虑/躯体化障碍等为主要表现;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有病灶数目、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病灶部位以及脑卒中史.结论 PSD发生率较高,以睡眠障碍、焦虑/躯体化障碍等为主要表现,其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